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密西西比文明缺乏文字史料,但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從考古發現以及西班牙徵服者的一手記載,還原16世紀時密西西比土著的軍事形態。大量發掘出的戰爭相關陪葬品以及西班牙人所記載的密西西比人熟練的防禦工事營造技藝,無不暗示著軍事在密西西比諸城邦中同樣佔據著長期且重要的位置。密西西比人的神像中充斥各種軍事器物,也使現在學者相信這些神明不僅僅是為了保護人民的日常生活,亦是保佑酋邦的軍人們在戰爭中旗開得勝。
▲密西西比文化標誌性文物,刻有鳥人形狀的銅板工藝品,其中包含很多軍事意味
不同的密西西比城邦間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和摩擦,使得酋長們需要採取各種外交策略和陰謀詭計。這一點從德索託與塔斯卡魯薩以及奇卡扎等酋長的交往中就可以看出。酋長的政治地位雖然處在一個城邦的頂點,但在他的下面仍然有一個專門的顧問團隊為他分擔各種職責,其中跟軍事相關的顧問官員包括「戰爭祭司」(War Priest)以及「大元帥」(Great War Chief)。前者主要負責戰前、戰時以及戰後的佔卜和宗教儀式,監督軍隊的各種行為,後者則負責為酋長統籌兵馬,制定各種戰爭策略。這兩類官員在城邦中擁有很高的地位,這一點從對他們墓葬的考古發掘中就可以看出來。根據近期考古學家在卡霍基亞遺址的72號土丘堆中就發現一個包含250具遺骸的墳墓,其中有兩具遺骸被放置在由將近20,000個貝殼珠串所編織成的鳥形席簾上,周邊伴隨著豐富的裝飾各種戰爭圖樣的陪葬品。考古學家相信墓葬的主人在生前就是很有威望的軍事統帥,而一同埋葬在內的其他200多具遺骸,極有可能就是在這兩位將領下葬時一同殉葬的僕從和奴隸!
▲「戰爭祭司」的墓葬復原圖,遺體的下面鋪有貝殼珠串組成的席簾
至於這種軍事官員究竟採用何種晉升機制,是靠戰功,血統,或者兼而有之,迄今為止學界仍然沒有一個準確的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密西西比社會有著一套至上而下的社會等級制度,不論是城邦與城邦之間、村鎮與村鎮之間、社區與社區間,還是同一社區內的不同家族,都有上下之分。酋長(Mico)理所當然出身於整個城邦中等級順位最高的家族,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有著絕對的獨裁權力。為了處理城邦中的大小事務,城邦酋長需要召開城邦議會,召集的對象包括下屬各個村鎮的頭人(被稱作Bolatas 或者Oratas)。
根據1566-1568年西班牙人胡安·帕多(Juan Pardo)的探險記錄,頭人在城邦議會中佔據了僅次於酋長的最高席位。除此以外,參加議會的每個頭人還帶有自己的顧問團和秘書(被稱為Henihas),他們在議會中佔據較低的席位。在不同的城邦內部,酋長以及頭人的關係也大不相同。譬如在奇卡扎城邦中,頭人具有很大的自治權力,他們與酋長的關係僅止於定期繳納貢物,這也就是為什麼奇卡扎酋長需要拉攏強大的軍事盟友來震懾這些獨立性高的頭人。而在今密西西比州中南部的納切斯城邦裡,酋長則對於各個村鎮有很高的支配權,甚至可以指派自己家族中的男性成員擔任村鎮的頭人。在一個結構較為簡單的城邦內,酋長通常統治著4-5個村鎮。
擁有巨型土丘的村鎮是一個城邦的行政中心。在這個村鎮內,不同的土丘象徵著不同等級的家族。酋長家族的居所無疑是建立在位於村鎮廣場正北方,規模也是最大的那一個土丘之上,而環繞在廣場四周的其他小規模土丘,則供其它家族的人居住。通常一個城邦只存在一至兩個這樣的村鎮,而在譬如與德索託結盟的庫薩等一些規模較大,擁有附屬城邦的強大城邦內,則可能存在好幾座這樣具有土丘群結構的附屬行政中心,用以監視各個附屬城邦的動態。
▲從這幅圖裡很清楚地展示了一個城邦的行政中心存在形制規模各不相同的土丘,暗示著不同家族的社會地位
政治制度上的等級同樣會在軍隊組織中造成影響。出身較高等級家族的軍人往往在軍隊中也擁有較高的職位,在他們當中一些擁有軍事專長的人將會被選拔為參謀或者指揮官,就跟他們的對手歐洲人一樣,指揮軍隊中的不同支隊。低等級出身的軍人同樣也擁有自己的晉升體系,通過在戰鬥中的勇敢表現,他們可以獲得更高的頭銜,直至成為「榮譽勇士」。獲得「榮譽勇士」頭銜的軍人將有資格列席城邦的軍事會議,並發表自己的意見。
▲密西西比城邦的軍官和高級武士
在軍事會議上,酋長與他的高級顧問將與將領們商討作戰計劃。由於沒有歐洲人的參與,我們很難得知有關密西西比人軍事會議內容的書面的資料。但毫無疑問的是,由於密西西比人的宗教觀念,各種嚴格的等級紀律以及戰場儀式將在會議中進行強調,會議也很可能會對那些被提拔為更高頭銜的戰士在戰場上的各種表現進行審查。密西西比城邦中不存在職業軍隊的概念,出徵軍隊中的士兵都是從城邦的男丁中臨時募集而來。小規模的徵集進行的十分迅速,譬如奇卡扎在出徵討伐米庫拉薩時就是在短短的一天時間內募集了數百名兵丁並立刻啟程。至於數千人規模的動員則需要花費數天的時間,如塔斯卡魯薩在對抗德索託時便一邊採用友好態度拖延對手,一邊提前數天調派人手在馬比拉修築工事並屯集軍隊。如果是長期的行軍和圍攻,城邦甚至還會徵調部分婦女和兒童,為軍隊攜帶後勤給養。這些後勤食品種類豐富,包括了蜂蜜、豆類和幹玉米粉,有些條件好的還有煙燻過的魚乾。
通常來說,密西西比城邦軍隊採取的主要戰術有兩種,即奇襲戰和正規戰。奇襲戰主要是用來騷擾對手,派遣小股部隊在敵軍防備薄弱的時候進行快速襲擊,然後再迅速撤退。北美印第安人是奇襲戰方面的好手,根據西班牙人的說法,他們在採取攻擊和撤退的時候都表現得非常堅決,一旦發現情況有變,便會立即保持有序的組織撤離。但在一些情況下,為了震懾和徵服對手,以對方的村鎮以及土丘中心為目標的正規戰便成了必要的戰爭手法。在正規戰中,酋長和他的高級將領身著盛裝坐鎮指揮,將全軍分為多個連隊包圍對手的村鎮。即使是在正規戰,密西西比勇士也喜歡近似突襲的手法,通常以發射箭矢,尤其是火矢作為戰事的開端,當成功製造防守方的混亂之後,再在傳令官的統一號令下,從四面八方一齊發動攻擊。鑑於密西西比人落後的城防技術,這種攻擊已經十分有效。一旦攻擊成功推進到了對方的城鎮內,印第安勇士們會立刻換上大棒等近戰武器,與退入城鎮內的敵軍勇士進行殘酷的肉搏戰。
▲歐洲人筆下行軍中的奧提納酋長和他的軍事將領
如果戰爭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徹底摧毀對方,則對手的土丘以及在上面的酋長官邸會成為攻擊方的優先目標。因為密西西比人相信,摧毀一個城邦的儀式中心意味著對手的祖靈以及陪葬品都已經為攻擊方所擁有。勝利的攻擊方會在燒毀敵人的村鎮前大肆掠奪,同時也會進行徹底的屠殺。密西西比人同樣把敵人的身體部位當做是戰利品,因此為了儘可能的炫耀自己的功績。勝利方的勇士很少留下活口,往往只有年輕的女性才有機會倖存下來成為勝利者的戰俘。而這些女性俘虜的下場無外乎是三種:嫁入勝利者的家族、淪為奴隸以及最悲慘的一種,作為人牲被強迫為逝去的酋長殉葬。
▲處決年輕的女性俘虜作為獻祭
傳統密西西比武士的武器包括弓、刀、棍棒以及投槍。他們使用的弓大約有50磅左右,由洋槐木製成,具有很高的結實度。箭簇則通常由硬木、石頭、鹿角、鯊魚齒以及獸骨等材料打磨而成。北美土著都是技術很好的弓箭手,在與裝備有板甲的歐洲徵服者對陣時,「印第安弓手總能準確地射中沒有被鎧甲覆蓋到的細小部位而造成殺傷」。西班牙人加西拉索·德·拉維加(Garcilaso de la Vega)記載了一個故事,說到德索託的部隊經過阿里馬木省份內的一條河川時,河對岸的一位部族武士曾向西班牙軍隊提出以弓術來一對一決生死,於是西班牙軍中就有一名十字弓手出來應戰。結果,阿里馬木勇士隔著大河,一箭就射中了那名十字弓手的頸部。
▲北美土著能弓善射,這是在尚普蘭統帥的法軍援助下與易洛魁作戰的休倫軍隊
在近戰中,密西西比武士使用蘆葦或其他植物纖維製成的匕首以及鑲有鯊魚齒的狼牙棒。在與歐洲人接觸以後,他們也開始學會使用金屬作為武器的材料。當法國人在德索託探險後大約二十多年來到美國東南部探險時,發現當地的原住民武士已經裝備有鐵製的刀具了。
甲冑在北美東南部的土著中並不流行,在16世紀歐洲人的記錄中也鮮有與身著甲冑的印第安人交戰的記載。只有高級的軍隊指揮官才會佩戴銅製的局部護具,但顯然這種裝備的裝飾意義遠大於防禦,絕大部分的密西西比武士在作戰時近乎裸體。不過加西拉索亦在一個密西西比人城邦的兵工廠中見到大量的獸皮製的甲冑以及木製的盾,現今的考古發現也證實了這個說法。密西西比城邦的武士,注意201號所穿的皮甲應該就是西班牙人在原住民的兵工廠中看見的。
常言道「讀史可以使人明智,鑑以往可以知未來」。但歷史的作用可能真的不是讓我們遇見未來這麼簡單,讀到深處的人一定明白,讀史只不過讓我們有更大的自由和能動性去創造未來。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在高曉松的歌詞裡,我們除了體驗了一把文藝情結,更重要的是追求內心的自由與情懷。詩歌為我們締造了一個精神的烏託邦,而史哲讓我們更清晰地認識現實,我們不僅要活在現在,更要活在未來。跟著這些經典,遵循著歷史的足跡,一點點掀開面紗,還原真實的場景,感受時光的流逝,追逐著哲人的思想,一點點探究人類的精神世界,一天天遇到更智慧的自己。
喜歡小編的文章就關注我吧,歡迎評論或者吐槽!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