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豹戰甲和馬克戰甲採用了納米技術,但兩者所攻專的方向是有所不同的,就綜合性能來說,馬克戰甲可能要更勝一籌
在《黑豹》和《復仇者聯盟3》中分別亮相的「黑豹戰甲」以及託尼的「馬克50」都非常默契的採用了納米技術,將打造戰甲的材料細化到納米級別,在控制核心的作用下,實現了對於戰甲的協調和控制,使得戰甲徹底擺脫了傳統的「穿戴式」,改為更加快速便捷的「收放式」。(收放式:無須手動的穿戴,需要的時候可以實現一鍵收放,待命時,戰甲可以收縮歸攏在相應的小體積容器之中)
基本性能
一、馬克50
作為託尼斯塔克人打造的第50套戰甲,其材質採用的還是傳統的合金類,在《鋼鐵俠1》中曾經有片段顯示,託尼所使用的為輕質鈦合金,航天航空級材料。不過在經歷《復聯2》海倫博士的嘲笑之後,託尼在《復聯3》的新一代馬克50戰甲中採用了納米科技,而且從《復聯3》託尼被滅霸所傷後的治療來看,馬克50的材料還屬於生物醫療級別。
而且早在馬克42代的時候,託尼就已經為戰甲搭載了醫療檢測系統,可以全方位的為戰甲使用者提供醫療檢查和生命監護,時刻提供詳細的生命指標,這是黑豹戰甲完全不具備的輔助功能。
除此之外,馬克戰甲還擁有另外一項非常強大的功能——人工智慧系統(AI),搭載了人工智慧系統的馬克戰甲,除了可以非常完美的協調戰甲的各部分功能之外,還可以幫助使用者手機分析對手的弱點,智能的提供最佳應對措施,對於戰甲的損耗也可以時刻的監控。
在攻擊方式上,馬克戰甲可以提供近身格鬥能力,以及遠程打擊。納米材料可以在人工智慧系統的控制之下,隨意的組合出攻擊和防禦模塊,有冷兵器模式,也有熱武器模式(能量攻擊類)。在飛行模式中,還增加了強化功能,通過納米材料的可塑性,提高動力系統的功率。
二、黑豹戰甲
第一代黑豹戰甲是傳統的盔甲式,只簡單的利用了振金的(堅硬)物理屬性,而在《黑豹》中經由蘇睿公主改良的第二代黑豹戰甲,除了保留了傳統振金材料的選擇之外,對材料實現了納米化,提供了和馬克戰甲一樣的收放功能,常態下可以收納於非常小的項鍊之中,使用時可以迅速的覆蓋全身。
除此之外,蘇睿公主還巧妙的利用了振金的附加屬性——吸能,在收到物理衝擊的時候,振金戰甲可以吸收並且儲存收到的衝擊動能,當能量充斥的時候,再主動的釋放出來,實現範圍性的攻擊(不可選擇方向,小範圍的360度釋放)。
功能對比
1、防禦力
由於材料上的區別,黑豹的振金戰甲在物理的防禦上是要優於託尼的馬克50,而在《復聯3》中託尼正是敗於戰甲的損耗和續航之上,但在《復聯4》中的馬克85,託尼新增了能量護盾,彌補了戰甲材料強度的問題,在能量沒有耗盡的情況下,託尼的戰甲防禦力可能並不輸黑豹的振金戰甲。
2、攻擊力
黑豹的振金戰甲沿用了瓦坎達一貫的「尚武傳統」,戰甲的眾多功能之中並沒有搭載有效的遠程攻擊武器,在整部族風格的影響之下,振金戰甲唯一的攻擊方式只有可以伸出「豹爪」,利用近身格鬥實現攻擊。(在群戰的時候,被動的「動能釋放」也可以算一個攻擊方式,但攻擊力極為不足)
而託尼的馬克戰甲攻擊方式則非常的多樣,納米材料可以幻化為盾、錘、劍等冷兵器,也可以組成構建為 雷射發射模塊(《復聯3》切割甜甜圈飛船)、能量衍射模塊(《復聯3》變身打黑矮星)、四葉能量衝擊模塊(《復聯4》轉化索爾雷電)等等。在與滅霸的戰鬥中,託尼還可以將納米材料演化為控制組件,限制滅霸的行動。也可以將自己的雙腳嵌於地面增加「抓地力」。
3、續航能力
黑豹的振金戰甲由於是簡單的覆蓋模式,且不帶有任何的動力系統,所以其所有的續航能力完全是取決於黑豹自己的耐力,以自己的體力為驅動,帶動戰甲的運作,其本質上最多算是一個提供防禦的盔甲。
而託尼的戰甲則是搭載了自己幾次改良的微型方舟反應堆,在自己失去意識的情況下,戰甲依然可以在人工智慧系統的帶動下提供行動能力。
4、輔助功能
黑豹戰甲自然就不用多說了,其戰甲自身是沒有搭載任何的輔助系統,唯一可以提供幫助的也就只有黑豹隨身攜帶在手腕處的「信息黑球」了,它能提供一種類似於3D效果的實時信息,屬於情報收集類的設備。
而馬克戰甲早在《復聯1》時期就已經搭載了X光、熱能透視、弱點分析等一系列的輔助功能,在外設方面託尼也擁有自己還未正式啟用的「全球防護系統」,「伊迪絲」「尼羅維卡」等都是其中的一部分,而所有的控制管理權限,均在馬克戰甲的人工智慧系統當中(還有託尼本人)。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由於託尼的馬克戰甲充分的利用了納米科技所帶來的「可塑性」,託尼只要設置好相應的數據參數,就可以幻化成任何的機械裝備,甚至變成「變形金剛」也不是不可能。這就為託尼的戰甲未來的升級和演化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弱點分析
<1>馬克戰甲
馬克戰甲的弱點相對來說比較多,但又同時比較小
1、能量續航問題
能量續航問題最早出現在《鋼鐵俠1》,一直延續到《復仇者聯盟1》,最後完結於《鋼鐵俠3》,在多次出現因為能量不足,託尼喪失完整戰鬥力的情況之後,託尼對於戰甲的能源是經過了很多次的改良和升級的,自《鋼鐵俠3》之後,我們便再也沒有在影片中發現戰甲提示能量不足的情況了。
2、防禦強度問題
防禦強度不足讓託尼吃了大虧的最主要的就是在《復聯3》和滅霸的戰鬥中,納米材料雖然可塑性好,但由於自身強度不足的緣故,在和滅霸的戰鬥當中,屢屢遭到破壞,使得託尼本體無法被完全覆蓋,暴露弱點。(解決見下文)
3、材料損耗問題
仍然是在和滅霸的戰鬥中,由於納米材料不斷的損耗,自身儲備的備用材料很快便告急,戰甲的功能區逐漸較少,最後因此而深受重創。但在《復聯4》的新一代馬克85中託尼採用了能量防禦的模式,徹底的解決了防禦不足和材料損耗的問題。
4、衝擊力緩衝問題
眾所周知,馬克戰甲的技術難點除了機械構造和能源核心之外,還有一個緩衝裝置,如何讓可穿戴戰甲在被主戰坦克正面打中一炮而不傷及駕駛者,這是一個現實中無法攻克的難題,雖然在一般的戰鬥中,託尼從未因此受過傷,但面對高端戰力的時候,馬克戰甲的緩衝裝置還有有所不足的。(參考《美隊3》的羅德摔傷,《復聯4》的託尼被雷神錘砸暈)
<2>振金戰甲
振金戰甲的弱點非常少,但有一個是非常致命的。
當振金材料暴露於一定高赫茲的次聲波之下的時候,振金材料會出現「鈍化」情況,有點類似於「毒液」的弱點,在次聲波的影響之下,振金會喪失原本的穩定屬性,變得十分的脆弱,甚至其吸能的被動屬性也會暫時的喪失。
如果這個弱點被對手利用,那麼對於黑豹來說,將會是非常難以應對的。
所以綜合各方面來看的話,我個人更加傾向於託尼斯塔克的馬克戰甲,無論是從科技感,還是從實用性上來說都更強一些,雖然比不上振金的稀有和堅固,但馬克戰甲顯然在可塑性,以及未來的升級之中更加有優勢。
更為重要的是馬克戰甲擁有水、陸、空 三棲的能力,對於使用者也沒有任何的要求,即使是一個普通人,經過簡單的使用培訓之後,都可以成為「鋼鐵俠」。
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必刪
均屬原創、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