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諾亞,末日來了會讓哪些動物上船?

2020-08-28 新發現雜誌

生物多樣性日益受到威脅,這可難壞了生態學家:應該優先拯救哪一類生物呢?該按稀有程度或者實際用途把它們劃分成三六九等嗎?劃分的標準之多令人眼花繚亂,於是爭議四起,在理性和情感之間我們該何去何從?

你花一點點時間,在異想的世界裡做一回新時代的諾亞;設想因為預算緊縮,你能建造的方舟體積大幅度縮水;而大洪水迫在眉睫,你必須做出決定,究竟帶哪些物種登船。

你能拯救的動物種類有限,剩下的那些就只能愛莫能助,祈禱它們早登極樂了。

你會帶走憨態可掬的熊貓,留下黏黏糊糊的癩蛤蟆?威嚴雄壯的獅子比謙和卑微的羚羊更入你的法眼?

真格的,你會依據什麼標準來完成這一殘酷病態的「幸運兒」遴選呢?

「一號種子」具有強烈的象徵意義,可保性命無虞,「二號種子」珍稀罕有,也僥倖逃過一劫,「三號種子」對它所屬的生態系統不可或缺,而「四號種子」將來會為你效犬馬之勞……

剩下的就只能自求多福?

「我只能說這種想法狂妄之極,人類有什麼資格對其他物種生殺予奪?」法國巴黎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 (MNHN) 生態和生物多樣性管理部門主任羅貝爾·巴爾博 (Robert Barbault) 滿臉不屑地回答。

不僅狂妄,而且厚此薄彼、令人扼腕……一切都表明,要想拯救現今所有的瀕危物種根本是天方夜譚,所以必須做出選擇。

弗洛裡安·基希納 (Florian Kirchner) 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IUCN) 負責「物種」項目,2011年11月發表在 《保護生物學》 雜誌上的一份意向調查令他大為驚訝:「該調查詢問了全世界600名自然保護專業的生物學家,結果,60%的人贊成確立標準來選擇應該拯救哪些物種。我震驚極了,『區別對待』在科學界是絕對的禁忌。」他聽上去義憤填膺。

「災害」生態學

「區別對待」——猛獸出籠。

這個術語原意是「分診」,帶有強烈的時代色彩,它影射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戰地醫生甄別傷患的方法。由於當時情勢危急,軍醫不得已只能放棄傷勢過重、存活希望渺茫的士兵,集中精力對他們認為尚有一線生機的傷者施以援手。

現在,這些理性至上的原則也被用於災害醫療,兩種情況下,面對龐大的受害群體,同情只能讓位於效率。「大部分生態學家打算將區別對待應用於動物保護,這是對現狀清醒認知的表現。」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巴黎第十一大學生態學、系統和進化實驗室研究主任弗蘭克·庫爾尚 (Franck Courchamp) 分析道。

因為事實擺在眼前,以拯救自然為任的科學家發現,任務之艱巨大大超出了他們的能力。請看:2012年IUCN研究的63837種動植物物種中,至少19817種瀕臨滅絕(其中有10615種動物)!研究涉及的哺乳類和兩棲類動物分別有25%和41%受到威脅。

要知道,人類活動的毀滅性影響堪比大洪水,現今物種滅絕的速度比自然節奏快了100倍,有些人甚至預測有可能迎來繼6500萬年前恐龍消失之後的第六次大規模物種滅絕。

雖然我們能夠闢出大片自然保護區,和偷獵者短兵相接以阻止濫捕濫殺,大批量人工授精,為某些正在遷徙的物種保駕護航……但恐怕終歸於事無補。

「我們掌握相當多技術上十分有效的保護策略,缺乏的只是資金和付諸實施的意願。」弗洛裡安·基希納闡明了癥結所在。盤桓不去的經濟危機更令救援工作一籌莫展……

受害者數量巨大,可利用資源有限,生命危在旦夕——瀕危物種拯救和災害醫療的相似性一目了然。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但今天,大家幾乎一致做出「區別對待」的艱難選擇,恰恰說明他們意識到了問題的緊迫性。

「生物學家明白,氣候變暖將以雷霆之勢、迅雷不及掩耳之速造成殘酷的打擊,使一些物種陷入萬劫不復之地。」法國MNHN物種保護、修復和群落跟蹤實驗室研究員羅曼·朱利亞爾(Romain Julliard)解釋道,「就以生活在法國中央高原或西班牙群山山頂的蝴蝶為例,溫度上升導致它們會在幾個世紀後全部滅絕,而我們對此完全無能為力!同樣,失去了浮冰的北極熊也是如此。」

拯救瀕危物種……代價為何?

那麼還保護何來?對於所有在死亡線上掙扎、引起各界關注並貢獻數百萬美元保護資金的物種來說,這一問題可謂一針見血。

比如只剩下50隻爪哇犀牛生活在半野生環境中,研究者傾盡全力也難逃「過度醫療」之嫌;更不用說拯救加拉帕戈斯巨龜長達30年的努力已付諸東流,2012年6月,喬治——地球上最後一隻加拉帕戈斯巨龜死去了……

還有一些動物流離失所,只能仰賴動物園的圍柵,或將精液冷凍以待新生。

「我們將大量精力和金錢投入後果不確定的行動,全盤皆錯。」弗蘭克·庫爾尚遺憾地說道,「我們在做這麼多無用功的同時,戕害了其他動物存活下來的機會,拯救後者才是明智的抉擇。」

羅曼·朱利亞爾的觀點一樣鮮明:「科學界如果能公開表態因為成功率過低而放棄拯救某些標誌性物種,將釋放出強烈的象徵信號,肯定利大於弊。無論如何,我們今後都必須從實際出發考慮問題。」

從實際出發,大家都沒有異議,可是依據什麼標準呢?換句話說,如何決定優先次序呢?「這的確是個棘手的難題,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可以依據什麼標準。」弗蘭克·庫爾尚承認,「在戰場上,軍醫是在兩個人之間做選擇。然而,我們面對的是不同的物種,它們迥然相異,都無法替代,這種情況下,我們如何量化一個物種的價值呢?」

這個陷阱問題可不好回答。涉足這一課題的科學家總結出幾個標尺:物種的象徵價值、遺傳特殊性、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以及對人類的效用。這些標尺自然會引起無休無止的爭議,而且永無定論。

在這股理性之風的勁吹之下,英美研究人員已經展開計算,通過數學方程得出拯救成本最低的「幸運兒」名單——是的,物種除了比拼各自的價值之外,還必須擁有成本優勢才能獲救。

「只有未來50年,能在地球上擁有至少3處相當規模種群的物種才有希望生存下來。」該計算項目的發起人,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數學家、生態學家休·波辛漢(Hugh Possingham)評估道。

這個計算低成本存活概率的小遊戲還處於起步階段,如果我們以此為據,顯而易見,爪哇犀牛的排名就掉到了末尾。物種間再也不平等了……「成本效益分析為物種保護提供了一種明確理性的融資方式。」休·波辛漢振振有詞地說道。

冷酷無情的計算「一石激起千層浪」。

「這種方法不僅道德上無比醜陋,而且以金錢為本位的出發點和生態系統大災難始作俑者的邏輯如出一轍!」羅貝爾·巴爾博毫不留情地批駁道。從科學角度來看,獨立考量每個物種也非萬全之策。

「修建大面積的自然保護區,就可以同時保護所有物種,包括我們沒有意識到的那些。」弗洛裡安·基希納提醒道,他還不忘補充:「只要人們不再繼續毀壞生態系統,那所謂『區別對待』的問題也就不存在了。」

妥協在所難免

關於生物多樣性的偉大條約擲地有聲,以力挽狂瀾為目標的援救項目聲勢浩大,這一切都充分說明主張全面營救瀕危物種大有人在,「零滅絕聯盟」就是一例,它集合了75個旨在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非政府組織。

對許多人而言,選擇「區別對待」意味著繳械投降,等於輕言放棄,這一切會導致決策者心灰意懶。

「我明白,要大家承認並非所有物種都能存活是件十分痛苦的事。」法國生物多樣性理論與建模中心主任米歇爾·洛羅(Michel Loreau)語帶同情,「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區分主次,而且往往是不自覺的。」

所以,每個人都會「區別對待」,只是大家心照不宣。

「我從來沒有和同事公開談論過。」弗蘭克·庫爾尚坦承。保護瀕危物種是一項需要不斷妥協的事業,羅曼·朱利亞爾重申:「火燒眉毛時,人們總是被迫做出很多非正式的決斷,而且也沒有倫理委員會之類的機構來審視這些決定。」隨意的決定會造成不可補救的後果。

因此,公開進行關於選擇標準的大討論是當務之急!新時代諾亞的煩惱才開始……

撰文 Vincent Nouyrigat

插圖 Boulet

編譯 繆伶超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諾亞方舟僅有諾亞一家人願意上船避難呢?其他人並不傻
    ​眾所周知,諾亞方舟是出自聖經《創世紀》中的一個引人入勝的傳說。傳說中上帝要求諾亞用歌斐木建造方舟,並把舟的規格和造法傳授給諾亞。此後,諾亞一邊趕造方舟,一邊勸告世人悔改其行為。那麼如此巨大的方舟為什麼就僅有諾亞一家八口願意上船避難呢?難道其他人真的是傻子,沒有一個人願意相信並跟隨嗎?解開這幾點疑惑後就能想通了。
  • 若是末日災難毀滅了世界,一億年後人類骸骨會形成化石嗎?
    其主要講述一場由太陽引發的末日降臨地球,從而引發地震、火山噴發和海嘯等災難,進而無情地摧毀人類社會文明。為了逃生和保存文明的種子,科學家們在青藏高原打造現代版諾亞方舟,單是船票就高達10億美元,且只允許高端人才和珍貴物品上船。最後,在諸多災難的吞噬下,除了諾亞方舟上的人和物,其餘的生物皆葬生於此場災難中。
  • 土耳其發現「諾亞方舟」?如果末日來臨,方舟真能救我們嗎
    大家好,我是璀璨的猩猩雖然,我們時常會遇到各種大大小小的自然災害,但是這些一般的自然災害破壞力終究有限,基本上只會對局部地區造成影響。比如說,颱風、地震、火山噴發等,一般都不會造成全球範圍內的災難。所以,這些災害雖然很多,但是和真正的「世界末日」完全是兩碼事。當然,並不是說世界末日不會出現。
  • 災難科幻電影《2012》,世界末日中的諾亞方舟
    ,並偶遇了一個瘋瘋癲癲的科學家查理,意外得知了「世界末日」的消息,隨後在地震,海嘯等災難接踵而至,傑克遜一家人在查理的指引下,來到了諾亞方舟的建造地——珠穆拉瑪峰,並成功避難的故事。電影《2012》世界末日中設計的諾亞方舟,位於中國的珠穆拉瑪峰,全球災難之後,海水倒灌,將淹沒地球百分之九十九的陸地,方舟內有各類動植物的基因標本,有足夠的糧食儲備,人類為了生存的本性,爭奪登船的機會。
  • 現代諾亞方舟?英國企業家砸436億建「史上最大動物園」
    諾亞方舟的故事大家知道嗎?因為世界末日,諾亞造了方舟並把每種動物的一對帶上船,以此延續生命。現在一名英國企業家理查.普林斯魯.庫森(Richard Prinsloo Curson) 也想效仿,他希望募集50億英鎊(約人民幣436億元) ,建造一個維護地球上每個物種的保護公園。
  • 《2012》:當末日來臨時,面對死亡,你將如何抉擇?
    《2012》,瑪雅文明預言它是世界末日,而各個文化、種族,全球的科學家、政府,都無法預知這一天到底會發生什麼。這是一部關於全球毀滅的災難電影,它講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來時,主人公及世界各地的人們如何掙扎求生。
  • 諾亞方舟殘骸被找到,無數學者前去研究,難道真的有世界末日?
    有很多人都聽過諾亞方舟的傳說吧,有很多電影裡面也出現過這個場景,諾亞方舟其實就是一艘非常非常大的船,裡面要裝很多人類還有維持他們生命的食物或者種子,那為什麼要建一個諾亞方舟呢?其實是因為世界末日,世界末日在很多書籍裡面出現過,是上帝為了毀滅不好的人類而創辦的。
  • 諾亞方舟殘骸被找到,無數學者前去研究,難道真的有世界末日?
    有很多人都聽過諾亞方舟的傳說吧,有很多電影裡面也出現過這個場景,諾亞方舟其實就是一艘非常非常大的船,裡面要裝很多人類還有維持他們生命的食物或者種子,那為什麼要建一個諾亞方舟呢?其實是因為世界末日,世界末日在很多書籍裡面出現過,是上帝為了毀滅不好的人類而創辦的。
  • 霍金曾經預言世界末日,最近的在2032年,末日真的會來嗎
    關於世界末日的預言一直以來就在人類社會中流傳。在古代,中國有大禹治水和女媧補天的傳說,在西方也有世界發了洪水但是人類最終乘坐諾亞方舟逃過一劫的例子。而在現代,關於世界末日的預言就更多了。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瑪雅人預言的2012世界末日,不過人類很安全地度過了這一劫,並且好像沒有什麼非常特別的事情發生。而一些著名的科學家也曾經有過很多這方面的預言,比如霍金。霍金關於世界末日的預言我相信大家都曾經聽說過。霍金曾經在一個美國著名知識分子視頻貢獻網站中說過,人類在未來兩百年內會有生存危機,如果到了那時人類不移民外星球,那麼等待人類的就將是滅亡。
  • 《聖經》中的諾亞方舟,探險隊找到疑似殘骸,能否證明它的存在?
    就在這時,一個叫做諾亞的老實人出現在上帝的眼帘,他不僅安守本分,還嚴格教導自己的孩子,同時還勸誡周圍的人停止罪惡。品德如此優秀的人怎麼能死於非命呢?上帝對諾亞說,我負責毀滅生命,你負責延續生命,於是乎,諾亞用了120年,按照上帝的吩咐,造了個長300肘,寬50肘,高30肘的方舟,這個方舟承載著各種飛禽走獸,當然還有諾亞和自己的妻子以及3個兒子和他們的妻子。
  • 五月天鳥巢登「諾亞方舟」 蔡康永「播末日新聞」
    五月天鳥巢登「諾亞方舟」 蔡康永「播末日新聞」   開場  蔡康永「播末日新聞」  為了保證演唱會能準時開始並多唱一些歌曲,五月天把這場「諾亞方舟」巡演的「鳥巢旗艦版」提前到六點半開始。正如「諾亞方舟」這個名字,整場演唱會的舞臺布置和阿信在演出間隙的發言都圍繞著「登船」和「世界末日」這些主題。
  • 諾亞方舟是無稽之談?有人發現了4484年前的方舟殘骸
    諾亞方舟的故事不僅在西方是婦孺皆知,哪怕是在遙遠的東方,也是人盡皆知,不過絕大多數人都當這是一個有趣的神話故事。其實,諾亞方舟的故事不僅在《舊約全書》中記載得相當詳細,在有著「世界最古老圖書館」之稱的古代亞述首都,尼尼微的文庫中發掘出來的泥版文書上也有關於這件事的記載。
  • 諾亞方舟的故事,諾亞方舟在哪裡
    雖然很多網友小時候都聽過這個故事,但是諾亞方舟再一次受到熱議應該是在2012年,瑪雅人預言2012年12月世界末日只有諾亞方舟可以拯救人類。但是很多人對於諾亞方舟也許並不是很了解,所以下面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諾亞方舟的故事,諾亞方舟在哪裡吧。
  • 遺失的諾亞方舟(三)
    上周結尾的時候我們講到如果諾亞方舟上承載的並不是活著的動物,而是承載著這些動物的DNA,那麼諾亞方舟的存儲容量就會綽綽有餘。其實我們地球上現在有一個「諾亞方舟」,就是在挪威的北冰洋斯瓦巴群島上面有一個建築,這個建築叫做斯瓦巴全球種子庫,這個地方存儲著世界上幾乎所有植物的種子,還有一部分動物的DNA,並且目前還在不斷的更新。
  • 諾亞方舟真的存在嗎?
    隨著2012年世界末日的說法,人們調侃只有諾亞方舟才能救人類,於是製作了很多精美的諾亞方舟船票,對於這些我們都是一笑置之,但聖經中卻說諾亞方舟是存在的
  • 探險隊成功發現諾亞方舟遺蹟?史前浩劫竟與大禹治水處在同時期
    諾亞方舟作為一個被《聖經》記載的神奇飛船一直以來是世人心中難以解答的謎題,據《聖經》記載由於創造人類的上帝看到了地球上人們殘暴的行為以及糜爛敗壞的社會風氣而深感悲傷,於是計劃用一場洪水來消滅這萬惡的根源,但是同時他也發現在地球的某一個角落有一個叫做諾亞的好人。
  • 學者稱在土耳其發現「諾亞方舟」遺蹟 地質學家回應
    參考消息網10月27日報導英媒稱,研究人員相信,他們在土耳其東部的亞拉臘山發現了諾亞方舟遺蹟。據英國《明星日報》網站10月26日報導,美國教授保羅·埃斯佩蘭託說,有證據表明,諾亞方舟就在那裡。
  • 科學家通過考察,竟然發現了諾亞方舟遺蹟
    說的是上帝看到了人類充滿敗壞、強暴和不法的邪惡行為,所以計劃用洪水消滅人類,但為了保護人類之中唯一的一個好人諾亞,上帝告訴了諾亞建造方舟的辦法,並指示諾亞,除了他的家人以外,還要把一些動物分雌雄類別的帶上船,在洪水來臨之前,諾亞就躲在方舟裡面,一直到洪水褪去以後,諾亞才走出來。
  • 諾亞方舟的傳說,一個傳奇的故事
    根據《舊約·創世紀》記載:上帝看到人類越來越放縱不羈和不思進取,而且犯下了許多不能容忍的罪行,於是,上帝想以一場特大的洪水來毀滅人類,重新創造一個新世界。當時,有個叫諾亞的人,勤勞正直,心地善良,上帝對他說:「念你善良淳樸,與眾不同,所以我決定幫助你和你妻子、你兒子、你兒媳。
  • 假如2018年世界末日,將會怎樣發生?
    現在所知道的信息裡好像今年並沒有世界末日的預言....不過世界末日這玩意兒,說到就到,也不一定非得有預言徵兆什麼的,況且根據世界末日的鼻祖《聖經》的預言,世界末日隨時發生,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來.所以我們今天腦洞大開,來看看有哪些隨時可能發生我們卻又不知道具體什麼時候會發生的末日災難:1、伽馬射線暴伽馬射線暴有多種來源,最著名的應該是超新星爆發了,這一般是恆星晚期發生的,對於這一種目前人類沒有發現能危及地球的晚年恆星,近一定的質量不大,質量大的離得比較遠,因此雖然有海山二、參宿四這樣隨時可能爆發的晚年恆星,但它們要麼裡地球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