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楊玉環,為什麼香消玉殞!她究竟做了什麼?
楊貴妃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以豐腴之美而出名,當時唐玄宗的女兒鹹宜公主舉行婚禮時,楊玉環受邀參加。其弟壽王對楊玉環一見鍾情。唐玄宗應壽王之母武惠妃要求,冊令楊玉環為壽王妃,婚後兩人十分甜蜜,後來壽王母親惠妃去世,玄宗因此鬱鬱寡歡,雖說後宮有三千佳麗,但沒有玄宗特別喜歡的,有人進言壽王妃姿色過人,能夠充當皇妃。唐玄宗以為母親祈福的名義,命令楊玉環出家為道士,為母親誦經。後來令另一位高官的女兒為壽王妃,令楊玉環為貴妃,楊玉環從此成為唐玄宗的妻子。

由於玄宗撤掉了皇后之後再無皇后,楊貴妃的地位就相當於皇后,楊貴妃繼位後,他的家裡人也因此沾光,成為達官顯貴,立馬過上了和以前不一樣的生活,她的遠方親戚楊不過是市井無賴,為非作歹之人,因攀上了楊貴妃這層關係一步步成為了權貴之人,這便是大名鼎鼎的楊國舅。後來楊國忠擔任了各個部的郎中侍郎等,擔任各個要職,最終把持了朝政,可以說楊貴妃最後的死因和這位楊國舅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有一說是歷史上最著名的馬嵬之變便是楊貴妃的死因之一,安史之亂時,唐玄宗被迫出走,帶領著楊貴妃和一眾朝臣逃離京城,當時若干朝臣十分氣憤,因為朝政全由一個地痞流氓說了算,玄宗沉迷於女色不理朝政,一點都沒有當年開元盛世之景象。眾多朝臣為了讓唐玄宗能夠繼續管理國家,不再沉迷於女色,讓他回到正軌上,集體諫言殺了楊貴妃,宰了楊國忠。唐玄宗一看大事不妙,不得已忍痛割愛,保全自己,命楊貴妃上吊自殺。

還有一說是楊貴妃死於佛堂之上,禁軍在殺了楊國忠父子之後,以仍然留有後患為由,請玄宗殺次楊貴妃,楊貴妃在佛堂避難,卻死於佛堂。還有人也覺得的楊貴妃可能死於亂軍之中,馬嵬坡當時十分混亂,軍隊,大臣紛紛逃難,只顧保命。楊貴妃一介女子怎能擠得過他們。不幸死於亂軍之中,並非被迫上吊自殺。更有人說楊貴妃的死可能是因為吞了金子,吞金是一種很艱難的死法,吞掉一大塊黃金,但是黃金沒有毒,黃金會因為體積質量大壓迫腸胃,折磨人致死。

還有一種覺得說楊貴妃其實並沒有死,而是被扁為了平民流放到人間,並不是落地說明了。當然有,還有唐代詩人任一些詩句證明,其實楊貴妃在馬嵬的時候,玄宗扔下土坡了被他人所救,回到了民間。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楊貴妃最後坐船逃到了日本,後來在日本安享晚年,有文章指出日本有楊貴妃的墳墓還有楊貴妃的雕塑,日本有有一個村子叫做久津,被稱為楊貴妃之鄉,據說當年楊貴妃在馬嵬坡兵變的情形下,找了個女子替死了,而她在別人的幫助下,坐船漂到了一個小島上的小村子,這就是如今的久津村。有一個叫山口百惠的女子自稱是楊貴妃的後代,可見還是有依據的。

楊貴妃的死因在當今仍然是一個謎,不知道她葬身於何處,死在了哪裡,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楊貴妃的離開對當時的唐玄宗而言是正確的,使唐玄宗認清了當時的形勢,讓唐玄宗回到了當時的正軌上,能夠平定安史之亂,重新回到長安城內,繼續治理天下不使百姓繼續遭遇水火之中。

楊貴妃內心還是很善良的,並不是以爭名逐利為本。楊貴妃入宮後一直遵循宮廷的體制,按照宮廷的規矩行事,從不插手朝堂之事,不過問權利,不插手政治,沒有武則天那樣的宏圖理想。她有著過人的姿色和才華,因此也被玄宗寵愛,雖說曾經也惹怒過玄宗被送出宮去,但是玄宗仍然對她十分愛戀,這楊貴妃若出生在別的時代,或許沒有今天的地位和聲譽。唐朝一直以豐腴為美,楊玉環剛剛符合唐朝人的審美觀點,這正是楊玉環出名的原因。據傳楊玉環身體脂肪都凝結了,十分的細膩,有著華麗的姿色,這足以令人沉迷。
本文由【丁姐聊文化】原創。僅代表個人觀點,歡迎訂閱,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