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準:在規定條件下,為確定測量儀器或測量系統所指示的量值,或實物量具或參考物質所代表的量值,與對應的由標準所復現的量值之間關係的一組操作。校準結果既可賦予被測量以示值,又可確定示值的修正值,校準還可確定其他計量特性,如影響量的作用,校準結果可出具「校準證書」或「校準報告」。
10月中旬,長沙召開《寬頻功率分析儀》國家計量校準規範研討會暨《納伏電壓表》、《防雷元件測試儀》國家計量校準規範啟動會。 會議詳細討論了《寬頻功率分析儀》徵求意見稿和《納伏電壓表》、《防雷元件測試儀》的起草框架結構,制定了編制工作進度計劃。
以上三項國家計量校準規範將對電磁計量相關領域量值溯源體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寬頻功率分析儀是用於各類變頻調速系統的電壓、電流、功率、諧波等電量測試、計量的新型測量設備,是變頻技術高速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是變頻技術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儀器,更是變頻設備能效評測不可或缺的工具。
將被測參量轉變為數字量參數更為合理,原因在於對傳統模擬量輸出變送器的模擬量輸出要求是基於有局限的常規技術,並非依據使用被測參量信息的設備的實際需要。
測量的目的是基於某種需要對被測量的信息進行感知、分析和處理。其核心價值在於對測量行為所獲取的信息「分析和處理」的質量。傳感器與二次儀表之間的模擬量傳輸線路,是引入電磁幹擾的主要環節;同一電磁環境下,信號越小,傳輸線路越長,受幹擾程度越大。
電磁環境日益複雜,經實驗室計量檢定的高精度測量裝置,受電磁幹擾的影響,在工業現場不一定能夠發揮其應有的精度特性,甚至不一定能夠正常運行。
工業社會的快速發展使對測量的準確性、合理性和高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顯而易見,融合著現代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訊技術、自動化技術等的數位化設備信息和數據的處理分析能力更強、智能化、自動化程度更高,適應日益複雜的現場電磁環境的能力更強,它必將成為測量系統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構件。
開發基於前端數位化的傳感器/變送器和效率更高、分析運算能力更強的數位化測量二次設備也必然成為測試技術發展的主流方向。在傳感器/變送器環節,即將被測信號數位化,傳感器/變送器與二次儀表之間採用數字光纖通訊,避免了信號傳輸環節的損失與幹擾,並方便網絡化,智能化應用。
常規的測量方法是:電壓/電流傳感器先將高電壓/大電流信號變換為低電壓/小電流信號,再連接到分析儀,分析儀只測量低電壓和小電流信號。這種方式下,傳感器和分析儀及傳輸線路都會引入測量誤差,一方面加大了測量誤差,另一方面也使測量誤差不好預計。
寬頻功率分析儀主要應用於電力推進、電機、風機、水泵、風力發電、軌道交通、電動汽車、變頻器、特種變壓器、螢光燈、LED照明等領域的產品檢驗和試驗、能效評測及電能質量分析。
電壓表是測量電壓的一種儀器。由永磁體、線圈等構成。電壓表是個相當大的電阻器,理想的認為是斷路。初中階段實驗室常用的電壓表量程為0~3V和0~15V。傳統的指針式電壓表包括一個靈敏電流計,在靈敏電流計裡面有一個永磁體,在電流計的兩個接線柱之間串聯一個由導線構成的線圈,線圈放置在永磁體的磁場中,並通過傳動裝置與表的指針相連。
大部分電壓表都分為兩個量程。電壓表有三個接線柱,一個負接線柱,兩個正接線柱,電壓表的正極與電路的正極連接,負極與電路的負極連接。電壓表是個大的電阻器,理想的認為是斷路。
在並聯電路中並聯了電壓表(跟別的用電器並聯)和用電器,如果在幹路中沒有其他的用電器,可以認為測量電源電壓(因為並聯電路上的用電器全部享用了電源的電壓);如果幹路中還連接其他的用電器,那這個用電器就分享了部分電源電壓,那電壓表測的只能是部分電壓(連接在哪個用電器就是那個用電器的電壓)。
防雷元件測試儀是一款適用於氧化鋅避雷器(氧化鋅閥片及壓敏電阻)過壓防護元件直流參數的測試的儀器。具有記憶、運算、保持、自檢、洩漏報警等功能。 具有高壓短路保護、過流保護、高壓予置等功能。高壓自洩放時間小於5秒。 測試結果由兩個3 1/2LCD數字顯示,其中一個顯示電壓值,另一個顯示電流值,準確度高,可靠性好。 可作輸出電流≤1mA的可調節直流高壓源(1kV~10kV)。
適用於氧化鋅避雷器(壓敏電阻),金屬陶瓷二、三電極放電管、真空避雷管等過壓防護元件直流參數的測試。具有高壓短路保護、過流保護、高壓預置、量程調節等功能。具有自檢判別功能,可在測量過程中對超量程測試發出聲響提示。具有記憶、運算、保持、控制、連續測試功能。測試結果由3 1/2位LCD數字顯示,可自動顯示準確、可靠的所需數據。
新聞來源:湖南省計量檢測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