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速報:印度進入量子大國俱樂部 劍橋量子計算任命首席科學家

2021-01-15 啟科量子

導語: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我們要於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必須向科技創新要答案。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

啟科量子深度聚焦量子信息領域,精選一周最值得關注的行業資訊,提供最新行業觀察。

產業動態

印度進入量子大國俱樂部:DRDO實驗室開發了QRNG

位於孟買的DRDO機構的量子技術青年科學家實驗室(DYSL-QT)開發了QRNG,該QRNG具有檢測隨機量子事件並將其轉換為二進位數字流的能力。

12月,DRDO宣布他們的量子密鑰分發(QKD)技術在海得拉巴的兩個實驗室之間成功進行了試驗,該實驗室在光纖通道上對基於量子技術的安全性進行了長達12 km的驗證。QKD主要是一種進行安全通信的機制,它利用涉及量子力學各個組成部分的加密協議。該技術使兩個通信方可以拿出雙方共享並專有的隨機密鑰,只有他們才能使用它來加密和解密消息,從而實現高度安全的通信。

印度國防部表示,在成功測試了量子密鑰分配技術的幾天後,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通過成功開發量子隨機數發生器(QRNG),在量子技術上取得了另一個裡程碑。該設施開發了基於QRNG的光纖分支路徑。

劍橋量子計算公司任命牛津大學教授Bob Coecke為首席科學家

量子計算軟體和算法領域領先企業劍橋量子計算公司(CQC)宣布任命Bob Coecke為其首席科學家。

Coecke之前曾擔任CQC高級科學顧問,致力於開發和構建領先的量子自然語言處理(QNLP)能力,在此之前,他在牛津大學任職20多年,自2010年以來,擔任該校量子基礎、邏輯和結構教授。Coecke工作地點位於CQC的新牛津校區,領導一個科學家團隊,致力於將他們的專業知識運用於包括QNLP在內的人工智慧。

牛津儀器向英國量子公司交付了全球首個無液氦稀釋制冷機

1月8日,稀釋製冷技術的先驅牛津儀器納米科學部,宣布與牛津量子線路公司(OQC)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以加速英國量子計算的商業化進程。作為合作的一部分,牛津儀器向OQC交付了全球首臺無液氦稀釋制冷機Proteox,Proteox的特性之一是通過插入式調製器實現高密度布線,OQC將利用這一特性來提升其3D架構的規模,同時也為作為服務功能的量子測量技術鋪平道路。

目前,OQC是全球首家擁有Proteox儀器的公司。

Quantum Xchange完成了1350萬美元的A輪融資

Quantum Xchange是一家美國量子安全產品和服務提供商,為商業企業和政府機構提供了保護移動數據的解決方案。其密鑰分發系統Phio Trusted Xchange(TX)能夠使現有的加密密鑰成為量子安全的,並支持後量子加密(PQC)和量子密鑰分發(QKD),以實現真正的加密敏捷性和量子就緒性。據悉,Quantum Xchange獲得1350萬美元A輪融資。

除了新的融資,Quantum Xchange還宣布擴大領導團隊,該公司已任命Eddy Zervigon 為新任執行長(CEO), 任命 Holly Neiweem 為財務長(CFO),並 任命Shahryar Shaghaghi 為首席技術官(CTO)。

研發動態

量子躍遷可以被預測了

亞原子粒子在離散能態之間的轉換稱為量子躍遷,這是自然界中最基礎的物理過程之一。最近的研究表明,躍遷過程雖然十分複雜,但有時是可以被預測的。

具體來說,量子躍遷從激發態向基態的回落過程,並不總是平滑和可預測的,這就是作者所描述的「不可捕捉」的組分。研究指出,觀測設備與受測系統的「連接度」,對系統躍遷有直接影響。在這一過程中,量子躍遷由觀測的時間尺度而非躍遷過程定義。觀測設備和量子系統的連接可能很弱,正如耶魯大學進行的實驗,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咔噠」信號的暫停能預測量子躍遷。

多米諾骨牌效應,量子計算機大規模擴展的新途徑

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和荷蘭國家應用科學研究院(TNO)合作的QuTech公司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新的讀出方法,新方法的發現朝大型量子計算機邁出了重要一步。研究成果以「Electron cascade for distant spin readout」為題,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

QuTech研究小組中的Sjaak van Diepen,同時也是此次論文的主要作者表示,他的團隊發明的新的讀出方法,基於一種人們普遍知道的現象:多米諾骨牌效應。基本原理是第一個轉變觸發第二個轉變,第二個轉變觸發第三個轉變,以此類推,就像多米諾骨牌在連鎖反應中倒下一樣。

金剛石可拉伸,變身晶片時更「聽話」

哈爾濱工業大學與香港城市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單位合作,在金剛石單晶領域取得重大科研突破,首次通過納米力學新方法,通過超大均勻的彈性應變調控,從根本上改變金剛石的能帶結構,為實現下一代金剛石基微電子晶片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方法。1月1日,相關論文在線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上。該研究為彈性應變工程及單晶金剛石器件的應用提供基礎性和顛覆性解決方案,展現了「應變金剛石「在光子學、電子學和量子信息技術中的巨大應用潛力。

據論文作者之一、哈工大航天學院朱嘉琦教授介紹,金剛石具有高硬度、超寬帶隙、出色的載流子遷移率和優異的導熱性能,是實現「後摩爾」時代電子、光電子和量子晶片的基礎性材料之一,目前最大的技術障礙在於實現帶隙的有效調控。

南科大學者在超導量子線路系統中兩比特量子門操控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在超導量子線路系統中的兩比特量子門操控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利用可調耦合器實現兩個超導量子比特之間的高保真度、高擴展性的兩比特量子門方案,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刊物《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

如何在不損失擴展性的前提下獲得高質量的兩比特量子邏輯門是目前實現大規模量子信息處理的核心問題。在超導量子線路系統中,利用可調耦合器結合固定頻率比特的架構,可以有效地解決該問題。在該實驗工作中,研究團隊基於此架構,提出了一種新型的兩比特量子門操控方案,並在實驗中實現了快速(30ns)高保真度(0.995)的兩比特量子門操作。

相比於之前的兩比特量子門,該方案魯棒性更高、需要的控制線更少、串擾影響更小、系統校準流程更簡化,因此在大規模系統中應用具有明顯的優勢,為超導量子晶片設計開拓了新的思路。

內容來源於網絡

啟科量子搜集整理

相關焦點

  • 劍橋量子計算公司任命牛津大學教授為首席科學家
    (全球TMT2021年1月6日訊)量子計算軟體和算法領域領先企業劍橋量子計算公司(CQC)宣布任命Bob Coecke為其首席科學家。Coecke之前曾擔任CQC高級科學顧問,致力於開發和構建領先的量子自然語言處理(QNLP)能力,在此之前,他在牛津大學任職20多年,自2010年以來,擔任該校量子基礎、邏輯和結構教授。他還曾在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麥吉爾大學和劍橋大學任職。
  • 劍橋量子計算公司任命牛津大學教授Bob Coecke為首席科學家 | 美通社
    量子計算軟體和算法領域領先企業劍橋量子計算公司(CQC)宣布任命Bob Coecke為其首席科學家。  Coecke之前曾擔任CQC高級科學顧問,致力於開發和構建領先的量子自然語言處理(QNLP)能力,在此之前,他在牛津大學任職20多年,自2010年以來,擔任該校量子基礎、邏輯和結構教授。Coecke工作地點位於CQC的新牛津校區,領導一個科學家團隊,致力於將他們的專業知識運用於包括QNLP在內的人工智慧。
  • NPL和劍橋量子計算公司合作開展量子計算
    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NPL)的科學家將與劍橋量子計算公司在量子計算機發展的早期階段,為CQC等高科技公司提供支持,可確保從其光子產品和量子流程中獲得最大的收益,最終提高從實驗室環境到現實世界的優化能力。
  • 劍橋量子計算公司任命Mehdi Bozzo-Rey擔任業務發展主管 | 美通社
    劍橋量子計算公司 (CQC) 宣布任命Mehdi Bozzo-Rey擔任業務發展主管。Mehdi在高性能計算 (HPC) 行業擁有超過20年的經驗,他的貢獻領域包括基礎設施管理、可再生高性能計算,以及客戶和合作夥伴支持。Mehdi是一名專業物理學家。他熱忱追求顛覆性技術,利用自己的量子力學背景探索量子計算領域,成為IBM在加拿大的第一位量子大使。隨後,他加入IBM Q團隊,領導加拿大地區的業務發展活動,實現了可擴展和可持續生態系統的增長和啟用。
  • 量子科學家施堯耘加入阿里雲 推進量子計算落地
    【環球科技報導】9月11日下午,阿里雲方面確認世界知名量子計算科學家、密西根大學終身教授施堯耘入職的消息。施堯耘將擔任阿里雲首席量子技術科學家,成為阿里巴巴集團量子信息技術的學科帶頭人。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施堯耘是世界頂級量子科學家,師從計算機科學最高獎「圖靈獎」得主姚期智院士進行量子計算相關研究,後赴密西根大學任教。
  • 印度的量子野心
    光子盒研究院出品在現代科學的歷史長河中,印度的存在感很弱,但在量子力學歷史上,也有玻色這樣的傑出人物,著名的玻色子以他的名字命名。如今,隨著人類社會進入了第二次量子革命,印度也成為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而今,印度裔科學家Saikat Guha被任命為亞利桑那大學量子網絡中心(CQN)的主任,CQN從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獲得了2600萬美元的資助,負責開發未來的量子網際網路。Saikat Guha來自印度的巴特那,2002年考入IIT,然後前往美國。
  • IBM執行長:量子計算有望在2023 年進入市場
    對於許多人來說,量子計算仍然是科幻小說的流行語。但是據 IBM 執行長 Arvind Krishna 稱,他的公司的客戶最早可以在 2023 年使用該技術,並獲得豐厚的收益。
  • 量子科學家施堯耘加盟阿里,出任阿里雲量子技術首席科學家
    量子技術領域重量級人物施堯耘已經確認加入阿里巴巴,擔任阿里雲量子技術首席科學家。施堯耘教授在阿里巴巴的主要工作和角色是組建並負責阿里雲量子計算實驗室。施教授說,阿里雲不僅強力支撐量子,也是未來量子應用的輸出渠道。阿里做量子計算的源動力就是要做好雲計算。
  • IBM執行長:量子計算有望在 2023 年進入市場
    對於許多人來說,量子計算仍然是科幻小說的流行語。但是據 IBM 執行長 Arvind Krishna 稱,他的公司的客戶最早可以在 2023 年使用該技術,並獲得豐厚的收益。  克裡希納在今天的《財富頭腦風暴技術》虛擬會議上說:「(量子計算)對我們客戶的影響…… 將達到數千億美元。」
  • 量子快訊:美國7500萬美元用於量子研究;印度公布量子技術進展
    美國QCI將成為全球第一家上市的量子計算初創公司總部位於美國維吉尼亞的量子計算初創公司Quantum Computing Inc.(QCI)是第一個為企業搭建經典和量子計算能力橋梁的軟體平臺,已經申請將其普通股在納斯達克資本市場上市。QCI成立於2018年,致力於利用量子和量子計算技術開發新的應用程式和解決方案,以解決各行業中的難題。
  • 阿里雲量子技術首席科學家施堯耘:2018將出現量子霸權
    針對新一年的科技趨勢,近日阿里巴巴與今日頭條等 15 位科學家聯合發布 2018 年科技趨勢預測。阿里雲量子實驗室首席科學家、之江實驗室副主任施堯耘博士也做出了自己的預測。他認為:2018 年量子計算的第一幕高潮應該是「量子霸權」:多個超導,甚至可能有離子阱團隊將紛紛宣稱實現了經典計算機無法模擬的量子處理器來。而經典模擬能力可能在新的理論突破下大大提升,重設霸權之爭的起點。今年可能見證第一個拓撲比特的誕生。而其他如超導、離子阱等方向顛覆性新思想的種籽可能會在今年無聲地落地。
  • 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超越谷歌「量子霸權」
    中國科學家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取得裡程碑式進展《科學》雜誌審稿人評價該工作是「一個最先進的實驗」「一個重大成就」,也得到國際物理學界廣泛認可和讚譽本報訊 (首席記者許琦敏)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即「量子霸權」),中國科學家取得裡程碑式進展——成功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
  • 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和劍橋量子計算公司合作開展量子計算 | 美通社
    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NPL)的科學家將與劍橋量子計算公司(CQC)合作來加速研究和開發,以支持其量子技術(這包括新興的超低損耗光學連接器的測量,如要滿足IEC標準對提高量子光學網絡效率的嚴格要求。  CQC的IronBridge™是一種光子量子設備,旨在提供高等級熵用於後量子加密算法、物聯網設備的緩存熵生成,以及證書、量子水印及在網絡安全、科學、工程、財務和遊戲方面利用可驗證量子隨機性的許多其他用例的密鑰生成。
  • 量子速報:歐洲押注中性原子量子計算 富士通做金融量子解決方案
    啟科量子專注於量子通信設備製造與量子導語: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我們要於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必須向科技創新要答案。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啟科量子深度聚焦量子信息領域,精選一周最值得關注的行業資訊,提供最新行業觀察。富士通與Quantum Mads合作富士通和巴斯克的量子計算創業公司quantum Mads達成了一項合作協議,為金融行業、私人投資者和保險部門開發複雜的量子解決方案。
  • ...量子公司Entropica Labs發布量子計算軟體開發包,成功實現QAOA...
    1產業熱點新加坡量子公司Entropica Labs發布量子計算軟體開發包Entropica Labs是一家總部位於新加坡,由物理學家和計算機科學家團隊組成的量子公司。目前,量子密鑰技術對軍事機密、商業保密及國家信息安全等問題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但隨著量子計算技術的發展,量子密鑰有望被完全破譯。近期,本源量子研究團隊利用自主研發的量子軟體開發包pyQPanda完整實現了Shor算法,實現了中國量子計算在此領域「零的突破」!1700萬美元!
  • 量子鬼才?中科大80後教授獲量子計算獎
    Bennett Award in Quantum Computing)頒給陸朝陽,獎勵其「對光量子信息科學,尤其是固態量子光源、量子隱形傳態和光量子計算的突出貢獻」。同年,陸朝陽在國際上首次用光子實現了量子大數分解算法。2008年,陸朝陽進入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轉向固態量子光學的研究,在三年之內完成了博士論文和答辯,同時成為了入選比例不到1%的劍橋大學邱吉爾學院Fellow。
  • 量子電路計算與超導計算,又稱量子退火或量子退相干
    量子計算之前在各個領域的表現如何?中國科學院計算所技術研究員尤以離子阱量子計算機突出,中國科學院院士施堯耘將量子計算定義為:「具有超導電性和比原子結構稍弱的可量子加密學屬性,可量子解碼比特數量可能超過十億個的非接觸量子計算機。
  • 印度擬5年投78.4億元研發量子計算 拉近與中美差距
    5年投資800億盧比(約合78.4億元人民幣),用於量子技術(量子計算和量子保密通信)的研發以及應用。,但我們進入的時機正好,因為像IBM和谷歌這樣的公司會投入大量資金,並構建基礎設施。如果印度對可行的量子技術進行支持,我們就處於最佳時機。」2019年10月,谷歌成為世界上首家實現「量子霸權」的公司,其54量子位Sycamore處理器能夠在200秒內完成的計算,需要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1萬年才能完成。2018年,中國聲稱已經建造了量子計算機,並向太空發射了量子保密通信衛星「墨子號」。
  • 捷報:80後「量子鬼才」陸朝陽獲美國物理學量子計算獎
    當地時間10月7日,據美國物理學會(APS)公布,授予中國科技大學陸朝陽教授「2021年度羅夫·蘭道爾和查爾斯·本內特量子計算獎」,表彰其「對光量子信息科學,尤其是固態量子光源、量子隱形傳態和光量子計算的突出貢獻」。國際評審委員會每年在全世界範圍內評選出一名博士畢業12年之內的青年科學家。
  • 中國量子計算新突破 多家A股公司已布局了量子科技
    來源:上海證券報 中國量子計算新突破!6億年的活兒,這臺計算機只用200秒就幹完了 6億年的活兒,這臺計算機只用了200秒就幹完了。今天,中國科學家再度創造了一項世界紀錄。對此,雪梨大學教授史蒂夫·弗拉米亞(Steve Flammia)說,儘管他懷疑光子量子計算能否在遠期和其他量子計算技術競爭,但潘建偉等的工作更有可能幫助建立量子通信網絡和量子網際網路。除了光量子計算機,在另外一條路線超導量子計算機上,我國科學家也有了很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