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做的夢,就只能是個夢;一群人懷著同一個夢想,便是真實。—— 約翰·列儂
效果圖:
打開PS,新建一個文檔。文檔大小我選用600px*800px。新建成功後,選用漸變工具,沿著畫筆的對角線畫出一個直線漸變背景。色值從#0a485a過渡到#1180a0。
這裡的文字我選用了較為粗的字形,當然,並不是細的字形就不適合。文字顏色設置為#08d7f0。將文字柵格化。這裡我建議大家還是放大圖像處理一下文字的邊緣,讓邊緣變得更「clean」。
有人問,這裡可以選用別的顏色嗎?完全可以!選用顏色時要注意的就是,首先,背景不能搶鏡。所以背景色一定要比文字的顏色更暗。其次,文字的顏色因為要凸顯「閃亮」,所以也不要選用太暗淡的顏色。整個畫面保持統一色系,由於閃光已經足夠搶眼的效果,因此,不必再增加花哨的色彩搭配來「迷人眼」了。
三、理解基本的動畫的原理
在做GIF小動畫之前,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基本的動畫的原理。很多人大概知道,我們看的動畫,都是由幀組成的。一般而言1秒有25幀,而對於普通的動畫而言,6幀就需要一張原畫。我自己理解動畫,也就是類似於魔術師,讓靜止的畫面以很快的速度切換,讓你的眼睛以為它在移動。
因此,回到我們今天要做的動畫效果這裡來,我們要做的是一個閃閃發光的動畫,那就是光點效果的變化。就像波光粼粼的湖面那種陽光反射出的水光不斷星星點點閃爍的效果一樣。
經過這樣一梳理,我們就知道,我們接下來要做的是就是創造出閃閃發光的不同效果圖,然後讓這些效果不斷切換。而與此同時,文字保持不變。那麼,這個閃光效果能變得真實可信。沒錯。理解了原理,可以開始動手了!
將文字圖層複製兩個,變成三個文字圖層。
進入【濾鏡>雜色>添加雜色】,分別為三個文字圖層添加雜色濾鏡,在雜色濾鏡中分別為三個圖層設置雜色數量為15%、16%、17%,高斯分布,取消單色的單選框。
接下來,我們在每個文字圖層的上方都分別新建一個圖層,然後用我們的星星畫筆來為每個文字添加字面閃閃發光效果。我曾經對這個過程愛恨交加,因為太自由,最終效果很難把握,但又足夠培養設計中的藝術感。
兩個星星畫筆資源安裝後都分別提供不同的畫筆,但是原來的畫筆可能不太適合我的要求,可以在畫筆中修改畫筆的大小以及畫筆方向。
畫筆保持白色,三個圖層的閃光效果會有些變化。如果想要畫筆更「亮」的,滑鼠可以多單擊幾次。總之,這部分的自由發揮,可以讓人找回一點藝術創作的感覺。
把上一步畫好的三個閃爍圖層分別與三個文字圖層合併。選中要合併的圖層,點擊右鍵,點選合併圖層。
進入【窗口>時間軸】,點選時間軸後,編輯區域的下方會出現時間軸,單擊中間的按鈕「創建視頻時間軸」。
這時,進入時間軸編輯器,我們看到我們的所有圖層都出現在了時間軸裡。我們只需要把這四個軌道裡的圖層安排好出場序列即可。
對於動畫編輯的基本原理,你可以想像自己是個舞臺導演,是由你來安排每個圖層從什麼時候上場、什麼時候退場。比如,在這個案例中,我們首先要確定我們這個舞臺表演的持續時間。由於閃閃發光效果應該是很快的,那麼我們就設置動畫全程的時間為0.6秒好了。這裡的四個圖層,只有背景層會是一直保持在舞臺上的,所以,我們把背景層末端拖動到0.6秒這裡。
掃一掃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