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家長問我,「為什麼我的女兒學習物理總是很吃力?」,「我的女兒學習物理非常努力,用在物理上的時間非常多,為什麼還學不會? 」「是不是女孩就只適合學習文科?」……
作為一線物理教師,我很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從這麼多年的中學物理教學經驗來看,在相同努力程度的情況下確實存在不少女生學習物理比男生更吃力的現象!客觀的來說有以下三個原因:1.先天因素之一:女生更擅長記憶和形象思維!想像力豐富,感情細膩,對文科有天然優勢。男生擅長理解和抽象邏輯思維!對理科有天然優勢。這主要是由於男女的大腦生理結構不同導致的,我們經常看到的現象是多數女生的文科成績比男生好,而多數男生的理科成績比女生好。但是這也不並不是說所有的都如此,先天優勢與後天努力具有同樣的重要性。
2.先天因素之二:有一個很重要的生理原因,就是多數女生立體空間想像力不如男生,而立體空間想像力是學習物理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舉個例子,高考物理最後的壓軸題一般是力電磁綜合題,這類題除了涉及到複雜的過程分析和邏輯推理能力,還牽扯到立體空間中的受力情況分析、磁感線立體分布情況分析、電流在立體空間中的流動情況分析,而這些能力正是男生的大腦擅長的。
3.最重要的後天因素:物理是與生活聯繫最緊密的一門學科,男女生從小與外界生活接觸廣度和深度不同。大部分女生從小文靜聽話,與外界各種事務接觸少,幾乎很少做過破壞性小實驗,當大部分女孩在玩芭比娃娃、花、十字繡時,調皮好動愛冒險的大部分男生們卻已經做了很多小操作、小實驗、小破壞,他們在無意中觀察到的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比女生更多,這也訓練了男生的觀察能力、立體空間想像能力等等。這就導致了大部分中學男生比中學女生對各種外界事務的見識更多,從而影響了各自能力的發展程度。
但是,正如絕大部分人的先天不足都可以後天彌補一樣!中學階段是訓練各種能力的最佳時期,女生完全可以通過訓練提高這些思維能力!而且,一旦女生們有了和男生相同的思維能力後,往往最終比多數男生更富有創造力,學習的成績也更好。這可以通過不少女學霸、女狀元們身上看得出來。
中學生朋友們,學好物理的方法有很多,平時一定要養成見物思理的習慣,多觀察多動手實踐,多歸納多反思,多聯想多總結。為了美好的未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