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川公務員考試在定義判斷中明確指出了氣候變暖對人類的影響——形成「氣候難民」。近一個世紀以來,人類大量使用礦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種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由此而帶來的自然災害、生態鏈斷裂等問題,涉及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當前人類面臨的嚴重問題之一。
【例1】「氣候難民」指的是生存因氣候變暖等特殊氣候因素而受到威脅的人們,這是一個逐漸擴大的族群。某基金會發表的報告稱,在未來40年,全球約5到6億人都面臨著淪為「氣候難民」的危險。
下列描述中被迫遷移的人們,不屬於「氣候難民」的是:
A.土地沙漠化使曾經繁榮的樓蘭古國消亡,國民外遷
B.海平面上升使馬爾地夫領導人為國民另覓棲身之所
C.卡特裡娜颶風使得墨西哥海岸的眾多居民遠離家鄉
D.印度洋海嘯導致了印度、泰國等多國居民被迫遷移
(重要提示:中公教育進行考生回憶與網絡搜集整理)
【中公解析】答案選D。題面核心點在於因氣候變暖等特殊氣候因素。ABC三項中,土地沙漠化、海平面上升、卡特裡娜颶風等均是氣候變化導致的,而印度洋海嘯是地震引起的,並非氣候因素,因此,不符合的是D。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氣候變暖並非一條直線的不斷上升,而是一個不斷反覆的過程,20-21世紀中全球平均氣溫經歷了:冷→暖→冷→暖四次波動,總的來看全球氣溫為上升趨勢。而在2016年四川省考邏輯判斷中,也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探討。
【例2】有報導稱,由於人類大量排放溫室氣體,過去150多年中全球氣溫一直在持續上升,但與1970年至1998年相比,1999年至今全球表面平均氣溫的上升速度明顯放緩,近5年來該平均氣溫的上升幅度不明顯,因此全球變暖並不是那麼嚴重。
如果以下各項為真,最能削弱上述論證的是:
A.海洋和氣候系統的調整過程使得海洋表層熱量向深海輸送
B.此現象在上世紀50-70年代曾出現過,隨後又開始加速變暖
C.聯合國氣候專家指出,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處於80萬年來的最高點
D.近幾年發生多起因氣候變暖而產生的自然災害
【中公解析】答案選B。題面由「1999年至今全球表面平均氣溫的上升速度明顯放緩,近5年來該平均氣溫的上升幅度不明顯」,得出結論:「全球變暖並不是那麼嚴重。」要求進行削弱論證。A項探討海洋表層熱量向深海輸送,沒有涉及全球變暖問題,為無關項。B項舉例說明全球變暖並非直線上升,而是有緩急的不同,也就說明了1999年至今的溫度上升不明顯,並不能說明全球變暖不嚴重。C項說明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處於80萬年來的最高點,有一定的削弱作用。D項指出近幾年發生了多起因氣候變暖而產生的自然災害,只能說明全球變暖有危害,但無法說明當前全球變暖是否嚴重,不構成削弱。題面要求削弱論證,直接選出B。
(重要提示:中公教育進行考生回憶與網絡搜集整理)
當前,全球變暖問題日益嚴重。而以美國、加拿大為首的部分國家,在1997年籤訂《京都協定》(全稱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京都議定書》)後,為了一己之私,又相繼宣布退出,為世人所不齒。中公教育認為,作為中國的準公務員,必須明確全球變暖問題不僅是中國的問題,更是世界問題,必須要用世界的眼光和世界的胸懷看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