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現在還在進化嗎?

2020-11-25 上海觀察

 「進化」一詞的本意並不含有「進步」的意思。進化,可以變得更複雜高級,也可以變得更簡單原始。人群中的各種持續穩定的變化,都可以叫做進化

 基因突變是極其偶然的,是基因組在傳代過程中偶然「抄錯」造成的,與外在環境沒有任何關係。沒有的功能,一般不會憑空產生

 保護人類的各種多樣性,保留一個奼紫嫣紅的世界,人類才會有安全的未來

《解剖學報》日前發表了澳大利亞馬切伊·亨內貝格教授團隊的論文:《人類前臂正中動脈留存現象近期增多:一項微進化變化》,論文指出,人類的前臂上,一般有兩條動脈,橈動脈和尺動脈。但是在胎兒時期,承擔前臂供血的是正中動脈。大部分人出生以後,正中動脈在大約8周後就漸漸萎縮了,取而代之的是橈動脈和尺動脈。可並不是所有人的正中動脈都會萎縮,結果就是有的人有正中動脈,有的卻沒有。它體現了人體特徵在人群中的多樣性。

人類的不同個體之間,裡裡外外的各種特徵存在著各種差異,這就是多樣性。比如基因組序列的差異,叫做基因組多樣性。除基因組序列之外的各種特徵,包括外形、生理病理狀況、生化指標、思維心理特性等等的差異,叫做表型組多樣性。正中動脈的有無,就屬於表型組多樣性。

研究發現,這種多樣性往往在人群之間有差異,但在同一個人群中相對穩定。比如,歐洲人群中金色頭髮比較多,東亞人群中金髮就非常少。東亞人群經歷了數萬年歷史,金髮在人群中的比例也並沒有改變。如果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的各種特徵都相對穩定,沒有什麼變化,進化的腳步仿佛就停下來了。人類到底有沒有在變化,並不容易觀察。

亨內貝格教授團隊這篇論文的研究,卻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正中動脈在1880年代的澳大利亞人群中的比例大約是10%,在1990年代的比例大約是30%,而現在,比例上升到了35%。這可不算什麼緩慢的變化了。如果按照這個速度持續發展下去,不出一百年,澳大利亞人都會有正中動脈了。

這樣看來,人類還是在不經意間發生著各種變化。這算不算進化呢?人類還在進化嗎?

其實,因為翻譯用詞的原因,我們對「進化」往往有誤解,以為只有進步的變化才叫進化。「進化」一詞的本意並不含有「進步」的意思。進化,可以變得更複雜高級,也可以變得更簡單原始。人群中的各種持續穩定的變化,都可以叫做進化。

從程度上,進化又分為兩種。從一個舊的物種變成一個新的物種,叫做宏進化。在物種內部從一個樣子變成另一個樣子,叫做微進化。正中動脈在人群中由少變多,是典型的一種微進化。

是什麼原因推動了微進化呢?首先,微進化需要「素材」。如果人類從來沒有正中動脈,或者沒人出生後保留正中動脈,那就不存在「由少變多」了。任何表型特徵都是有基因的影響因素的。是否保留正中動脈這一特徵,一定也有對應的基因突變。也就是說,有正中動脈和沒有正中動脈的人,肯定在對應的基因序列上存在不同。這種不同的基因突變,就是微進化的「素材」。

所以,進化首先要有基因突變,然後各種因素讓這些有基因突變的人漸漸變多或者變少,讓進化最終改變人群的面貌。

導致基因突變攜帶者比例改變的因素多種多樣,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自然選擇。如果一個突變對生存有危害,擁有它的個體生存能力比其他人弱,就會被自然選擇漸漸淘汰掉。反過來,如果這個突變讓個體變得更適應環境,生存能力更強,在人群中就會越來越多。

自然選擇的因素同樣也是複雜多樣的,有的是持續存在而緩慢作用,有的短暫存在但是作用很強。短暫自然選擇最典型的就是瘟疫,中世紀歐洲的黑死病殺死了很多人,存活下來的人顯然抵抗能力更強,造成的結果是瘟疫前後的歐洲人相關基因比例完全不一樣。

現在流行的新冠病毒雖然沒有黑死病那麼可怕,但是不同人感染以後的反應差異很大,有的人毫無感覺,有的人迅速病危,這必然與相關抗性基因的差異有關。針對西班牙重症病人的研究發現,若干腎臟相關基因的差異和A型血基因與重症有關。如果我們對這次疫情放任不管,病毒必然會殺死大量無法抵抗的人,造成人群中基因比例發生重大改變。這或許也叫做「微進化」,但是這樣的代價是現代文明無法承受的。

緩慢選擇的案例就更多了。特別是當人們遷徙到極端環境中,嚴酷的環境必然會改變人群的基因比例。例如青藏高原的高寒缺氧,對當地人的影響肯定非常大,一般認為,藏族上高原兩千多年了,早已適應了高原生活,應該已經改變完成了。但有一項研究,調查了青藏高原上流產胎兒的基因,發現他們的輸氧能力相關基因與健康出生的嬰兒完全不同。這一在出生過程中的淘汰,正繼續改變著藏族的基因,讓藏族持續進化。

不僅僅是極端環境,其實任何地區的人群都會受到當地環境的影響。這種環境包括外在的氣候環境,以及飲食造成的內環境。中國的飲食可能是全世界最複雜多樣的,各地的飲食差異非常大。多數人大概想不到,這些飲食悄悄改變了我們的基因比例。

對全國各地漢族人群的調查發現,漢族雖然基因同源性很高,但各地漢族存在大量基因突變頻率差異。這些差異主要集中在三大類群中——心血管相關基因、腎功能相關基因、肝功能相關基因。心血管相關基因的差異主要是氣溫不同造成的,而腎和肝的相關基因差異,則大多與代謝食物中的特殊成分有關。人食五穀雜糧,難免或多或少攝入一些有毒害的成分。一個地區的人群長期食用一類食品,能夠消解這些食品中特定有害成分的基因突變,就會漸漸被選擇增多。這就是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當地人吃當地菜基本沒什麼問題,外地人吃多了可能就會水土不服。所以異鄉的特產再好吃,也不如媽媽做的菜好吃。

經常聽到這樣的玩笑話,「中國人什麼沒吃過?早就百毒不侵了!」有毒害的食品吃多了,就一定能進化出抗性嗎?這當然沒道理。

一方面,進化沒有這麼快,需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才能改變人群的一個特徵。而且要付出淘汰大量不適應者的進化代價。

另一方面,如果根本沒有對應的解毒基因,也就是說進化的「素材」——基因突變不存在,那麼選擇作用再強也是沒有作用的。所以我們對食品安全是不能馬虎的。近日黑龍江酸湯子中毒事件的禍首米酵菌酸,就是沒有解毒基因的。有的地方的居民喜歡食用野山菌,容易誤食毒菌致死,這在進化中也是無解的。甚至到達中國才不到400年的辣椒,很多地方的人都以為自己已經完全適應了,研究卻發現它繼續危害著食用者的食管和直腸。

所以,沒有基因突變,進化也是無米之炊。而基因突變是極其偶然的,是基因組在傳代過程中偶然「抄錯」造成的,與外在環境沒有任何關係。沒有的功能,一般不會憑空產生。科幻電影《未來水世界》中能夠在水底呼吸的人,自然進化是不太可能出現的。

一種類型變多,一般是有優勢而適應環境。那么正中動脈的優勢是什麼呢?這確實非常難確定。或許是因為現代生活對手指的靈活度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這一特徵的變化,更有可能與自然選擇無關。很多比例的變化,很可能是人群的世代之間的隨機波動,這叫做「遺傳漂變」。

還有一些特徵,可能本身沒有什麼優勢,但是控制這一特徵的基因突變同時控制著另外一個特別有優勢的特徵,或者與另一個優勢特徵的基因突變在染色體上緊緊挨在一起。當那個優勢特徵被自然選擇增多的時候,另一個沒什麼用的特徵也順便變多了,這就叫做「搭車效應」。

比如東亞人群為了適應季風性氣候的溼熱,皮膚的排汗能力大幅提升,而控制這一特徵的外胚層總控一號基因(EDAR1)的突變,同時控制產生鏟形上門齒,結果東亞人幾乎全部都有鏟形上門齒,儘管這一特徵看似沒什麼用處。擁有正中動脈的人在人群中持續增多,非常有可能也是「搭車」產生的現象。

各種各樣的因素和規律,改變著人類的基因組和表型組,讓人類的模樣悄悄發生著變化。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無知無覺,只有認真研究,才會發現進化無處不在。進化讓人類擁有更強的生存能力,但進化是以多樣性為素材的。保護人類的各種多樣性,保留一個奼紫嫣紅的世界,人類才會有安全的未來。

相關焦點

  • 人類還在進化嗎?
    如果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的各種特徵都相對穩定,沒有什麼變化,進化的腳步仿佛就停下來了。人類到底有沒有在變化,並不容易觀察。亨內貝格教授團隊這篇論文的研究,卻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正中動脈在1880年代的澳大利亞人群中的比例大約是10%,在1990年代的比例大約是30%,而現在,比例上升到了35%。這可不算什麼緩慢的變化了。
  • 現在人類還在進化嗎?在快速退化!抱歉讓你失望了
    有的國家大麻都合法化了,你能保證將來不會有更不好的東西合法化的一天嗎空氣汙染,水汙染,五花八門的騙局……人類整的糟糕的事情三天二夜也說不完你可能還會問 為什麼人現在不進化了?海雲青飛:生命默認只有在環境的壓迫下才會進化,這是被動進化,生物學家還沒有發現生命主動進化自己的例子人類的祖先在環境的壓迫下直立行走了數百萬年的時間才被動地進化成了人類,現在沒有了新的環境壓迫人類繼續進化,那麼人類就只能退化了
  • 人類現在還在進化嗎?當人類走出非洲時,還是原來的「自己」嗎?
    約5萬年前,我們人類離開了非洲祖先的故土。當人類的祖先用簡單的石器和採獵者的生活方式,首次從非洲大陸擴張開來時,我們人類真的還是原來的自己嗎?這是個簡單的問題,卻有著複雜的答案。答案可以是「不是」、「是」、「是也不是」,或「有可能」。
  • 人類還在進化嗎?從進化論角度談精神建設
    自然法則下,動物為了生存而不斷進化。但如今的人類,已經不再面對自然選擇。不再被選擇的人類,是在野蠻生長嗎?不,人類目前還面臨著選擇——社會選擇。在主要矛盾改變後,我們必須從頭審視它,依此選取評價標準。自然選擇中,留下更多後代是唯一評價成功的標準。但在社會選擇中,我們尚不能將後代數量與社會地位(社會競爭的結果)劃等號。
  • 人類還在進化嗎?進化成什麼呢?
    許多人會認為,人類擁有較大的大腦和先進的科學技術,現在人類已達到進化高峰期,可能已停止進化。
  • 人類是否還在進化?科學研究表明,人類進化的速度超乎想像
    人類是否還在演化?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人的答案或是不知道。的確,演化是一件很緩慢、很漫長的事情,慢到我們幾乎感覺不到它在發生,長到我們用盡一生也無法看到它的變化。但話又說回來,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僅憑自我感覺來判斷一件事,我們應通過一系列科學數據來分析。
  • 人類還會再進化嗎?科學家發現人類仍在進化,最先進化的器官是它
    1859年,達爾文發表了他的進化論,在這篇論文中包含了大量的可以證明進化論的證據,從那以後進化論就開始被科學界廣泛認同。如果達爾文的進化論是正確的話,人類從猿猴進化到現在的形態用了整整六百萬年,但是人類還會再進化嗎?或者說,人類已經到達了進化的終點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討一下這個話題。
  • 人類還會再進化嗎?科學家發現人類仍在進化,最先進化的器官是它
    1859年,達爾文發表了他的進化論,在這篇論文中包含了大量的可以證明進化論的證據,從那以後進化論就開始被科學界廣泛認同。如果達爾文的進化論是正確的話,人類從猿猴進化到現在的形態用了整整六百萬年,但是人類還會再進化嗎?或者說,人類已經到達了進化的終點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討一下這個話題。
  • 現在的人越來越現實,這是人類進化了嗎?
    在的人越來越現實,這是人類進化了嗎?profile-avatar百鍊成鋼自媒體2021-01-03 12:39個人認為現在感覺周圍的人變得越來越現實冷漠,做事幹活一本正經是人類進化了。人的思維變得獨立做任何事情將不在是盲目的,因為做這件事沒有目的,就沒有意義。
  • 人類還在進化嗎?這六大變化告訴你答案
    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這是科學界目前的主流觀點。但是一直以來,就有人懷疑進化論,不相信人類是從猴子進化的。我們今天就列舉6個身體進化中留下的痕跡,這些都是人類進化珍貴的紀念。首先是智齒。
  • 人類還在進化嗎?最新研究很悲觀
    來源:科學解碼現在人比原始人幾乎全方位實現了進化,包括壽命更長、掌握的工具更多、身高更高等。不過據BGR引述《Frontiers in Physiology》中刊登的最新研究表明,人類身體層面已經進化到了極致。換言之,我們的身高、骨骼強韌度、壽命等都已經觸及頂點,不會再向前發展了。
  • 人類是否還在進化,科學家列出了人類還在進化的幾個證據
    說到人類的進化,有一種誤解認為進化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事實上,作為一個物種,人類仍在進化。不僅如此,而且還比以前更快。在過去的1萬年裡,人類進化速度加快了100倍,導致了更多的基因變異。這裡有一些最好的證據。
  • 人類還在進化嗎?科學家進行實驗,高海拔地區的人類基因已改變!
    如今人類已經進入了科技時代,很多人認為人類已經停止進化了,這樣的說法有科學依據嗎?科學家認為人類的進化並沒有停止,相反在某些地區生活的人類,基因已經發生了改變,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難道人類會演變成不同的物種嗎?
  • 人類還在繼續進化嗎?生活中這幾個現象是最好證據
    按照進化論的觀點,所有的生命都在不斷進化當中適應環境,但人類或許是個例外。人類是目前地球上唯一一種智慧生物,現在人類的影響力足以改變環境,似乎不是人適應環境,而是環境在適應人類。在這種情況下,人類還會繼續進化嗎?從科學角度講,這是毋庸置疑的。
  • 《解剖學》雜誌:研究揭示人類還在不斷進化
    《解剖學》雜誌:研究揭示人類還在不斷進化(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儘管我們願意相信我們是自然進化過程的終極目標,但人類遠非完美。我們顯然與靈長類動物的祖先有很多不同,但我們的進化徵程仍在發生,新的研究揭示了一種適應性,這種適應性越來越多地發生在新生兒身上,可能是人類的下一個重大變化。這項發表在《解剖學雜誌》上的研究揭示,人類手臂上「多出」一條動脈的現象越來越普遍。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一種進化變化,表明我們的物種仍然在緩慢地變化。
  • 未來人類進化後的樣子,以你現在的審美觀能接受嗎?
    在你的記憶裡,現代人類進化過嗎?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未來我們人類會進化成什麼樣子呢?手在人類智力的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未來人手指在進化中會變長,在時代不斷的發展中,科技也在不斷的進步,尤其是智慧型手機、電腦或者是平板,已經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了。人類擁有著十分靈巧的手指,可以利用手指做很多的小細節動作,但是隨著這些智能科技設備的出現,靈巧可能已經不再是人類的優勢了。
  • 人類還在進化的鐵證,手臂上的一條血管,告訴我們人體還在改變
    我們雖然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的支配,但已經具備了主動改造自然的能力。儘管當初的恐龍統治地球長達1.65億年,但它們依然沒有形成任何的文明,停留在生存的本能上。作為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類,我們經常在思考:我們之所以達到今天的成就,是不是因為我們的身體已經足夠完美?幾乎不再有任何天敵威脅的人類,是否已經不需要進化了?
  • 現在地球的猴子,還能進化成新人類嗎?看看專家怎麼解釋
    現在地球的猴子,還能進化成新人類嗎?看看專家怎麼解釋依據達爾文的說法,人類的祖先其實是一些原始的猿猴。因為氣候和地理的不斷變化,最後它們進化成了雙腳直立的生物,最後又因為機緣巧合下學會了使用火種。在經過幾萬年進食熟肉後,大腦獲得了大量蛋白質的滋養,最後就誕生了靈智。有了思想之後,在經過文明的不斷碰撞和摩擦,最後就演變成了現在的人類。
  • 進化是沒有方向的,人類進化到現在已經達到了終點嗎?
    進化是沒有方向的,並不是人類想要什麼樣的特點就會演化出什麼樣的器官。比如:很多人想要擁有翅膀,但事實上即使我們每天揮舞雙手幾百次,我們的手也不會演化成翅膀。進化同退化是相連接的,比如說人類原來有尾巴,現在沒有了,也可以說尾巴退化。
  • 人類還在進化:藍色眼睛就是最好的例子
    人類停止進化了嗎?顯然沒有,反而進化的越來越高級。以下五種跡象就表明人類仍然在進化:喝牛奶從歷史角度來說,當人類斷奶時,負責人類消化乳糖能力的基因就已經關閉。但是當我們開始馴化奶牛、綿羊和山羊時,能夠喝奶成為了一種營養優勢。那些因出現基因突變而能夠消化乳糖的人們能夠更好的傳遞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