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童子是大家非常熟悉和喜愛的多肉植物,它屬於景天科、銀波錦屬多肉植物,葉片掌形,表面覆一層細密的白色絨毛,在日照充足的環境下,葉片前端的指甲清晰可見。它屬於肉質小灌木,莖纖細而偏木質化,易分枝,養成老樁後可變為群生狀態,繁殖以枝插為主。
正常情況下,熊童子的葉片以綠色和黃綠色為主:
普通熊童子葉色以綠色為主,即使養出狀態也只有葉片飽滿程度以及爪子的明顯程度不同而已。而且熊童子屬於春秋型種,夏季高溫時期短暫休眠,冬季不耐嚴寒,狀態最佳的季節一般在春秋兩季。它非常喜陽光、忌潮溼積水,在日照充足、相對乾燥的環境下株型緊湊、不易掉葉。
熊童子葉片變為黃色,一般是因為以下原因:
①自然出錦:
熊童子是比較容易出錦的多肉植物,主要原因是由於受養殖環境的影響而產生的基因突變,尤其以黃錦居多,其次還有白錦、粉錦等,自然出錦的熊童子一般面積較小,色彩過渡比較自然,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下帶錦的部分甚至呈線條狀分布,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線錦」。自然出錦的多肉植物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因此它也是不穩定的,養護不當也存在褪錦的可能。
②人為藥錦:
藥錦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在多肉領域很常見。一方面是由於利益的驅使,另一方面則源於大家對藥錦還缺乏認知。相比於自然出錦的多肉植物藥錦主要是通過藥水腐蝕多肉植物的葉片,使其葉綠素遭到破壞,繼而形成出錦的假象。此類多肉植物最大的缺點是積水後葉片容易化水,噴過藥的葉片甚至會完全掉光,所以大家在選購多肉植物的時候一定要儘量避開買到藥錦。
③病態黃葉:
熊童子在長期積水以及缺少陽光的環境下容易出現病態的黃葉,這種情況下一般並不僅僅局限於黃葉,還可同時伴有掉葉、徒長、葉片乾癟發蔫等症狀,需要及時調整養殖環境以及澆水習慣,積極創造有利條件有利於改善黃葉的症狀。
熊童子雖然非常可愛,但不易度夏,特別是在高溫高溼的環境下容易黃葉和掉葉,養肥以及養出紅褐色的尖爪子非常不容易。除了在配土上選擇適宜的顆粒比例以外,平時還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光照,澆水有節制,春秋兩季可施些薄肥,每間隔1-2年換盆換土一次。希望我的分享幫助到大家!
本文配圖來源於網絡。如果您也對花花草草感興趣,歡迎關注,一起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