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 昨日下午16時04分,記者在茂名市區拍攝的日偏食食甚圖片(太陽被月球遮擋最多的時刻)。
圖二 昨日下午,在茂名市區文化廣場,市民使用專用日食觀測眼鏡觀看日偏食過程。茂名晚報記者岑穩攝
圖三 昨日下午,一名市民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將太陽投影到手掌心觀看日偏食過程。
圖四 昨日下午,市民用減光片拍攝日食。
茂名晚報訊記者劉鋒蘭 昨天既是夏至日,又是父親節,還恰逢日環食。雖然在茂名看不到日環食,但還是可看到日偏食。昨天下午,一眾天文愛好者和市民興致勃勃齊聚文化廣場,通過天文望遠鏡等過了一把癮。
天文愛好者提供望遠鏡與市民同樂
據《中國國家天文》雜誌介紹,夏至「巧遇」日環食且食帶又經過中國版圖的機率非常小,歷史上有記載的僅有公元540年、公元1629年兩次日全食,以及公元1648年的全環食。因此,昨天的日環食可以說得上是「千載難逢」的天象。本次日環食,在我國西藏、四川、貴州、湖南、江西、福建和臺灣等地區能看到完美的日環食景觀,其他地區只能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廣東範圍的日偏食下午2點33分開始,至下午5點20分左右結束,80%的城市的天氣條件都可支持觀看。
毫無疑問,茂名昨天的天氣非常適合觀看日偏食。早在上午,就有天文愛好者在網上發帖召集大家一起到文化廣場看日偏食。下午2點多,網友「觀星獵哥」攜帶了一臺大口徑高清望遠鏡來到文化廣場,並帶來一批日食觀察眼鏡,供其他天文愛好者和市民免費使用。此外,還有幾名天文愛好者也帶來了天文望遠鏡,他們都熱心助人,力爭讓每一位到場的市民能觀賞到日偏食。
江門小夥坐動車來茂看日偏食
記者在現場看到,下午3時還寥寥幾個人,到下午3時半已經聚集了數十人,其中有不少小朋友。一位小男孩看到太陽變成了「月亮」,興奮得大叫起來。
初三女生小吳從小喜歡天文,昨天和同學一起興奮地來到文化廣場,嫻熟地調校著望遠鏡觀察日偏食的變化。市民高先生一年前愛上了天文,買了一套專門觀賞和拍攝天文現象的裝備,昨天下午來到文化廣場對日偏食進行了全程錄像。
江門小夥子小譚也專程趕來茂名觀看日偏食。小譚畢業於廣東石油化工學院,也是一名天文愛好者。「茂名空氣品質好,適宜觀看日偏食,所以我就坐動車來了。」小譚非常熱心腸,在現場指導大家如何正確觀看和拍攝日偏食。
日偏食持續將近3小時
昨天下午2時33分左右,日偏食開始出現。記者下午3時在文化廣場通過天文望遠鏡看到日偏食已很明顯,至下午3時半觀看到日偏食形狀已如半圓月亮一般,至下午3時50分成了彎彎「鐮刀」,至下午4時4分許,是日偏食最甚之時,即「食甚」。此後,開始慢慢復圓,大約在下午5時22分結束。此次日偏食長達2小時50分,將近3小時。
提醒:觀察日食要注意別傷眼
天文學專家指出,如用錯誤的方式觀察日食可能會損傷眼睛甚至導致失明。日食發生時,觀測者切勿裸眼觀看,也避免通過普通墨鏡觀察,更絕對不能直接通過望遠鏡的目鏡觀察。一定要戴上專用的日食觀測鏡,或者選擇合適的濾光片(如巴德膜)才可以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