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生鱂魚是熱帶產鱂魚的一種,大多身體身體嬌小,體色迷人。一些種類的卵生鱂魚其受精卵從水中取出後在潮溼狀態下保存一段時間,然後重新放入水中仍可孵化。
此種魚壽命較短,一般為一年左右,長的兩三年。大部分卵生鱂魚喜歡弱酸性的軟質水,也有一部分假腮鱂屬的喜歡弱鹼性或者中性偏硬的水質。它們的適應性強,一但習慣了人工餌料就會非常愛吃。
對於初次養魚的人來說,建議至少使用30cm的水族箱。水族箱裡的水越多,水質越容易保持穩定。換水的頻率至少保持每周一次,每次1/3~1/2的水量,可以使用排水管將垃圾一同排出。(過濾要是給力的話可以減少換水的次數,換水這個話題很寬泛,需要看過濾的形式和大小具體分析)。
混養的話可以選擇大小差不多的同一類或者其他類的卵生鱂魚,也可以選擇小型加拉辛魚、三角燈魚、鼠魚等沒有攻擊性的性格溫和的小型魚類。
由於對水草沒有任何攻擊性,卵生鱂魚是最適合養在水草缸的魚類。
這個種類的魚將近有1000種,分布在世界各地(澳大利亞除外)。體色最鮮豔豐富的大多集中在美洲大陸。就算是同種卵生鱂魚,不同的棲息地體色也會有很大差異,如果算上體色差異的種類,將會超過1000種。南美洲的卵生鱂魚種類雖然不多,但集中了許多非常美麗的品種。
卵生鱂魚不喜歡過高的水溫,一般不超過25度。但有個例外,假腮鱂魚,它需要的水溫是26~28度。
它們最容易感染一種由白點疾病病原體引發的像胡椒麵一樣附著在身體上的「胡椒病」(也稱天鵝絨病),選購魚的時候要注意甄別,同時它們對水質的變化極為敏感 ,換水的時候注意不要使水質發生突變。在換水前可以撒一些泥炭或者水質調節劑來調節水質。
1.黑珍珠鱂(cynolebias nigripinnis)
體色呈近似黑色的深藍色,全身布滿淺色斑點。
全長:6cm
棲息地:阿根廷
飼養難度:一般
2.斑節珍珠鱂(cynolebias alexandri)
與名珍珠鱂很像,但是全身體色偏綠色系,身上有橫條紋。棲息地的氣候分為旱季和雨季,雌魚在旱季來臨時產卵,產卵後死亡,等到雨季來臨,旱季產的卵自行孵化,迅速成長為成魚。它的壽命只有一年。
全長:6cm
棲息地:阿根廷
飼養難度:一般
3.安芬珠鱂(cynolebias affinis)
周身呈綠色,好像會發光一樣。喜歡成雙成對地躲在水草間產卵。
全長:6cm
棲息地:烏拉圭
飼養難度:一般
4.派屈克珠鱂(cynolebias patriciae)
擁有高雅的體色,珠鱂屬。全身圓滾滾的,十分可愛。
全長:6cm
棲息地:巴西
飼養難度:一般
5.名珠鱂(cynolebias notatus)
南美洲產的卵生鱂魚。體色以茶色為基色,全身布滿了細小的藍色斑點,散發著優雅的氣息。
全長:6cm
棲息地:巴西
飼養難度:一般
6.七彩珍珠鱂(simpsonicthys picturatus)
產於南美洲的高級卵生鱂魚。最近開始才逐漸為人所知。對於水質極其敏感,需要定期換水,最好是每周換掉總水量的2/3(分兩次換水)
全長:5cm
棲息地:南美洲
飼養難度:較難
7.惠氏珠鱂(cynolebias whitei)
它是珠鱂飼養的入門品種。飼養、繁殖都非常簡單,適合入門者飼養。其中有些是白子型孔雀魚的改良品種。
全長:8cm
棲息地:巴西
飼養難度:容易
8.輻射珍珠鱂(simpsonicthys fulminantis)
產於南美洲的知名卵生鱂魚,是非常受歡迎的品種。市面上的數量極少。日本的該品種珠鱂都是人工飼養繁殖的。
全長:5cm
棲息地:南美洲
飼養難度:較難
9.科斯塔式珠鱂(cynolebias costai)
它的巨大的背鰭和尾鰭有一圈藍色的細線,因體色豐富很受歡迎。
全長:4cm
棲息地:南美洲
飼養難度:較難
10.喬式鱂(jordanella floridae)
由於它體側的花紋很像美國國旗,所以又叫美國旗魚。雌魚產卵後,雄魚負責看護魚卵。易繁殖。
全長:6cm
棲息地:佛羅裡達
飼養難度:容易
11.矮燈鱂(aplocheilichthys pumilus)
它與生長在坦噶尼喀湖的非洲藍眼燈魚為同一屬種。在身體狀態好的情況下,它的鰭和身體都會泛出淡淡的藍光,十分醒目。
全長:4cm
棲息地:坦噶尼喀湖
飼養難度:容易
12.科氏假腮鱂(nothobranchius kirki)
給人以可愛印象的卵生鱂魚。全身布滿細小網絡狀紋路。
全長:5cm
棲息地:馬拉威湖
飼養難度:較難
13.佛式圓尾鱂(nothobranchius foerschi)
假腮鱂的入門品種之一。體色優美,身體強壯,易飼養。喜歡食用水蚤,赤蟲之類的活餌。
全長:5cm
棲息地:坦尚尼亞
飼養難度:容易
14.火麒麟(nothobranchius rachovii)
熱帶卵生鱂魚中的知名品種,對水質變化十分敏感,入門者最好不要飼養。雌魚乳白色,雄魚體色十分鮮豔,甚至讓人誤認為是其他品種。雄魚之間比較喜歡爭鬥,水族箱中多布置一些水草和浮木以提供隱蔽場所。
全長:5cm
棲息地:改良品種
飼養難度:較難
15.藍圓尾鱂(nothobranchius guentheri var)
紅圓尾鱂的改良品種之一,將原有品種的脫掉後的變異品種。
全長:5cm
棲息地:改良品種
飼養難度:容易
16.黑寶貝鱂(nothobranchius patrizii)
假腮鱂屬中最常見的一種鱂魚。
全長:4cm~5cm
棲息地:非洲索馬利亞
飼養難度:容易
17.藍色鳥頭鱂(plataplochilus chalcopyrus)
小型觀賞魚,身體表面有藍色透明感的線條,喜歡在浮木的裂紋裡產卵。
全長:5cm
棲息地:加彭
飼養難度:一般
18.類絲足鱂(procatopus similis)
體色優美,雄魚雌魚身體都泛金屬藍,雌魚比雄魚個兒大。
全長:6cm
棲息地:奈及利亞等地
飼養難度:一般
19.巴拉圭新底鱂(neofundulus paraguayensis)
產於南美洲的稀有品種。圓形尾鰭上的花紋配色豔麗。
全長:8cm
棲息地:巴拉圭,巴西
飼養難度:容易
20.GAR藍彩鱂(aphyosemion sioestedti)
熱帶卵生鱂魚類的大型魚,魚鰭比較易斷,最好單獨飼養。
全長:15cm
棲息地:奈及利亞
飼養難度:一般
21.五彩珍珠琴尾蠟(aphyosemion gardneri)
旗鱂屬中比較皮實,易飼養的品種。市場隨處可見,產地不同體色也很豐富,感興趣的話可以收集各色彩的變種進行飼養。
全長:6cm
棲息地:奈及利亞
飼養難度:容易
22.琴尾旗鱂(aphyosemion australe var.)
旗鱂屬中最受歡迎的品種,喜歡在茂密的水草和浮遊水草的細小根部產卵。
全長:6cm
棲息地:改良品種
飼養難度:容易
23.五彩珍珠琴尾蠟變種(aphyosemion gardneri var.)
五彩珍珠琴尾蠟的變種之一。
全長:6cm
棲息地:奈及利亞
飼養難度:容易
24.五彩珍珠琴尾蠟變種(aphyosemion gardneri var.)
五彩珍珠琴尾蠟色彩突發變異形成的新的改良品種,比較容易飼養。
全長:6cm
棲息地:改良品種
飼養難度:容易
25.藍帶彩虹鱗(aphyosemion striatum)
旗鱂屬中最為知名的體色豔麗的魚種。地域不同也有很多變異。易飼養,易繁殖,體色靚麗,穿梭於水草之間,十分豔麗奪目。性格溫順,同類間很少發生爭鬥,可飼養多條。對水質變化不是十分敏感,可與其他種類大小的溫和型魚混養。
全長:6cm
棲息地:幾內亞、加彭
飼養難度:容易
26.黃金鱂(aplocheilus lineatus var.)
全身散發金色金屬光澤,體色優美。這款黃金鱂是在德國產的雜交鱂魚種的基礎上,與黃金鱂相結合發展而來的改良品種。很少與混養的魚發生爭執,其他魚追逐攻擊時易跳缸,最好加個蓋子。
全長:6cm
棲息地:改良品種
飼養難度:容易
27.斑節鱂(pseudepiplatys annulatus)
體色色彩搭配十分獨特,很受小型漂亮熱帶魚愛好者的歡迎。產地不同,變種較多。
全長:4cm
棲息地:賴比瑞亞、幾內亞
飼養難度:容易
28.諾門燈鱂(aplocheilichthys normani)
卵生鱂魚中最受歡迎的魚種之一。眼白閃藍光,具有群遊性。
全長:3.5cm
棲息地:獅子山等地
飼養難度:容易
29.謝氏燈鱂(aplocheilichthys scheeli)
腹鰭明顯比普通燈鱂的長,魚鰭全部打開時,樣子十分迷人。屬於珍惜品種,乾燥魚餌可以飼養。
全長:4cm
棲息地:喀麥隆、幾內亞
飼養難度:容易
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