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第三屆世界科學家論壇大會在上海舉行!這次大會的主題是「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
這次大會可謂高規格,全球共計300多為科學家通過視頻或線下的方式共同參與了此次大會,而起其中包括60多為諾貝爾獎獲得者,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個獎項的含金量。
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加深,尤其美國逐漸退出一些國際性的組織,加上疫情的肆虐,中國疫情中的良好表現,使得中國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國際知名度進一步提高。
會議的乾貨!
其實這種會議不是一個短期能夠帶來什麼實際東西的會議,它更像一個國際組織,號召大家把力氣往一塊使,使大家有一個共同的願景,為了整個人類而奮鬥。
這次大會主要是成立了科學發展基金,算是給科學的研發提供了一些資金保障,間接地為人類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
其次,大會還深刻地討論了很多議題,從這次的主題中我們不難看出,這次大會的點事科技和人類。
以人為本吧,現在的發展就是科技的發展,同時用科技服務於人類,包括生活的細節,也包括工業的發展,同時包括生物醫藥及健康產業的發展。
這次會議更多地是起了一個良好的示範作用,共同體已經是世界的大趨勢,科學成果的分享也確實能夠帶來科學界的快速發展。
為什麼選擇上海?
這次大會是一個高端高規格高層次的三高會議。
從世界範圍看能夠舉辦這次大會的城市還是比較多的,像美國的紐約等北美城市,英國的倫敦等歐洲城市,還有像加拿大、日本、韓國等發達體都有很好的城市可以舉辦。
但最終這個大會在上海舉辦了。首先,中國仍是發展最快、最穩定的發展體,從原來的世界工廠向先進位造到科技發展不斷邁進,世界的焦點不謙虛的說還是在中國,當然這其中有中國和美國的較量。
其次,中國目前更傾向於世界聯通,反立面就是美國的閉關鎖國,在這麼一個大背景下,中國更容易舉辦這種會議。
最後,上海是中國國內最發達的城市,一直以來也是改革創新的實驗基地,儘管在科技上被深圳超越,但上海更加有底蘊;儘管金融上逐漸被北京、深圳圍獵,但上海更全面;儘管創新和很多客觀條件上,上海不如北京,但上海更加顯得名副其實。
所以,之所以選擇上海是有原因的,上海這座城市的底蘊、中國目前的政策都是它的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