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世界》裡的迅猛龍那麼厲害,現實中卻比狗大不了多少

2020-12-05 小盜龍的古生物世界

《侏羅紀世界》裡的迅猛龍那麼厲害,其實都是騙人的!

隨著《侏羅紀世界2》的上映,又一股恐龍熱開始席捲了全球。要說誰是《侏羅紀》系列捧紅的第一明星?那非暴龍和「迅猛龍」莫屬了。尤其是後者,對於整個恐龍文化都有著不可小覷的影響,芝加哥猛龍隊logo就是它啦。不過總是聽到一些朋友在說「現實中的迅猛龍根本沒那麼大,迅猛龍也不長這樣」「侏羅紀公園的迅猛龍是虛構出來的」「這麼大的迅猛龍一定是以猶他盜龍為原型的」諸如此類的言論。這些觀點都是正確的嗎?又有哪些是非呢?這一期就讓我們來扒一扒《侏羅紀》系列中「迅猛龍」的各種是是非非吧。

真實的迅猛龍

現實中的「迅猛龍」指的是一種中等體型的馳龍類,中文正式學名叫伶盜龍(Velociraptor),與《侏羅紀》系列中臺詞所稱呼的一致。不過一些國內翻譯的版本也稱「快盜龍」、「迅掠龍」、「速龍」等等。總之這些都是伶盜龍的別稱,包括大名鼎鼎的迅猛龍,下面我們就用伶盜龍這個名字來介紹吧。

圖註:電影中多次提到的臺詞,圖片來自《侏羅紀公園》

圖註:伶盜龍的骨骼,Scotthartman繪製

圖註:伶盜龍的復原圖,Fred Wierum繪製

當我們形容伶盜龍的時候,時常用「如同火雞般大小」來形容。實際上這種形容並不是很準確,伶盜龍的體重大約為15至30公斤,儘管火雞比家雞大不少,但大多數的火雞也不會超過10公斤,較大的個體才勉強接近伶盜龍的體重下限。其實當代也有許多15至30公斤的出色掠食者,如猞猁、非洲野狗、狼、狼獾等。如果我們說伶盜龍的體型與這些動物相當,那麼聽起來就不會有一種「弱不禁風」的違和感了。

圖註:伶盜龍與人類的尺寸對比,RAX博士製作

超大隻的「迅猛龍」

當我們對比《侏羅紀》系列的「迅猛龍」與現實中的伶盜龍(迅猛龍)後,發現二者不論是體型,還是外觀都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有許多看過了電影的愛好者們就不斷的吐槽「侏羅紀中的伶盜龍就是一個虛構的物種,現實中的伶盜龍哪有那麼大,而且真正的伶盜龍長相也和電影中伶盜龍不同」。

圖註:同為無羽毛的復原,《侏羅紀》系列的「迅猛龍」與現實中的伶盜龍對比,可以看出明顯的差異,尤其是頭部。

這說的並沒有什麼問題,事實確實也是如此,但是前提必須建立在《侏羅紀》系列所描繪的恐龍就是實實在在的伶盜龍基礎上。其實真相併非如此,《侏羅紀》中的伶盜龍的原型其實和現實中的伶盜龍並沒有半毛錢的關係,電影中的伶盜龍原型其實是另一種更加巨大,更為著名的馳龍科恐龍——恐爪龍(Deinonychus)。既然電影說電影中的伶盜龍實際上是恐爪龍,那麼有什麼證據來證明麼?憑什麼恐爪龍要冠以「伶盜龍」這個稱號?不急,接下來我們來一一解答這些的問題。

首先我們從電影的劇情來看,《侏羅紀》系列的第一部和第三部挖掘伶盜龍化石的地點都在美國西北部的蒙大拿州,而蒙大拿州剛好就是現實中恐爪龍化石發現的地點,當然在其他州也發現過恐爪龍的化石。現實中的伶盜龍則是在蒙古被發現的,包括蒙古國和中國的內蒙古自治區。

圖註:電影中對於伶盜龍發掘地點的描述,圖片來自電影截圖

在體型上,電影中的伶盜龍也更接近恐爪龍而非真實的迅猛龍。但又有人會說「即使就算電影中的是恐爪龍,那它的體型也比真實的恐爪龍太大多了」。這話說的並不是毫無道理,恐爪龍大部分的個體體長在3米左右,體重約60公斤,和正常的成年男子相當。一些較大的個體可以達到3.5米長,體重80至90公斤。而電影中的迅猛龍, 我們通過官方給的比例圖以及電影幕後道具,我們可以看出電影中的伶盜龍體長至少有3.5米以上,甚至超過了4米。這確實比大部分現實中恐爪龍都要大了,但並不代表恐爪龍中沒有這樣的「巨人」。一些殘缺的恐爪龍頭骨化石標本顯示這類馳龍確實可能長到4米以上。包括在肌腱龍化石上的咬痕測量出恐爪龍的咬合力可達8000N(等於204公斤),也可以間接的推測出留下咬痕的主人體型遠遠大於普通的恐爪龍,也就是說電影中伶盜龍的個頭相當於大個體的恐爪龍,沒毛病。

圖註:當下的恐爪龍骨骼復原,Scotthartman繪製

圖註:現實中較大的恐爪龍標本與人類的尺寸對比,RAX博士製作

當我們將目前最新復原的恐爪龍骨骼圖與電影中的形象重疊後,發現幾乎是完全吻合的,毫無違和感。硬要說不一樣的話,頭部的復原確實有差異,這是因為恐爪龍並沒有發現完整的頭骨,只能依靠數個不同個體的頭骨殘片來進行拼湊。隨著我們研究的不斷深入,恐爪龍的頭部復原也在一直變化。

圖註:將Scotthartman的恐爪龍骨骼圖姿勢修改成與官方的CG圖一致後,可以看出幾乎是完全吻合的。圖中還給出了時下的幾種恐爪龍頭骨復原方式。RAX博士製作

圖註:將骨骼與CG圖重疊後也可以發現幾乎完全吻合,RAX博士製作

更大的馳龍類?

不過,也曾有人質疑說《侏羅紀》系列中的伶盜龍其實是以猶他盜龍為原型設計的,尺寸也符合猶他盜龍的尺寸。不過這種說法並沒有的證據來支持。首先幕後團隊從來沒有提及設計上有參考猶他盜龍,再者,猶他盜龍的命名時間雖然和電影上映的時間為同一年,但要知道在電影拍攝製作的時候猶他盜龍還沒有被公布於世,換句話說電影製作時劇組人員壓根就不知道猶他盜龍這個物種的存在。

猶他盜龍還是與《侏羅紀公園》有些淵源的,古生物學家詹姆斯·柯克蘭德(James I. Kirkland)給猶他盜龍命名的時候,希望能冠以《侏羅紀公園》電影導演史匹柏的名字,他認為《侏羅紀公園》中巨大的恐爪龍暗示了確實存在過一些體型巨大的馳龍科。因此詹姆斯希望能以此向史匹柏致敬,當然另一方面他也希望這樣可以得到電影方提供的研究贊助。可惜雙方最後並沒有達成共識,迫使詹姆斯放棄了這個想法,才以奧斯特羅姆(Ostrom),也就是恐爪龍的研究者,來命名了猶他盜龍的種名。

圖註:史匹柏與電影中三角龍道具的合影,圖片來自網絡

另外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即使電影中的伶盜龍尺寸達到了4米,體重估測也在130公斤以上,但這相比猶他盜龍還是顯得太迷你了。猶他盜龍體長超過5米,體重在半噸左右,遠比電影裡的伶盜龍龐大。即使是最年輕的成年猶他盜龍,也比電影裡的伶盜龍大的多。另外,猶他盜龍的身材比例也與電影中的伶盜龍是截然不同的,猶他盜龍身體緊湊而粗壯,腿短,即使和電影中的伶盜龍一樣長,也要比它們壯上好幾圈。

圖註:恐爪龍(也就是電影中的「迅猛龍」)和猶他盜龍的對比,可見二者顯著的差異。Scotthartman繪製

「迅猛龍」的由來

明明就是恐爪龍,為何在電影中卻掛著伶盜龍(迅猛龍)的屬名?這後面還真有一段故事。

在1988年出版的《掠食恐龍的世界》一書中,作者格雷戈裡·S·保羅(Gregory S.Paul)認為恐爪龍與伶盜龍之間有許多相似之處,應該是同一物種。由於伶盜龍早於恐爪龍命名,因此按照命名的準則,保羅把恐爪龍歸入了伶盜龍屬。不過保羅並非專業的學者,他的這種命名方式也沒有在學術界得到認可。而且在多年後,他也否認了恐爪龍屬於伶盜龍屬。

圖註:《掠食恐龍的世界》書中保羅繪製的恐爪龍(肌肉圖,中間的骨骼圖)與伶盜龍(下圖)。可見雖然二者的身體部分有嗲相似,但仔細觀察還是可以看出區別,尤其是頭部

而為了學習恐龍知識,以便更好的為寫作《侏羅紀公園》小說打下基礎,麥可·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好好把《掠食恐龍的世界》給啃了一遍,深受書中內容的影響。於是乎,恐爪龍便披著伶盜龍的屬名,誕生在了克萊頓的筆下。

克萊頓曾多次與恐爪龍的研究者奧斯特羅姆會面,交流學習恐爪龍可能表現的行為細節。一次,克萊頓向奧斯特羅姆表示了歉意,在小說中用伶盜龍的屬名代替了恐爪龍。但是他覺得伶盜龍(迅猛龍)這個名字比起恐爪龍更加有魅力,因此在此後的影視作品中都一直沿用了伶盜龍這個名字,儘管小說或者電影中所展示的細節都是完全依照恐爪龍來做的。

《侏羅紀》系列電影掀起的恐龍熱潮,讓「迅猛龍」(伶盜龍)這個名字深入人心。以至於此後的許多恐龍藝術作品都借鑑了電影中伶盜龍的形象與行為。正是因為這種深入人心的形象,讓許多人都混淆了真實的伶盜龍與恐爪龍,在《侏羅紀公園》的衍生遊戲作品,如2003年的《侏羅紀公園:基因計劃》,2011年的《侏羅紀公園:遊戲》以及最近推出的《侏羅紀世界:進化》中都把伶盜龍(迅猛龍)設定為來自蒙古的生物,與真實的伶盜龍一致,甚至還用基因技術的問題來解釋了為什麼《侏羅紀》世界觀中的「伶盜龍」與現實中的伶盜龍不一樣。所以說這到底是「將錯就錯」呢還是「入戲太深」?

克萊頓認為伶盜龍是個更具有魅力的名字,但這樣的副作用就是完全蓋過了它真正形象——恐爪龍的風頭。以至於許多人吐槽說《侏羅紀》系列的伶盜龍與現實中的不符,甚至認為電影中的根本就是一種原創的生物,也正是因為這種風氣的盛行,才促使了這篇文章的誕生。

不斷變化的形象

在電影系列中,伶盜龍的形象也是不斷的改變的,不僅是外觀,還包括行為。

在電影《侏羅紀公園》系列的第一部中,塑造了最為經典的伶盜龍形象。一身棕黃色的皮膚,透露狡黠的豎瞳,它們結伴而行,懂得思考與戰略,甚至還會開門。這也是首次把熱血恐龍的形象搬上了大熒幕,一改曾經慵懶遲緩的如同大蜥蜴一般的恐龍形象。更值得留意的是,在電影的開頭提到了恐龍與鳥類之間的聯繫,即使在今天看來也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雖然可能觀眾並沒有對這段對話留下太多的印象,但這個新潮的理論放在當時可謂是非常具有前瞻性,要知道第一隻羽毛恐龍(來自中國遼寧的中華龍鳥,1996)的發現可比《侏羅紀公園》上映晚了3年呢。

圖註:《侏羅紀公園》第一部中的迅猛龍道具,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侏羅紀公園》第一部中的迅猛龍頭部特寫,以及近似的頭骨形態復原,圖片來自網絡

到了電影的第二部《侏羅紀公園:失落的世界》中,伶盜龍的體色以及瞳孔的顏色發生了改變。由於「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恐龍再脫離了人工的環境後開始發生了性別的轉換。雄性伶盜龍的體色和瞳孔色都變得更加鮮豔,身上深色的條紋也開始展現了出來。不過這一部中的伶盜龍並沒有過多的展示它們的智慧,而是化身為了更加兇猛矯健的野獸,沉浸在獵殺人類的盛宴中。

圖註:《侏羅紀公園:失落的世界》中的伶盜龍道具,圖片來自網絡

電影的第三部,則將伶盜龍又升華到了一個高度。《侏羅紀公園3》中的伶盜龍外形幾乎可以說是「回爐重造」了,雌性與雄性的體色進行了重新設計,雄性的頭頸後面還長出了類似羽毛的細長衍生物,頭部的外形也做了調整,整體來說可謂是熒幕上外觀最為接近真實恐爪龍的形象。

圖註:《侏羅紀公園3》的雄性伶盜龍頭部道具,以及近似的頭骨重建。圖片來自網絡

除了外形的變化,它們的行為也變得更加智慧、恐怖。能用語言交流,還會製造引誘陷阱。此時的伶盜龍也不再像第二部那樣對人類漫無目的的追殺,一舉一動都非常具有團隊配合性。

圖註:《侏羅紀公園3》中的雄性與雌性伶盜龍造型。圖片來自網絡

到了電影《侏羅紀世界》中,伶盜龍們則變得更加像是原創生物了。體型變得空前的巨大,造型也離前三部曲中所塑造的恐爪龍形象越來越遠。整體來說,造型沒有前三部曲那麼科學嚴謹了,甚至還有一些低級錯誤,比如伶盜龍的牙齒一直長到了眼睛下面的位置,而實際上它們的牙齒到框前孔中央的位置就結束了。不過這類細節恐怕也只有骨灰級的恐龍愛好者才會注意到了,大部分的觀眾其實並不會太在意這些造型上的問題。

圖註:《侏羅紀世界》中的迅猛龍體型看起來可比三部曲大了不少

圖註:電影中的伶盜龍,可見其牙齒一直長到了眼睛的位置

影片還大膽的做出了馴服伶盜龍的設定,讓人類與它們有更多的非對立面的互動行為。其中每隻伶盜龍都有不同的體色,也有了自己的名字,一隻名為「布魯」的伶盜龍首領更是成為了劇情中的關鍵角色。

最新上映的《侏羅紀世界2》中,布魯的造型就上一部並沒有太多的變化。而它也是世界上最後一隻伶盜龍了。在這一部了,「布魯」幾乎已經成為了這個系列電影中不可缺少的角色了,同時影片也著重描寫了「布魯」和男主角歐文之間的羈絆。

圖註:《侏羅紀世界2》中,歐文與布魯時隔三年後的第一次重逢

現實與幻想

至此,我們基本已經了解了《侏羅紀》系列中「迅猛龍」的前世今生。不過對於影片中的伶盜龍依然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思考與討論。

驚人的智慧:

電影中的伶盜龍在多方面都展示出了非常出色的智慧。不論是從它們之間的團隊合作,轉動門把手,還是製作陷阱都可以看出它們確實是非常高智能的動物,甚至電影臺詞中還指出它們可能是除了人類外最聰明的動物。

可惜目前並沒有證據表明現實中的恐爪龍有那麼高的智商,甚至恐龍中也不存在如此智慧的種類。但電影中的行為並非完全都是空穴來風。就開門來說,現代許多「智商一般」的動物都可以做到,比如農場中的牛羊有時候就能用舌頭拉開門栓。使用誘餌製造陷阱,在恐龍的近親鳥類與鱷魚中也有案例。比如一些水鳥會利用食物碎屑來捕魚,一些鱷魚會將枯枝放在口鼻附近,伏擊前來銜起樹枝築巢的鳥類。也並非只有哺乳類與鳥類能展示出一些高智慧行為,在一些被我們認為是「低級」的動物中也曾在實驗裡表明它們一點都「不笨」。例如一些章魚或者爬行動物,都有著不錯的學習能力,甚至強過了不少的哺乳類。

圖註:開門的伶盜龍,當時可謂是震驚了無數的觀眾

圖註:《侏羅紀3》中,伶盜龍弄傷了主角一行人的隊友,企圖誘捕主角們

雖然目前的研究來看,恐龍並不是屬於非常「聰明」的動物,但這也僅僅是從化石上得出的結論,真實的情況則是複雜多變的,我們也無法斷定恐龍一定無法做出一些「高智慧」的行為,至少在今天我們還不能很好的解答這個問題。

群體出擊:

圖註:《侏羅紀世界》中成群結隊的伶盜龍,圖片來自網絡

電影中的伶盜龍都是成群結隊的出現的。這種行為的設定源自數個恐爪龍與肌腱龍埋藏在一起的遺骸。一般來說,數個同類恐龍埋藏在一起一定程度上表明這類動物可能是群居的,但也可能是被一具屍體所吸引,使得獨居的動物匯聚到了一起,就好比是今天的鱷魚或者科莫多巨蜥,群體之間並沒有什麼社會性,所以有些學者對恐爪龍具有社會性開始質疑。不過近年來越來越多馳龍科恐龍群居的證據開始呈現在人們眼前,比如在猶他州採石場中的一個流沙坑中埋藏了6隻年齡各異的猶他盜龍組成的家庭,近日在中國山東也發現了馳龍類並排前行的足跡化石。這些相關的證據都能表明,《侏羅紀公園》裡迅猛龍群體出動的行為是完全可能的。

圖註:與肌腱龍埋藏在一起的恐爪龍群體

圖註:流沙中的猶他盜龍群,Julius Csotonyi繪製

以小博大:

《侏羅紀》系列電影中伶盜龍最為驚人的表現之一就是能去主動攻擊比自己大很多的大型肉食恐龍。甚至讓人們認為只要擁有足夠多的數目,伶盜龍完全可以獵殺霸王龍這樣的巨型肉食恐龍。

圖註:電影中伶盜龍主動向霸王龍發動了攻擊

圖註:伶盜龍與暴虐龍的戰鬥

事實上,這是非常不現實的。電影中的伶盜龍與霸王龍的體重差距已經100倍以上,伶盜龍群如果去攻擊霸王龍,就好比是一群非洲野狗去圍攻一頭2噸重的白犀牛,這是幾乎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也並沒有這樣的案例出現過,畢竟肉食動物們也是非常清楚自己實力的,再怎麼也犯不上做這種送死的事情。更何況霸王龍是中生代陸地上最強大的掠食者,遠比白犀牛更危險。

當然,電影裡或許想展現出伶盜龍看到同類被攻擊後的憤怒,做出了最後的反擊。現實中也確實有以小博大取得勝利的例子,比如「平頭哥」蜜獾就趕走過獅子,狼獾也從美洲獅的口中奪食,美洲水鼬擊退了郊狼的追擊,甚至家貓都把黑熊打的落荒而逃等等。但這些情況也只是建立在大型掠食者殺心不強而且不想纏鬥的情況下,如果它們痛下殺手那麼這些頑強的小傢伙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圖註:只要獅子願意,」平頭哥「什麼都不算

如果實在現實中,恐爪龍與霸王龍狹路相逢(雖然這兩是絕對無法相遇的,年代上差了好幾千萬年),恐爪龍群肯定會是立即四散而逃的。

羽毛去哪兒了:

時至今日,恐龍身上長羽毛也不算是新鮮事了。當我們再來審視這幾部《侏羅紀》系列電影時,不禁會感嘆:這伶盜龍身上居然沒有羽毛?!

那麼原型恐爪龍到底有發現羽毛化石麼?答案是否定的。迄今為止我們都沒有在恐爪龍的化石中找到羽毛相關的痕跡。但這也並不能代表恐爪龍一定就是電影中那樣一身布滿皺褶的皮膚或者鱗片的形象。馳龍科中有許多成員都發現過羽毛化石,最典型的就是來自遼西的各種小盜龍亞科,羽毛保存完好的只能用精美來形容。不過這些馳龍類體型都非常的小,與恐爪龍這樣的真馳龍類關係也較遠。那麼,與恐爪龍同屬於真馳龍類的成員們有發現過羽毛化石麼?答案依然是否定的,至少到今天為止我們都沒有發現真馳龍類羽毛的化石印痕,但從一些其他的化石證據可以判斷它們應該也是具有羽毛的。比如伶盜龍和達科塔盜龍的尺骨上就有發現了羽莖瘤,也就是說它們的前肢覆蓋有飛羽,體表也可能覆蓋著羽毛。

圖註:保存精美的小盜龍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達科塔盜龍的尺骨上保留有羽莖瘤的痕跡,應該長有飛羽

圖註:長有羽毛的恐爪龍復原圖,RAX博士繪製

因此目前來看,恐爪龍也是非常有可能具有羽毛的,至少不大可能全身完全都是裸露的皮膚(就好比人類和大猩猩,人類的毛髮嚴重的退化,但依然保留了部分)。

永遠的經典

《侏羅紀公園》第一部上映至今已經過去了25年了,在這25年裡對於恐龍的研究認知可以說發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研究和發現一次又一次顛覆了我們的認知。雖然《侏羅紀》系列電影中的恐爪龍是影史上做的最為接近真實恐爪龍的形象,但以今天的研究也不得不承認有些地方確實顯得有些過時了。

比如按照解剖學來說,獸腳類恐龍的前肢應該是掌心相對的,至少大部分時候是這樣的,而不是像電影中那樣掌心一直朝向後方。現實中恐爪龍的尾巴裡布滿了許多骨化的筋腱,這使得他們的尾巴比大部分獸腳類恐龍都更僵硬,而不會像電影中那樣靈活的扭曲。

雖然在今天看來並非是完美的,但電影系列的前三部曲已經儘可能的做到了當時最科學的形態,要知道普及羽毛復原也只是近10年的事情。站在一個新的時代去嘲笑歷史怎麼也不是一種值得提倡的行為。

有人吐槽說近兩年新出的《侏羅紀世界》中的恐龍相比數十年前的《侏羅紀公園》並沒有隨著研究的更新而呈現出更科學的形象,反而還有倒退的趨勢。這說的是實話,作為一個恐龍迷來說看到《侏羅紀》系列對於恐龍復原理念的改變也是感到非常失望的。不得不承認,商業電影注重的是視覺上的體驗,並沒有義務來給觀眾「科普」(而且路人觀眾其實根本不在意什麼復原的科學與否)。從《侏羅紀世界》驚人的票房成績來看,依然是非常成功的。

其實更多的時候我們應該是對《侏羅紀》系列中的恐爪龍保持一種崇高的敬意,因為它們不僅僅是劃時代的裡程碑,更是直接掀起了整個世界範圍內恐龍文化的一股颶風。也許今後我們會在熒幕上看到更加真實鮮活的恐爪龍形象,但心中那個永恆的經典永遠屬於《侏羅紀》系列電影。

參考文獻:

1.Osborn, Henry F. (1924a). "Three new Theropoda, Protoceratops zone, central". 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 144: 1–12. hdl:2246/3223.

2.Godefroit, Pascal; Currie, Philip J.; Li, Hong; Shang, Chang Yong; Dong, Zhi-ming (2008). "A new species of Velociraptor (Dinosauria: Dromaeosauridae)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northern".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8 (2): 432–438. doi:10.1671/0272-4634(2008)28[432:ANSOVD]2.0.CO;2.

3.Paul, Gregory S. (1988). Predatory Dinosaurs of the World.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p. 464. ISBN 978-0-671-61946-6.

4.Campione, Nicolas E.; Evans, David C.; Brown, Caleb M.; Carrano, Matthew T. (2014). "Body mass estimation in non-avian bipeds using a theoretical conversion to quadruped stylopodial proportions". Metho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5 (9): 913–923. doi:10.1111/2041-210X.12226.

5.Ostrom, John Harold (1970). "Stratigraphy and paleontology of the Cloverly Formation (Lower Cretaceous) of the Bighorn Basin area, Wyoming and Montana". Bulletin of the Peabod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35: 1–234.

6.Norell, Mark A.; Makovicky, Peter J. (1999). "Important features of the dromaeosaurid skeleton II: information from newly collected specimens of Velociraptor mongoliensis". 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 3282: 1–45.

相關焦點

  • 《侏羅紀世界》兩部電影 暴虐霸王龍和暴虐迅猛龍到底誰最厲害?
    近日在電影院放映的《侏羅紀世界2》延續了上一部的好口碑,影片中的各種恐龍形態迥異,種類極為豐富,而影片中的主角暴虐迅猛龍則是一個很厲害的角色。在上一部電影《侏羅紀世界1》中很厲害的角色被設定為暴虐霸王龍,兩部電影中的這兩隻恐龍都給大家帶來了很精彩的看點,但到底哪只恐龍最厲害呢?
  • 侏羅紀世界2暴虐迅猛龍真的存在嗎 完虐人類和普通恐龍
    電影《侏羅紀世界2》即將上映,在此前的預告中,影片中,出現了很多新的恐龍品種,比如說暴虐迅猛龍,那麼暴虐迅猛龍真的存在嗎?一起來跟小編看看吧!暴虐迅猛龍究竟是怎麼樣的存在。     電影《侏羅紀世界2》將會有很多新恐龍登場,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暴怒迅猛龍,這種恐龍的出現給男主和女主帶來很大麻煩,連帶其他恐龍也遭了殃,你知道暴虐迅猛龍有多厲害嗎
  • 《侏羅紀世界2》上映在即,網友:那麼棘背龍VS暴虐龍誰厲害?
    侏羅紀而論,棘背龍VS暴虐龍誰厲害?《侏羅紀世界2》馬上上映,重新回顧了以前的侏羅紀系列,除開霸王龍以外,還有兩隻大恐龍印象深刻棘背龍,《侏羅紀公園3》裡面的boss暴虐龍,《侏羅紀世界1》裡面的boss
  • 《侏羅紀世界》兩部電影暴虐霸王龍和暴虐迅猛龍 怎麼死的那麼慘
    作為《侏羅紀世界》系列電影中的兩個重要的角色,暴虐霸王龍和暴虐迅猛龍卻成了最大的反派,雖然在影片中有著精彩的表現,但無奈是大反派,結局卻只能滅亡,不過誰也不曾想過到暴虐霸王龍和暴虐迅猛龍卻死的那麼慘,因為它們不是死在人類的槍口下,而是死在了同類的手裡。
  • 侏羅紀世界2最厲害的恐龍是什麼 兇猛度排名
    好萊塢大片《侏羅紀世界2》昨日在國內上映,作為忠實粉絲,小編也是熬夜去電影院追了,看完只有一個感受,就是太壯觀。這部電影中,很多巨大的恐龍都出場了,還有不少新出場的,那麼誰是最厲害的那一個呢?
  • 《侏羅紀世界2》中的可憐蟲,暴虐迅猛龍
    前幾天《侏羅紀世界2》終於和大家見面了。2015年環球影業和傳奇影業出品的科幻冒險電影《侏羅紀世界》,可謂是六月份影視行業殺出的一匹黑馬。電影主要講述科學家歐文在納布拉爾島上的恐龍主題公園中與迅猛龍們打成一片,並意外發生了一些事故和故事。
  • 侏羅紀世界中,為什麼布魯聽暴怒霸王龍的話,而不聽暴虐迅猛龍?
    《侏羅紀世界2》在6月15日就已經上映了,引起網上的各種熱潮。雖然很多影迷們質疑它沒有第一部那麼精彩,但是依然票房堅挺,一周就破了10億。裡面恐龍界的男主,布魯更是讓大家圈粉無數。從第一部裡面和三隻迅猛龍兄弟並肩作戰,到第二部和歐文「舊情復燃」,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暴虐迅猛龍,最後以勝利者的姿態回歸叢林。看來,恐龍界的智商擔當,不是開玩笑的。但很有網友反映,布魯在《侏羅紀世界1》中,跟著男主叢林中找四處破壞的暴虐霸王龍時,沒有聽從人類攻擊它,反而在一番交流之後轉向攻擊人類。
  • 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的5個錯誤,迅猛龍並不大,恐龍智商並不高
    1、迅猛龍並不大迅猛龍生活在白堊紀晚期,科學家認為它具有鳥狀,帶有叉骨,體重不超過15公斤。然而電影嚴重過度誇大了這些兇猛的生物的體積。古生物學家認為迅猛龍的大小與現代火雞差不多。最近的考古發現表明迅猛龍有羽毛,有翅膀但無法飛翔。雖然它們不像電影中描繪的與成年男人一樣大,但它們速度很快。他們的後腳上有臭名昭著的長爪,他們在捕獵獵物時劃撥地面。2、吸血蚊子被困在Hammond博士手杖琥珀中的蚊子,是一個保存完好的標本。仔細觀察,可以看到蚊子觸鬚和它上面的毛髮。
  • 《侏羅紀世界2》暴虐迅猛龍是主角?錯!布魯才是最耀眼的明星!
    《侏羅紀世界2》這部科幻電影上映以來一直保持著火爆的人氣,口碑也是被觀眾讚不絕口,而影片中眾多的恐龍種類也讓人眼花繚亂。尤其是火山爆發時,眾多恐龍為了逃命瞬間狂奔的景象,真的是太過癮了,其中的霸王龍顯得很搶眼。
  • 專家:《侏羅紀世界》裡大部分恐龍不屬於侏羅紀
    原標題:專家:《侏羅紀世界》裡大部分恐龍不屬於侏羅紀  熱映正酣的好萊塢科幻巨製《侏羅紀世界》,為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視覺衝擊。很多觀眾看完影片後表示意猶未盡,紛紛感慨,好想將自己置身於侏羅紀公園之中。其實在遠古的重慶,我們腳下的大地就有恐龍出沒,我們現在生活的地方曾經就是「侏羅紀公園」!
  • 《侏羅紀世界2》裡的迅猛龍blue有驚豔到你嗎?
    好萊塢終於想通了,讓《侏羅紀世界2》在中國大陸第一個上映,比北美還早了一周。果不其然,中國的恐龍粉們在這短短的一周就貢獻超過了10億。電影裡千奇百怪的恐龍比男女主還吸引人注意。而這其中,從《侏羅紀世界1》就出現在人們視野裡的迅猛龍blue(布魯)在侏羅紀世界系列第二部中更是圈粉無數,紛紛讓很多網友驚呼要養只寵物迅猛龍。到底為什麼這隻迅猛龍這麼令人喜愛呢,一起來看看吧!迅猛龍blue是男主歐文訓練並養育的四隻小迅猛龍中的一隻。根據第二部裡馴養錄像的顯示,blue是所有的迅猛龍中最具有同感和好奇心中的一隻,因此,它也得到了男主很多的心血和愛。
  • 《侏羅紀公園》是錯誤的!科學家發現:迅猛龍並不成群獵食
    相信大家都看過《侏羅紀公園》中關於迅猛龍的畫面,幾隻迅猛龍成群捕食霸王龍。但是事實證明,《侏羅紀公園》中關於可怕的迅猛龍的描述是錯誤的,因為科學家們發現它們並不是成群獵食的。
  • 你真的看懂《侏羅紀世界2》中的恐龍了嗎?
    其實在上海自然博物館裡,你就能看到現實版的侏羅紀世界↓↓↓2018年5月-7月上海自然博物館恐龍季宣傳視頻半年前,《侏羅紀世界2》的預告片上線後,我們就做出了整部劇的分析預測↓↓↓  戳我了解《侏羅紀世界2》神預測今天就讓三十年恐龍老粉為大家奉上最新鮮的觀影吐槽~
  • 《侏羅紀世界2》三個短手,霸王龍墊底,迅猛龍只排第二
    《侏羅紀世界2》三個短手,霸王龍雖然憑藉著不在一個數量級的大嘴稱霸侏羅紀,但是無奈的是它的一雙不合王者風範的小手讓其只能墊底。迅猛龍雖然體格嬌小看似人畜無害,但是卻擁有著傲人的長手,不過即使是它也只能排第二。
  • 《侏羅紀世界2》恐龍種類大盤點,第七個是龍中哈士奇
    在電影《侏羅紀世界》當中,霸王龍與迅猛龍、滄龍聯手擊敗了暴虐霸王龍,電影最後霸王龍仰天怒吼的場景令人回味,而在《侏羅紀世界2》當中,依然有霸王龍霸氣的身影。迅猛龍學名「伶盜龍」,非常聰明,善於偽裝和偷襲,手腳爪鋒利,奔跑速度極快而且善於跳躍,而且迅猛龍是群居恐龍,如同狼群一樣,獨狼不可怕,一群狼老虎、獅子見了也要跑,所以迅猛龍雖然沒有霸王龍等恐龍體型大,但其實是一種非常厲害、非常可怕的恐龍。在侏羅紀1當中主角聽到公園裡有暴龍只是表示頭暈,但當聽到有迅猛龍的時候表情非常凝重,在侏羅紀1當中迅猛龍是噩夢般的存在。
  • 霸王龍跟它一比弱爆了,《侏羅紀世界2》裡最終BOSS應該是它
    儘管它們現在已經不在了,但電影這個造夢機可以讓我們重返侏羅紀,在銀幕上一睹前任霸主的風採。與之前的四部「侏羅紀」電影相比,這部《侏羅紀世界2》在呈現恐龍上又有進一步的升級,片中出現的恐龍種類不僅比前四部的總和還要多,而且沒有過分依賴CG特效,而是用機械恐龍拍攝,更有質感。
  • 《侏羅紀世界2》熱播,恐龍種類傻傻分不清楚?中英對照,一次認全!
    昨晚小編也去看了這個影,除了引人入勝的場景和電影情節,裡面那麼多恐龍有點傻傻分不清楚呢,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樣……它們都是誰?這些恐龍的英文又到底是怎麼寫的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侏羅紀世界」裡出現過的恐龍,中英文對照,一次認全!
  • 《侏羅紀世界》中出現的那些恐龍,哪個是你的最愛?
    《侏羅紀世界》就算是正面迎來四年一屆的世界盃,《侏羅紀世界2》的票房也是一路飄紅,在口碑與票房雙豐收的背後,是觀眾們永恆的恐龍情懷。不知道有多少人和小編一樣,對恐龍的認知就源自於之前的侏羅紀公園呢?霸王龍1.霸王龍霸王龍算是恐龍中知名度較高的物種,在侏羅紀公園系列中,霸王龍出鏡率較高。
  • 《侏羅紀世界:進化》雙脊龍和迅猛龍任務完成方法
    導 讀 《侏羅紀世界:進化》(Jurassic World Evolution)雙脊龍和迅猛龍任務完成方法
  • 侏羅紀系列電影裡恐龍那麼多,你叫得出名字嗎?
    20世紀以來,一輪又一輪與恐龍有關的研究成果激發了公眾對於恐龍的好奇和關注,小說《侏羅紀公園》及其同名電影更是助推了人們對恐龍的興趣。不過侏羅紀系列電影裡的恐龍那麼多,你能一隻只叫出名字來嗎?如果想叫卻叫不出來,不妨看看今天這篇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