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能工巧匠,也是「最強大腦」:工人發明家是怎樣煉成的?

2021-01-09 澎湃新聞

原創 朱海平、張晶晶 檔案春秋

本文約 5300 字

預計閱讀需要 14 分鐘

上世紀50年代,上海馬路上行駛的燃燒木炭和沼氣的公共汽車,是由公交公司的工人發明的。那個年代,無論是廠裡的普通工人,還是勞動模範,大家都積極加入到了勞動競賽、崗位練兵和發明創造的活動中。如今,在中國製造轉向中國創造的時代,上海又出現了一批有匠心有智慧的工人發明家,他們不是科學家,沒有傲人的學歷,卻像科學家一樣鑽研和執著,用辛勤勞動和聰明才智,為人們呈現了一個又一個充滿腦洞的匠心智造。

公交師傅的節油絕活

新中國成立之初曾遭層層經濟封鎖,能源供應不足。各行各業百廢待興,公共運輸因為汽油嚴重短缺而面臨無法正常運轉的尷尬局面,許多工廠只能用大卡車來運送上下班的工人。

為了應對這一困難,上海公交工人除了開木炭作為燃料的木炭車,還創造性地用沼氣作為動力的土辦法來驅動車輛。許多老上海人都記得:上世紀50年代初滿街跑的公共汽車車頂上有個大包,裡面裝著的就是沼氣,俗稱沼氣車。這雖不能稱之為一個重大發明,但在那個一窮二白的困難時期,工人們能夠改造汽車動力,也是件了不起的事了。

木炭公交車

沼氣公交車

1955年以後我國自主生產了解放牌汽車,上海公交公司利用解放牌汽車改裝成公共汽車。如何節約解放牌汽車的能源,修理工和駕駛員動足了腦筋,練就了一套絕活。

上海巴士公司退休工人楊貓虎神情自豪地說起當年:「我們司機每天跑的路線是固定的,慢慢就得出經驗了。這條路有幾個紅綠燈,什麼地方有個弄堂,什麼地方轉彎,什麼時候經過學校門口要注意車速等等,都了解得清清楚楚。這一腳油門加下去以後竄到電線桿是沒問題的,加到這個位置後,不會多加一點點。比較好的路面,我油門加下去覺得動力用不掉,機修工就把耗油器裡的流量收掉一點點,比如說假如6克的,先收到5.9克,假如5.9克跑幾天之後覺得還有多,再收到5.8克,就這樣一點點地把流量節約了下來。」

用解放牌卡車底盤改裝的公共汽車

(圖源:巴士發布)

知易行難,何時踩油門,如何控制油門大小,又在何時關油門,氽車,通過慣性來增加運行距離,以達到節能的目的——這絕對是一項考驗駕駛員本領的技術活。公交公司還不定期地開展技術比賽,以等量的油看誰能開出的站程遠,來決出勝負。

「工人階級當家作主,大家對節油普遍具有十分強烈的責任感。誰節油誰就是英雄,誰耗油誰就是狗熊,這成為一種風氣了。」楊貓虎師傅說。

「抓斗大王」的碼頭技術革命

如果說解放初期身懷絕技的工人大都是學徒出身的老師傅或社會主義勞動競賽中湧現的標兵勞模,那麼隨後產生的工人發明家,則是技校畢業或「上山下鄉」歸來的返城青年,因為時代原因他們耽誤了學習,卻在一線工作崗位上憑藉著靈性和韌勁,學習技術、運用技術並自覺主動地改造技術。其中的典型代表當屬包起帆。提起包起帆,很多人並不陌生,他在上海灘有個響噹噹的名號:「抓斗大王」。

他本是一名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碼頭裝卸工,如果說他與別人有什麼不同,那就是更愛動腦筋,更有一股闖勁。20世紀70年代末,他因病調入上海南浦港務公司機修車間,專門負責修理碼頭上的起重機。同時他還報考了業餘工業大學讀書。當時,碼頭的木材裝卸仍要依靠工人下艙操作,即用鋼絲繩把木材綑紮後,再用吊機起吊。這種粗放的作業方式,險象環生、事故不斷。1981年,先後有3名年僅二十幾歲的裝卸工被木頭壓死,他們的年紀加起來還不到80歲。

這3名工友的不幸遇難深深觸動了包起帆:「我想如果通過抓斗去抓木材,就不需要人工了,那麼就沒有危險了。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一些同事,他們講我肯定不行。為什麼呢?原來碼頭的老師傅造過,造出來不能用;1976年單位工程師也搞過,可是也沒成功。甚至有的人講了:『你包起帆如果能把大船裡的木頭全部用抓斗抓出來的話,我情願從辦公室爬到大門口,這段路程也不短,公共汽車一站路。』」

工作中的包起帆

面對前人失敗的經歷和他人的嘲笑,包起帆並沒有放棄。在設計木材單索抓斗時,他意識到採用老的定點啟閉機構不行,由於閉合點不在一處,木材抓斗有可能抓一大捆,也有可能抓一小根。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包起帆晝思夜想著怎樣使抓斗在任意點上面都能打開和閉合。一天,他邊想問題邊擺弄著手裡的原子筆,按一下,筆芯伸出來了,再按一下,筆芯縮回去了。他突然受到啟發:抓斗不也是開一下關一下嗎?這個筆芯伸縮的原理能不能移植到抓斗的啟閉結構中去呢?於是他馬上把原子筆拆開來,原料並不多,一個撳輪、一個轉輪、一個彈簧。可是想來想去,卻琢磨不出道理。工人的絕活就是這樣,講穿了很容易,難就難在誰先想到,誰先弄懂。

包起帆趕到上海豐華原子筆廠去請教,沒想到一到大門口就吃了閉門羹。門衛說:「要買原子筆,門市部很多;要問技術,對不起,無可奉告。」包起帆想大概是沒開介紹信的關係吧,過了幾天他帶著介紹信到了技術部,講明請求,對方回答:廠長有規定,未經批准任何人不得外傳圖紙。

包起帆只好回來,先後請教了很多人,都沒講出什麼名堂來。他不甘心,第三次前往豐華廠,直接找到廠長,講明了來龍去脈。「那廠長蠻好的,叫技術科長讓我看了一下圖紙,我一瞄就全弄懂了。」

根據原子筆的伸縮機構原理,包起帆很快設計出了一種在任意點上都可以打開和閉合的木材抓斗。這個項目不僅榮獲國家發明獎,還獲得了美國國際發明展覽會金獎。

經過幾年努力,包起帆研發了一系列木材抓斗,從3噸到25噸有十幾種,有單索的、雙索的、四索的,也有電動的,使木材裝卸全面實現了機械化。為此,工人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了2.67倍,船期縮短了46%,特別是工人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包起帆設計的抓斗

在上海港30多年的工作中,包起帆與同事共同完成了130 多項技術創新項目,在國內外獲獎無數。他也從一名普通的碼頭工人成長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退休後的包起帆仍然在物流領域進行創造發明,發揮餘熱。他的發明新項目「基於星地交互物流實時跟蹤裝置及系統」,在2015年第43屆日內瓦世界發明展上獲得了金獎。這一發明利用智慧型手機構築以跟蹤與監控貨櫃為目標的物聯網,可使貨主、代理、收貨人隨時了解物流狀況,目前已經在一些國家的港口得到了應用。

「孔發明」心系安全技術

「倒車,請注意」「左轉彎,請注意」……讓大卡車「說話」的也是一位工人發明家,他的名字叫孔利明,雅號「孔發明」。這項專利是他在1990年研製成功的,目前已經發展到第七代「通用轉向語音報警器」。

1968年,初中畢業的孔利明到上海崇明農場插隊。6年後回城,進入一家運輸公司。上世紀80年代初,上海寶鋼向全國招工,他前去報名,被招入汽車運輸部,成為一名充電工。

轉眼就到了炎熱的夏天,寶鋼運輸部400多臺進口車輛的空調恆溫器竟然全部發生故障。當時市面上沒有國產恆溫器,如果要更換配件只能靠進口,大概要等半年。一下子整個車隊處於半癱瘓狀態。就在這時,一名駕駛員想起孔利明會維修電器,於是拜託他試試。孔利明花了一個晚上研究,果真把配件修復了,第二天裝到車上,空調立馬恢復正常。

消息不脛而走。孔利明至今還記得那個改變他命運的下午:「我工作的充電房門口排起了長隊,像專家門診一樣,一百多號人手裡都拿著一個方盒子,都得讓我修。我說我是充電工,領導經常教導我們,不在其位,不得謀其政。我要是幫你們修了,我就違反廠紀廠規了。」

領導得知情況後,立馬到人力資源部,一天之內就拿來一張通知,任命孔利明為電器修理工。沒過幾天,領導又一次到人力資源部辦手續,並召集整個車間開會,宣布孔利明為運輸部維修作業區的大班長,有權指揮和調配人手。孔利明受到極大的鼓舞,帶領工友一個星期就把400多臺車輛的空調全部修完。

孔利明(左二)帶領同事們開展科技攻關

「這件事讓我想起了來寶鋼報到的那一天人力資源部部長講的一句話。他說:『來自全國各地的領導幹部和技術人員,你們來到寶鋼,都站在一條起跑線上,發令槍響起之後,誰跑得快,我就用誰。』這就是寶鋼的用人機制和辦事效率,那時候全中國還沒有哪家企業有這樣的魄力。」孔利明說。

寶鋼為孔利明提供了施展拳腳的天地,孔利明從此在發明創造的道路上一往無前。

據不完全統計,孔利明從事汽車電器維修工作的30餘年中,共提出合理化建議263條,實施258條;完成科研項目14項;解決進口重型汽車的疑難雜症149個;獲技術秘密5項和先進操作法1項;共創造經濟效益5000餘萬元。

不僅如此,他還是全上海獲得國家個人職務發明專利最多的人。最高峰的時候,平均每個月就有一項發明專利誕生。在寶鋼,有專門的陳列室用來擺放他的這些榮譽與專利證書。

孔利明所在的寶鋼運輸部擔負著安全運輸鋼材的重任,所以孔利明發明的403項國家智慧財產權授權專利中,三分之一以上屬於安全類的技術。

「我非常重視安全技術,我感覺這是我們中國現在特別要抓緊和強調的重點。我做過一個實驗,給一個30安培的保險絲加載了80安培的電流,結果保險絲沒燒,線全燒起來了。保險絲根本起不到保險的作用,你說這能不發生電器火災嗎?有時候,馬路上好好的一輛車會自燃,為什麼?我們的熔斷器不到位,造成了短路。熔斷器的檢測儀,我們國家還沒有,所以我就自己設計做了一臺。把那些正規的和偽劣的保險絲混在一起,馬上就能檢測出來。」

「剪刀手」王軍「倒垃圾」也能出專利

王軍,上海市十大工人發明家之一。與孔利明一樣,他原是寶鋼一名普通的輔助工,在生產一線完成了人生的「逆襲」。

1985年,王軍高考失利,沒能考進大學,被分配到了寶鋼技校。「那是我脫胎換骨的兩年。在這兩年中,我們單周學理論,雙周學技能。鉗工的十八般武藝,一樣樣實踐過來。這對我來說是非常豐富的養分。」王軍回憶道。

畢業後,王軍分配到寶鋼熱軋廠2050熱軋精整線剪刃裝配班,這是個輔助工種,勞動強度大,還得經常加班加點處理生產中出現的問題。有人替王軍感到可惜:他學習成績這麼好,卻被分配到剪刃組,或許這輩子只能做一個普通工人了。

工人發明家王軍

但是在別人看來冷冰冰的剪刃裝置,在王軍眼裡卻有著鮮活的生命,提高剪切質量就能生產出更加優質的產品。王軍進入剪刃班後,以最短的時間從師傅那裡學到了所有應該掌握的知識。

剪刃對於精整工藝來說,是使用頻率最高的工具。剪切不同的厚度、不同的材質,對剪刃的重合量和間隙都有不同的要求,而更換剪刃的速度與更換之後的剪切效果,常常是組裝方和生產方的矛盾焦點。一次,作業線更換剪刃後,發現剪切後的鋼板端部出現輕微毛刺,組裝人員幾次調整剪刃間隙,效果仍然不好。正當大家束手無策之際,王軍來了,他走上導板臺,仔細觀察,隨即動手調試。沒多久再試著剪切,神了!剪出的鋼板端部平滑漂亮、完全合格。生產操作人員都蹺起了大拇指。組裝方信服卻又略帶迷惑:怎麼問題到了他手裡就這麼簡單?

如果說這次小試牛刀的成功得益於王軍平時愛琢磨肯動腦、技高一籌,那麼有一件事則讓他從此後更加自覺、更加執著地走上了創新的道路。

一天晚上,王軍正和女兒在家裡看電視,臨時接到加班通知,只好匆匆離家。等他夜裡回家後,發現女兒蜷在床上,既委屈又害怕。王軍心疼地想:加班是因為工作效率不高,所以才佔用勞動力。怎麼解放勞動力呢?只有通過優化改進技術,提高工作效率,這樣才能節省時間。換句話說,就是讓自己「下崗」,然後重新去上崗,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也能為企業創造更多效益。這就是他當時最質樸的想法。

秉持著這一信念,王軍的第一個創新成果「飛剪剪刃快速更換法」誕生了。以前更換一個剪刃,兩個人需要一個半小時,採用王軍的操作法後,一個人只用半個小時就行了。剪刃組裝的每個崗位由原來的四人變為一人,而且再也沒有出現過加班的情況。

20世紀90年代,下海經商的浪潮風起雲湧,王軍卻利用業餘時間在同濟大學讀了整整8年的夜大,取得了「機械設計製造與自動化」專業本科文憑。系統全面的學習讓他對技術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創新靈感也不斷迸發。

在寶鋼流傳著一個王軍「倒垃圾居然倒出專利」的故事,說的是王軍的一項發明消除了熱軋吊裝工業垃圾箱存在的安全隱患。

王軍說起這項發明的初衷:「有次我看到我們的一名八級鉗工,歲數很大了,爬到3米多高的自卸車上面吊鋼絲繩掛鈎,我不禁為他捏了一把汗。這個老同志哪天眼花不注意,或者下雨天腳一滑,從高處摔下來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王軍立即運用所學到的機械專業知識,結合兩張式鉸鏈周轉箱的結構特點,對專用工具進行兩個方面的設置,把單繩吊卸設定為長短繩組合設置和短繩吊環的鉤式設置,實現了吊裝中的自動脫鉤,再也無需用人工進行脫鉤、掛鈎的危險性操作,達到了操作順序銜接流暢和安全平穩的目的。這項技術最後獲得了專利。

在熱軋生產線摸爬滾打20多年,王軍創造的技術革新成果達130項,獲得國家受理或授權專利的發明121項,年經濟效益超億元。

上海工人追求「工匠精神」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

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與敢為人先、勇於創新的激情和熱情,是上海工人發明家們的獨特氣質。他們不僅通過創新解決了工藝或設備存在的缺陷,還創造出眾多實用性技術。他們用傲人的成績證明,工人不只是流水線上的「螺絲釘」,還可以成為生產線優化升級的引領者。他們也用親身經歷表明,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也能夠用自己的雙手改變命運,甚至為社會創造奇蹟。

致敬勞動者,祝大家「五一」勞動節快樂!

(本文由「檔案春秋"&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故事》欄目聯合呈現)

雜誌編輯:王良鐳

新媒體編輯:秘 薇

排版:王冰倩

本刊稿件均為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檔案春秋」微信號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部分未署名圖片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

因客觀原因,如存在使用不當情況

請相關權利人與我們聯繫以協商相關事宜

聚焦城市記憶、留存城市發展、傳承城市歷史。我們架起檔案為民服務的橋梁,講述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滋養下生生不息的上海故事。這裡是上海市檔案局(館)政務微信平臺。

原標題:《既是能工巧匠,也是「最強大腦」:工人發明家是怎樣煉成的?》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作品的主要成就是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一藝術典型。我今天想說明的既是真正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也想說明廣義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由於整個地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我們能利用的物質主要來自於地殼。
  • 刑警陳懇:刑偵「最強大腦」是如何煉成的
    ▲陳懇(左一)辦案中從警22年,他擅長結合傳統戰法和信息化技戰法,精準打擊犯罪,破獲了諸多疑難複雜大案要案,因為辦案中頭腦靈活、心思縝密,他被譽為九龍刑偵的「最強大腦」……他,就是九龍坡區公安分局刑偵支隊副支隊長陳懇。小疑點大文章破首例套路貸「我們經常是無路中找路。」
  • 100秒記清一副撲克牌 記憶冠軍的最強大腦是這樣煉成的
    徐宇辰(左)與胡婉怡(右)她們的「最強大腦」是怎樣煉成的,有什麼特殊的記憶方法?一起來聽聽她們是怎麼說的。記憶能力需要後天訓練徐宇辰和胡婉怡的出色表現,讓人不禁想起《最強大腦》節目,兩人堪稱《最強大腦》的現實版,她們展示的超級腦力讓不少家長敬佩的同時心生疑問:這些能力和智商掛不掛鈎?大腦能力源自先天稟賦,還是可以後天練成?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胡誼認為,最強大腦80%的超能力都和記憶力有關,99%都是後天訓練而成的。
  • 2020年中考語文基礎知識:名著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第一部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導讀     一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_1936),蘇聯著名的布爾什維克作家,自他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問世以來,他就同書中的保爾.柯察金一道,成了世界上千萬千萬有志青年的朋友和楷模
  • 從《最強大腦》的熱播看全腦潛能開發的市場前景
    江蘇衛視的熱播節目《最強大腦》已持續火熱了五個年頭,從2014年首播到現在,保持著每年一季的錄製節奏,而且其關注度也是一路走高,並未隨著季數的增加而有所減弱。也就是說,大眾依然在期待著《最強大腦》所帶來的頭腦風暴,並沒有產生審美疲勞。
  • 2019年中考語文備考名著考點-《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主要內容     1、故事梗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品以作者自己的經歷為基礎,通過描述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從一個普通工人子弟成長為無產階級革命英雄的過程,展示了俄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起,經過十月革命,國內戰爭到經濟恢復時期的廣闊畫面。
  • 《最強大腦》選手趙金昊:我眼中的「姚班」是這個樣
    江蘇衛視最長青、最具國民度的科學題材綜藝《最強大腦》第七季正在熱播中!在這個舞臺上,曾誕生過一批又一批戰績非凡的選手,他們熱愛知識、不懼挑戰,向觀眾樹立了腦力新青年榜樣。想知道「最強大腦」是如何煉成的?由荔枝新聞、江蘇衛視、知乎共同發起的系列問答為你進行全方位解答。王心冉、張洗月、趙金昊、邵煜軒、楊軼五位有智青年選手將解碼《最強大腦》背後的「修煉秘籍」!
  • 龍族幻想最強大腦答案 最強大腦答案匯總
    龍族幻想中最強大腦的答案大家知道嗎?本次就為大家帶來了龍族幻想最強大腦答案,也是最強大腦答案匯總,非常全面的內容,想了解最強大腦的朋友可以參考,希望能幫到大家。
  • 第五屆上海市十大工人發明家候選人事跡簡介
    近兩年來,他提出並實施合理化建議60餘項,技術攻關10餘項,技術創新30餘項,共創經濟效益逾360萬元;獲得專利6項、專利申請12項。他發明的多功能活絡板手獲得2003年全國發明展銅獎。近年來,他他進行多項技術創新和發明創造,其中「橋式起重機反饒限位」、「天車控制開關用途擴展」等6項成果獲國家專利發明;「沉澱池廢油回收器」、「PLC輸出極點擴容」等發明正在申報國家專利。
  • 2018年最強颱風王是怎樣煉成的?
    颱風飛燕或已經成為今年颱風季中最強「颱風王」。颱風海燕或成為今年最強颱風王從中央氣象臺發布的「今年第21號颱風飛燕未來120小時路徑概率預報圖」中我們可以看出聽說颱風飛燕過來了2018年最強颱風王是怎樣煉成的呢?下面進入到咱們的主題,請坐好小板凳,那好筆記本。
  • 擁有創造性思維的大腦才是最強大腦
    具有超強記憶力、超強學習力、超強分辨力的大腦,這個確實很強,但這樣的腦子只能說是超強大腦,而不是最強大腦。超強和最強之間不只是差距問題,而是性質問題、級別問題,類似於汽車和飛機的差別。把技能型大腦稱為最強
  • 《最強大腦》太凡了
    《最強大腦》第八季請來了看起來和「聰明」不搭嘎的李誕。面對濟濟一堂的學霸,蛋總說出了我們的心聲:「我是最殘大腦,來襯託大家的」。學霸凡言凡語大賞看過往季大腦的都知道,播出即虐殺!「別人家的孩子們」履歷秀到很多人一度懷疑自己來到這個世界是不是湊數的。第八季,也不例外。
  • 他是天才發明家,也是「殺人惡魔」,他的發明毒害人類和地球至今
    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是上世紀美國的天才發明家,一生中持有100多項發明,受到世人尊敬。 然而當年的人們沒有料到,正是因為他的2項發明,成千上萬的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而我們的地球,也遭到了不可逆的破壞,時至今日,仍然深受其害。他是誰?他究竟發明了什麼?
  • 探秘最強大腦:勤學苦練 記憶大師這樣煉成
    國內的《最強大腦》節目,有機會他也會去挑戰。鄭愛強因為今年下半年他準備備戰北大研究生,所以暫時不參加今年的比賽。他也期待能和《最強大腦》魏坤琳教授一起探討如何更好地開發中國人的大腦潛能,讓中國人的大腦強大起來。
  • 《龍族幻想》最強大腦答案是什麼 最強大腦答案大全
    導 讀 龍族幻想最強大腦答案大全是小編為您推薦的龍族幻想相關文章,喜歡的朋友快來看看把!
  • 這款玩具最早用於教學,卻成為智力遊戲界奇蹟,登上《最強大腦》
    最好看的智力節目,當屬《最強大腦》,節目開播後,贏得了許多粉絲,一路追。我也是其中之一,在這檔節目中,我最喜歡看的就是有關「魯班」立方的比賽,其中兩個選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個是婁雲皓,一個是腦王鄭林楷。
  • 操控是怎樣煉成的(一) 後傾角的玄機
    操控是怎樣煉成的操控是怎樣煉成的如果以上比較晦澀難懂的術語還無法讓你明白其中的奧妙,那麼我只能拿出殺手鐧:無助力、1:1轉向、全敞篷的自行車和摩託車來舉例了。所以寶馬3系在水平方向的轉向力矩更大,車輪通過轉向機給駕駛者的回饋也更為強烈,這也是為什麼寶馬的轉向助力普遍偏沉;而福特車系的轉向助力則普遍偏輕,給人更加刁鑽靈活的駕控感受。
  • GSAA「研究生是怎樣煉成的」系列講座-工學院專場
    GSAA「研究生是怎樣煉成的」系列講座第二場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專場來啦!!!「研究生是怎樣煉成的」系列講座 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專場大咖與你在線聊鄭教授是國際知名的研究者,同時也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測試及設計驗證的權威,在多個學術領域上貢獻良多,包括電子及光電子系統的設計自動化、移動計算機視覺,以及多媒體電腦運算。他曾擔任美國國防部多學科大學研究計劃(Multidisciplinary University Research Initiative)三維混合電路中心的主任。
  • 邢鋼積極參與全民科普 講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邢鋼積極參與全民科普 講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2020-11-30 09:28:00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
  • 《龍族幻想》最強大腦答案大全 最強大腦全答案匯總
    導 讀 龍族幻想最強大腦答案是什麼,許多玩家都不知道這個選答該怎麼回答,接下來九遊小編為大家介紹龍族幻想最強大腦答案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