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紙能玩出什麼新花樣?今天,小編帶你走進商丘師範學院的「多層剪紙」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商丘的木蘭剪紙經歷了悠久的藝術發展歷程,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雖說有較高的知名度,但是由於創作工藝較為複雜,縣域環境中人力資源不足、創新創意不夠、審美水平受限、銷售渠道受限等諸多客觀原因發展艱辛,後繼乏力。2017年10月,商丘師範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聘請賈豔梅女士為文化產業導師,邀請賈豔梅女士定期到校舉辦專題講座、展覽,開闊學生視野。2019年3月,學院黨政聯席會討論決定建設「非遺大師賈豔梅剪紙藝術工作坊」。學院以「非遺大師賈豔梅剪紙藝術工作坊」為依託,校地合作,協同育人,共同做好立足剪紙藝術的創新研究,製作剪紙動畫片、研發剪紙文創等作品,推廣剪紙藝術,傳承優秀文化。
通過雙師互動的形式提升大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原創研發能力;通過校地共建形式促使剪紙藝術進村入校(中小學、社區、村莊等),傳播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大眾審美。通過產教融合的形式促使校園和鄉村的互動,助力精準扶貧事業和美麗鄉村建設。打造以「木蘭剪紙」為核心,以商丘師範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為研發中心,以虞城縣剪紙文化村建設為依託,雙創並舉,校地互動,構建「產學研創、展銷一體」的剪紙文化產業園,助力雙創工程,服務鄉村振興。
剪紙藝術是最古老的中國民間藝術之一,2006年5月20日剪紙藝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中國申報的中國剪紙項目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河南省虞城縣非遺傳承人賈豔梅的多層剪紙藝術聞名全國,作品《桃花扇》2012年9月被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執行主席弗雷德裡克·皮埃爾先生收藏;作品《木蘭從軍》於2014年8月獲河南省第二屆農民畫展二等獎;作品《雲水行舟》於2015年11月獲第三屆中華非遺手工技藝傳承設計大賽三等獎。2015年12月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第十四次會議,賈豔梅設計和製作的肖像作品被多國收藏。
賈豔梅作品吸取了現代美術的技巧,充分體現了寫實與美術浪漫的特點,使剪紙由單層平面變為多層立體剪紙。用分層疊加,並與多種繪畫寫實風格融為一體,創作出的剪紙作品融入了版畫的層次,油畫的色彩,工筆畫的線條,國畫的寫意,成為虞城縣靚麗的文化名片。2007年"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虞城縣「中國木蘭之鄉"的稱號,賈豔梅創作的《木蘭從軍》在2014年8月獲河南省第二屆農民畫展二等獎。因此,賈豔梅的剪紙被稱為「木蘭剪紙」。
賈豔梅剪紙藝術工作坊的建設,促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藝術)走進高校,走進課堂,既能開闊學生視野又能保護和傳承民間剪紙藝術,教學相長,產生更大的效益。首先,我們可以充分藉助高校的學術氛圍,利用大學的平臺,進行有計劃的系統培養,傳承技藝,創新產品。其次,很多非遺藝人有紮實的手工藝技巧,但在作品創意方面還有所欠缺。但這正是高校的優勢,我們可以將剪紙藝術納入課堂創作,加強文化創新,從而強強聯合推陳出新。再次,高校具有廣泛的人才資源以及創作團隊,可以通過展覽、宣傳、售賣等方式,提高剪紙藝術的市場適應能力。商丘師範學院是河南省首批轉型發展示範校,轉型發展服務地方建設的教學改革和發展探索如火如荼,藝術設計學院是我校轉型發展的排頭兵。現有視覺傳達、影視動畫、攝影、環境設計四個本科專業;有動漫創意研發中心、數字藝術研發中心兩個實訓平臺和32個實驗室,擁有價值1000餘萬元的教學設備;在校生2000餘人。開設有《中國民間美術賞析》、《中國工藝美術史》、《中國傳統文化鑑賞》、《紙製品文創設計》、《定格動畫》等相關課程。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積累,學院探索「兩業三品、實題實做」的教學模式,取得了優秀的成績,已經作為優秀案例承報國家教育部。
商丘師範學院現有全天候對外開放的展館、展區共計2000餘平方米,聯合商丘市委宣傳部、市文聯、市美術家協會、攝影家協會、市博物館等戰略合作單位,定期舉辦各種藝術作品、文創作品展覽,近期舉辦有《改革開放40周年商丘印象攝影作品展》《慶祝建國70周年公益文化作品展》《「藝匠融商」商丘師範學院校地合作成果展》等,受到省教育廳領導和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的一致好評。其中王晶晶同學的作品《木蘭剪紙》、郭倩同學的《剪紙文創產品設計》、李豐林同學的《商丘印象多層剪紙設計》等作品在展覽中都得到了相關領導、合作企業、用人單位的認可。
審核 | 陳 凱
點亮多層剪紙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