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若干年後,地球的未來會怎樣?
這個問題實在太籠統,若干年是多少年?是地質上的時間周期,還是個人體驗的時間範圍?在較大的時間尺度上,對於地球的有機未來,我覺得不要抱以太大希望。
迄今為止,宇宙中已知的有機星球還只有我們地球一個,有機生命的演化還僅在我們地球上發生。這就意味著經過幾十億年有機生命前赴後繼的共同努力,地球已演化成一個生機勃勃的巨大「生命體」,並且目前正準備向其它星球擴散,將整個太陽系乃至銀河系都有機化,讓整個宇宙從物質狀態變成意識狀態。
然而這只是遙遠的美好夢想,無序的無機世界要變成有序的有機世界,需要巨大能量的支撐,越有序,所需能量就越大。這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矛盾,一個星球的資源畢竟是有限的,尤其是易於取用的初級能源更是有限,有機生命在發展的初級階段,很可能就會因能源導致的汙染而滅絕,所以我們人類如果無法突破這個瓶頸,地球的未來很可能就不怎麼樂觀了。但這樣反而對地球來說是好事,因為其它更低級的生命就獲得了發展機會,從而保持地球的有機成分——雖然生命無法再擴散到宇宙中,但地球可以保持原生態,而不會成為我們下面所說的另一種狀態——重回無機世界。
當然,這個無機世界不是目前火星式的無機星球,而是一種由「無機」生命掌管的不再有有機生命的世界。所有有機生命都被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取代,無須複雜的生命支持系統,只要有能源就可以長期存在,很容易向其它星球擴散。所以未來的星際文明很可能並不是有機人類的世界,而是機器文明掌管的時代,作為宇宙文明的發祥地,地球的未來對我們的肉體來說可能並不樂觀,但對我們的意識和思想來說,最美好的未來並不是有機質的。
對地球對宇宙來說,生命究竟是美麗還是汙染?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宇宙依賴於意識來認識,意識的誕生依賴於生命,從這個意義上說,只有保持有機的存在,地球的未來或許才會更美麗。無機體,即使有這樣的生命,那對整個宇宙又有什麼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