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更多校園通知動態,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進入專題頁面。
編者按——
「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是廣大黨員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載體。平臺上線後,我校師生黨員積極使用、認真學習,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並湧現出一大批學習先進個人。
2019年12月,黨委宣傳部通過各二級黨組織學習管理員統計了全校學習積分前20名的師生。為營造全員學習的濃厚氛圍,提高師生學習的積極性、參與度,決定對排名前20名的「學習標兵」予以表彰。
近日,「學習標兵」通過文字回顧使用「學習強國」一年來的收穫和體會,暢談學習心得和建議。希望廣大師生以「學習標兵」為榜樣,持續加強理論武裝,自覺堅定理想信念,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往深裡走、往實裡走、往心裡走,不斷把理論武裝成果轉化為實現中國夢的堅定意志和紮實步伐。
理論研學,提高黨性修養
作為一名有著近35年黨齡和工齡的共產黨員,經濟管理學院巡查專員張瑞海講到,自己要起到帶頭作用,學習上不能落後。學習過程中逐漸感覺到「學習強國」非常重要、有效,也是非常有趣的學習園地。信息量大、欄目設置廣泛、內容豐富多彩,思想性、時效性、服務性都非常強,尤其是挑戰答題,增強了很多挑戰性和趣味性,更是增添了學習的興趣。現在已經養成了天天學習的良好習慣,一天不學習就感覺心裡空落落的。總之,通過「學習強國」開展學習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自己一定會堅持不懈,活到老學到老。
經營性資產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高恩復交流了三方面學習收穫,一是能夠從中獲得最新的精神,及時學習領會中央有關工作的重要部署,使自己在工作和學習中能夠明確方向。二是藉助平臺可以學習許多個人感興趣的黨史知識,彌補知識點的欠缺,更多地了解中國共產黨的光輝艱難歷程,不忘初心,更好地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更好地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三是學習平臺內容豐富多彩,每個人還可以根據興趣了解其它知識和內容,豐富自己的生活,比如老電影、故事等,還能了解各地的施政信息,增加視野。
草業科學與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李鵬談到,「學習強國」以其權威性和便利性受到廣大黨員的歡迎,給大家提供了海量、免費的圖文和音視頻學習資源,融理論性、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為大家創新日常理論學習、獲取新聞時訊和普及科技文化知識提供了極大便利。平臺本身也是我國從網絡大國到網絡強國的見證,為今後媒體融合發展的方向提供了借鑑。看到學校這麼多黨員積極使用、認真學習,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更是激勵自己要堅持利用「學習強國」做好持續跟進學習,不斷深化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識和理解,增強理論學習的系統性和政治辨別的敏感性,主動與黨員一起分享學習收穫,帶動廣大黨員一起學習強國。
煙臺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肖冬生分享了學習體會:「學習強國」各種知識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且趣味性強,貼近日常的生活和工作需要,通過學習極大的增長和豐富了自己的理論知識。自己將「學習強國」作為學習黨的理論知識和國家大事的平臺,使學習常態化,將不自覺變成自覺,給自己施加壓力,督促學習。作為學院的一名管理者,平時要督促各支部黨員開展學習,這也要求自己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目前,自己所在支部的成員比學趕超、相互監督、共同促進,已經形成了濃厚的學習氛圍。
時時學習,充實日常生活
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楊欣表示,每一次打開「學習強國」APP,歡迎界面裡就有一滴水落下泛起漣漪,總會想起《勸學》裡那句「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使用「學習強國」已經成為生活中一種不可或缺的習慣。清早醒來,瀏覽一下首頁「推薦」文章,再打開「聯播頻道」,重溫前一晚「新聞聯播」的大事要聞;等候和乘坐班車時,切換到「北京學習平臺」,了解首都的重要新聞和通知公告;午休時,運用「每日答題」、「挑戰答題」檢驗一下學習成果;錯過與時俱進、適時推出的「專項答題」,總能囊括了近期重要思想、重點工作知識點;「電臺」裡的「聽小喇叭」是家裡小朋友的最愛,「電視臺」裡感興趣的慕課和紀錄片總能成就一段充實有趣的睡前時光。「學習強國」,讓學習更多樣、更個性化。
「每天早起第一任務就是完成『學習強國』平臺的積分任務,就像每天佩戴黨徽一樣,強化自身黨員意識。」體育與藝術教學部的束景丹老師分享到,一方面,藉助「學習強國」平臺可以及時了解時事政治,感受「中國精神」、「中國力量」,提高防範危機、挑戰困難等政治意識。另一方面,平臺知識豐富,涵蓋古今中外的人文、歷史、自然、科學等,還可以選擇一些喜愛的內容充實自己。
「逢春日桃花正濃,盼芳菲盡歸心中。不求心喜於寸進,但願鑄魂於育人。」體育與藝術教學部王永生老師用一首詩深情表達了「學習強國」帶給自己的收穫和感悟。他談到,「學習強國」不僅有「燒腦」的理論經典,也有「家常風味」的身邊小事;有「小清新」式的文化小菜,也有「網紅」式的炫彩影畫。讓人看起來不乏味,學起來有趣味,憶起來有回味。能讀,能評;能聽,能看。豐富的內容,切合當下的定位,是最吸引他的地方。看世界,閱新聞,品文化,省自身的過程中,也逐漸讓他品嘗到了學習的樂趣。
「從學習方式來講,它可看、可聽、可寫、可答題、可收藏、可分享,既有傳統的宣講式,又有現代的互動式,追求最佳學習效果。」黨委宣傳部的歐陽永志老師深深感到「學習強國」這個平臺非常及時,非常實用,是新形勢下強化理論武裝和思想教育的創新探索,是推動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深入的重要舉措,是推動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學習型機關、學習型社會的有力抓手。
生物學院的李音老師在使用「學習強國」平臺時感受到這一軟體帶來的便利性:信息豐富,類型多樣,平臺可以進行個性化設置,素材形式多樣,有利於養成「每日一學」的學習習慣;時訊及時,互動性強,提供了一個更加自由的交流互動平臺,促進了學習者之間的交流;功能全面,實用性強,是一個集實用性、輔助性和服務型為一體的綜合軟體。「學習強國」內置的通訊功能和學習輔助功能可以更好地為支部工作服務。「專題考試」和「答題活動」等模塊可以讓學習者通過答題對學習中的問題查漏補缺,鞏固學習效果。學習積分機制更是讓學習者之間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學習風氣,激發大家的學習積極性。
植物保護學院輔導員張迪談到,「學習強國」平臺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大數據資源,以圖片、文字、音視頻的形式給予我們生動的學習體驗,讓學習變得更全面、更多樣、更智能、更便捷。通過「學習強國」,我們盡情地徜徉於知識的海洋,愜意地遊走在歷史人文之中,從中不僅感受到世間萬事之廣博,更時刻感受到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一年多的學習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學習是文明傳承之途、人生成長之梯、政黨鞏固之基、國家興盛之要」的含義,同時也認識到自身知識儲備的不足。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學習需要持之以恆,行之愈遠愈受益。
良師益友,提升文化素養
「學習強國」平臺成為了師生的良師益友,幫助師生有效解決了工學矛盾、養成了日常學習的良好習慣。財務處的羅海娟老師通過在線收看新聞聯播、閱讀時事要聞和專篇專刊,及時了解國內外發生的大事小情;通過各類答題的日積月累,知識儲備越來越豐富。最重要的是,通過閱讀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文章,開拓眼界、充實生活、豐富閱歷、升華思想,不斷鼓舞和鞭策自己,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財務處鄺煥弟老師談到:「第一次聽說『學習強國』,就對這四個字印象深刻,『強國』意義重大,那麼『學習』影響更是深遠。」註冊平臺之後,鄺煥弟就迫不及待地去瀏覽各個板塊的內容,而每天登陸學習也成為了一種愛好、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追求,不斷提高自身思想覺悟、文明素質、科學素養,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將理論知識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同時帶動和影響身邊更多的黨員、積極分子一起加入到「學習強國」的自覺學習大隊伍中來。
「生動、廣博、與時俱進,不是我去完成學習,而是『學習強國』帶著我去看世界。」校辦產業黨委的劉闖萍老師分享到,「學習強國」更像知識的大集合,從政治到經濟,從科技到文化,從自然到影視,內容之廣博讓人驚喜。「我愛看自然,大自然的紀錄片彌補了我的缺憾;我喜歡聽黨史故事,補上我對黨史知識的缺課;我還喜歡看『人物』,學習先進,提升自己。」
「『學習強國』吸引我的還是與時俱進的積分制。」校辦產業黨委的於寶麗老師做了一個小實驗,「認真學習並且完成當日所有的積分,耗時是一個半小時,如果不打開積分,直接學習,還要完成所有的積分累計,時間答案是無止境。」於寶麗表示,積分的真正目的是引導學習,促使學習習慣的養成,是一種鞭策,更是一種激勵。通過學習積分的引導,學習變得井然有序。小組成員也會你追我趕,學習熱情毫無懈怠。積分讓每一位黨員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知國事、懂國情。
後勤基建黨委綠化環衛一支部劉書華在分享使用「學習強國」的心得時提到,每天的學習讓業餘時間變得充實起來。在平臺上可以及時掌握每日最新時政動態,了解國家時事政治、國際國內大事,還可以了解到國家每一項重大的突破和成就,更全面地了解國家的經濟形勢,感受到祖國的秀美河山和歷史文化,發現世界之大、國家之美。「人物」頻道包含了各界楷模,這裡每一位人物都是學習的榜樣,通過先進人物的事跡感受到模範黨員的高尚操守;「用典」「黨史」「慕課」等頻道的學習提高了知識面,開闊了個人視野。
學有所獲,開啟第二課堂
植物保護學院碩士研究生王小雨分享了自己的學習體會,每天清晨起床,打開「學習強國」APP,伴著新聞聯播熟悉的開場音樂洗漱,這已經成了我每天的日常習慣。「學習強國」讓我可以全面地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重要評論、黨史、時事,還能看到各種紀錄片、文藝片。大呼過癮的同時,我對於黨情、國情有了進一步理解,這讓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我受益匪淺。日積月累,不知不覺間,我的積分也上了萬,看過的視頻、文章,答過的題也不計其數。我黨齡尚小,深知還需要學習更多知識技能,以沉澱鍛鍊自身。
動物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周勇認為,「學習強國」的很多板塊對專業學習也有所裨益,比如「看慕課」板塊上有很多大學的網絡課程,節省了在漫無邊際的網絡上搜尋資料的時間。平臺真正做到了內容豐富,不管什麼年齡段的人都有適合的板塊,不僅僅是黨員,所有人都能通過這一平臺獲取自己想要的知識。
資源與環境學院碩士研究生丁同濱交流到,「學習強國」的資源非常豐富,包括黨史,自然、科技等方面的科普知識以及科教、政史、人文等各個方面,這些都吸引我每天拿出時間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擴充自己的知識面。
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陳敏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她介紹到,自己堅持從平臺中閱讀訊息,每一項內容平臺都提煉清晰、精準;地方平臺的推出,讓一個遠離家鄉的學子,天天能分享家鄉的人文、民俗和實時動態;平臺中的挑戰題,能測試所知所學,刺激又有趣。
附學習標兵名單(按照截止2019年12月15日「學習強國」APP積分排序):
來源:黨委宣傳部 王珊 陸瑤
原標題:《強化理論武裝 凝聚精神力量 中國農大「學習強國」學習標兵交流學習心得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