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秋收季」:「南大眼」再立新功、太陽能電池轉換率創紀錄……一波科技成果襲來

2020-10-23 中國青年報

金秋十月間,好風傳佳訊

近日,我校一批科研成果相繼出爐、精彩紛呈

收穫的季節裡

快跟小南速覽「高大上」的科技前沿!

轉換效率高達24.2%!創造疊層太陽能電池效率新紀錄

10月5日,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譚海仁教授課題組在大面積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上獲得新突破,該成果以「All-perovskite tandem solar cells with 24.2% certified efficiency and area over 1 cm2 using surface-anchoring zwitterionic antioxidant」為題發表在能源科學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Energy》。博士生肖科(2019級)、林仁興(2018級)和碩士生韓巧雷(2018級)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南京大學現代工學院譚海仁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

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譚海仁教授課題組在大面積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上獲得新突破,經日本電氣安全和環境技術實驗室(JET)權威認證,穩態光電轉換效率高達24.2%,首次將全鈣鈦礦疊層電池寫進太陽能效率世界記錄表《Solar cell efficiency tables》,為目前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世界記錄效率,這也是我國疊層太陽能電池成果首次被《Solar cell efficiency tables》收錄。

「南大眼」再立新功!數百公裡外目標可實時跟蹤探測

南京大學超導電子學研究所,繼2017年將研製的大口徑超導陣列單光子探測器應用於空間碎片探測和2019年月地雷射測距等驕人成績後,近日超導陣列單光子探測器再立新功。從中國電科十四所某試驗外場傳來消息,超導單光子雷射雷達系統,實現了對低空大氣層中數百公裡外目標的實時跟蹤探測,展現了超導單光子探測器的強大應用潛力。

由於光子是光的最小能量單元,具備單光子靈敏度的雷達系統可將雷射雷達系統的性能發揮到極致。在單光子雷射雷達系統的研究上,團隊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攜手合作多年。針對低空大氣衰減和湍流等複雜環境下,遠距離目標高精度探測難題,團隊為單光子雷達系統,最新研製了高靈敏、高精度、高速率的超導陣列單光子探測器,並在今年9月的外場試驗中,大幅度提高系統靈敏度和抗環境雜散光能力,成功實現了數百公裡外移動和固定小目標的實時跟蹤探測。圖(1)是單光子雷射雷達探測170多公裡外山峰的三維重構圖像。

圖(1).遠距離山坡雷射雷達圖像

圖 (2). 南京大學研製陣列超導單光子探測器晶片

單原子存儲器研究取得突破

當前微電子工藝特徵尺度已經走到5 nm甚至更小,再往小走,必然進入原子尺度。在這一背景下,以單個原子為信息單元的存儲/邏輯器件的設計就成為未來原子集成電路的關鍵研發內容。來自南京大學、廈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耶魯大學、倫斯勒理工學院等單位的一個聯合團隊近期在《自然 納米技術》上發布了一個三端子的新原理Gd@C82單原子存儲器。

這是一個以單個Gd原子在C82原子籠中的位置作為信息的存儲方案。這一研究還證實了嶄新的單分子「鐵電」物理。日本知名學者Sadafumi Nishihara教授在同期《自然 納米技術》發表評論文章(Nishihara, S. Welcome to the single-molecule electret device. Nat. Nanotechnol. (2020)),在副標題指出:「A new memory device in which the electric dipole, rather than the magnetic dipole, stores information at the single-molecule level is demonstrated.」(展示了一種用電偶極子而不是磁偶極子在單分子水平上存儲信息的新型存儲設備)。

國際上首次提出法拉第層與結新概念

法拉體(Farador)是一種電子離子耦合傳輸導體, 半導體和法拉體接觸形成法拉第結 (圖1)。傳統半導體結的載流子為電子,界面電荷轉移不會引起化學變化。而法拉第結的載流子為耦合電子和離子,界面電荷轉移則會引起化學變化。法拉第結可用於各種太陽能轉化與存儲器件。目前法拉第結的界面電荷傳輸機制建立在半導體結能帶理論的基礎上,然而經典能帶理論無法解釋其特殊界面電荷傳輸行為。因此,闡明法拉第結界面電荷傳輸機制,對建立半導體表界面新理論、開發太陽能轉換新器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圖1. 不同半導體結界面電荷傳輸示意圖,(a)傳統半導體結,(b)法拉第結。(iScience 2020, 23, 100949, https://www.cell.com/iscience/fulltext/S2589-0042(20)30133-4 )

近日,南京大學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現代工學院、物理學院的羅文俊副教授/鄒志剛院士團隊以半導體/Ni(OH)2異質結為模型,研究了界面電荷傳輸機理,發現其具有可逆的界面電荷傳輸行為以及法拉體氧化還原電位窗口依賴於半導體能帶位置等新特性,與傳統半導體結的界面電荷傳輸行為完全不同。基於上述發現,該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法拉第結的新概念。

首次獲得「光子飛輪」級別光梳!時間抖動低於一個光學周期

南京大學介電超晶格實驗室的謝臻達教授課題組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黃書偉教授合作在克爾微腔光頻梳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首次獲得「光子飛輪」級別的耗散克爾光孤子光梳,具有亞飛秒的時間抖動(995 as)和超低相位噪聲(-180 dBc/Hz@1 GHz載頻),創造了目前微腔光頻梳中的最好紀錄,為高精度超小型「光鍾」研製提供了一種關鍵備選元器件。相關工作以「編輯推薦」方式發表在物理學旗艦刊物物理評論快報(PRL)上。

黃河形成演化史新證:或形成於五百萬年前

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搖籃。黃河的形成與演化是地貌學的重要科學問題,歷來受到研究者重視。但是,關於黃河形成的年代還沒有定論。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為研究黃河指明了方向,相關單位積極組織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研究項目,探索黃河生態流域環境變化與人地關係的規律。

最近,在國際知名學術刊物《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上,發表了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張瀚之博士等研究論文,她們提出了黃河可能形成於約五百萬年的新認識。這個結論依據沉積序列的系統分析和物質特徵直接對比,為認識黃河形成演化歷史提供了重要證據。

祝賀付出辛勤汗水的每一位奮進者!

為我們的科研團隊點讚加油!

來源:南京大學

相關焦點

  • 小南「秋收季」:「南大眼」再立新功、太陽能電池轉換率創紀錄...
    創造疊層太陽能電池效率新紀錄10月5日,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譚海仁教授課題組在大面積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上獲得新突破,該成果以「All-perovskite tandem solar cells with 24.2% certified efficiency and area over 1 cm2 using surface-anchoring zwitterionic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表現出最高的功率轉換率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 Singapore)的一個研究團隊製造了一種鈣鈦礦太陽能微型模塊,該模塊的功率轉換效率創下了所有大於10cm2的鈣鈦礦裝置中的最高紀錄。鈣鈦礦是一種新材料,在太陽能電池應用中已經成為矽的有前途的替代品。
  • 漢能高效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轉換率創新高 刷新世界紀錄
    漢能高效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轉換率創新高 刷新世界紀錄 2019-08(「珠峰永明」)聯合宣布,經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認證,由雙方合作的成都研發中心研發的高效矽異質結電池技術(「SHJ技術」)冠軍電池片,全面積(M2,244.52cm2)光電轉換效率達到24.85%,不僅刷新了其保持的中國紀錄,更超過了由日本Kaneka公司保持的原世界紀錄,成為6寸矽片SHJ電池新的世界冠軍。
  • 漢能高效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轉換率再創新高
    2019年8月2日,漢能HIT事業部與成都珠峰永明科技有限公司(「珠峰永明」)聯合宣布,經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認證,由雙方合作的成都研發中心研發的高效矽異質結電池技術(「SHJ技術」)冠軍電池片,全面積(M2,244.52cm2)光電轉換效率達到24.85%,不僅刷新了其保持的中國紀錄,更超過了由日本Kaneka
  • 新材料可提高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率
    新華網芝加哥1月28日電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表示,他們合成的一種新聚合塑料材料可在低成本的條件下,將太陽能電池的效能大大提高。  芝加哥大學化學系的俞陸平教授等人一直致力於這種聚合塑料材料研究。
  • 「南大眼」再立新功——超導陣列單光子探測器取得新進展
    南京大學超導電子學研究所,繼2017年將研製的大口徑超導陣列單光子探測器應用於空間碎片探測和2019年月地雷射測距等驕人成績後,近日超導陣列單光子探測器再立新功。在單光子雷射雷達系統的研究上,團隊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攜手合作多年。針對低空大氣衰減和湍流等複雜環境下,遠距離目標高精度探測難題,團隊為單光子雷達系統,最新研製了高靈敏、高精度、高速率的超導陣列單光子探測器,並在今年9月的外場試驗中,大幅度提高系統靈敏度和抗環境雜散光能力,成功實現了數百公裡外移動和固定小目標的實時跟蹤探測。
  • 最具潛力光伏技術 鈣鈦礦電池轉換效率創紀錄(附股)
    原標題:最具潛力光伏技術 鈣鈦礦電池轉換效率創紀錄(附股) 摘要 【最具潛力光伏技術 鈣鈦礦電池轉換效率創紀錄(附股)】據報導,德國海姆霍茲柏林材料所(HZB
  • 鈣鈦礦-矽太陽能再創紀錄,轉換效率有望突破30%大關
    ,就能讓發電量顯著成長,這也是為什麼太陽能電池學者無不全心投入研究新電池材料、配方與技術。而現在德國科學家則研製出轉換效率高達 29.15% 的串疊型太陽能,即將突破 30% 大關。  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太陽能是矽晶太陽能電池,其轉換效率約落在 20% 左右,隨著技術愈加成熟與裝置量愈來愈高,它已經是現在綠能技術的當紅炸子雞,但是矽晶材料無法將所有的光轉換成電,當光子能量小於矽的能隙(1.12eV)時,矽電池就無法吸收這些光子,轉換效率到 29% 即觸頂。
  • 矽太陽能電池實現了26.3%的轉換效率
    矽太陽能電池實現了26.3%的轉換效率 中國科技網 發表於 2020-12-04 15:19:12 英國《自然·能源》雜誌在線發表的一項重要研究成果,報告了首個光轉換效率突破26%的矽太陽能電池
  • 【科技日報】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突破10%
    記者26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陳濤教授、朱長飛教授團隊與合作者合作,發展了水熱沉積法製備硒硫化銻半導體薄膜材料,並將其應用到太陽能電池中,實現了光電轉換效率10%的突破。這一成果日前發表在《自然能源》上。  硒硫化銻是近年來在光伏領域應用的一種新興光伏材料,其帶隙在1.1—1.7電子伏特範圍內可調,滿足最佳的太陽光譜匹配。
  • 2019太陽能電池中國最高效率出爐,漢能佔1/3
    柔性銅銦鎵硒電池 漢能MiaSolé柔性銅銦鎵硒電池轉換率達20.56%,於今年7月,由美國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認證。 此次創紀錄的漢能SHJ電池是在使用量產設備和低成本量產工藝的前提下取得的,相比通常情況下刷新世界紀錄所採用的實驗室研發設備及工藝,這項技術可以直接用於大規模量產。
  • 可對數百公裡外目標實時跟蹤,南京大學超導單光子探測器立新功
    編者按「TOP大學來了」小編按,10月09日,南京大學官網上一條【「南大眼」再立新功——張蠟寶、康琳、吳培亨團隊「超導陣列單光子探測器」取得新進展】的內容格外搶眼。南京大學超導電子學研究所繼2017年將研製的大口徑超導陣列單光子探測器應用於空間碎片探測和2019年月地雷射測距等驕人成績後,近日超導陣列單光子探測器再立新功。
  • 在高質量發展中再立新功
    原標題:在高質量發展中再立新功 工商聯作為黨和政府聯繫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橋梁紐帶、政府管理和服務非公有制經濟的助手,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按照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引導民營企業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偉大變革中再立新功。
  • Konarka研發可提高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率的新型材料
    發表於:2008-12-29 09:31:40     作者:索比太陽能來源:Solarbe.com  美國麻薩諸塞LOWELL消息,可將光源轉換為能源的PowerPlastic材料開發和商業化領域的創新者Konarka技術公司宣布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驗證得出結論-這種Konarka公司的柔性有機基太陽能光伏
  • 單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已達21.9%
    在各界研究團隊的努力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已經超越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太陽能電池,但它們仍有不耐水汽、高溫與紫外光等難題,離大規模商業化還有一段距離,最近沙烏地阿拉伯科學家或許已找出解決辦法,他們研發出耐用、且轉換效率達21.9%的單晶鈣鈦礦電池。
  • 比亞迪公開 「太陽能電池」相關專利,可提高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
    IT之家1月4日消息 企查查 App 顯示,比亞迪(002594)於 2021 年 1 月 1 日,公開一種 「光波轉換材料及其製備方法和太陽能電池」相關專利,公開號為:CN109988370B,申請時間為 2017 年 12 月 29 日。
  • 合金調控碳電極功函數改善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電荷提取
    【引言】近年來,基於CsPbBr3吸光層的全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由於其優異的化學穩定性和低成本得到了研究者的密切關注,其光電轉換效率也持續走高,不斷刷新紀錄。研究發現,無機PSC器件的電荷提取能力對光電轉換效率的提升具有關鍵作用。
  • 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暴增32%(圖) - 光伏電池轉換效率
    為此,不少光伏企業把提高光電轉換效率作為搶佔先機的「法寶」。在受訪業內人士看來,雖然目前光伏電池轉換率臨近天花板,但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提高轉換效率仍將是光伏上下遊產業鏈的主攻方向。((...傳統矽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的效率約為22%;而在2018年,OxfordPV研製出這款含有鈣鈦礦層的太陽能電池板,它的效率可以達到27.3%。(來源:微信公眾號「集邦新能源網」ID:EnergyTrend)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板...
  • > 基於石墨烯的太陽能電池轉化率達15.6%(圖) - 光伏電池轉換效率
    為此,不少光伏企業把提高光電轉換效率作為搶佔先機的「法寶」。在受訪業內人士看來,雖然目前光伏電池轉換率臨近天花板,但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提高轉換效率仍將是光伏上下遊產業鏈的主攻方向。((...傳統矽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的效率約為22%;而在2018年,OxfordPV研製出這款含有鈣鈦礦層的太陽能電池板,它的效率可以達到27.3%。(來源:微信公眾號「集邦新能源網」ID:EnergyTrend)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板...
  • 國產高效單晶矽光伏電池轉換率排名 TOP10
    國產高效單晶矽光伏電池轉換率排名 TOP10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小編為大家總結了,國產高效單晶矽光伏電池轉換率排名 TOP10。以饗讀者。企業名稱:晶龍集團電池種類:「賽秀」單晶矽光伏電池光伏電池轉換效率: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