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PM2.5與PM10 會「倒掛」?

2021-01-15 中國環境監測

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中將PM10定義為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10μm的顆粒物,將PM2.5定義為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2.5μm的顆粒物。

      按照定義,PM2.5屬於PM10的一部分,因此理論上在同地、同時測量的PM10的濃度應該大於PM2.5。但在實際監測工作中,偶爾會出現PM2.5濃度大於PM10濃度的「怪現象」,也就是俗稱的「倒掛」。這讓公眾感到困惑,影響公眾對空氣品質狀況的理解和判斷。那麼倒掛現象合理嗎?為什麼會出現倒掛現象呢?


目前,在國家環境空氣監測網內PM10監測所採用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分別是β射線法(採樣管恆溫加熱)和振蕩天平法;PM2.5監測所採用的方法同樣主要有兩種,分別是β射線加動態加熱系統法和振蕩天平聯用膜動態測量系統法。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大氣監測實驗室針對各種不同的PM10與PM2.5監測方法組合分別進行試驗,發現當PM10採用振蕩天平法儀器監測,出現倒掛的概率較高

 


我國大部分地區,冬、春、夏、秋四個季節的溫度、溼度存在明顯差異,對不同季節倒掛現象出現的概率進行分析,發現冬、夏兩個季節PM2.5與PM10出現倒掛的機率相對較高,而春、秋季節倒掛現象出現率相對較低。

不同季節倒掛現象出現率統計結果(小時值)



將PM2.5濃度劃分為35μg/m3以下、35μg/m3~75μg/m3、75μg/m3~150μg/m3、150μg/m3以上四個區間,分析倒掛現象發生時PM2.5的濃度分布情況。

結果表明,對於PM2.5小時濃度而言,大於150μg/m3時出現倒掛的機率最高;對於PM2.5日均濃度而言,處於75μg/m3~150μg/m3這一區間時,出現倒掛的機率最高。


從定義看,PM2.5屬於PM10的一部分,顯然PM2.5濃度理應小於PM10,但當環境中PM2.5佔PM10的比例較高時,PM2.5與PM10的濃度本身就極為接近。譬如北方某城市2016年PM2.5日均值佔PM10的比例平均為78.3%,其中佔比超過90%的天數高達117天(佔全年32.0%),多數情況下PM2.5濃度與PM10非常接近。任何測量誤差都是不可避免的,當PM2.5濃度與PM10非常接近時,測量誤差就有可能造成倒掛。

這種倒掛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除了中國,美國、日本等國公布的監測結果也能看到倒掛發生。


      目前,常見的顆粒物監測方法主要有振蕩天平法、β射線法兩個大類, 我國環境空氣監測網主要使用β射線法類儀器。隨著技術的進步,β射線法類儀器又分為採樣管恆溫加熱、動態加熱等類型;振蕩天平法類儀器又分為單純的振蕩天平法和聯用膜動態測量系統的振蕩天平法等類型。


由于振蕩天平法在測量過程中為了防止空氣中水分對測量過程的影響,需將採集樣品後的濾膜加熱並保持在50℃,加熱時顆粒物中的「揮發性組分」會發生揮發而造成損失。聯用膜動態補償法後,增加了樣氣除溼裝置,而不需將樣品高溫加熱,同時利用補償系統對揮發性組分的揮發損失進行了補償,因此振蕩天平法聯用膜動態補償法後測得結果會高于振蕩天平法

對於β射線法,採樣管採用恆溫加熱時,長時間加熱也將造成顆粒物中部分揮發性組分的損失;而當採用動態加熱時,由於可以根據空氣中相對溼度的大小自動調節加熱溫度,在防止採樣管結露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採樣管加熱造成的揮發性組分損失,因此採用動態加熱時測得結果會高於恆溫加熱法。

PM2.5與PM10監測方法不同會導致倒掛。由於我國多數站點PM10監測起步於2002年左右,基於當時的監測技術水平,多採用了傳統監測技術,部分儀器尚未更新膜動態測量系統或動態加熱系統。而PM2.5基本上自2013年以後才開始監測,伴隨著技術的進步,普遍採用了最新的監測技術。這樣在同一站點,如果只有PM2.5監測儀器加裝了膜動態補償/動態加熱系統,而PM10沒有加裝,就容易出現倒掛。

考慮到不同方法之間的差異性,建議各地開展PM10與PM2.5監測時,儘可能選用同樣原理的自動監測設備,並根據目前對顆粒物監測技術的最新認識,同時選用振蕩天平聯用膜動態補償系統法或β射線加動態加熱系統法,同步開展PM10與PM2.5監測,可有效降低倒掛現象的出現的機率。


本文版權歸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所有,轉載

請註明作者和來源「中國環境監測」公眾號。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新版官方空氣品質發布軟體手機版已經上線,軟體提供全國338個城市空氣品質實時數據查詢及未來72小時空氣品質預報信息。

具體下載安裝方式:

iOS用戶下載請在AppStore搜索:

空氣品質發布 




安卓用戶下載請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相關焦點

  • 5個路段pm2.5和pm10持續飄紅
    11月份,全市市區內共有962條路段走航監測數據(PM10、PM2.5)達到考核條件。其中,PM10紅色路段最多的為天橋區,佔市區PM10紅色路段的37.5%,PM10綠色路段佔比最多的為歷下區,佔市區PM10綠色路段的31.4%。PM2.5紅色路段最多的為天橋區,佔市區PM2.5紅色路段的41.7%,PM2.5綠色路段最多的為歷下區,佔市區PM2.5綠色路段的32.8%。
  • PM2.5濃度嚴重超標 智能新風系統成「解藥」
    一、什麼是PM2.5   PM2.5的專業解釋是,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還不到人的頭髮絲粗細的1/20,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因其粒徑在2.5微米以下所以叫pm2.5,另外還有pm2.5、pm3、pm4、pm5到pm10充   斥在空氣的每一個角落。
  • 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pm2.5的影響
    可能很多朋友看到pm2.5有一些陌生,其實它是空氣中的一種顆粒物,可以進入人體肺部,對人們的身體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現在國內處於亞健康的人佔了很大一部分,了解一些關於pm2.5的信息還是很有好處的,下面我們就來說說pm2.5是什麼意思,pm2.5標準是什麼?  我們先來簡單的了解一下pm2.5是什麼意思。
  • pm2.5「引爆」負離子經濟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濟南過山車般的空氣品質指數讓人看得不免心驚肉跳,8日440多,9日就又回到了50,pm2.5似乎一夜間被「打理」得乾乾淨淨。濟南本身多霧,隔三差五有這麼一回也並不是什麼罕事。但是,與以往不同,入秋以來,濟南和全國其他城市一樣,遭遇的都是霧霾天氣。媒體的持續關注也讓人們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而這一健康需求的缺口正式點燃了負離子空氣淨化器的消費「引線」。
  • 詳解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
    導讀可能很多朋友看到pm2.5有一些陌生,其實它是空氣中的一種顆粒物,可以進入人體肺部,對人們的身體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現在國內處於亞健康的人佔了很大一部分,了解一些關於pm2.5的信息還是很有好處的,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什麼是PM2.5,PM2.5的標準是什麼?
  • PM2.5和PM10有什麼區別
    不同點在於兩者顆粒大小不一樣,PM2.5是小於等於2.5微米的可吸入空氣懸浮顆粒物,而PM10是小於等於10微米的可吸入空氣懸浮顆粒物。PM2.5更小。此外,PM10的濃度會隨著高度增加而減輕,但是PM2.5在空氣中均勻分布,所以樓層高低與濃度大小無關。
  • pm2.5的主要來源有哪些?pm2.5標準值是多少?
    PM2.5是什麼意思?PM2.5有什麼危害?  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有哪些?   灰霾天氣被公認為災害性天氣:一是影響通行安全,地面能見度降低交通事故多發。二是導致氣象變異,便區域氣候反常。三是損害人體健康,這是危害最大的,PM2.5因其能被人體吸入並粘附在呼吸道和肺葉而引起鼻炎、支氣管炎等病症;由於太陽中紫外線輻射的減弱致使小兒佝僂病高發,還易使空氣中傳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強導致傳染病增多。那麼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有哪些呢?
  • pm2.5的危害及應對辦法
    今天一無所知的小鳥了解了一些關於pm2.5危害及應對辦法,知道了pm2.5在什麼情況下最嚴重,最傷害人體,以及要通過何種辦法能夠比較有效的去應對pm2.5對人體的傷害。一無所知的小鳥為您分享影響心腦血管誘發血液疾病pm2.5和一般的粉塵顆粒不同,它不易被人體鼻腔的纖毛、黏膜過濾,而是會直接通過肺部的交換進行到人體的血液內,甚至不用經過肝臟的解毒而直接融入到血液中
  • PM2.5是什麼?PM2.5有什麼危害?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一個原本陌生的術語——PM2.5。那麼,到底pm2.5是什麼意思?pm2.5對人體的危害有哪些? PM為英文particulate matter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叫做顆粒物。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有時也被稱作入肺顆粒物。
  • PM2.5是什麼意思?PM2.5有什麼危害?
    隨著全國各地空氣出現嚴重汙染,pm2.5屢屢爆表,我國多個城市發生嚴重霧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一個原本陌生的術語——PM2.5。那麼,到底pm2.5是什麼意思?pm2.5對人體的危害有哪些?  PM為英文particulatematter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叫做顆粒物。
  • pm2.5標準值是多少?pm2.5中國標準與pm2.5國際標準的區別
    連日來,霧靄重重,使越來越多的人關注pm2.5標準值。我國現行的pm2.5標準值與pm2.5國際標準有多大差距呢?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被稱作入肺顆粒物。pm2.5的危害很大,除心臟病、動脈硬化外,還會造成肺癌、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
  • pm2.5對人體的危害與措施?
    pm2.5是什麼。相信知道的人是有許多的,不過也有一些人是不知道的。其實pm2.5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那pm2.5有什麼危害呢。1.pm2.5對於人體可造成呼吸道傷害的問題,我們可以藉助負離子系統與汙染物收集系統負離子空氣淨化器來保護自己,通過負離子主動出擊捕獲空氣中的煙塵、灰霾、病菌、有毒有害氣體等,並將其有效清除。從而,避免霧霾PM2.5對人體健康的危害,2.呼吸系統:PM2.5能在肺泡區沉著,溶入血液,作用於全身;不溶性部分沉積在肺部,誘發或加重炎症。
  • pm2.5都有什麼危害呢?
    pm2.5是什麼?相信知道的人是有許多的,不過也有一些人是不知道的。其實pm2.5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那pm2.5有什麼危害呢?1.在家裡也要做好防範pm2.5準備。pm2.5中是含有大量的有毒以及有害物質,所以對我們人體有很大的危害,而負離子空氣淨化器,釋放的負氧離子可以有效凝聚沉降消除PM2.5危害,並可起到滅菌殺毒效果。在pm2.5治理過程中,小粒徑、高活性的生態級負離子,能夠將化學性氣體降解成為二氧化碳和水。保障了室內空氣品質的安全。
  • PM2.5國家標準(2012)
    2013年3月1日最新消息:PM2.5中文名確定為「細顆粒物」 近期將正式發布   世界衛生組織pm2.5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PM2.5小於10是安全值,而中國的這些地區全部高於50接近80,世衛組織為各國提出了非常嚴格的
  • 預防霧霾pm2.5的電子口罩?
    有一部分工業地區也使用此口罩防毒,因為工業地區裡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化學物質或有毒氣體,而PM2.5口罩的鉛炭布擁有防毒功能。PM2.5口罩的特點1、PM2.5口罩一般屬於一次性口罩,儘量不要使用2次及以上,否則功效不好。2、PM2.5口罩的主要材料是使用無紡布、過濾紙等等,並且最主要的是使用鉛炭布,能夠起到較好的防毒功能。
  • 北京市PM2.5數據實時監測發布
    坐落在北京市東城區東四六條東城區環保局的pm2.5監測點是北京市環保檢測中心35個pm2.5監測站點中的一個。監測點內有一臺監測pm2.5的檢測設備,一臺數據傳輸設備。pm2.5監測數據通過樓頂的空氣採集管道進入監測設備得出,檢測設備將數據傳輸到傳輸設備裡,傳輸設備通過3G網絡將數據回傳至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
  • 知識點:學習pm2.5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PM2.5細顆粒物直徑小,在大氣中懸浮的時間長,傳播擴散的距離遠,且通常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質,因而對人體健康影響更大,PM2.5可進入肺部、血液,如果帶有病菌會對人體有很大的危害,包括對我們的呼吸道系統、心血管系統、甚至生殖系統。
  • 從PM10向PM2.5過渡
    11-11 14:54:18 來源: 看西安 舉報   從PM10向PM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