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秒間60幀 PC版真三國無雙6遊戲評測

2020-12-05 中關村在線

【前言】三月份的遊戲新作當中,最受人關注的兩款三國遊戲其一《三國志12》已經延期,另一款《真三國無雙6 With猛將傳》如期而至。雖然《真三國無雙6》PC版距離家用機版的發售日已經過去了1年之久,但這絲毫沒有影響PC玩家對這款遊戲的喜愛。新作當中,更深刻的武將個性描繪,更直觀的戰況判定都讓這款《真三國無雙6》一掃前作《真三國無雙5》的陰霾,闢出了一片新天地。

    《真三國無雙6》家用機版發售於2011年3月,正好也是《真三國無雙6》PC版一年前的現在。對於無雙來說,雖然有的玩家覺得這個系列每一作感覺都差不多,都不過是扛著大刀如割草一般去切小兵,但事實上每一作無雙都有自己的特色以及改進之處。


《真三國無雙6》在劇情代入感方面的強化尤為用心

    這一次發售的PC版《真三國無雙6 With 猛將傳》不僅包含了《真三國無雙6》正傳內容,同時加入了《真三國無雙6 猛將傳》,可以說是誠意十足(雖然在去年這些東西我們已經可以在家用機平臺上玩到)。同時,利用PC主機更好的硬體性能,我們可以以更高畫質下秒間60FPS的流暢度去盡情地一騎當千。


編年史模式足可以讓玩家玩上整整一個月

    著重於描述劇情也是本作無雙與以往作品最大的不同,我們可以看到長坂坡大吼坡敵的張飛護送萬軍中單騎救阿鬥的趙雲,我們也可以看到三顧茅廬終於出師立即讓蜀軍大破魏軍的孔明,我們更可以看到在三國歷史結束之後真正統一中國的晉朝故事。無縫接入的表現形式毫無疑問加深了玩家在遊戲時的代入感。也許,正是因為《真三國無雙5》的失利,才讓ω-Force真正地開始重新審視無雙,為我們奉獻了這樣一道動作遊戲大餐。


本次測試使用GeForce GTX 560 Ti

備註:在前面的篇幅當中我們將著重介紹遊戲部分,而在後面我們將使用GeForce GTX 560 Ti顯卡來為大家實際測試一下這款遊戲的顯卡需求。

強調劇情是本作最大的改動

    在以往的《真三國無雙》(後稱「無雙」)作品當中,劇情的交代都是通過CG動畫進行,我們沒進行完一個關卡之後,遊戲都會以一段預渲染CG動畫來推進劇情發生,比如我們可以在《真三國無雙2》當中看到擊退了黃金賊之後,劉關張三人如何如何受到人民的愛戴的動畫場面。但是在《真三國無雙6》當中,雖然CG動畫依然健在,但大部分時間段的劇情交代都交給了無縫連接的RT即時演算動畫與玩家可控角色的轉換過程。


Loading的時候系統會自動給出相關人物介紹

  
《真三國無雙6》即使演算過場的鏡頭運用有了長足進步

    舉個例子來說,當關平關索以及關羽眼看著魏軍侵犯、敗勢無法挽回之時,關平果斷留下來吸引敵人注意,留關索陪同關羽先行離去,當這段即時演算結束之後,鏡頭一轉直接飄到了關索身後,我們直接可以操縱關索開始遊戲,這樣的設計保證了劇情與遊戲的連貫性,玩家在看過了剛才那部分劇情之後直接就可以開始遊戲,更能提高遊戲的節奏。


劉備的仁道在劇情中處處都有體現

 
鏡頭一轉,從即使演算過場直接開始進行遊戲

    而對於人物的刻畫,本作也是極為細緻。關羽被曹操收納麾下,再次見到張飛時,張飛對其怒目圓睜準備開打,一句簡單的「んだと?!(表驚訝,竟然、竟敢)」以及了解事情真相之後的哈哈大笑就將三兄弟密不可分的情意描繪得有血有肉。這也為後面張、關二人被斬,劉備怒不可遏地發狂般大軍東徵討吳埋下了伏筆。也許在以往的無雙當中,ω-Force給人的感覺便是在用CG動畫連接每一次戰鬥,甚至有些橋段都不能稱之為劇情,更像是武將個人的時裝秀,而在《真三國無雙6》之中,我們著實是在被劇情牽著走的前提下痛痛快快地打著每一場戰鬥。在試玩遊戲時,我們就曾因為劇情太過精彩而不知不覺地從黃金賊之戰打到了定軍山之戰,然而當我們正納悶為什麼這一次的劇情如此之長去看了看資料才知道,原來這蜀傳當中竟有十幾個關卡。劇情模式的一個蜀傳都可以讓我們打上5、6個小時,更不要談後面的魏傳、吳傳以及晉傳了。


本作突出了蜀勢力與其他勢力治國態度方面的差異 
PC版本《真三國無雙6》的畫面流暢性相比家用機版有了長足的進步

    戰鬥前的準備也相當有意思,我們習慣了在戰鬥之前看著敵我雙方在3D地圖上以紅藍色表示的界面中調整各種裝備、屬性。而在《真三國無雙6》當中,每一次戰鬥前的準備都會發生在城池內,在這裡為了更好的理解劇情,ω-Force還特意為許許多多的士兵NPC加入了臺詞,對黃巾賊的憤怒、對董卓的怨恨、對糧餉不足肚子餓的埋怨,都能讓玩家更好地感受劇情氛圍。另外,在不同關卡前準備時,背景音樂也會伴隨劇情有所變化,而一旦開打,城門一開我們立刻可以進行遊戲而不需要Loading也讓遊戲的流暢性大增。總之,這一切一切的準備都是在為了能夠更好地推進劇情而做。

EX攻擊與Charge攻擊的融合

    剛剛上手《真三國無雙6》的戰鬥其實給人一種《無雙大蛇》的感覺,EX頗有《無雙大蛇》中R1技的設定,只不過釋放的時候需要專門的對應武器。比如諸葛亮在使用蒲扇的EX攻擊時可以在一套連招之後放出龍捲風。


武將在獲得屬性加成後身體會呈現泛光特效

 
左下方的人物狀態條也經過了重新設計

    同時,本作還提供了雙武器切換系統,在家用機版《真三國無雙6》推出之時就有玩家認為本作的武器更換有取自《忍者龍劍傳》中武器設定的感覺,但切換時會進行一次特殊攻擊仍顯繁瑣。關於這一點到底是不是真的我們就無從考證了,但畢竟Tecmo併入光榮旗下這種事情我們誰也說不準,對吧?(笑)


初始關卡的敵將屬性並不高,玩家可進行上手練習 
玩家依然可以通過包子來恢復體力

    大多數時候我們已經習慣了以往無雙中的C4以及C6攻擊的泛用型,所以使用的時候會著重使用這兩套連續技,但當你被圍攻需要解圍、手頭上又沒有足夠的無雙值來釋放無雙技能的時候,一個EX攻擊也許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然,從《真三國無雙5》到《真三國無雙6》,我們可以看到ω-Force在對不同類型戰鬥方式進行探索,也許在下一款《真三國無雙7》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更好的戰鬥方式。


雙武器切換系統的加入也提高了武將攻擊的可變性

    最有意思的恐怕還真的要算是雙武器系統了。每一個武將都有自己天賦下的專屬武器,而這些武器在點開了專門的屬性點之後還能進行額外的天賦攻擊。但有的時候看著一些奇妙的組合還真是另有一番樂趣。本作當中,使用弓作為武器的武將時戰鬥的爽快感確實有一些不足,但是當我們為黃忠裝備了西洋劍之後,戰鬥時的感覺立刻改善了不少。嘗試著去感受一下舉著手雷向前衝的張飛吧,站在長坂坡橋上,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霸氣就在這電光石火間表現得淋漓盡致。敢過翼德把守之橋,先讓胖爺賞你一顆手雷嘗嘗。

武器改造系統與印系統的切入

    本作的武器獲取以及改造系統與以往有了比較大的不同,在以往的無雙作品中,我們為了真豪龍膽也許要對一張地圖刷上好幾次才能拿到數值不錯、屬性不錯的武器,而在本作當中,玩家在擊敗了關鍵武將之後(注意,是關鍵武將,不是那些大眾臉武將),武器會直接掉落,而每當你獲取了這一類型的武器,在以後的戰鬥中,武器將會自動提升。


印的加入相當於是為武器嵌入了不同的特殊效果

 
為道具嵌入印之後,武器屬性也會上升

    當然有一點要提到的是,玩家在蜀傳中拿到的武器,在攻略魏傳等其他勢力劇情戰鬥時也可以沿用。這無疑提高了玩家的遊戲效率。同樣的一個關卡,比如黃巾賊之戰我們要打上三遍,但是在第二遍第三遍時,你大可以換上已經在蜀傳中獲得的性能不錯的武器去使用。


屬性特技中可以讓武將學會更多攻擊技巧

 
武將自身的攻擊技法可以通過屬性特技來調整

    印系統更像是武器的自定義系統,在這個系統下,你可以為武器嵌入不同屬性的印,有提高攻擊範圍的、有提高攻擊力的、有提高移動速度的,對於那些比較斷腿、武器攻擊範圍又比較窄的武器來說,通過印系統也可以大大改善這些缺點。


歷代無雙作品皆有的攻擊動作一覽表

    玩家在擊敗武將之後還將獲得武勳,武勳可以增加武將的攻擊招式以及開啟天賦攻擊屬性。C6以後的Charge攻擊也需要武勳進行開啟,第二個無雙槽、更多的體力、更高的攻擊力也都離不開武勳。但事實上玩家也不必為了武勳而特地去一遍遍地刷,在劇情模式下,基本在打到後期的戰鬥時,你所獲得的武勳已經足夠開啟全部屬性點。所以,每一次進行戰鬥準備時,千萬別因為更換了武將而忘記了為武將開啟新的招式。

PC版本秒間60FPS的爽快感

    PC版本的《真三國無雙6》相對家用機版的《真三國無雙6》要晚上一年,但是與此相對我們獲得了更好的畫面表現以及更多的同屏人數和流暢度。


測試平臺在測試時施放無雙遊戲幀數也能維持60FPS 
擊殺敵方武將之後畫面會給出特寫

    在PC版《真三國無雙》正式發售前光榮還特意放出了PC版的Benchmark測試軟體讓玩家來測試自己的機器能不能帶動這款遊戲。但是鎖定30/60幀自動切換的設定著實讓人鬱悶了一把,不過在諸多遊戲論壇上仍有大批玩家發帖說明自己的機器無法保證滿幀運行《真三國無雙6》。


大喬的專用武器和小喬一樣都是扇子

 
不同武器的攻擊效果的差異性表現得非常不錯

    其實對於這種同屏人數非常多的無雙類型遊戲來說,CPU的作用更大。也許你有一塊不錯的顯卡,但是CPU不太給力的話,恐怕在遊戲的過程中還是會掉幀的。


大喬在施放無雙時仍不忘賣下萌

 
利用無雙將敵人一掃而光吧!

    另外,各位玩家一定要注意的是PC版本的《真三國無雙6》的遊玩過程中儘量不要用Alt + Tab切出桌面,每一次切出桌面都有可能使得遊戲畫面發生破損,我們在更換了不同的測試平臺之後遊戲中仍然會有這種現象發生,想必也就不是因為硬體平臺導致的了。

來談談音樂、細節、以及MOD

    《真三國無雙6》的音樂一如既往的優秀,時而高亢時而低沉,大部分的BGM都以搖滾樂為主要音樂類型。當然我們仍然懷念《真三國無雙4》中曾出現過的康定情歌Remix版。
夏侯惇在殺死關羽之後的沉默裡包涵了些許意味

    《真三國無雙6》的配音也是值得一提的一點,每一個人物配音都足夠優秀也足夠專業。只是有的人物形象的聲音確實聽起來與我們從小接受的三國人物形象稍顯不符。話說,小喬(配音:島方淳子)你真的有必要說話這麼嗲嗎?


熱血的BGM增加了玩家在進行遊戲時的興奮度

    另在對話方面,《真三國無雙6》也是表現頗佳。當曹丕第一次見到甄姬時,會發生對甄姬一見鍾情的內心獨白,而當第二次戰鬥曹丕戰勝甄姬之後,甄姬但求一死,曹丕卻酷勁兒十足地來了一句「我不殺你,當我內人吧」,真是讓人覺得相當有意思。


每一位角色討敵成功之後的語氣都有所不同

    對白細節部分的描繪也是樂趣多多,我們都知道武將在討伐成功地方大獎之後都會來上那麼一句「敵將、討ち取ったり」,然而根據武將性格不同,每個人的對白又有所不同,有的人稱自己為老子,有的稱自己為我。當然,這一點在以往的無雙作品中就有所體現,這一次只不過是繼續沿用了這一特點罷了。


PC版獨有的MOD改造也為遊戲增添了新的樂趣(圖片來源於網友MOD截圖)

    PC版相對家用機版還有一個優勢就是PC版擁有數量眾多的自定義MOD,通過國人玩家的不懈努力與探索,我們可以為王元姬等女性角色換上更為養眼的服裝,也可以為遊戲打上增加遊戲畫質的補丁,這一點也是家用機版《真三國無雙6》無法實現的。

總結:你不能錯過的無雙作品

    相對於前作《真三國無雙5》來說,《真三國無雙6》的畫面效果有改進,但也有退步。我們不用再面對《真三國無雙5》的那種全屏瞎狗眼泛光效果進行遊戲就是一個最大的進步(參考下方配圖)。但是在《真三國無雙6》當中,過場即使演算動畫裡那超低精度的貼圖又讓人懷疑ω-Force是不是在偷工減料,明明在可控條件下,遊戲的畫面至少看起來還不賴,怎麼到了即使演算過場裡,劉備的盔甲就糊得不行了呢?怎麼遠處那個山頭的貼圖看起來就像是瀝青鋪完了還沒幹呢?


《真三國無雙5》的全屏泛光效果

    無論是家用機版的《真三國無雙6》還是PC版的《真三國無雙6》都是動作遊戲玩家以及無雙系列Fans所不可不玩的無雙遊戲,著重劇情描繪的本作能夠為玩家帶來更多三國故事上的感動。當然,我們無法苛求遊戲中的情節到底與史實情節有多大的出入,能把故事講好,讓我們有代入感,這對於一款遊戲的劇情設計來說就已經算是做到家了。


《真三國無雙6》中終於改善了前作的泛光效果

    動作手感方面也是一如既往的行雲流水,諸多隱藏分支的設計也極為有趣。你可以從正面打擊敵人,也可以繞道背後殺他個出其不意,敵兵根據你的進攻策略也會做出不同的反應。雙武器系統的加入使得單個武將的可玩性大幅提升,使用雙截棍的關羽、使用手雷的張飛、揮舞著偃月刀的諸葛亮,這些你真的不想嘗試一下麼?


猛將傳加入的其他模式也增加遊戲的可玩性

 
PC版同捆猛將傳的確是非常厚道

    在通掉劇情模式之後,編年史模式、挑戰模式也有足夠的內容等著玩家去探索。其中尤以編年史模式為重,相信我,在這個模式下,你可以玩上足足一個月。而支援獸系統的加入也是別有新意,但單獨的這一個小設計不足以遮擋該遊戲的最大特色。另外由於PC版本硬體機能的強大,在PC版《真三國無雙6》當中,每一次戰鬥都可以很隨意地突破千人斬,但在千人斬之後似乎除了一句誇獎又沒有什麼其他東西了。


武將的臺詞、模型也都可以自由預覽

 
偶爾看一看武將們的表情也是很有意思的

    總的來說,如果你喜歡無雙類型遊戲,如果你沒有XB360、PS3遊戲主機,又討厭PSP版《真三國無雙6 Special》的低畫質,如果你想找一款遊戲能夠發洩一下、感受一下一騎當千的武將的感覺,那麼你一定要試一試PC版的《真三國無雙6 With 猛將傳》。

GTX560Ti輕鬆玩轉 跑秒間60滿幀

    在本次測試當中,我們使用了GeForce  GTX 560 Ti顯卡進行測試。《真三國無雙6 With 猛將傳》的硬體需求尚可,所以GGeForce GTX 560 Ti級別的顯卡已經完全足夠流暢運行這款遊戲。


測試平臺《真三國無雙6》畫面特效設置
測試平臺《真三國無雙6》畫面解析度設置

    其實實際的遊戲測試過程我們沒有選擇官方放出的Benchmark,因為官方所放出的第一版Benchmark鎖幀上限30幀,第二版則提升到了60幀,但這兩版本的Benchmark最大解析度都僅為1280x720,著實沒有測試的必要。所以我們直接進入遊戲選擇測試平臺所支持的最大解析度1600x900、開啟全部High後進行遊戲,而在遊戲過程中我們發現遊戲幀數一直保持在60FPS,無論是面對同屏幾十人還是施放無雙技能,幀數都沒有一點的下降。


多人場景以及施放無雙技能時畫面幀數都保持在60FPS左右

    關於這一點,各位讀者可以從本文中所有遊戲截圖中所截到的幀數得知。當然我們也需要進行一些分析,同屏人數較多的情況下,對CPU的負載要求就會變大,而PC版《真三國無雙6 With 猛將傳》的畫面要求並不算太高,GeForce GTX 560 Ti已經足以玩轉,但測試平臺的Core i7-870也的確為我們提供了不小的幫助。


施放無雙技能畫面特寫截圖

    遊戲選項中提供的畫面設置並不算太多,我們在Nvidia驅動當中強制開啟8x抗鋸齒、16x過濾後發現畫面效果並沒有得到改善,也就是說通過驅動我們無法改變該遊戲的畫面特效。但能夠60滿幀進行遊戲,也足以讓我們割個痛快了。


圖片說明

    備註:關於測試顯卡規格介紹以及測試平臺配置介紹,請各位讀者參考附錄。

拆解GTX560Ti 9英寸身軀承載高性能

    GF114和GF104在規格、架構和設計上完全相同,那麼GeForce GTX 560 Ti就是GeForce GTX 460的滿規格馬甲版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進行了產品的全面拆解,具體如下:


GeForce GTX 560 Ti

    GeForce GTX 560 Ti就外觀而言,與GeForce GTX 460如出一轍,不過在散熱器導風罩上的條紋是延續了GeForce 5系的特徵。

    
GeForce GTX 560 Ti PCB正反特寫

    拿掉散熱器,GeForce GTX 560 Ti的PCB完全呈現在我們面前,其功能電氣件位置設計上延續了GeForce GTX 460的設計。GPU居中,8顆顯存圍繞GPU以1+4+3的順序排開,供電模組位居PCB右側,PCB整體長度為9英寸。

    
PCB信息

    通過檢查PCB上的代碼信息,可以看到PCB的設計版本為P1040,而GeForce GTX 460的公版PCB為P1041。從這一點上我們就能了解到,GeForce GTX 560 Ti並非馬甲,他是經過全新設計而推出的新品。同時公版GeForce GTX 560 Ti PCB上印有Made in Hong Kong,而筆者記得首測的公版GeForce GTX 460為Made in USA。


4+1相供電設計


雙6pin外接供電設計

    顯卡供電採用了4+1相設計,每相供電均採用屏蔽式電感、固態電容和優質Mosfet的組合,從而確保顯卡在濾波上的效能。同時為了滿足顯卡的供電需求,顯卡標配2個6pin外接供電(GeForce GTX 560 Ti的Power為170瓦)。


NCP5388 PWM晶片

    在核心供電上,GeForce GTX 560 Ti使用了安森美的NCP 5388 PWM IC晶片,它能最多支持4路供電控制,同時具備供電動態容差技術,令電流持續穩定輸入。


但SLI MIO接口設計

    貌似NVIDIA現在並不希望非旗艦系列支持2路以上的SLI技術,除了GF100和GF110核心的產品外,其他所有產品均只標配一個SLI MIO接口,GeForce GTX 560 Ti也不例外,其最高支持2路SLI。


DVI *2 + Mini HDMI組合

    在視頻信號輸出接口上,GeForce GTX 560 Ti標配DVI *2 + Mini HDMI接口,與其他公版NVIDIA DirectX 11產品保持一致。這樣的設計既能滿足普通用戶需求,又能滿足高清玩家需求。雖然Mini HDMI接口的顯存或者轉換器普及度不高,但是好在很多品牌已經將顯存或轉化器作為附件免費提供給用戶。

附錄:測試平臺詳細配置

  性能測試使用的硬體平臺由Intel Core i7-870、技嘉P55-UD4 GIGABYTE GA-P55-UD4主板和2GB*2雙通道DDR3-1600內存構成。細節及軟體環境設定見下表:

測 試 平 臺 硬 件

中央處理器
Intel Core i7-870 Extreme Edition
(4核 / 超線程 / 133MHz*24 /
8MB共享緩存 )

散熱器
Thermalright Ultra-120 eXtreme
(單個120mm*25mm風扇 /
1600RPM)

內存模組
Apacer 獵豹二代雙通道套裝
PC3-12800
(SPD:1757 9-9-9-24-1T)

主板
技嘉P55-UD4 GIGABYTE
GA-P55-UD4
(Intel P55 + ICH10R Chipset)

硬碟
Hitachi 1T
1TB / 7200RPM / 16M緩存 /
50GB NTFS系統

電源供應器
AcBel R8 ATX-700CA-AB8FB
(ATX12V 2.0 / 750W)

顯示器
LG M228WA
(22英寸LCD / 1680x1050解析度)

  我們的硬體評測使用的內存模組由宇瞻(Apacer)中國區總代理佳明國際提供,電源供應器、CPU散熱器由華碩(ASUS)玩家國度官方店、利民(Thermalright)的北京總代理,COOLIFE玩家國度俱樂部提供。

操 作 系 統 及 驅 動

作業系統
Microsoft Windows 7
Ultimate RTM
(中文版 / 版本號7600)

主板晶片組驅動
Intel Chipset Device Software
for Win7
(WHQL / 版本號 9.1.1.1125)

桌面環境

( 1680x1050解析度)

  為保證系統平臺具有最佳的穩定性,此次硬體評測中所使用的作業系統均為Microsoft Windows 7 正版授權產品。使用Windows 7正版軟體能夠獲得最好的兼容性以及系統升級更新服務。

  用戶在體驗或購買安裝Windows 7的作業系統時請認準所裝系統是否已經獲得正版授權許可!未經授權的非正版軟體將無法獲得包括更新等功能在內的Windows 7服務。

11NVIDIA GeForce GTX 560詳細參數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