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南京玄武湖公園現群魚跳躍奇觀,墨西哥剛發生7.4級大地震,江蘇有大地震的可能嗎?
觀點
一、南京和墨西哥距離「十萬八千米」,群魚跳躍和墨西哥地震並沒有什麼必然聯繫,只是時間上的巧合。
二、南京玄武湖公園的群魚跳躍現象經常發生,並不是地震的前兆。
三、動物並無法提前預測地震發生。
下面我們具體說說。
墨西哥地震
6月23日北京時間半夜11點半,墨西哥發生芮氏規模7.4級地震,震源僅有10千米,好在震中位置人煙稀少,只有一個人口較少的小鎮距離較近,並且事發時當地時間為早上10點半並非在睡夢之中,並沒有造成太多人員傷亡。
墨西哥全國都感受到明顯的振動,首都墨西哥城人民紛紛到戶外避險,墨西哥城部分建築也在地震中受損。此外震中地處墨西哥西南部海岸線,美國發布預警多國的海岸線將出現3米高巨浪。
墨西哥地震和南京群魚跳躍有什麼關聯嗎?
南京玄武湖公園的群魚跳躍現象經常發生,此時正值梅雨季節,氣壓較低,導致水中含氧量低,魚兒需要氧氣,因此躍出水面。魚群躍出水面的事情,最近全國多地都出現過,廣東潮州的攀山鯽,還有大理洱海也罕見地發生了群魚躍出水面的事情。
有些地方也罕見發生主要是因為全球變暖,溫度屢創新高,高溫下水分蒸發速度較往年要快,要多,造成水域氣壓比往年要低,水中的含氧量也比往年要低,所以有些從來沒有發生過群魚躍出的水域也發生的,這跟2020年並沒有什麼關係,而是跟全球變暖有關係。
玄武湖公園群魚雀躍的地方為入水口,水中含氧量較其他地方要高一些,所以魚群都聚集在此地,還有就是此季節為魚群產卵季節需要入水口的水流進行刺激,因此魚兒都聚集在這裡跳躍。
由此南京市的情況和墨西哥並無關聯,只是時間上的巧合。如果有關聯,影響也不可能是定向的,定位的。而是以震源為中心向外擴散,出現全球多地同時出現異像,然而並沒有。
江蘇地震前兆?
關於動物是否可以預測地震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地震是地殼板塊的運動,也代表著地球能量的釋放,如果哪天地球沒有火山爆發、沒有地震反而說明這顆星球內部已經「涼」了,導致的結果就是內部熔融狀的鐵核心真的變成鐵球,磁場消失,太陽風將直入地球表面,電離地球水資源並吹走大氣,不再適宜生命生存。
板塊的擠壓,力量積蓄,產生塌陷、振動或者斷層等等進行能量的釋放都是地震的來源。這種些情況都是隨機出現的,因為震源一般都在地下很深的位置,人類並無法事實觀測,並且目前人類對板塊運動產生的應力何時達到爆發的極限並不了解。太多的問題制約著人類對地震的預測,即使是處於技術領先的地震常客鄰居小島國潛心研究了幾十年也無法預測,轉而投向了防震、抗震的研究方向。
有些地震動物的確能比人類提前感知到,但並不意味著它們可以預測地震。大多數震源釋放能量時會釋放出兩種波,一種是橫波,一種是縱波。
縱波的效果是擠壓與拉伸,在地面上會感知上下搖晃,殺傷力小,傳播速度較快。
橫波則會產生左右搖晃,殺傷力更大,振動幅度大,傳播速度較慢。
靈敏的動物在縱波到達時能感知到地面的振動,從而做出一些慌亂的舉動。這並非是對地震的預測,而是地震發生之後,對縱波的表現,也可以說是對即將到來的大殺傷力的橫波的一種預警。橫縱雖然一快一慢,但是往往間隔只有幾秒鐘到幾十分鐘,很多時候當我們發現動物出現徵兆在進行避險措施時就已經來不及了。
縱波輕微,但夜深人靜時,較大的縱波人類也多少能感知到一些。地震局目前也利用縱波的實時觀測來計算橫波到達的時間,通過各種渠道發布地震橫波預警來為人民爭取更多的時間來躲避橫波。
最後
地震是隨機發生的,動物和人類目前的技術都無法預測。只要地球還「活著」,板塊就會運動地震就會發生,地球平均一年會發生1萬多次大大小小的地震,只有5級以上的地震還會對人類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