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籤的目的地很多,但和中國全面互相免籤證的國家現在還不多。最新一個是亞美尼亞。
根據中國與亞美尼亞今年6月籤署的關於互免籤證的協議。持有有效中國護照的中國公民和持有有效普通亞美尼亞護照的亞美尼亞公民,如果在入境之日起每180天在對方國家停留不超過90天,將免除籤證。
莎莎用了十八天,探秘外高加索的喬治亞和亞美尼亞,在走完喬治亞東環線以後,莎莎跨過格亞邊界,去往傳說中的隱士之國——亞美尼亞。
因為遇到自駕的汽車拋錨、發動機報廢原因,讓我們遺憾的放棄了塔特夫的懸崖修道院,沒有體驗乘坐峽谷纜車直接穿越千年前懸崖修道院的神奇,錯過了世界文化遺產的Haghpat修道院和的Sanahin修道院。但這不妨礙我領略到這個高加索小國的魅力。這裡稍稍拋磚引玉,給大家一個初步的印象,有想去的朋友再約一次。
亞美尼亞是個很神奇,而又命途多舛,又有著鮮明性格的國家。
說他神奇,因為公元前18世紀,它就建立了統一的國家。公元前五世紀逐步形成的亞美尼亞民族,被認為是這片土地最古老的民族之一。鼎盛的亞美尼亞王國曾經統治整個高加索和美索不達尼亞平原北部和小亞細亞半島的一部分。土耳其東部這個區域歷史上就被成為「西亞美尼亞」現在土耳其東部的著名歷史景點阿尼古城,就是它近千年前的舊都。
說它命途多舛,是因為它屈折無比的歷史。無數次的被毀滅,讓亞美尼亞人顛沛流離世界各地,耶路撒冷老城四大區有亞美尼亞區,伊朗伊斯法罕有亞美尼亞區,華美的旺克大教堂令遊人讚嘆,甚至二十世紀初,還有爭論不休的亞美尼亞大屠殺,讓土耳其和亞美尼亞拉扯不清。
莎莎之前去過伊斯法罕和耶路撒冷,分享兩張圖片給大家略微感受一下:
說它性格鮮明,是因為他是世界上第一個將基督教定為國教的國家,修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大規模的教堂建築——埃奇米阿津教堂。哪怕周圍都成為穆斯林國家,千餘年始終未改信仰。不管後續天主教怎麼統一教義、東正教如何爭奪教統,亞美尼亞仍然信奉的是最原始的基督教義,形成了獨特的亞美尼亞使徒教派。而獨立後沒錢修完首都標誌性景點——葉里溫階梯(至今階梯的最高一層還是一個大坑),卻投資修建了世界最長索道——「塔特夫之翼」,只為讓保存了信仰火種的懸崖修道院重見天日。
同樣的悠久歷史,同樣的顛沛流離,同樣的近代被歧視和屠殺,同樣的傳承數千年不變的信仰。讓亞美尼亞人被稱為高加索「猶太人」。
還有一個相同點,是亞美尼亞人獨特而出色的商業智商。地處絲綢之路的中點,勾連亞歐的咽喉之地,亞美尼亞人以精明而善於經營聞名中世紀。在耶路撒冷、在伊斯法罕、在君士坦丁堡,都有亞美尼亞的商貿中心。
現在亞美尼亞的一個重要收入就是海外僑民的海外匯款和捐資。僑居海外的亞美尼亞人,比如侃爺的名媛老婆金·卡戴珊就是亞美尼亞裔。(亞美尼亞出美女喲(^U^)ノ~)
從首都葉里溫瞭望,基督教的神山——亞拉臘山就在眼前,標識著這裡和聖經傳說的緊密聯繫:被趕出伊甸園的亞當夏娃,第一個經營起的家園。就在這亞美尼亞而當滅世大洪水之後,諾亞的方舟停靠亞拉臘山。諾亞面對水後的世界,開始著手開創新世界,而他建立起的第一個家園,也是亞美尼亞。
只是如今的亞美尼亞,西邊是世仇的土耳其,西南和東邊是曾經兵戎相見的亞塞拜然,南邊是信仰針鋒相對的伊朗,讓這個國家尷尬的被「密封」在大小高加索山之中。
當你進入亞美尼亞,一路破敗的基礎設施和大量遺棄的蘇聯時期工業遺址會令人感慨萬千。但你當你走在首都葉里溫的時候,又會驚異於這個城市的小而靜美,藝術氣息濃厚。
樸素而乾淨,孤芳自傲而又特立獨行,很是契合中國士大夫所謂的「隱士」形象。
這裡特意整理亞美尼亞的主要景點,給大家參考。後續會給大家分享具體的每一個景點詳情。
一、伊甸園的高原明鏡——塞凡湖
塞凡湖號稱「高加索之眼」。在當地傳說中,塞凡湖是起源自伊甸園的「神水」。在整個高加索三國都有獨特地位,所以眾多遊人都會來此度假放鬆,讓這裡成為亞美尼亞最開放的區域之一,也是旅遊開發最多的地方。在千餘載勾連歐亞的絲路上,沿塞凡湖的商道,也是重要的貿易路徑。
二、葉里溫——出乎意料的藝術之都
葉里溫是亞美尼亞的首都,這個城市集中了亞美尼亞三分之一的人口。整個城市坐東北,朝向西南方的亞拉臘山不管從哪個角度,仿佛富士山一般火山錐形的亞拉臘山都清晰可見。
清晨的葉里溫籠罩在金色的朝陽之中,綠樹成蔭的小街道整潔而一塵不染。街道兩側的建築都不高,大多是數百年歷史建築的模樣,似乎歲月並沒有留下太多烙印。
夜晚的葉里溫自帶溫馨和藝術的氣質,隨處可見的雕塑,世界名曲的音樂噴泉,醉心創作的畫匠……
三、亞美尼亞的信仰中心——埃奇米河津教堂與茲瓦爾特諾茨考古遺址
埃奇米河津教堂與茲瓦爾特諾茨考古遺址也是必去的打卡點。亞美尼亞成為第一個基督教國家後,就在這裡修建了亞美尼亞第一座教堂,也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座如此規模的大教堂。後來歷經重修,終成現在這結構精巧,古樸宏偉的傳世之作。它獨特的建築藝術風格和重要的歷史地位,讓它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這裡現在是全世界獨一份的亞美尼亞使徒教會總部
四、抹不去的記憶——種族滅絕紀念館
這個紀念亞美尼亞百年前苦難的地方,位於市中心西邊的赫拉茲丹河畔。紀念館刻意建立再了地面之下。
進入園林,地表只有破土而出的刺狀的紀念碑和一圈亞美尼亞傳統十字架墓碑圍攏的長明燈。身在長明燈畔,有一種天空遙遠的絕望和無助感。
整個紀念通過實物展覽照片視頻的形式展示了亞美尼亞人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時期的社會地位和生存環境/大屠殺的起因和過程/事後的各國反應和應對等等。如果能初步深入了解一下大屠殺的前因後果,對真正理解亞美尼亞這個民族性格和理解兩國關係還是很有用的。
地表另外一側是各國政要訪問時種下的松柏。亞美尼亞在此矗立了一面牆,上面有目前承認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的二十多個國家國旗。
五、世界最長索道為了它——深山之中的塔特夫懸崖修道院
塔特夫的懸崖修道院,之於亞美尼亞,就如同馬薩達之於以色列,都是一言難盡的特殊含義。因為在被穆斯林統治的千餘年裡,這裡作為亞美尼亞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保留了最重要的宗教、哲學、繪畫的傳承。也造就了亞美尼亞則千年曲折卻生生不息的民族性格。
(這次很遺憾沒去成,喜歡有同好想去的時候約)
六、深坑修道院——孤獨星球封面,信徒的心中聖地
相傳引導亞美尼亞信仰的聖使徒格裡高利,曾被堅信原始宗教的國王囚禁於此地的深洞之中,長達13年。後來的故事和喬治亞聖尼諾的差不多,國王皈依,舉國信教。現在的教堂最初建立於6世紀。
因為特殊的宗教意義,又背靠亞拉臘山的特殊地位,這裡是亞美尼亞旅遊的一張名片,孤獨星球高加索篇章的封面,就取自這裡。
七、世界文化遺產的Haghpat修道院和的Sanahin修道院
在塞凡湖西北的Haghpat修道院和的Sanahin修道院,是亞美尼亞宗教建築的代表作。大致修建於公元十世紀,融匯拜佔庭教會建築風格和高加索地區本土傳統建築風格,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被選入世界文化遺產。
這些景點圖片看完,有沒有你心動或者喜歡上的地點?有的話不要忘了給莎莎點讚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