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Elementor教程回顧:Elementor教程-初識elementor-神奇的WordPress頁面生成器
我們上一期教程,完成了插件的安裝,本節課程將分享如何使用Elementor來創建頁面的基本操作。
Elementor教程-模塊介紹
Elementor的操作主要依賴於三個模塊:塊(Sections)、列( Columns)、小部件(Widgets)。
Sections 是elementor中最主要的模塊, Columns被包含在Sections中,Widgets應用在Columns中。
用戶可以通過快捷按鈕(Handle)對其進行編輯。如下圖所示,滑鼠移動至對應位置,會自動顯示快捷按鈕。
當然你也可以通過右鍵對3個模塊進行編輯操作。右鍵功能從2.1版本就加入了,對用戶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操作方式。
Elementor教程-Sections操作介紹
在Elementor編輯頁面,可以點擊紅色加號按鈕創建自定義布局的塊,也可以點擊導入按鈕從現有模版庫進行導入。
自定義塊(Sections)
點擊新增自定義按鈕,會提示要求選擇塊的布局結構,也就是當前塊,按照那種分列方式創建。
如上圖所示,我們選擇3/3/6的布局結構,點擊後,會在頁面自動創建一個相同的塊。
右側紅框內為我們自定義的結構布局,左側顯示的是該塊對應的配置選項。
更多關於塊(Sections)的更多內容,請點擊Elementor教程-Sections概述。
自定義列(Columns)
當我們根據自定的布局創建好塊以後,我們可以對列進行編輯,以達到我們的要求。
可以右鍵點擊列的快捷按鈕,選擇Add New Column,新增一列。
也可以將滑鼠移動到2列之間,當滑鼠變成拖拽圖標時,按住拖拽,可以快速的調節列的寬度。
關於列(Columns)的更多內容,請點擊Elementor教程-Columns 概述。
自定義小部件(Widget)
確定好列的最終布局後,我們可以點擊對應的列,從左側的面板拖動需要的小部件至列。這裡我們假設需要將「按鈕」部件,增加到第一列。我們直接拖拽即可。
推拽完成後的效果如下圖
關於小部件(Widget)的更多內容,請點擊Elementor教程-Widget 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