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氣下,供電工作人員對供電設備檢查測溫
大朗巷頭,供電人員上門對小微企業進行用電設備維護
夏季熱浪來襲,伴隨著溫度節節攀升,東莞市電網負荷也兩次創新高。6月24日16時02分,東莞電網負荷達到1299.38萬千瓦,比去年最高負荷1298.82萬千瓦增長0.04%,創下了2016年東莞電網首個最高負荷紀錄。7月8日16時02分,東莞電網負荷今年第二次創新高,達到1330.87萬千瓦,突破1300萬大關,比去年最高負荷1298.82萬千瓦增長2.47%。
面對電網的高負荷,東莞供電部門可謂「壓力山大」。好在東莞供電局早已出臺了相關方案進行積極部署,全力備戰迎峰度夏,多舉措應對高溫、高負荷,全力確保電網設備安全穩定運行,讓客戶度過一個安穩的夏天。
東莞電網迎峰度夏 多方面工作確保安全
在東莞供電局調度室,大屏幕上可以明確顯示東莞電網一天中的三次高峰:早峰(8:00~11:30),中峰(14:00~18:30)和晚峰(19:00~21:30)。6月24日16時02分,東莞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達到1299.38萬千瓦;7月8日16時02分,東莞電網負荷今年第二次創新高,達到1330.87萬千瓦。
與電網負荷創新高同步的還有東莞的供電量,據東莞供電局電力調度中心主網調度分部副主管陳威洪介紹,今年上半年,該局完成供電量311.2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45%。「按往年慣例,年最高電網負荷一般出現在7、8兩個月,預計今年夏季東莞電網最高負荷將達1332萬千瓦,同比增長2.48%。」
「東莞電網迎峰度夏基本從每年的3月持續至11月,從3月開始,負荷和供電量就逐步攀升,當然7、8、9三個月是重中之重,電網負荷重、密度高、線路負載重,風險比較大。」陳威洪表示,為了確保供電安全和穩定,供電部門在檢修安排、風險控制、電廠發電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以儘量減少給保電帶來的風險。
一方面,積極加強與地方電廠及廣東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發電計劃的聯動,加強電廠發電的計劃性,確保在負荷高峰時能夠達到發電頂峰,開展調管範圍內電廠的專項安全大檢查,確保在度夏期間電廠運行平穩。「度夏期間我們加強了負荷預測、重過載設備預警方面的工作,並定時進行有序用電的動態發布,動態優化檢修計劃安排。」電力調度控制中心運行方式分部主管袁煒燈介紹。此外,根據系統運行情況動態優化電網運行方式。「負荷高峰期必須實時調整電網運行方式以防止設備過載。」
另一方面,電力技術人員在負荷高峰到來前對設備進行全面的特巡特維,對重載過載設備進行持續測溫監控,並鼓勵工廠夜間和周末用電,從而實現錯峰。「從5月份便啟動了迎風度夏檢查專項工作,對所有電力設備開展地毯式的檢查,徹底消除潛在的危險。在7至9月的高溫高負荷時期,將改為巡視和監控為主,減少非必要的檢修和操作,保障電力設備的穩定運行。」該局生產設備部生產管理專責劉洋介紹。
除此之外,陳威洪還表示,今年還花了很大力氣做好應急處置,6月30日就開展了全局大面積停電應急演練,「接下來還有幾次演練,將進一步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三大工程搶閘投產 緩解高溫下用電壓力
電力負荷的快速增長,急需一個穩定的輸電網絡來傳輸。東莞電網就有三大工程搶閘三伏天,趕在負荷高峰到來前投產,緩解高溫天氣下的用電壓力。
6月30日,廣東省、東莞市重點工程之一220千伏龍騰變電站正式建成投產。該站的順利投產,進一步強化了東莞電網結構,為助推東莞萬江、道滘、厚街等鎮的建設發展提供了可靠的電力保障。
近期順利建成的還有110千伏大嶺山T接黎貝至麒麟線路工程,6月8日上午完成各項投產程序。該工程建成後,110千伏大嶺山變電站將實現雙電源供電,這不僅完善了大嶺山站的T接接線型式,也讓電網的運行靈活性得到了增強,對加強和完善大嶺山鎮的110千伏電網結構、提高供電可靠性、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此外,220千伏彭洞至躍立雙回線路工程計劃將於7月30日建成投產,共新建17基鐵塔,新建架空線路路徑總長約4.1千米。該工程的投產可減輕東莞東城片區及周邊社區供電壓力,進一步提高以上區域供電可靠性。
加強配網投資建設 大朗力解用電難題
「以前用燃氣鍋爐燒柴油一個月需要大約18000元,現在改用電鍋爐後的成本大約在14000元左右/月,一個月可以節約4000元。」在東莞市大朗鎮巷頭社區富康南路和大井頭第二工業區經營著兩間小型毛織廠的羅明倫稱,僅富康南路的這間廠改用電鍋爐後一年的成本就可以節約近5萬元,兩間廠加起來可節約成本20萬元。而在大朗鎮巷頭富康區,像羅明倫這樣的毛織用戶有1062戶。
2013年下半年開始,因環保需求,毛織行業由燃料鍋爐改用電燙爐。巷頭村2015年用電量1.27億千瓦時。為解決該片區用電需求的爆發式增長引起的配電設備過載問題和解決用電戶的用電需求,東莞供電局大朗分局2015年在巷頭富康區新裝、增容臨時臺區變壓器3臺,增加容量1200千伏安;通過基建工程新裝、增容公用變壓器4臺,增加容量2600千伏安。2016年在建和計劃新增臨時臺區變壓器3臺,增加容量1200千伏安,業擴配套工程增加臺區變壓器2臺,增加容量1600千伏安;基建工程項目增加臺區變壓器1臺,增加容量630千伏安。
而正是得益於供電部門採取的這些措施,羅明倫的毛織廠在改用電鍋爐後即使在用電高峰期也基本沒有遭遇停電的情況。
據該供電分局副局長葉志申介紹,截至今年5月31日,大朗鎮今年累計用電量10.87億千瓦時,增長率8.09%。按照用電趨勢,預計今年大朗用電負荷需求會達到66萬千瓦。「除了大型企業和大型出租屋,36900多戶小微型企業對供電的貢獻也非常大,當然也給我們帶來了不小壓力。」葉志申解釋,因小微型企業、毛織企業眾多,公變臺區供電的工商業戶數數量多;毛織行業小微企業近幾年新增毛織電腦機4萬多臺;大量燃料鍋爐陸續改用電鍋爐等因素,用電需求的迅猛增長使得大朗鎮公變臺區重過載情況非常嚴重。
為了解決低壓臺區的問題,該供電分局首先是增加配網投資,今年全年配網項目工程投資11148萬元,計劃新建和改造10千伏線路56千米、0.4千伏線路43千米,新增公用變壓器33臺;二是利用業擴配套項目建設公變臺區,解決多出負荷密集區域用電困難問題。三是利用閒置配變安裝臨時臺區,為防止公用臺變因超負荷運行燒損,該分局在迎峰度夏前,針對過載臺區新裝一批臨時配變,改接負荷,以緩解過載配變的高負載問題。今年至今,該分局已安裝臨時配變8個,增加公變容量3200千伏安。未來兩個月還計劃加裝臨變20臺,增加公變容量7150千伏安,預計可增加8000千瓦供電能力。
實際上,近年來,該供電分局積極通過基建項目建設、利用閒置配變安裝臨時臺區、以大換小、調整負荷等多方面措施,解決報裝受限問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僅今年1月1日-5月31日,低壓新裝、增容用戶就達1848戶(平均每個工作日釋放18戶),釋放容量29375千瓦。
「此外,我們還對每一臺公共變壓器都進行了預測,監測每一臺變壓器的重過載情況,針對重過載問題進行了三年規劃。」東莞供電局大朗分局營業部主任葉智德表示,未來三年,該供電分局還將新建595臺800千伏安配變,第一批37個臺區,其中4臺業擴配套,計劃在2016年7月31日前投運,33臺基建工程2016年12月31日前投運;同時新建55回10千伏線路,第一批20回線路,其中已批覆17回,爭取2016年11月30日前投運,其餘3回線路,計劃申報業擴配套項目解決,爭取2016年12月31日投運。
1、凡註明來源為「東莞陽光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東莞陽光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在摘編網上作品時,由於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其作者並與作者取得聯繫。請本網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權人直接與本網站聯繫,商洽處理。
聯繫郵箱:tougao07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