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在農村經常可以看到關於安裝光伏發電的宣傳廣告,如牆體、宣傳單、宣傳車、擺地攤等廣告形式,廣告的效應在無形之間有了,人們對光伏發電有了一定的理解,有的說光伏發電不錯,值得推廣,但是有部分人談到光伏發電收益問題的時候,卻直言光伏發電是騙人之舉。
為何會有這樣的分歧呢?光伏發電真像部分人所說的騙人之舉嗎?
答案肯定是不是的,起碼是在當下不是。
光伏發電作為一項國家政策推動的行業,行業起步早,國內市場發展卻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當西方光伏容量飽和,光伏補貼下降至幾乎沒有,中國光伏發電開始起步,對於用戶來說前幾年雖然經常可以聽到光伏發電的聲音,但是卻無法親臨現場一飽眼福,因為過去光伏發電的主要戰場是集中式應用端,這些電站大多建在西部地區,如灘涂、戈壁、沙漠、荒山等。
2013年後,分布式光伏發電開始興起,國家在政策層面給予大力支持,從申請流程簡化、補貼的發放都是一路綠燈同行,顯得更加接地氣。越來越多的農村地區出現了光伏發電,光伏發電也被賦予了更高的使命,與農業接軌欲打破傳統農業發展瓶頸,有了光伏農業大棚,漁光互補等;與扶貧接軌成為精準扶貧的重要舉措;與農村養老結合,出現了光伏養老;與理財接軌有了光伏發電理財之說……
當我們看到一片大好前景的時候,切莫忘記市場是趨利的,「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自古有之,一些企業為了追求利益,把低價劣質的光伏產品向市場源源不斷輸送,如紙質組件,降級組件,沒有相關認證的逆變器等,另外一些企業為了搶佔市場採取了這樣那樣的合作模式,這裡我們就不再多說,結果同樣是損害用戶的收益。
因為這些劣質產品充斥市場,因為這些不規範的安裝存在,因為這些沒有良知的企業存在,不僅影響用戶發電,還拉長了投資回報周期,給原本充滿期望與激情的鄉親們潑上一瓢冷水,讓他們誤以為光伏發電是一項「騙局」。對於一些人認為的騙局,主要是因人,因心,因為收益而生。「騙人」不是普遍現象,但也不是個例。之所以被人誤以為是「騙人」還是因為光伏發電收益問題。
我們先來看看光伏發電收益的組成。光伏發電收益有三部分組成:一、光伏發電節約電費收益;二、光伏發電補貼;三、光伏發電賣電收益。這三部分收益要想達到預期,離不開穩定高效運行的光伏發電系統。對於想要安裝光伏發電的用戶來說,要想你的光伏發電收益有保障,需要從設計、設備選擇、安裝公司以及運維這四方面來考量。只要這些方面做好光伏發電帶來的收益還是值得期待的。
這裡筆者可以鄭重的說:光伏發電不是騙人的!只是一些人沒有找到合適的安裝公司,沒有選擇好合適的設備,沒有做好後期的運維。光伏發電從申請至安裝,到運維不是兒戲,需要認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