多肉植物(succulent plant)是指植物的根、莖、葉三種營養器官中至少有一種是肥厚多汁並且具備儲藏大量水分功能的植物。其至少具有一種肉質組織,這種組織是一種活組織,除其他功能外,它能儲藏可利用的水,在土壤含水狀況惡化、植物根系不能再從土壤中吸收和提供必要的水分時,它能使植物暫時脫離外界水分供應而獨立生存。 目前據粗略統計,全世界共有多肉植物一萬餘種,在分類上隸屬100餘科。
常見栽培的多肉植物包括仙人掌科、番杏科、大戟科、景天科、百合科、蘿藦科、龍舌蘭科和菊科。
仙人掌科(Cactaceae)是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石竹亞綱、石竹目的一科。多數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少數為灌木或喬木狀植物。該科有140屬2000餘種,大多原產美洲熱帶、亞熱帶沙漠或乾旱地區,以墨西哥及中美洲為分布中心;少數分布在北緯53°加拿大的和平河,以及海拔3 000米積雪的高寒地區。只有葦枝屬產於東非、馬達加斯加及斯裡蘭卡。中國栽培的有600餘種,供觀賞。仙人掌屬和量天尺屬等少數屬種在南方諸省亦生。莖肉質,呈球狀、柱狀或扁平,關節和分枝,莖上有螺旋狀排列的特殊刺座,其上著生有刺、毛、腺體或鉤毛、花或芽,大小因種的不同而異,小的如衣服鈕扣,大的可高達20米。
番杏科是雙子葉植物綱,中央種子目的一個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或矮灌木,單葉對生、互生或假輪生,部分品種肥厚肉質。番杏科全科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或為半灌木。莖直立或平臥。多數為春或秋季開花,花單生,雛菊狀,顏色多變。該科植物大部分冬季生長,夏季休眠。可無性繁殖,如分株和扦插,生根速度快。一般本科以觀賞為主要價值的花卉都屬於多肉植物,如生石花屬、肉錐花屬、藻鈴玉屬等。因其養護簡便、形態奇特、顏色多變、花色豔麗而成為較流行的觀賞花卉。另有可食用的品種如冰葉日中花和莫邪菊。也有極少部分品種因繁殖速度快、適應能力強而容易入侵其他國家和地區,如莫邪菊。
大戟科是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大戟目或金虎尾目的一個科。全世界約300屬,8000餘種;中國有66餘屬,370餘種。分布於全世界,以熱帶地區為多,主產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喬木、灌木或草本,植物體常有乳狀汁液。葉互生,少有對生或輪生,單葉,稀為複葉,基部或頂端有時具有1-2枚腺體。大戟科有瀉下作用,抗腫瘤、抗菌平喘止咳作用,抑制蘑菇酪氨酸酶活性,抗病毒、抗白血病、抗炎、止血、引產、抗氧化作用。大戟屬植物作為藥用植物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部分大戟屬植物被作為峻下逐水藥物而用於臨床,如大戟和甘遂。但是,其弊端是藥性猛烈且毒副作用較強。具強刺激性,對皮膚、腸胃的刺激產生多種副作用,如發泡、充血、脫皮、腹瀉、腹痛、便血。大戟昔對消化系統、肝腎功能、呼吸系統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害。並還有至炎作用,大戟屬植物含烈性刺激化學成分會使皮膚發紅、發泡、熱痛甚至壞死,促進腫瘤發生、致癌等作用。
景天科是雙子葉植物綱的一科,《中國植物志》分類系統有三亞科,分別為東爪草亞科、 伽藍菜亞科、景天亞科,34屬1500種以上,中國有10屬242種。常為聚傘花序,或為傘房狀、穗狀、總狀或圓錐狀花序,有時單生。該科植物為多年生肉質草本,夏秋季開花,花小而繁茂,表皮有脂質粉,氣孔下陷,可減少蒸騰,是典型的旱生植物,無性繁殖力強,採葉即能種植生根。景天科植物植株矮小,由於是肉質,耗水肥很少,因此極易種植觀賞。景天科植物由於其矮小抗風,又不需要大量水肥,耐汙染,因此成為比較流行的屋頂綠化的首選植物。分布非洲、亞洲、歐洲、美洲。以中國西南部、非洲南部及墨西哥種類較多。
百合科是被子植物的一大種群植物,屬單子葉植物類。約有250屬 3500種。廣泛分布於全世界,主要在溫帶與亞熱帶地區。中國有60屬約 560種,南北均產。通常為具根狀莖、塊莖或鱗莖的多年生草本,很少為亞灌木、灌木或喬木狀,葉基生或莖生,後者多為互生,較少為對生或輪生,通常具弧形平行脈,極少具網狀脈。百合科在中國60屬,近600種,遍布中國。百合科中既有名花,又有良藥。有的還可以食用。主要的屬有蔥屬、菝葜屬、百合屬、沿階草屬、黃精屬、天門冬屬、貝母屬等。知母屬、鷺鷥蘭屬、白穗花屬等為中國特有。
蘿藦科(學名:Asclepiadaceae)雙子葉植物綱多年生草本、藤本或攀緣灌木。極少為直立灌木或喬木。多具乳汁,大多為多肉植物,其中有許多種類擁有奇特的花形和美麗多姿的肉質枝葉,觀賞價值極高,近年來,園林綠化事業的迅速發展,給陰生肉質、多架植物帶來了發展契機,逐漸被人們關注,栽作觀賞和藥用,蘿蓽科作為「多裝多肉植物」的重要一員,值得給予更多關注。花5基數,常具副冠,花柱2枚聯合,花粉連合成花粉塊或四合花粉,具載粉器,雄蕊互相聯合併與雌蕊緊貼成合蕊柱。本目是菊亞綱中最原始的類群,它和薔薇亞綱中的山茱萸目(Cornales)有關係,兩者同源於薔薇目。
龍舌蘭科,單子葉植物,約20屬,670種,大部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中國原產的約2屬,6種,產南部,引入栽培的4屬,約10種,除供觀賞外,有些為很重要的纖維植物,如龍舌蘭屬。植物有根莖;莖短或很發達;葉常聚生於莖的基部,狹,通常厚或肉質,邊
全緣或有刺;花兩性或單性,輻射對稱或稍左右對稱,總狀花序式或圓錐花序式排列,分枝承託以苞片,
分別點為性喜乾燥,外線形,有纖維,常聚生於莖的基部或頂部,花常排成極大的圓錐花序。
菊科,雙子葉植物綱,菊亞綱的第一大科。為草本植物。葉常互生,無託葉。頭狀花序單生或再排成各種花序,外形由一至多層苞片組成的總苞。花有兩性,單性或中性,還有極少的雌雄異株。花萼退化以後,常變態為毛狀、刺毛狀或鱗片狀,稱之為冠毛;花冠合瓣,有管狀、舌狀或唇狀;雄蕊5,著生於花冠筒上;花葯合生成筒狀,稱聚葯雄蕊。形態特徵為草本、亞灌木或灌木,稀為喬木。有時有乳汁管或樹脂道。菊科有大量的藥用、觀賞和經濟植物。藥用植物有佩蘭、艾納香、火絨草、天名精、籤野菊、菊花、青蒿、款冬、千裡光、白朮、蒼朮、牛蒡、雪蓮花、紅花、水飛薊、蒲公英等。在中國菊科植物中,大約有300種可為藥用。向日葵、紅花為油料植物,在中國西北有大面積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