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的設計,教你在一塊PCB板上同時安置RF電路和數字電路

2021-01-11 電子產品世界

單片射頻器件大大方便了一定範圍內無線通信領域的應用,採用合適的微控制器和天線並結合此收發器件即可構成完整的無線通信鏈路。它們可以集成在一塊很小的電路板上,應用於無線數字音頻、數字視頻數據傳輸系統,無線遙控和遙測系統,無線數據採集系統,無線網絡以及無線安全防範系統等眾多領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9/389084.htm

1 數字電路與模擬電路的潛在矛盾

如果模擬電路(射頻) 和數字電路(微控制器) 單獨工作可能各自工作良好,但是一旦將兩者放在同一塊電路板上,使用同一個電源供電一起工作,整個系統很可能就會不穩定。這主要是因為數位訊號頻繁的在地和正電源(大小3 V) 之間擺動,而且周期特別短,常常是ns 級的。由於較大的振幅和較小的切換時間,使得這些數位訊號包含大量的且獨立於切換頻率的高頻成分。而在模擬部分,從天線調諧迴路傳到無線設備接收部分的信號一般小於1μV。因此數位訊號與射頻信號之間的差別將達到10-6(120 dB) 。顯然,如果數位訊號與射頻信號不能很好的分離,微弱的射頻信號可能遭到破壞,這樣一來,無線設備工作性能就會惡化,甚至完全不能工作。

2 RF 電路和數字電路做在同塊PCB 上的常見問題

不能充分的隔離敏感線路和噪聲信號線是常常出現的問題。如上所述,數位訊號具有高的擺幅並包含大量高頻諧波。如果PCB 板上的數位訊號布線鄰近敏感的模擬信號,高頻諧波可能會耦合過去。RF 器件的最敏感節點通常為鎖相環( PLL) 的環路濾波電路,外接的壓控振蕩器(VCO) 電感,晶振基準信號和天線端子,電路的這些部分應該特別仔細處理。

(1) 供電電源噪聲

由於輸入/ 輸出信號有幾V 的擺幅,數字電路對於電源噪聲(小於50 mV) 一般可以接受。而模擬電路對於電源噪聲卻相當敏感,尤其是對毛刺電壓和其他高頻諧波。因此,在包含RF(或其他模擬) 電路的PCB 板上的電源線布線必須比在普通數字電路板上布線更加仔細,應避免採用自動布線。同時也應注意到,微控制器(或其他數字電路) 會在每個內部時鐘周期內短時間突然吸入大部分電流,這是由於現代微控制器都採用CMOS 工藝設計。因此,假設一個微控制器以1 MHz 的內部時鐘頻率運行,它將以此頻率從電源提取(脈衝) 電流,如果不採取合適的電源去耦,必將引起電源線上的電壓毛刺。如果這些電壓毛刺到達電路RF 部分的電源引腳,嚴重的可能導致工作失效,因此必須保證將模擬電源線與數字電路區域隔開。

(2) 不合理的地線

RF 電路板應該總是布有與電源負極相連的地線層,如果處理不當,可能產生一些奇怪的現象。對於一個數字電路設計者來說這也許難於理解,因為即使沒有地線層,大多數數字電路功能也表現良好。而在RF 頻段,即使一根很短的線也會如電感一樣作用。粗略計算,每mm 長度的電感量約為1 nH , 434 MHz 時10 mmPCB 線路的感抗約為27 Ω。如果不採用地線層,大多數地線將會較長,電路將無法保證設計特性。

(3) 天線對其他模擬部分的輻射

在包含射頻和其他部分的電路中,這一點經常被忽略。除了RF 部分,板上通常還有其他模擬電路。例如,許多微控制器內置模數轉換器(ADC) 用於測量模擬輸入以及電池電壓或其他參數。如果射頻發送器的天線位於此PCB 附近(或就在此PCB 上) ,發出的高頻信號可能會到達ADC 的模擬輸入端。不要忘記任何電路線路都可能如天線一樣發出或接收RF 信號。如果ADC 輸入端處理不合理,RF 信號可能在ADC輸入的ESD二極體內自激,從而引起ADC 的偏差。

3 RF 電路和數字電路做在同塊PCB 上的解決方案

以下給出在大多數RF 應用中的一些通用設計和布線策略。然而,遵循實際應用中RF 器件的布線建議更為重要。

(1) 一個可靠的地線層面

當設計有RF 元件的PCB 時,應該總是採用一個可靠的地線層。其目的是在電路中建立一個有效的0 V 電位點,使所有的器件容易去耦。供電電源的0 V 端子應直接連接在此地線層。由於地線層的低阻抗,已被去耦的兩個節點間將不會產生信號耦合。對於板上多個信號幅值可能相差120 dB ,這一點非常重要。在表面貼裝的PCB 上,所有信號布線在元件安裝面的同一面,地線層則在其反面。理想的地線層應覆蓋整個PCB ( 除了天線PCB 下方) 。如果採用兩層以上的PCB ,地線層應放置在鄰近信號層的層上(如元件面的下一層) 。另一個好方法是將信號布線層的空餘部分也用地線平面填充,這些地線平面必須通過多個過孔與主地線層面連接。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接地點的存在會引起旁邊的電感特性改變,因此選擇電感值和布置電感是必須仔細考慮的。

(2) 縮短與地線層的連接距離

所有對地線層的連接必須儘量短,接地過孔應放置在(或非常接近) 元件的焊盤處。決不要讓兩個地信號共用一個接地過孔,這可能導致由於過孔連接阻抗在兩個焊盤之間產生串擾。

(3) RF 去耦

去耦電容應該放置在儘可能靠近引腳的位置,每個需要去耦的引腳處都應採用電容去耦。採用高品質的陶瓷電容,介電類型最好是「 NPO」 , 「 X7R」 在大多數應用中也能較好工作。理想的選擇電容值應使其串聯諧振等於信號頻率。例如434 MHz 時,SMD 貼裝的100 p F 電容將良好工作,此頻率時,電容的容抗約為4 Ω,過孔的感抗也在同樣範圍。串聯的電容和過孔對於信號頻率形成一個陷波濾波器,使之能有效的去耦。868 MHz 時,33 p F 電容是一個理想的選擇。除了RF 去耦的小值電容,一個大值電容也應放置在電源線路上去耦低頻,可選擇一個2. 2 μF陶瓷或10μF 的鉭電容。

(4) 電源的星形布線

星形布線是模擬電路設計中眾所周知的技巧(如圖1所示) 。星形布線———電路板上各模塊具有各自的來自公共供電電源點的電源線路。在這種情況下,星形布線意味著電路的數字部分和RF 部分應有各自的電源線路,這些電源線應在靠近IC 處分別去耦。這是一個隔開來自數字

部分和來自RF 部分電源噪聲的有效方法。如果將有嚴重噪聲的模塊置於同一電路板上,可以將電感(磁珠) 或小阻值電阻(10 Ω) 串聯在電源線和模塊之間,並且必須採用至少10 μF 的鉭電容作這些模塊的電源去耦。這樣的模塊如RS 232 驅動器或開關電源穩壓器。

(5) 合理安排PCB 布局

為減小來自噪聲模塊及周邊模擬部分的幹擾,各電路模塊在板上的布局是重要的。應總是將敏感的模塊( RF部分和天線) 遠離噪聲模塊(微控制器和RS 232 驅動器)以避免幹擾。

(6) 屏蔽RF 信號對其他模擬部分的影響

如上所述,RF 信號在發送時會對其他敏感模擬電路模塊如ADC 造成幹擾。大多數問題發生在較低的工作頻段(如27 MHz) 以及高的功率輸出水平。用RF 去耦電容(100p F) 連接到地來去耦敏感點是一個好的設計習慣。

(7) 在板環形天線的特別考慮

天線可以整體做在PCB 上。對比傳統的鞭狀天線,不僅節省空間和生產成本,機構上也更穩固可靠。慣例中,環形天線(loop antenna) 設計應用於相對較窄的帶寬,這有助於抑制不需要的強信號以免幹擾接收器。應注意到環形天線(正如所有其他天線) 可能收到由附近噪聲信號線路容性耦合的噪聲。它會干擾接收器,也可能影響發送器的調製。因此在天線附近一定不要布數位訊號線路,並建議在天線周圍保持自由空間。接近天線的任何物體都將構成調諧網絡的一部分,而導致天線調諧偏離預想的頻點,使收發輻射範圍(距離) 減小。對於所有的各類天線必須注意這一事實,電路板的外殼(外圍包裝) 也可能影響天線調諧。同時應注意去除天線面積處的地線層面,否則天線不能有效工作。

(8) 電路板的連接

如果用電纜將RF 電路板連接到外部數字電路,應使用雙絞線纜。每一根信號線必須和GND 線雙絞在一起(DIN/ GND , DOUT/ GND , CS/ GND , PWR _ UP/ GND) 。切記將RF 電路板和數字應用電路板用雙絞線纜的GND線連接起來,線纜長度應儘量短。給RF 電路板供電的線路也必須與GND 雙絞(VDD/ GND) 。

4 結論

迅速發展的射頻集成電路為從事無線數字音頻、視頻數據傳輸系統,無線遙控、遙測系統,無線數據採集系統,無線網絡以及無線安全防範系統等設計的工程技術人員解決無線應用的瓶頸提供了最大的可能。同時,射頻電路的設計又要求設計者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和工程設計能力。本文是筆者在實際開發中總結的經驗,希望可以幫助眾多射頻集成電路開發者縮短開發周期,避免走不必要的彎路,節省人力和財力。

相關焦點

  • 同一塊PCB上,RF電路和數字電路如何和諧共處?
    它們可以集成在一塊很小的電路板上,應用於無線數字音頻、數字視頻數據傳輸系統,無線遙控和遙測系統,無線數據採集系統,無線網絡以及無線安全防範系統等眾多領域。 如果模擬電路(射頻) 和數字電路(微控制器) 單獨工作可能各自工作良好,但是一旦將兩者放在同一塊電路板上,使用同一個電源供電一起工作,整個系統很可能就會不穩定。
  • RF電路和數字電路如何在同塊PCB上和諧相處
    1、數字電路與模擬電路的潛在矛盾 如果模擬電路(射頻) 和數字電路(微控制器) 單獨工作可能各自工作良好,但是一旦將兩者放在同一塊電路板上,使用同一個電源供電一起工作,整個系統很可能就會不穩定。這主要是因為數位訊號頻繁的在地和正電源(大小3 V) 之間擺動,而且周期特別短,常常是ns 級的。
  • EDA365:RF電路和數字電路如何在同塊PCB上和諧相處?
    1 數字電路與模擬電路的潛在矛盾 如果模擬電路(射頻) 和數字電路(微控制器) 單獨工作可能各自工作良好,但是一旦將兩者放在同一塊電路板上,使用同一個電源供電一起工作,整個系統很可能就會不穩定。
  • 手把手教你詳細的硬體電路設計
    獻給那些剛開始或即將開始設計硬體電路的人。時光飛逝,離我最初畫第一塊電路已有3年。剛剛開始接觸電路板的時候,與你一樣,俺充滿了疑惑同時又帶著些興奮。在網上許多關於硬體電路的經驗、知識讓人目不暇接。像信號完整性,EMI,PS設計準會把你搞暈。別急,一切要慢慢來。
  • RF與數模電路的PCB設計之魅
    兩個環境中的PCB系統設計和RF專門設計系統有它們自己的庫、RF設計資料庫和設計存檔。這就要求兩個環境中的設計數據(原理圖和版圖)和庫通過一個繁瑣的ASCII接口進行管理和同步。  在這一舊的方法下,RF設計師孤立於PCB系統設計中的其他部分進行RF電路的開發。然後該RF電路再利用ASCII文件翻譯到總體PCB設計中,從而在主PCB上創建出原理圖和物理實現。
  • 如何畫雙層pcb板_雙層pcb板布線規則(操作技巧與案例分析)
    雙層pcb,意思是在一塊pcb板子的頂層和底層都畫導線。雙面板解決了單面板中因為布線交錯的難點(可以通過孔導通到另一面),即正反兩面都有布線,元器件可以焊接在正面,也可以焊接在反面,雙層線路板這種電路板的兩面都有元器件和布線,不容質疑,設計雙層PCB板的難度要高更多,下面我們來分析下雙層pcb板布線規則並分享給大家如何畫雙層pcb板。
  • 教你如何做出一塊好的PCB板
    大家都知道理做PCB板就是把設計好的原理圖變成一塊實實在在的PCB電路板,請別小看這一過程,有很多原理上行得通的東西在工程中卻難以實現,或是別人能實現的東西另一些人卻實現不了,因此說做一塊PCB板不難,但要做好一塊PCB板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微電子領域的兩大難點在於高頻信號和微弱信號的處理,在這方面PCB製作水平就顯得尤其重要,同樣的原理設計,同樣的元器件,不同的人製作出來的PCB就具有不同的結果
  • 智能家居MCU與RF遙控器電路設計
    圖2 非隔離電源電路圖非隔離電源電路為MCU和無線模塊提供工作電壓,如圖2所示,採用PI的LinkSwitch-TN,由於功率MOSFET和控制器集成在一個IC當中,設計過程可得到極大地簡化。電路路中所用元件數目很少,無需變壓器,即可以利用設計速成部分,使用標準元件完成常用輸出電壓和電流的設計。
  • EDA365:RF電路設計原則是什麼?設計中這些問題你都遇到過嗎?
    通常情況下,對於微波以下頻段的電路(包括低頻和低頻數字電路),在全面掌握各類設計原則前提下的仔細規劃是一次性成功設計的保證。對於微波以上頻段和高頻的PC類數字電路。則需要2~3個版本的PCB方能保證電路品質。而對於微波以上頻段的RF電路.則往往需要更多版本的:PCB設計並不斷完善,而且是在具備相當經驗的前提下。由此可知RF電路設計上的困難。
  • 教你做一個倍壓電路
    打開APP 教你做一個倍壓電路 陳翠 發表於 2019-04-16 17:53:35 教你做一個倍壓電路 倍壓整流電路原理 1)負半周時,即A為負、B為正時,D1導通、D2截止,電源經D1向電容器C1充電,在理想情況下,此半周內,D1可看成短路,同時電容器C1
  • 數字電路PCB設計中的EMI控制技術分析
    EMI的危害表現為降低傳輸信號質量,對電路或設備造成幹擾甚至破壞,使設備不能滿足電磁兼容標準所規定的技術指標要求。 為抑制EMI,數字電路的EMI設計應按下列原則進行: 根據相關EMC/EMI技術規範,將指標分解到單板電路,分級控制。 從EMI的三要素即幹擾源、能量耦合途徑和敏感系統這三個方面來控制,使電路有平坦的頻響,保證電路正常、穩定工作。
  • 電池充電器電路的PCB設計
    和其他版本相比,Protel 2004新增的許多功能,使操作更簡單、自動化程度更高,使我們可以輕鬆進行各種複雜的電路板設計。  2 PCB設計  PCB是英文Printed Circuit Board的縮寫,譯為印製電路板,簡稱電路板或PCB板。
  • RF電路設計有哪些注意點?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91340.htm  EVB板的參考設計讓我們事半功倍  當我們設計上接觸一個全新的RF晶片,要求我們能夠快速的了解這顆晶片RF部分電路的性能指標及對外圍器件的要求,還要快速的做好這部分的設計工作時,我們最首要需做的就是仔細閱讀並理解晶片規格書和參考板的設計及注意事項
  • 電池充電器電路PCB設計
    和其他版本相比,Protel 2004新增的許多功能,使操作更簡單、自動化程度更高,使我們可以輕鬆進行各種複雜的電路板設計。  2 PCB設計  PCB是英文Printed Circuit Board的縮寫,譯為印製電路板,簡稱電路板或PCB板。
  • 從EMC角度考慮常用電路設計及PCB設計
    在器件布置方面,原則上應將相互有關的器件儘量靠近,將數字電路、模擬電路及電源電路分別放置,將高頻電路與低頻電路分開。易產生噪聲的器件、小電流電路、大電流電路等應儘量遠離邏輯電路。對時鐘電路和高頻電路等主要幹擾和輻射源應單獨安排,遠離敏感電路。輸入輸出晶片要位於接近混合電路封裝的I/O出口處。
  • 印刷電路板和集成電路板的區別 印刷電路PCB板組成部分
    印刷電路板和集成電路板的區別是什麼?印製電路板{PCB線路板},又稱印刷電路板,是電子元器件電氣連接的提供者。它的發展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它的設計主要是版圖設計;採用電路板的主要優點是大大減少布線和裝配的差錯,提高了自動化水平和生產勞動率。按照線路板層數可分為單面板、雙面板、四層板、六層板以及其他多層線路板。
  • 高頻電路PCB設計的十大技巧
    高頻電路PCB的設計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涉及的因素很多,都可能直接關係到高頻電路的工作性能。高頻電路設計師一個非常複雜的設計過程,其布線對整個設計至關重要。 因此,設計者需要在實際的工作中不斷研究和探索,不斷積累經驗,並結合新的設計技巧才能設計出性能優良的高頻電路PCB。本文搜集整理了高頻電路設計的十大技巧,希望能助你事半功倍。
  • 鎳氫電池充電器電路PCB的設計
    和其他版本相比,Protel 2004新增的許多功能,使操作更簡單、自動化程度更高,使我們可以輕鬆進行各種複雜的電路板設計。    2、PCB設計   PCB是英文Printed Circuit Board的縮寫,譯為印製電路板,簡稱電路板或PCB板。
  • 如何將RF與數模電路設計在同一PCB上?
    此方法包括對絕緣材料的有效管理以及對有源信號線和地線進行隔離,尤其在狀態發生跳變的信號線和地之間更要進行間隔。  由於互連點是電路鏈上最為薄弱的環節,在RF設計中,互連點處的電磁性質是工程設計面臨的主要問題,要考察每個互連點並解決存在的問題。電路板系統的互連包括晶片到電路板、PCB板內互連以及PCB與外部裝置之間信號輸入/輸出等三類互連。
  • 教大家幾個電流檢測電路的巧妙技巧
    打開APP 教大家幾個電流檢測電路的巧妙技巧 李倩 發表於 2018-08-31 14:59:00 用招就要用妙招,今天來教大家幾個電流檢測電路的巧妙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