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又是拍室內情緒私房人像的好時節了,攝影可以是主題性的傳遞,把有共通的元素糅合在一起,去展示作品想表達的東西。私房人像攝影也一樣,這次攝影師哲蒙J(微博:@哲蒙Jermen-Z)就以一組作品《迷魂記》作例子,來分享一下主題性的人像拍攝建議。拋磚引玉,歡迎提出意見和評論。
一、如何選擇合適的房間場地
嗯,私房攝影,看字眼就知道要找一個房間了,不過這類型的攝影也可以去到一些如無人廢墟等地方,不過這種情況不在這討論,只講酒店內房間的情況。
酒店房型一般來說有高中低檔,就看你打算拍什麼風格的。低檔房型大概就一張床一套座椅一間廁所差不多,裝修較簡陋,沒有過多修飾的物件,頹廢風簡約風什麼的可以合適。若價錢再高一點的選擇,那麼在房間風格和裝修多樣性來說就能豐富很多了。像有不同的主題酒店,公寓式的、復古式的、現代感的。而選擇套間更是面積寬敞,能有客廳陽臺之類的場景可以拍。不一定說房間越貴越好,還是要以作品主題為先的原則去選擇自己合適的,或者能配合模特風格的。
挑選房間時可以先去一些正規的酒店預約網站看看,那裡都有很多房間內部的圖片,慢慢挑你合適的,然後再對比價錢和交通方便程度。
二、選好時間段和抓緊時間
按我的觀點來說,在白天時所有時間段都能拍,不像室外那樣要顧慮大中午的陽光直射,反而室內只要樓層不矮和沒樓房遮擋的話,中午拉開窗簾讓陽光都照進來,光線最好了。而下午傍晚時斜射的光線也是極好的,只不過在室內利用的話,時間就顯得十分短,有點偏弱光的情況了。遇上陰天情況的話,基本是不用指望依靠傍晚斜射光的,這時最佳時間段應該是大中午。用閃燈或是打算晚上來一發的朋友,那就是另一種情況了。
三、關於和模特之間的溝通
這個應該是人像拍攝中會問得比較多的問題,兩人之間應該有怎樣的交流,因為這個會直接影響到拍攝時的情緒和動作擺姿等。其實私房拍攝也不會特別尷尬的,當你拍片進入狀態時,是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好意思,想的只是怎麼把眼前的畫面拍好,和下一幅畫面應該怎麼安排等等。
像我這次其實和模特是第一次見面,拍攝的開頭自己有點慢熱,但拍久一點慢慢就覺得其實和平時拍攝沒什麼不同。自己的普通話說得不是特別好,在拍攝過程中也有表達不完整的時候,但必須要有耐心,可以慢慢和模特說出想要的擺姿,再加上自己稍微示範一下,其實也足夠理解了。總而言之,不要拘謹,大膽和模特說出你想要的姿勢和效果,提議再試著拍,總比之後懊悔當時沒有拍到什麼樣的畫面要好多了。嫌怕麻煩和追求省事,是出不了新穎的片子的。
在拍完你所要拍的畫面之後,不妨問問模特有沒有別的想法,聽取意見後而你又覺得可以一試,或者也能拍到不錯的照片,多一個人多一個腦袋。
四、在有限的空間找拍攝點
要做好這步,提前到達場地是最有必要。你可以比模特早到,或者在模特化妝時好好研究一下這個房間,像小偷那樣到處看到處翻,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就最好了。這段時間,是你了解拍攝角度的最好機會。建議有順序地,例如可以從窗邊到化妝檯,再到床邊然後到衣櫃旁等等,在觀察時腦海裡可以聯想著待會要拍攝的畫面。來回看幾次,基本上你就對接下來的拍攝胸有成竹了,也很大程度地避免了拍攝場景轉換的不流暢,不用拍完一個場景後又得花點時間去計劃下一個。在光影稍縱即逝的情況下,那樣更是會白白浪費時間。
在尋找場景角度的同時,你也可以一邊收拾房間內不應入鏡的物件,例如酒店的餐廳菜單、牆角的滅火筒或一些宣傳單張,暫時讓他們都收到一邊。不然到時把這些亂七雜八的東西都拍進去,那畫面檔次和感覺都差了不少。
五、確定主題圍繞主題
我個人認為一組作品所呈現的主題,才是最凸顯個人思想的地方,否則拍得多好,也是一組雜亂無章的片子。這個除了在前期拍攝要注意好之外,在後期處理上也能進行有主題的操作。
以我的這組為例,其實在拍攝前和拍攝中,心裡還沒有「迷魂記」這個主題想法,當時是打算在後期中,把一些屬於我風格的東西加進去,如色調氛圍等,那樣也一定不會差。當然這些也是要有一個足夠好的前期拍攝作為前提的,保證要有美感存在的、和角度變化多樣的片子可以選,不是說把所有都寄望於後期。
所以,這個做法是很能提煉自己對照片的編輯能力,如何從所有照片中,進行合理的挑選,讓這些入選的照片還能組合成一個你想要的主題。其實每組作品都應代表著你每個不同時間段的想法,有著自己的成長軌跡。當時自己正沉迷希區柯克的電影,那段時間腦海裡基本都是那些電影的片段,然後就有了想弄組感覺迷亂一點,畫面支離破碎,有點暈眩的視覺傳達,最後決定了引用希區柯克的一部電影《迷魂記》,來做這組作品的名字。
六、後期製作思路
有了主題,後期也就有了方向,不用東P一個色調,西P一個色調,來來去去抓不定主意。具體的後期步驟我覺得會因片而異,不一定照著幹就能出一張一模一樣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所以我這裡著重分享思路。大致是挑取入選照片→確定風格→後期調色→細節修改→確定順序。
1、確定整體的作品基調
用「框選工具」拉出區域,右擊「通過拷貝的圖層」即刻新建一塊小圖層
現在的作品風格太多了,小清新、頹廢風、復古風、時尚風……先確立一個你想要的感覺,或者一個有交叉的屬於你的風格定義。像這組在前期時,我特意挑選了復古風格的房間,在後期裡還是想營造一種畫面偏暗的類復古感覺,然後在色調中再保持種魅惑感。主要是以紅色為主色調的,在反覆調試中我把色彩飽和度調低成負值,發現除了可以避免濃重得晃眼之餘,還很有種陳舊的感覺,再加上暗角處理就顯得更深邃。
2、用圖層切割法擾亂視覺
對這些碎片圖層你可以移動或旋轉,多個交錯重疊也行
有成型的色調之後,就去考慮怎麼製造迷亂的感覺了。我這裡用的是通過切割出多圖層,然後上下錯置的方法。大致的做法是,複製原圖,在圖層副本上用「選框工具」選擇你要切割出來的圖層,右擊「通過拷貝的圖層」,然後把這圖層透明度設置為50%左右,再用「移動工具」使其與下層交錯,這樣看上去就有畫面支離破碎的錯覺了。
其實我覺得我在這組作品裡「切得還不夠碎」,因為嘗試過多圖層地切割錯置,感覺太迷亂,猜想一般大眾難以接受,最後還是保守一點只作些許處理,有一點迷幻的感覺出來就夠了。有人說用「動態模糊」濾鏡再用橡皮擦擦出清晰部分,也能做到這效果,但我覺得還是有區別的。動態模糊只是單圖層地把畫面一股腦模糊掉,而圖層切割錯置,是能同時看到幾個圖層的,看的時候有種讓你不知哪個圖層才是基本原型的錯覺。
當然,切割要怎麼切怎麼錯疊才有迷亂視線的效果,也是要去考慮的,可以去不斷嘗試,找到最好的方式,這一步是提煉想像力和創造力的一步。
3、給畫面增加細節修補
一般我會給我的類復古片子添加刮痕,增加做舊的效果。現在很多人在用Alien skin exposure這個濾鏡,我也有嘗試過,不過破解略麻煩也就沒裝成功過……我一般用圖層疊加的方法,平時可收集一些設計素材,只需和照片圖層疊合後,再選擇合適的疊加方式和透明度就OK了。
4、圖片的擺放順序也有講究
一整組片都這樣處理也不好,不然全組看下來或許真的會暈眩了,所以我打算在照片的順序上安排一下,穿插一些沒有迷亂處理的照片,這樣就有「真作假時假亦真」的變換味道了。然後也要注意場景的連貫性,不要一時場景在椅上,下一張突然到了窗邊,而下下張又回到了椅上,注意場景切換的邏輯性。
七、嘗試製作蒙太奇拼圖
其實這是臨時想出來的,當時是覺得單憑這些處理貌似還不足夠,加上平時超級喜歡看電影,於是想製作一張蒙太奇式拼貼類似海報的照片,作為整組作品裡的一個節點。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鏡頭組接起來的方法,由此來反映作者的主題意圖。其實在篩選照片時,還是有一些照片落選的,這些照片單獨放大看或許有細節上的欠缺,但組合在一起,有1+1>2的感覺,這些都看你照片組合處理編輯的的手段。
其他作品欣賞
選擇一首合符作品畫面感覺的音樂,也有其存在性,能讓觀者從音樂中去感受你畫面的情緒。如果說你表達的思想是一個房間,那麼畫面和音樂可以是通往它的兩扇門。我這裡選取了一首扣人心弦的古典弦樂,在視覺的迷亂上再用音樂引導緊張,想更進一步表達「迷幻」和「暈眩」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