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熱帶魚,許多人都會覺得比不上孔雀魚、紅綠燈這些難養,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有些熱帶魚比這些淡水魚要好養好幾倍。
第一個應該說的是月光魚。月光魚能夠與劍尾魚雜交,經過人工選擇培育,到目前為止,在體色和鰭色上都有很多不同的顏色,非常漂亮。這裡的魚有紅月魚、藍月魚(銀藍)、黃月魚(橙黃)、黑尾黃月魚、黑尾紅月魚、花月魚、金頭月魚等,還有比較新鮮的豎琴型月魚等。這類已穩定的新花色月魚,不宜與劍尾魚混合,也不宜與原始種返交,以免出現不良變異或返祖。
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月光魚也能生存下來,而且在繁殖方面很省心。說了這麼多,也就不能完全放任自流了。每個月還得換一到兩次水,或把蒸發的水補上。
月光魚很能忍飢挨餓,最多能忍飢挨餓半個月。但如果它們長得太慢,不餵東西,還是建議儘量每天喂。
與多數魚類繁殖方式不同,月牙魚屬於胎生魚類,可直接產卵。不經意間,你會發現水缸裡多了許多小魚,養上半年左右,你就會發現水缸已經成了他們的天下。不過,月魚也有吃幼魚的習慣,最好在缸裡放些水草,讓小魚躲起來。或儘早把魚苗移到其它缸中。
月光魚看起來很可愛,性格也很溫順,很容易和人親近,當主人靠近魚缸的時候他們會立刻遊過去。養殖又很簡單,是初學者的理想之選。
此外,幼魚的生長速度比孔雀魚要慢,如果沒有每天提供的高營養餌料,很容易長成幼魚。
第二種是紅綠燈魚,也叫霓虹燈魚。整個身體籠罩著一層青綠色,從頭到尾有一條明亮的藍綠帶,身體後部有一條短短的紅帶,腹部是銀白色的,而身體後部則是藍色帶。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養殖紅綠燈水質要求偏酸, pH5.6~6.8,水溫25℃,最好軟化水養殖,所以不要頻繁換水。另外因為紅綠燈這種魚比較膽小,所以需要保持安靜。一尾雌魚可產約150顆卵。把握好水質的酸鹼度和軟硬度,紅綠燈這種魚很讓人省心。
其三,鸚鵡魚。鮮豔的顏色,因其嘴型酷似鸚鵡嘴而得名。
兩性差異較大,雄魚呈綠橙色或紅綠色,雌魚呈藍、黃相間。鸚鵡魚的消化系統很特別。鸚鵡魚用其類似於板齒的嘴咬斷珊瑚蟲和它們的骨頭,然後用喉部的牙齒咬碎珊瑚蟲,然後吞入腹中。
因為鸚鵡魚是有攻擊性的,所以小編不推薦和其他魚類混合飼養。
養鸚鵡魚所需的水要求軟水弱酸、硬度低,水溫25℃即可。勤勤懇懇地換水缸裡的水,每天應儘量換五分之一的新水。另外,養殖鸚鵡魚的水必須有足夠的氧氣。因為吃得多,吃的多,所以養鸚鵡魚很容易。
四是孔雀魚。
孔雀魚食性雜,食量大,對水質的要求不高,20℃-30℃水溫都可以,非常適合新手飼養。而且孔雀魚種類眾多,性情溫和,色澤鮮豔。
適於養殖孔雀魚的 PH值在6.5~7.5之間,水質偏硬有利於其生長繁殖。
另外,由於夏季氣溫高,水質容易汙染,所以建議經常換水,減少水中殘留的飼料、糞便、亞硝酸等。
五是白雲金絲魚。
唐魚,俗稱:紅尾魚,白雲金絲魚,白雲山魚,大黃魚。
白雲金絲耐寒,冬夏不怕熱,生命力頑強,適宜養殖水溫8-33℃,能忍受低溫5℃。適宜在弱酸性水中生活,主要活動於水的中上層。可以餵一般的乾糧或紅蟲,性情溫和,可與其它大小相近的魚混合食用,易於飼養。
最後附上個人養魚三點體會!
1)滋養水分。
倒進魚缸的水要曬三天以上,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質;倒入魚缸後,開濾網(若方便打開魚缸上蓋),進一步減少有害物質,一個星期後再買魚放入魚缸。
2)提供適合熱帶魚類的溫度。
通常熱帶魚類的生長溫度約為25℃,如果溫度不能達到,則需安裝加熱棒,以提高水溫。(如果室內溫度遠低於18攝氏度,千萬不要停電哦)
3)魚在進入水缸前要喝水。
能通過「過水」緩慢改變魚兒生存的環境,有效提升魚兒生存能力。其具體做法是:將買魚帶的水和魚的水倒入盆中,10分鐘後,加入少量魚缸中的養魚水(約佔盆中水的10%),過10分鐘左右,觀察魚是否有不良反應,再加入同樣量的魚缸中養魚新水,10分鐘後再觀察,反覆觀察,直至魚兒完全適應新水。把魚從盆裡撈起,放進魚缸裡,把水喝完。魚糧的進食時間一定要少,保證魚兒五分鐘能吃完,前幾天可以不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