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蝰 是蝰蛇科角蝰屬的生物。具毒性,主要分布於北非及中東地帶,它們有著明顯的特徵,其雙眼位置有一對豎立的刺狀角鱗,因此容易辨認。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爬行綱 Reptilia
目: 有鱗目 Squamata
科: 蝰蛇科 Viperidae
屬: 角蝰屬 Cerastes
種: 角蝰 C. Cerastes
角蝰的長度平均有30-60釐米,紀錄中最長的角蝰有85釐米長。雌性角蝰的身型較雄性龐大。
角蝰的重要特徵是它那對各自長在雙眼眶上的刺狀角鱗,不過也有沒有長角或者角鱗較細小的角蝰存在著。
角鱗不明顯的角蝰
角蝰是兩性異形的生物,雄性角蝰的頭部與雙眼普遍比雌性為大。
角蝰的體色分布主要以黃色為主,另外也有淺灰色、粉紅色、及淺棕色等多種讀顏色構成紋理。
多變及偏淺的顏色可以讓它易於藏匿,不為獵食者所發現。腹部呈白色,尾巴末端則是黑色的。
角蝰以蛇類獨有的蛇行形式進行移動,不過由於它們多在沙礫間行走,因此它們並不是以滑行的方式移動,而是以身體的重量向地面施壓,產生移動的力量。研究者通常可以借著殘留在沙地上蛇印,以判斷角蝰腹部的鱗甲數量。
角蝰性格沉穩,但當面對威脅的時候,它們會把身體蜷曲成「C」狀,並磨擦身體以向敵人作出警示。由於它們的鱗甲相當堅硬,因此能磨擦出強力的響聲,擁有急遽的咬擊能力。
角蝰擁有強力的毒性,其毒性與鋸鱗蛇性質十分相似。人體中毒後的表徵大致有頭痛、嘔吐、腹痛、腹瀉、暈眩、昏厥或痙攣等。
強烈的磷脂酶A2會釋出毒素令心臟中毒及肌肉中毒。
角蝰的蛇毒能導致毒性最強的出血性中毒,其毒性就LD50的標準而言,以點滴靜脈注射方式計算有0.4毫克/公斤,進入皮下組織的分量則為3.0毫克/公斤。
正在提取蛇毒
正常人體只要攝取了40-50毫克的角蝰蛇毒就足以致命。著名的埃及妖后更以寵物角蝰的有毒咬擊自盡而死。
動物學家在觀察被捕獲的角蝰時發現,它們多數於四月進行交配,而且會躲藏於沙石之中。
角蝰與它的卵
角蝰是卵生的,每次大約能生產8至23枚蛇卵。角蝰會把蛇卵藏在巖石之下,又或放置在其它動物所掘出的洞穴之中。經過50至80天的孵育過程後,幼蛇便會出生。
角蝰,主要分布在北非地區的乾燥沙漠地帶,如摩洛哥、撒哈拉、茅利塔尼亞、馬利共和國等地,亦會向東發展出沒於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尼日、利比亞、查德、蘇丹共和國、埃及、衣索比亞及索馬利亞等地。它們的活動範圍,還從西奈半島伸延至以色列境內的內蓋夫北部。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動物世界」
微信公眾號:iltawcom
郵 箱:iltaw_tg@sina.com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我們的微店,
裡面有一些不錯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