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鳴專欄】
33名農村小學生的新年願望:不要禮物,希望爸媽多陪陪我
原創作者|一鳴
在河南,有一所學校屬於城鄉接合部的小學,全校學生大多是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
快過年了,很多父母都回到了孩子身邊。
為此,學校組織了一次特別的家長會,讓每個孩子面對父母說出心中藏了很久的話。
班裡33名孩子聲情並茂,眼含熱淚,為父母朗誦了自己心中的話:不要禮物,希望爸媽多陪陪我。
很多父母,當場流下了眼淚。
作為一個中年老母,心裡酸酸的,從這件事不難看出,孩子有多粘你,你在他的心裡就有多重要。
武志紅曾說過:「一個健康、和諧而親密的親子關係是一個孩子人格的基石,也是人格的內容。」
他在你的眼裡僅僅是一個孩子,你在他心裡卻是整個世界。
父母的陪伴非常重要,高質量的陪伴決定孩子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高質量的陪伴,孩子會長成一個對生活充滿希望、陽光快樂、內心溫暖的人,反之,低質量的陪伴會養出一個性格孤僻、對人冷漠、內心陰暗的人。
01
父母的陪伴也有保鮮期
著名作家龍應臺曾說過:「父母跟食物一樣,都是有期限的,然而食物過期可以再買,但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沒有第二。」
有人說,父母的有效期,只有短短的十年。
吳尊曾說,他可能是汶萊陪孩子時間最多的爸爸。
自從生了女兒neinei,他的日常生活便重新被規劃。
每天為了陪伴孩子,他將工作時間由早晨安排到上午,晚上9點哄孩子睡覺後,才安心工作。
後來有了兒子max,他對孩子們的愛並不曾減少,他會取消所有可有可無的應酬,一心陪在孩子們左右,和孩子一起見證他們成長路上的歡笑和淚水。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布魯姆也曾做過追蹤調查,結果顯示:5歲前為智力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如果把17歲的智力水平看作100%,那麼孩子在4歲前就已經獲得了50%的智力,其餘的30%是在4~7歲間獲得的,剩餘的20%則在7~17歲間獲得。
因此,7歲前的這段時期,對父母來說,抓住這一關鍵的早期教育時期,是能夠為孩子的一生打下堅實的基礎的。
每一位父母都應該珍惜陪伴孩子的這段美好時光。
02
好的父母,從來都有時間陪孩子
《窮爸爸 富爸爸》有句話:「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
前段時間的一個深夜,浙江杭州的網友拍到一名仍在工作的快遞小哥,借著路燈的光與女兒視頻。
「你不要哭了,爸爸等一下回去給你買個玩具呀。」
「明天晚上咱們去嘟嘟(Do都)城。」
「先睡覺,你眼睛睜開就看到我了。」
為了哄哭鬧的女兒睡覺,他對著鏡頭笨拙地跳起了舞。
這一幕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共鳴:
有位網友說,這位爸爸真棒,雖然工作非常辛苦,但始終沒有忘記關心孩子的成長。
還有網友說,舞蹈很暖,女兒有這樣的爸爸應該很幸福。
是啊!
陪伴孩子成長,不是父母其中一方的責任,父愛和母愛同等重要。真正的成功,就是父母都有時間陪伴自己的孩子,和他一起分享成長中的快樂和煩惱。
03
陪伴孩子要用心
有位網友講了一件事:
假期裡去泡溫泉,剛走到就聽到一位父親在吼兒子:快點走了!麻煩你跟上節奏好嗎?我們玩你要走,我們走你要玩,知不知道什麼是節奏? 你要跟上大人的節奏!
然後那個四五歲的小男孩慢吞吞地從水裡爬起來,極不情願地跟著一直在強調節奏的父親和另一位男性長輩走了。
這難道不是強人所難嗎?一個四五歲的孩子無論從力氣、步伐、思考速度和成年人差好幾節,又怎麼能跟上成年人的節奏。
一個自以為是的父母怕是永遠都不讀懂孩子的內心,和孩子的心也只會越走越遠。
一個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考慮的父母,才是真正的愛孩子,和孩子的心也會越走越近。
04
陪伴孩子更需要專注
年關將至,本是合家團聚的日子,前段時間卻發生了一起悲劇,讓人心痛不已。
一位父親帶4歲兒子出門喝喜酒。
手持手機的父親,爭分奪秒地回著朋友的微信,等他再抬頭時,兒子已經不見了。
事後他解釋:「時間並不算太長。」
他一定沒想到,就是他所謂的並不太長的時間,卻讓他的兒子和他天人永隔。
孩子失蹤後的第10天,警方在建築工地發現了孩子的屍體。
如果能夠重來,爸爸一定會專注地看著孩子,不會讓孩子從自己的視野裡消失。
可沒有如果。
哈佛心理學家吉爾博特說過:「十年以後,你不會因為少做了一個項目而遺憾,但你會因為沒有多陪孩子一個小時而遺憾!」
看似我們捨得花一些時間陪伴孩子,但由於工作的原因,偶爾接個電話,或者時不時翻一下手機,要麼就是身體有點疲憊。
孩子會感覺到我們沒有全心全意地陪伴她,認為我們只是敷衍行事。心裡也是一樣感受不到尊重,感受不到被關注。
很多時候,當我們專注看著手機時,孩子就是我們的幹擾。
相反的,當我們「專注地看著孩子」,他們就不再是我們的幹擾,我們與孩子都能夠在「專注的心靈之光」照耀下,獲得珍貴的平靜時刻,很多過往看似無解的親子問題都會奇蹟般地消散無蹤。
05
高質量的陪伴,是愛的陪伴,它既不局限於時間,更不拘泥於形式。
前段時間,有一個很火的視頻衝上熱搜。
有一位爸爸,別人假期裡都想著到處遊玩。而他卻帶著兒子滿大街撿垃圾。
他們穿著古裝,帶著酷酷的草帽,好像古代的大俠穿越了。
原來父子倆在做遊戲,每撿到一個垃圾,就得一分。
他們互相爭搶道路上的垃圾。得勝的一方非常開心,得意地把戰利品放到背上的竹簍裡。
沒有撿到垃圾的一方馬上尋找下一個目標。
讓孩子參與到公益活動,並樂在其中,是多麼有意義的一件事。
真正的陪伴是積極地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孩子開心,大人也快樂。從精神到身體和孩子一起感受心與心的交流以及良好的互動帶來的默契。
正如美國心理學家戴維埃爾金德所說:「孩子們最需要知道的是,他們對父母很重要,永遠都被愛圍繞。」
陪伴是長久的愛,是樸實的愛,是有效的愛,也是最能拉近情感距離的愛。
過年了,願天下所有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度過一個快樂的寒假。
(本文為一鳴原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