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年5月1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促進提速降費五大具體舉措算起,時至今日,電信行業「提速降費」的努力已經持續了5年時間。
在剛剛結束的「5.17」世界電信日上,有國內電信運營商宣布一個屬於「千兆5G」、「千兆寬帶」及「千兆Wi-Fi」的「三千兆」時代來臨了。儘管這種宣傳形式暗含營銷成分,但我們無法迴避的是,5年以來,隨著「提速降費」實施的逐漸深入,更快的寬帶網絡正在走向普通用戶。
在這一領域,作為最早開啟「千兆寬帶」試點接入服務的城市之一,北京消費者從2016年便開始了解「千兆寬帶」,並成為最早一批體驗到家用「千兆寬帶」的用戶群體。
藉助家用「千兆寬帶」,我們不僅可以實現超高清視頻、智能家居、3D全息視頻、虛擬實境(VR)等應用,還能夠在特殊場景中真正實現物與物、物與人、人與人等虛擬實境之間的智能聯繫和溝通。對北京市民而言,家用「千兆寬帶」已經從前幾年的嘗鮮式體驗,逐漸轉化成一種現實的消費需求。
現在問題來了:在「提速降費」的過程中,「千兆寬帶」讓網絡速度實實在在提上去了,那麼,北京消費者使用家庭「千兆寬帶」的費用成本究竟有多高?
對此,北京晚報產經新聞深度報導組分別撥打了北京移動、北京聯通、北京電信等三大電信運營商客服電話,就三家運營商北京市場家庭「千兆寬帶」產品價格進行了對比調查。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體現本次調查的公正、公平和公開,產經新聞深度報導將三大電信運營商各種「捆綁」、「搭售」的「千兆寬帶」產品排除在外,以三家運營商「千兆寬帶」的公開市場價格進行橫向比較。
根據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北京移動家用「千兆寬帶」以9600/年的價格(折合月租成本800元),成為北京市場最貴產品。除此之外,消費者在使用北京移動家庭「千兆寬帶」產品時,必須一次性交付一年的費用,無法按月付費。相比之下,北京電信、北京聯通的相關家庭「千兆寬帶」產品都可以按月付費,使用形式更為靈活。
不管怎樣,在「三千兆」的網絡時代,北京移動等電信運營商動輒近萬元的家庭「千兆寬帶」產品,仍然讓不少消費者大呼「用不起」。我們也希望三大運營商能夠在2020年繼續推進「提速降費」相關工作,讓更多消費者體會到「千兆網絡」之上的中國速度。
事實上,2019年12月23日召開的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已經指出,網絡「提速降費」是2020年七大方面重點任務之一。同時,根據2013年8月17日國務院發布的「寬帶中國」戰略實施方案,截至2020年,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寬帶信息技術設施將覆蓋城鄉。
由此看來,對於三大電信運營商而言,不管是「千兆寬帶」的普及,還是網絡「提速降費」,都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