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玄武湖現群魚跳躍,江蘇可能地震嗎?和墨西哥地震有關聯嗎?

2020-12-04 科學美少男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南京玄武湖公園現群魚跳躍奇觀,墨西哥剛發生7.4級大地震,江蘇有大地震的可能嗎?

觀點

一、南京和墨西哥距離「十萬八千米」,群魚跳躍和墨西哥地震並沒有什麼必然聯繫,只是時間上的巧合。

二、南京玄武湖公園的群魚跳躍現象經常發生,並不是地震的前兆。

三、動物並無法提前預測地震發生。

下面我們具體說說。

墨西哥地震

6月23日北京時間半夜11點半,墨西哥發生芮氏規模7.4級地震,震源僅有10千米,好在震中位置人煙稀少,只有一個人口較少的小鎮距離較近,並且事發時當地時間為早上10點半並非在睡夢之中,並沒有造成太多人員傷亡。

墨西哥全國都感受到明顯的振動,首都墨西哥城人民紛紛到戶外避險,墨西哥城部分建築也在地震中受損。此外震中地處墨西哥西南部海岸線,美國發布預警多國的海岸線將出現3米高巨浪。

墨西哥地震和南京群魚跳躍有什麼關聯嗎?

南京玄武湖公園的群魚跳躍現象經常發生,此時正值梅雨季節,氣壓較低,導致水中含氧量低,魚兒需要氧氣,因此躍出水面。魚群躍出水面的事情,最近全國多地都出現過,廣東潮州的攀山鯽,還有大理洱海也罕見地發生了群魚躍出水面的事情。

有些地方也罕見發生主要是因為全球變暖,溫度屢創新高,高溫下水分蒸發速度較往年要快,要多,造成水域氣壓比往年要低,水中的含氧量也比往年要低,所以有些從來沒有發生過群魚躍出的水域也發生的,這跟2020年並沒有什麼關係,而是跟全球變暖有關係。

玄武湖公園群魚雀躍的地方為入水口,水中含氧量較其他地方要高一些,所以魚群都聚集在此地,還有就是此季節為魚群產卵季節需要入水口的水流進行刺激,因此魚兒都聚集在這裡跳躍。

由此南京市的情況和墨西哥並無關聯,只是時間上的巧合。如果有關聯,影響也不可能是定向的,定位的。而是以震源為中心向外擴散,出現全球多地同時出現異像,然而並沒有。

江蘇地震前兆?

關於動物是否可以預測地震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地震是地殼板塊的運動,也代表著地球能量的釋放,如果哪天地球沒有火山爆發、沒有地震反而說明這顆星球內部已經「涼」了,導致的結果就是內部熔融狀的鐵核心真的變成鐵球,磁場消失,太陽風將直入地球表面,電離地球水資源並吹走大氣,不再適宜生命生存。

板塊的擠壓,力量積蓄,產生塌陷、振動或者斷層等等進行能量的釋放都是地震的來源。這種些情況都是隨機出現的,因為震源一般都在地下很深的位置,人類並無法事實觀測,並且目前人類對板塊運動產生的應力何時達到爆發的極限並不了解。太多的問題制約著人類對地震的預測,即使是處於技術領先的地震常客鄰居小島國潛心研究了幾十年也無法預測,轉而投向了防震、抗震的研究方向。

有些地震動物的確能比人類提前感知到,但並不意味著它們可以預測地震。大多數震源釋放能量時會釋放出兩種波,一種是橫波,一種是縱波。

縱波的效果是擠壓與拉伸,在地面上會感知上下搖晃,殺傷力小,傳播速度較快。

橫波則會產生左右搖晃,殺傷力更大,振動幅度大,傳播速度較慢。

靈敏的動物在縱波到達時能感知到地面的振動,從而做出一些慌亂的舉動。這並非是對地震的預測,而是地震發生之後,對縱波的表現,也可以說是對即將到來的大殺傷力的橫波的一種預警。橫縱雖然一快一慢,但是往往間隔只有幾秒鐘到幾十分鐘,很多時候當我們發現動物出現徵兆在進行避險措施時就已經來不及了。

縱波輕微,但夜深人靜時,較大的縱波人類也多少能感知到一些。地震局目前也利用縱波的實時觀測來計算橫波到達的時間,通過各種渠道發布地震橫波預警來為人民爭取更多的時間來躲避橫波。

最後

地震是隨機發生的,動物和人類目前的技術都無法預測。只要地球還「活著」,板塊就會運動地震就會發生,地球平均一年會發生1萬多次大大小小的地震,只有5級以上的地震還會對人類造成影響。

相關焦點

  • 科學解釋下,為什麼南京玄武湖公園出現群魚跳躍奇觀?
    從6月23號中午開始,在玄武湖公園的翠洲門水域,很多南京市民看到大量魚兒跳出水面,原本這個有趣的畫面並沒有引起太多人關注,畢竟這樣的現象也算不上罕見。但是,就在昨晚,墨西哥發生了7.4級大地震,不少人由此聯想到了地震預示,那麼,魚群在水面跳躍跟地震之間存在關聯嗎?為什麼會突然出現群魚跳躍奇觀?
  • 在玄武湖公園的一組跳魚奇觀
    關於跳魚的事情還有很多,五月,廣東地區有一次魚跳,許多人懷疑他是地震的前兆,但事實證明這種情況是正常的。六月份,在南京玄武湖公園裡,一個魚群跳躍奇觀。情況如何?當然,當我們看到這種情況時,我們不必去想他,這本身很正常,據我們了解,這種情況幾乎每年都會發生在梅雨期和許多魚跳躍,所以今年也是如此,原因是什麼?首先是氣候變化的影響,當南京梅雨季節時,湖水的含氧量比平時低,魚也需要呼吸,然而靠近進水口的水中湖水的含氧量較高,因此可能發生在魚類身上。第二,這個季節正是魚類的產卵期,需要水的刺激。
  • 地震來臨前的「地震魚」,真的會有作用嗎?墨西哥時常出現!
    在民間也流傳著一些監測地震的方式,比如在地震來臨之前,魚缸裡的魚會變得異常躁動,甚至還會躍出水面,狗貓等一些動物會開始狂吠。這是因為它們的聽力和感官比人類更好一些,在地震來臨之前可以提前預測災難的發生。
  • 江蘇地震了,江蘇有大地震的可能嗎?為什麼?
    據中國地震臺網發布的最新消息,江蘇3月3日12時25分在南京市鼓樓區,位於北緯32.12度,東經118.79度處發生了3.0級地震,震源深度達到了10千米。
  • 7月已有8次6級以上地震!墨西哥突現約4米長地震魚,是地震前兆?
    墨西哥海灘出現什麼「怪魚」?當然,我們在說地震,肯定是與地震相關的,那就是被很多人稱的「地震魚」。根據科學報告指出,該地震魚長13英尺,也就是約4米。因為有時間在地震襲擊某個地區之前,會偶然出現它的蹤跡,所以很多人覺得「地震魚」的出現可能是即將發生地震的前兆。
  • 南京現疑似「地震雲」 專家稱為「濃積雲」(圖)
    南京前晚的怪雲是傳說中的「地震雲」嗎?專家表示■疑似地震雲其實是雷陣雨前的「濃積雲」■江蘇千年內不太可能發生破壞性大地震昨天快報頭版刊登了地震過後南京上空的雲彩出現異常的圖片。與此同時,不少市民也在網絡上上傳圖片,稱看見「地震雲」了。
  • 玄武湖又現跳魚事件,這次可能是你們想多了
    自6月15日雲南大理洱海跳魚事件後,6月23日,遠在千裡之外的南京玄武湖公園內,也出現了群魚跳躍的奇觀。幾百條鯉魚、鰱魚輪番在湖面奮力跳躍,場景很是震撼。近期魚兒組隊「廣場舞」的情況是什麼原因?雲南大理官方回應西洱河魚群頻繁躍出水面現象:白鰱魚聚集產卵中新網昆明6月16日電 (杜瀟瀟)6月15日,雲南大理西洱河頻繁出現魚群躍出水面現象,吸引大量市民圍觀和垂釣。
  • 江蘇8月21日地震了!歷史地震多嗎?是全國最安全的省份嗎?
    相對來說這次地震不是很強,但是很多人都也感覺到了地震的明顯影響。當地對於整個江蘇來說,確實在科學記錄之中還是有幾次地震的發生,並且強度也不算低。按照記錄數據來看,還是有不少5級左右的地震,不過這次2.3級地震的影響應該不大,所以外地的朋友也不用擔心,那麼我們來看看江蘇的一些基本資料和情況。江蘇歷史地震多嗎?
  • 剛剛,南京地震!馬鞍山有震感!
    剛剛,南京地震!馬鞍山有震感!據@江蘇省地震局消息:2020年12月25日17時54分,在江蘇南京市江寧區(北緯31.82度、東經118.76度)發生2.3級地震,震源深度12公裡。
  • 南京地震了!馬鞍山有震感!
    南京地震了!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2月25日17時54分在江蘇南京市江寧區(有感)(北緯31.82度,東經118.76度)發生2.7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迷迷糊糊間,他突然感覺到床有輕微晃動。以為是幻覺的王俊並沒有當一回事,過了一會兒,看到南京地震的新聞,對照下時間,正是他在床上感覺晃動的時候。而更多的市民則象張先生一樣,沒有任何感覺。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聯繫上馬鞍山市民張先生,他表示事發時他正在街頭走動,沒有感覺到地震,看到朋友圈有人發了地震的消息才知道。張先生表示,馬鞍山街頭目前一切正常。
  • 江蘇4.9級淺源地震無傷亡報告 長三角晃三秒
    地震發生時,震中地區震感強烈,手機信號一度中斷,有居民房屋受損;包括揚州、南京等地在內的多個地區有明顯震感。截至23時,尚無人員傷亡報告。 江蘇多地震感明顯 據中國地震臺網消息,7月20日20時11分,在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寶應縣交界(北緯33.0度,東經119.6度)發生4.9級地震,震源深度5公裡,屬於淺源性地震。
  • 江蘇南京發生1.8級地震是怎麼回事 民眾:有輕微震感
    天氣網訊,據江蘇省地震局發布的最新地震消息,今天(27日)下午14時30分,位於江蘇南京玄武區發生1.8級地震,震源深度15公裡。地震發生後,有民眾表示感受到有輕微震感。截至目前,未收到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報告。
  • 地震後還可能有更大的地震嗎?為什麼科學家說地震是自然現象?
    為什麼有的地震破壞力很大,而科學家卻說地震是自然現象?地震後還可能有更大的地震嗎?事實上,地球每天發生的地震平均可以超過一萬次以上,只不過由於距離、位置和程度不同,導致了其中的絕大多數都沒有被人體覺察到。
  • 專家:江蘇地震與汶川大地震沒有必然聯繫
    7月6日18時43分,在南京市棲霞區與句容市交界處發生3.6級地震,南京市及鎮江市震感較明顯。    從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後,江蘇濱海、青海海西唐古拉山、福建廈門以及臺灣金門等地相繼發生3.0級以上地震,日本東北部6月14日還發生了7.2級強震。這些地震與汶川大地震是否有關聯,近期地震走勢究竟如何?
  • 青島為什麼會地震 青島可能發生大的地震嗎
    導語:很懂地方你以為不會發生地震,但實際上,是會發生地震的,只是比較少罷了。例如山東青島,近來就發生了一地震,即便是小地震,但當地人還是嚇到了。那麼,到底青島為什麼會地震呢?青島可能發生大的地震嗎?一起 來了解。
  • 江蘇溧陽市昨日發生2.5級地震 南京有震感
    據江蘇省地震臺網中心測定:5月22日14時04分,常州溧陽市(北緯31.5°,東經119.3°)發生2.5級地震,震源深度7公裡。這次地震,溧陽市各地震感較明顯,南京市區、高淳縣、溧水縣和鎮江句容市等地部分市民有震感。  江蘇省地震局副局長張振亞介紹,這次地震是由茅山斷裂帶引發的,歷史上這裡發生過多次地震。這次地震應該是正常的能量釋放,目前,江蘇未發現破壞性地震的前兆異常。
  • 日本頻現怪魚,被指大地震前兆,專家如此解讀
    那麼,這種魚的出現和地震有直接關聯嗎?近日,日本多位專家也對此進行了分析。據日本《產經新聞》網站9日報導,皇帶魚俗稱「地震魚」,平時活動在深海中,有傳言稱只要當地質出現大變動時,皇帶魚就會遊到淺水區避難。2011年,日本北部海岸線短時間內曾發現20條皇帶魚,隨後發生地震及海嘯。
  • 安徽地震帶多不多,有可能發生大型地震嗎?為什麼?
    並且在歷史上的大小地震都有,我們看下數據就明白了,所以嚴格的來說,只要存在地震帶的區域都可能發生大小不一樣的地震,這裡面就跟地震活動情況存在關係,那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安徽的地震說明,看看為何說,發生大型地震的可能性有。
  • 漁民出海最怕遇到一種魚,一旦遇到,很可能就有「地震」發生
    地球是一個巨大的橢圓體,主要劃分為陸地和海洋兩部分,陸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地方,海洋則是魚類資源賴以生存的地方,並且海洋也為人類提供了很多的好處,特別是對於沿海的漁民來說,海洋就是一個巨大無比的寶藏,有著成千上萬的一個魚類資源,但是有一種魚,漁民卻很是避諱,你們知道這是什麼魚嗎?
  • 網傳日本大地震預言,地震真的可以被預測嗎?科學和民科結論不同
    今天,「網傳日本大地震預言」成為熱搜。具體來說是這樣:日本內閣專家組公布對日本太平洋沿岸發生特大地震的預測,預計千島海溝附近可能發生最大9.3級地震,日本海溝附近可能發生最大9.1級地震。很多人對9級,30米高海嘯可能沒有概念。簡單對比一下,1920年12月6日海原大地震(現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強度芮氏8.5級,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17千米,接近三十萬人死亡(28.8萬),要知道,當時全中國人口約四億五千萬,震區位於西北內陸的寧夏,遠遠不算人口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