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爾恩冰架(Milne Ice Shelf)位於加拿大努納武特(Nunavut)的埃爾斯米爾島西北海岸,距今已經有超過4000年的歷史,據加拿大環境與氣候變化組織稱,由於北半球進入夏季以來的異常高溫,導致米爾恩冰架開始崩塌!
100多年前,加拿大北部的埃爾斯米爾島擁有超過8600平方公裡的的冰架,一個巨大的冰架沿著海岸向北部延伸,跨越了上百千米!但到2000年時,龐大的冰架只剩下了大約八分之一,而且還分為為了六個大型冰架和一些小型冰架!
米爾恩冰架就是其中最大的那個,渥太華大學地理學系冰川學大學教授盧克·科普蘭德(Luke Copland)表示,自2003年以來埃爾斯米爾島沿岸發生了五次重大的冰架斷裂事件,大量的更細碎的冰架正在不斷產生,毫無疑問,這和全球氣溫飆升有直接關係!
米爾恩冰架斷裂前
儘管自工業革命以來,全球氣溫大約只上升1.15℃,但盧克·科普蘭德表示,埃爾斯米爾島附近的區域溫升是平均速度的2~3倍,更不要說今年夏天北半球屢次創下高溫記錄!米爾恩冰架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消失!
米爾恩冰架斷裂後
7月29日~7月30日,米爾恩冰架北部開始分裂,面積從187平方千米減少到了106平方千米,幾乎一半的面積從米爾恩冰架分裂出去,到了8月3日,分裂出去的冰架又分裂稱55平方千米和24平方千米,而米爾恩冰架的主體部分也產生了裂紋!
米爾恩冰架崩塌雷達圖
來自NASA的衛星圖像顯示,埃爾斯米爾島上的兩個巨型冰蓋已經消失,它已經在該地存在了數百年,但我們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見證它的徹底消失!而破裂的米爾恩冰架正沿著海岸線漂移,它的運動受到其他冰架限制而變得極為複雜,加拿大冰務局正在追蹤它們,以確定它是否會對附近船隻和鑽井平臺產生威脅!
從來都沒有經過今年這樣南北極都超過高溫記錄的年份,今年2月9日在南極西摩島監測到20.75℃的高溫,當然此處並不是南極點,而是大約在南緯66.5度的南極洲外緣,這是自1961年建立觀測以來最高的溫度記錄!
西摩島位置
儘管這只是一個孤立數據,但據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證實,自工業革命以來,南極半島以及附近島嶼的氣溫變化趨勢較全球高2-3倍,達到了3℃的溫升!和北極地區溫升幅度基本一致!
6月20日,俄羅斯北極圈內的小鎮維爾霍揚斯克鎮測得38℃高溫,而當地也曾出現-68℃的極端低溫,兩者溫差105℃!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北極凍土帶的未來,因為在炎熱的夏季,北極圈內的永久凍土帶逐年消融已經成為趨勢,永久凍土帶消失的危害估計大家都知道了,甲烷釋放加劇全球變暖、病毒釋放威脅動物甚至人類生存等等,各種駭人聽聞的文章都已經販賣過不少焦慮了!
但有個真正的威脅正在持續不斷的發生,那就是極端氣候越來越頻繁,上文也說了從2000年開始加拿大米爾恩冰架崩塌速度越來越快!而據資料顯示,從1950年以來,東亞地區的天災呈現直線上升態勢,如下圖:
1950-2009年天災比例
儘管上述數據中包含了地震等災害,但天氣相關自然災害依然佔了大部分,因此這個比例的增加表示全球極端性天氣正在快速增加,這不僅指高溫,還有極端低溫:
暴風雪和極端寒流
強對流天氣、冰雹與龍捲風
熱帶風暴、颱風和颶風
暴雨和強降水等
高溫和極端乾旱天氣
很多朋友可能不太明白為什麼全球變暖卻會導致暴風雪和極端寒流,其實海洋溫升會導致更多的水汽進入大氣層,當然這些水汽會通過大氣中的水汽循環通道重新成為降水,更多的水汽將會形成更大的暴雨,冬季的話就是暴雪和寒流,兩者之間存在著直接關係!
1981-2010全球各地溫升幅度記錄,南北極地區增幅最高
2020年7月30日,一項由墨爾本大學領導,東英吉利大學(UEA)參與的研究表明,由於全球變暖造成的極端洪災影響面積,將增加25萬平方千米達到80萬平方千米,增幅超過48%,這意味著大約新增加7700萬人面臨洪災的影響,增長52%!經濟風險將增加14.2萬億美元,大約佔全球GDP的20%!
因為這些新增的區域很多都是富饒的平原以及高科技園區以及工業區和商業中心等,詳細的分析報告可以在當日的《 Springer Nature》的《科學報告》中查詢,論文認為這和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增加密切相關!
UEA廷德爾氣候變化研究中心主任羅伯特·尼科爾斯教授稱由於氣候變化,百年一遇的極端洪水事件可能將上升十倍,墨爾本大學基礎設施工程研究人員兼報告作者伊恩·揚(Ian Young)教授則稱澳大利亞,紐西蘭,中國,印度,東南亞,東南非洲和北美遭受洪水的風險比其他地區更嚴重!他同時稱這些研究數據將有助於這些地區規劃防洪設施,保證人民少受或者免受洪災威脅!
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我們該何去何從?各位不妨留言吐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