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宇宙輝光「閃瞎」科學家!超強伽馬射線暴或是見證磁星誕生

2020-11-22 騰訊網

天文學家發現了一次特殊的伽馬射線爆發產生的紅外光,這一奇異的光芒不僅比之前認為的更明亮,而且其亮度也超出了傳統模型計算的範圍。

今年5月探測到的這次閃光來自幾光年外的伽馬射線的猛烈爆炸,儘管只有半秒,它瞬間釋放出的能量超過了太陽在整個100億年生命周期內所產生的能量。

這項研究已被《天體物理學雜誌》接受。

美國宇航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在爆炸發生後的3天內迅速捕捉到了這束輝光,並確定它的近紅外發射比預測的要亮10倍,這與傳統模型相悖。這些觀測結果不符合傳統的短伽馬射線爆發的解釋,哈勃望遠鏡的近紅外輻射太亮了。

為了確定這一新現象的確切亮度,研究小組利用位於夏威夷毛納基的W.M.Keck天文臺精確定位其所在星系的精確距離。

利用凱克天文臺的低解析度成像光譜儀(LRIS)和深度成像和多目標光譜儀(DEIMOS),研究小組確定爆炸來自一個紅移為z=0.55的星系——比最初計算的距離遠了不少。

短伽馬射線爆發是目前宇宙中已知的最具能量和爆炸性的事件之一;它們活得快,死得也快。

科學家們認為,這種現象是2顆中子星合併而成的,這2顆中子星的質量相當於太陽的密度被壓縮成一個小城市的體積。中子星的密度如此之大,以至於在地球上,一茶匙的重量就有十億噸!

中子星合併是非常罕見和極其重要的,因為科學家認為它們是宇宙中重元素的主要來源之一,比如金和鈾。

當短伽馬射線爆發時,科學家們就知道,即將看到一顆千新星,其峰值亮度通常達到經典新星的1000倍。千新星是重元素放射性衰變產生的光學和紅外輝光,是2顆中子星合併或中子星與黑洞合併時所特有的。

而在這次爆發中,科學家們看到的光太亮了,即使是傳統的千新星也無法解釋。

它們為異常明亮的爆炸提供了一種可能的解釋:雖然大多數短伽馬射線爆發可能會導致黑洞,但在這種情況下,中子星合併可能會形成一個磁星,一個具有非常強大磁場的超大質量中子星。磁星將大量能量沉積到千新星的噴射物質中,使其發光更加明亮。

有了這樣的事件,研究小組預計,在未來幾年內,爆炸產生的噴出物將產生射電波長的光。後續的無線電觀測可能最終證明爆炸的起源確實是一個磁星。從中子星合併而來的磁星誕生,以前從未被明確地看到過,因為它們被認為是罕見的結果。

短伽馬射線爆發是由美國宇航局的尼爾·蓋爾斯·斯威夫特天文臺首次探測到的。一經出動其他望遠鏡進行多波長觀測,其他小組迅速出動。他們用Swift天文臺分析了X射線的餘輝,用Las-Cumbres天文臺的全球望遠鏡、哈勃望遠鏡和Keck天文臺分析了光學和近紅外波段的餘輝,並用非常大的陣列分析了射電波段的餘輝。這種特殊的伽馬射線爆發是科學家能夠探測到整個電磁光譜中的光的罕見例子之一。

美國宇航局即將推出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特別適合這種類型的觀測。

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

[1]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11/wmko-ubf111220.php

相關焦點

  • 超強伽馬射線暴再次出現,人眼若直視它,將會被閃瞎
    引言:科學家幾乎每年都能夠從浩瀚無際的宇宙中發現一些不可思議的天文現象,今年年初出現的伽馬射線暴就著實讓天文學家們意想不到,意想不到的並非它的出現,而是它所釋放的能量。伽馬射線暴不僅能直接閃瞎人眼,還可能揭示宇宙的起源。
  • 研究稱中子星碰撞可能產生了擁有極強磁場的罕見磁星
    科學家認為,這種類型的短爆發生在兩顆中子星碰撞時,所以當望遠鏡看到其中一顆時,就會瘋狂地爭奪電磁波譜上其他波長的觀測數據。有關的碰撞發生在大約55億年前,但我們的望遠鏡現在才接收到這些信號。研究團隊最終確定了一個被他們稱為 「磁星助推的千新星 」的模型來解釋這種極端的亮度。兩顆中子星在深空碰撞,可能產生了磁星。如果得到證實,這將是天文學家首次發現這些極端恆星的誕生。當兩個密度較大的宇宙天體-- 如中子星和黑洞相互撞擊時,就會產生千新星。
  • 地球曾遭遇過伽馬射線暴,這種強大的破壞射線,為何放過了地球?
    宇宙中存在著無數的輻射,但是我們人類因為處在地球磁場的保護下,這些宇宙射線很難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地球用磁場抵禦著宇宙中的射線,用大氣層保護著地球的氣體不外洩,不會流失到宇宙中,讓我們能夠有可以呼吸的空氣。
  • 科學家發現宇宙中竟然每天都會發生伽馬射線暴,這意味著什麼?
    2008年,科學家觀測到一次超強的伽馬射線暴,經過計算,這次伽馬射線暴竟發生於距今75億年前!伽馬射線暴發生在巨大恆星消亡之時,幾秒鐘內巨大的能量從恆星兩極噴湧而出,亮度比銀河系還亮100萬倍,這是宇宙中僅次於宇宙大爆炸的能量釋放方式。強大的伽馬射線束會橫穿整個宇宙,只要伽馬射線暴在銀河系內發生,那麼地球都會面臨滅頂之災。
  • 磁星被稱為「怪物天體」,摧毀力極強,地球周邊會存在磁星嗎?
    ,第一次在宇宙中發現了快速射電暴。過去的多年時間裡,科學家們一直在宇宙中尋找快速射電暴的蛛絲馬跡,經過大量的數據分析,現代研究認為,快速射電暴的形成原因,大致分為以下兩種:第一種,和宇宙中的磁星活動有關;第二種,則與某些緻密天體爆發時產生的激波有關。究竟答案是哪一種?
  • 發生在銀河系內奇怪的閃爍「磁星」
    最近人們又在銀河系內發現了一顆由奇異物質構成的極端天體——磁星,正在以連科學家也難以理解的方式發生著變化。 磁星的理論於1992年由科學家羅伯特·鄧肯(Robert Duncan)及克裡斯託佛·湯普森(Christopher Thompson)首先提出,在其後幾年間,這個假設得到廣泛接納,去解釋軟伽瑪射線復發源(soft gamma repeater)及不規則X射線脈衝星(anomalous X-ray pulsar)等可觀測天體。
  • 這個宇宙「神秘電波」源頭找到了!中外科學家首次確定一個快速射電暴起源於磁星
    儘管它只閃爍了千分之一秒,科學家還是通過多個頻段的測量確定了其來源——銀河系內正處於活躍期的一顆磁星SGR 1935+2154。長期以來,關於快速射電暴的來源,科學家一直有不同的推測。其中,磁星驅動理論受到廣泛支持。
  • 距地134億光年,最古老的伽馬射線暴被發現,爆發瞬間極度震撼
    科學家們第一次發現它,是在1967年,當時美國發射的船帆座衛星上,突然檢測到了來自宇宙中的伽馬射線暴現象,不過當時觀測數據並沒有公開,而是一直到了1973年,才第一次對外公布,因為當時美國方面經過了多年的研究後,確認發現的這場神秘的伽馬射線暴,發生的地點並不是在地球上,而是遙遠的宇宙深處。
  • 宇宙中隨機伽馬射線暴能量堪比宇宙大爆炸,外星文明或因此而滅絕
    任何溫度高於絕對零度(零開爾文,相當於零下273.15攝氏度)的物質都可以發出電磁輻射,從理論上來說,不存在等於或者低於絕對零度的物體,所以人類就是生存在被電磁波包圍的宇宙之中,伽馬射線就是一種波長極短的(短於0.2埃)電磁波,甚至比X射線的波長還要短,而且伽馬射線的頻率極高,大於1.5 千億億 赫茲,極短的波長、極高的頻率賦予了伽馬射線超強的穿透性與驚人的能量
  • 科學家測出:十年前的超強伽馬射線暴發生於距地球70億光年遠處
    伽馬射線暴,是已知的宇宙中最強最致命的武器。它釋放的能量有多大?持續幾分鐘時間的伽馬射線暴,所釋放出的能量相當於100億顆核彈在1000億年裡每秒爆炸一次所釋放出的能量總和!而所發出的伽馬射線本身是一種高能光束,當它向某個方向集中發射時,瞬間會將附近的行星氣化!2008年3月,科學家們觀測到一次一分多鐘的伽馬射線暴。經科學家測算,這次伽馬射線暴發生在距地球70億光年處的宇宙深處,它已經在宇宙中穿梭了70億年!因此,它到達地球時,已經非常微弱了!
  • 伽馬射線暴!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到遙遠星系中無法解釋的光亮
    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到遙遠星系中無法解釋的光亮(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幾個月前,哈勃太空望遠鏡和全世界的其他科學工具聚焦於源自宇宙各地的巨大伽馬射線暴。巨大的伽馬射線暴在半秒內釋放的能量,比我們的太陽在其整個100億年的生命中產生的能量還要多。
  • 科學家觀測到超強伽馬射線暴,那是什麼?聽說有可能毀滅地球?
    一對伽馬射線暴(GRB)被一個國際的天文學家小組發現了,其能量比以往觀測到的任何物質都要強大。GRB是宇宙中已知的最強的爆炸,但這些最新的觀測表明,我們以前是大大地低估了它們的真正潛力。當它們與大氣接觸時,伽馬射線會引發粒子級聯,進而產生一種被稱為切倫科夫光的現象,這種現象可以被特殊裝置的望遠鏡探測到。
  • 閃爍千分之一秒|科學家首次確定一快速射電暴源於磁星
    11月5日,在發表於《自然》的3篇論文中,中外科學家通過多個衛星及地面望遠鏡的觀測認為,銀河系內的一顆磁星是今年觀測到的一個快速射電暴的起源。 這是人類首次確定一個快速射電暴的起源,也是首次在銀河系內觀測到快速射電暴。
  • 僅次於宇宙大爆炸,探測到迄今為止,能量最強的伽馬射線暴
    宇宙中最強烈爆炸產生的能量甚至比之前已知的更高:使用專門的望遠鏡,兩個國際研究小組記錄到了從伽馬射線爆發中測量到的最高能量伽馬射線,達到了可見光的1000億倍。使用H.E.S.S.和MAGIC望遠鏡的科學家們在《自然》期刊上發表了其觀察結果,這是第一次用地基伽馬射線望遠鏡探測到伽馬射線爆發。
  • 僅次於宇宙大爆炸!探測到迄今為止,能量最強的伽馬射線暴
    使用H.E.S.S.和MAGIC望遠鏡的科學家們在《自然》期刊上發表了其觀察結果,這是第一次用地基伽馬射線望遠鏡探測到伽馬射線爆發。DESY在兩個天文臺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兩個天文臺都是在Max Planck Society的領導下運行。伽馬射線暴(GRB)是在宇宙中的某個地方每天都在發生的突然、短暫的伽馬輻射爆發。
  • 科學家觀測到超強伽馬射線暴,那是什麼?聽說有可能毀滅地球?
    一對伽馬射線暴(GRB)被一個國際的天文學家小組發現了,其能量比以往觀測到的任何物質都要強大。GRB是宇宙中已知的最強的爆炸,但這些最新的觀測表明,我們以前是大大地低估了它們的真正潛力。,形成超新星所引發了伽馬射線暴。
  • FAST追蹤到磁星與快速射電暴之間的聯繫
    它表現為一個持續時間很短、非常明亮的射電脈衝輻射,科學家將這種毫秒閃現的電波形象地稱為快速射電暴。可別小瞧這幾毫秒的閃現,雖然它存在的時間非常短,但能量特別高。在這幾毫秒的時間裡,它可以把地球上幾百億年的發電量,完全以射電波的形式釋放掉。「我們認為,快速射電暴是由自然的天體物理過程產生的。根據探測的輻射特徵和觀測特性,我們覺得它應該來自磁星的磁層。」
  • 科學家發現迄今為止宇宙最強伽馬射線暴,對我們有何影響?
    在有可能導致人類滅絕的潛在威脅中,除了小行星、核武器、太陽爆發之外,還有一種,那就是伽馬射線暴。伽馬射線暴的產生和恆星的死亡息息相關,通常出現於恆星死亡的過程中。伽馬射線暴攜帶著大量的能量,不論射到哪裡,都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因此,科學家們始終對伽馬射線暴給予高度的重視,防止地球遭遇不測。
  • 閃爍千分之一秒|科學家首次確定一快速射電暴源於磁星
    儘管它只閃爍了千分之一秒,科學家還是通過多個頻段的測量確定了其來源——銀河系內正處於活躍期的一顆磁星SGR 1935+2154。長期以來,關於快速射電暴的來源,科學家一直有不同的推測。其中,磁星驅動理論受到廣泛支持。
  • 難以置信也難以解釋,科學家觀測到一次莫名的宇宙爆炸事件
    NASA / ESA今年5月22日,天文望遠鏡在距離地球十分遙遠的宇宙中偵測到了一次短伽馬射線暴。而接下去發生的事情讓天文學家既感到震驚又感到不可思議。通常認為,短伽馬射線暴是中子星合併產生的。理論模型預言中子星合併產生的紅外輻射量只會在一個相對固定的範圍內波動。但是在對這個伽馬射線暴源頭進行了深入持續的觀測之後人們發現,其產生的紅外輻射量比理論預言高出10倍以上。據此天文學家認為,此次中子星合併形成的不是黑洞,也不是一顆普通的中子星,而是別的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