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到什麼地方先問『有沒有WiFi』,就是因為我們的流量費太高了!」李克強總理把這一「社會關切」帶到了14日舉行的一季度經濟形勢座談會上。不只是總理,我國網民對於「網費貴、網速慢」的問題反映更為強烈。
與日韓等國相比,提速降費成為廣大網民的期待。業內人士認為,只有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引入新的市場競爭等多方面推進,才能真正推動國內網絡「提速降費」。
用多少 吃喝玩樂都得用流量,每月不少於1G
「這個月的4日,我包的360M流量包就已經花完了,看到10086的提示簡訊我簡直都不敢相信!」煙臺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大三女生豐樹琪說,自己辦理的26元移動卡套餐,一個月包360M流量,平時愛用手機刷朋友圈、玩APP,通常不到半個月流量就「告急」了。
「後來我又辦了一張流量卡,一個月28元包750兆,加起來1G差不多剛剛夠用。對我們大學生來說,流量費是筆不小的花銷。」豐樹琪告訴記者。搜狐網15日發起的一項「網速流量收費怎樣才合理」調查顯示,在參與投票的35萬餘人中,有40.1%的受訪者表示,每個月的手機上網花費為50元-100元。「用手機團購、用軟體打車、無聊時刷刷網頁,現在走到哪裡、幹什麼都離不開手機。特別是我的手機開通4G後,流量比以前翻了一番,每個月沒有1-2G的流量,根本就不行,每月的花費不下50元。」市民畢向明說道。
工信部數據顯示,2014年用戶每月平均移動網際網路接入流量達到205M,同比增長47.1%。記者了解到,根據中國移動測算,其4G用戶當下平均每月使用流量1GB左右,且促進用戶流量消費的模式仍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有多慢 韓國網速快我國近五倍
「我辦理的是電信180元/月的套餐,可以享受4M的寬帶,但網速非常不穩定,有時候連網頁都打不開。」在貴州打工的倪平抱怨。網速慢並不是倪平一個人的感受,新浪網最新的一項調查顯示,參與的10萬人中,65.8%的網民認為網速過慢。
在14日的座談會上,李克強總理還提到中國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網絡寬帶問題,「我之前就說過,中國的信息基礎設施之落後,我們自己都很難想像!」「根據國際電信聯盟的評估,我們在世界範圍內的排名在80位以後。」
德國統計網站Statista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韓國的網速為25.3 Mb/s,為全球最快國家,世界平均值為4.5Mb/s。儘管我國寬帶建設正逐步取得成效,但與國際水平相比,還是有差距的。根據寬帶發展聯盟發布的2014年第四季度《中國寬帶速率狀況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第四季度,我國寬帶下載平均速率為4.25Mb/s。對比看來,中國網速還達不到世界網速的平均值。
為啥貴 高昂建設成本轉嫁到用戶身上
儘管近年來隨著3G、4G的推進,運營商之間也多有「價格戰」的市場競爭之舉,但通信資費大幅下降的空間並不大。省城通信業內人士表示,降價難的主要原因在於我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落後、寬帶建設成本高昂,必然要轉嫁到用戶身上。
通信業觀察家項立剛認為,只有國家格外重視寬帶網絡建設,對其發展目標、重點任務進行科學規劃,並提出技術提升和發展時間表,寬帶中國戰略一定會突飛猛進,消費者才能用上更暢通的網絡。
「近期4G業務大量推廣,運營商已經開始降低流量資費來吸引用戶。隨著技術的進步、網絡的完善,4G進行降價是必然的。我相信,在未來,4G的流量資費能降到每G10元,是一個比較合理的狀態。」項立剛表示。
另據省城通信業內人士介紹,對於居民家庭使用的寬帶,運營商要把光纜接到千家萬戶,還需要經過小區「物業」這一關,運營商付給物業的租賃費等最終也轉嫁到用戶身上。
為啥慢 起步較晚、幅員遼闊建設難度大
在比較網絡時,日、韓、美等國往往成為我們的參照系。項立剛表示,我國平均網速確實落後於許多國家。其根本原因是國家層面缺乏明確的、完整的寬帶建設發展戰略,資金方面支持不足。「像韓國等國家寬帶發展起步早,國家給予政策和大力的資金支持,而我國的『寬帶中國』戰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得不到有效開展。」
記者了解到,以國際上較為領先的日、韓兩國來說,他們的3G起步較早,發展也最快。例如,2004年時,日本的3G用戶滲透率已經達到了80%,但在我國,2009年,三家基礎運營商才拿到3G牌照,與日韓相比,起步時間晚,用戶數佔移動通信用戶總數比例低,產業不成熟。
據了解,韓國、日本等國家面積小,人口集中,寬帶建設相對比較容易,成本也相對較低。「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又分散,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增加了我國寬帶建設、網絡改造的難度。這也造成了我國網絡發展水平的不均衡,在東部等發達地區,網速可能居於領先水平,但在偏遠的農村等地區,情況就很不樂觀。所以以平均數據計算,造成了中國網速的落後。」項立剛告訴記者。
咋解決 打破壟斷,鼓勵競爭是關鍵
在網際網路深入影響國民經濟各行業的今天,網絡「提速降費」不僅是滿足廣大群眾生活的需要,更是實現國民經濟發展的「網際網路+」戰略目標的基礎條件,而這需要國家相關主管部門及運營商從多方面進行推動。
「實現『提速降費』目標的關鍵在於打破壟斷,鼓勵競爭。」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闞凱力認為,市場經濟的核心是競爭,打破壟斷,通過市場的方式使資源充裕,從而降低價格。例如,在網際網路的上遊骨幹網方面,應當打破「南電信、北聯通」的壟斷現狀。增加網際網路骨幹網的企業數量,達到四家左右,同時增加廣電等公司的骨幹網經營權。「實現『提速降費』要多發幾個牌照,依靠市場的力量,而不必在國家層面增加投資。」
此外,實現「提速降費」還應加快推進光纖入戶。「電信運營商每年可根據自身運營及收支狀況,加快網絡改造步伐,早日實現光纖到樓、光纖到戶的目標。」三網融合研究專家、融合網主編吳純勇表示。
專家表示,推動實現「提速降費」,還需利用嚴格的法規來促使通信運營商維持行業的公共運營屬性,同時最大程度地促進運營商的競爭。具體來說,就是用法規來保證「互聯互通」,在寬帶運營上,不僅骨幹網運營商必須互聯互通,骨幹網運營商與次級運營商也必須互聯互通。
「美國、英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網際網路接入服務表現優異的國家,無一不是政府搭建了良好的產業框架並制定了保障競爭的機制,在市場良性競爭的基礎上才實現了現在的服務質量。」吳純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