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盆栽的花草植物往往會受到自然環境或者是要培育條件的制約而出現黃葉爛根的現象,所以在養殖的期間,我們需要隨時來觀測植物的根葉花的健康狀況來做出適當的調整,這樣才能夠及時的弄清楚其病變的原因,對症治療。
而接下來就會介紹一些有關於盆栽花卉植物黃葉的病因以及相對應的處理方法。
第一點,澆水過多
盆栽土長期處於溼漉漉的狀態,就會導致身處於其中的花根呼吸不暢,慢慢的腐爛化水,所以我們在澆水的同時,不但需要在澆水的時候控制住澆水的量,同時在其後也需要及時地做出妥善的處理,將其擱置在通風乾燥的環境中,加速多餘水分的揮發消耗,而且還需要在土壤半乾的同時用鏟子等工具來鬆動一下土壤。
第二種,嚴重的缺水
有人澆水,管不住自己的手,往往會澆水過剩;而有些人太過於克制自己,澆水的時候常常是澆灌了半截水,導致土壤不能夠被一次性潤溼透,而生長於其中的根部吸收不到足量的水分,自然而然的就會體現在葉子的狀態上,導致葉子大量的泛黃或者是乾枯掉落。
所以,無論是耐旱的花卉植物,還是喜歡潮溼環境的綠植,在養殖的期間都一定要確保每次澆水必然做到幹透澆透。
第三點,施肥不當
不同的植物所處的狀態不同,所需要的肥料就有所差異,而若是長期得不施肥或者是追肥的量比較少的情況下,就會導致葉片泛黃。而同樣的,若是追肥濃度過剩或者是追加的肥料,儘量遠遠超過植物承受的能力,同樣的會導致黃葉現象的發生。
所以,前者若是引起植物黃葉,我們可以增加施肥的次數;而若是後者引起的黃葉現象,則可以使用多澆水的方法來衝掉土壤中多餘的肥料。
第四點,土質鹽鹼化嚴重
有些花草植物喜歡弱酸性的環境,有些喜歡中性或者是鹼性的環境,但無論是哪一種環境,在栽種花草植物的情況下都需要注意,以免其中的鹼性物質過多,改變土壤透水透氣的特性,從而導致植物的根部窒息而腐爛,莖葉泛黃,脫落。
所以,在栽種喜歡鹼性花卉植物的同時,我們還需要不定時地抽空來檢測一下土壤的酸鹼度,同時使用帶有酸性物質的硫酸亞鐵水溶肥來代替自來水,中合土壤中的鹼性物質。
第五種,空氣過於乾燥
植物的葉子可以進行呼吸,自然而然地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和養分,維持自身的光合作用,而同樣的,若是空氣中的溼度相對比較大的情況下,往往養出的枝葉更加的翠綠有光澤。
而在秋冬時節,由於室內暖氣存在常常會導致植物發病較重,所以在這個時候需要大家騰出更多的時間不定時的擦拭一下葉片,達到保溼除塵的目的,同時還需要不定時的往植物的四周噴灑一些水,間接的提升空氣的溼度,以防萬一。
本文由花探長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漲知識!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文案編輯】目海園藝老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