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鐵和動圈全解析

2020-12-02 搜狐網

原標題:動鐵和動圈全解析

很多小夥伴為了聽歌更 high,會更換更好的耳機。這時候遇到一個到底購買動鐵式耳機還是動圈式耳機的問題?抑或者很多小夥伴壓根不知道這兩種『動鐵』和『動圈』到底是代表了什麼意思,那麼我們這一篇文章來給大家講一下動圈和動鐵的工作原理,以及各自的優缺點。幫助你更好的判斷哪種耳機更加適合自己購買。

我們先從大家熟悉的動圈耳機單元來說起。

要弄懂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聲音是什麼。聲音,是物體振動時,振動通過介質傳播(一般為空氣),被人耳捕捉到的一種生理感覺。明白了這一點,你就知道任何能發出聲音的物體它妥妥的是在振動的。而我們人耳所能捕捉到的振動頻率是在 20 赫茲到 20000 赫茲之間。一般來說我們的聲學設備所能提供的聲音覆蓋範圍也基本和這個頻率範圍吻合 。

而動圈式耳機是怎麼推動空氣振動的呢?顧名思義,動圈單元,就是可以動的音圈。它是由一個圓形線圈,在電流和磁場的作用下,前後往復運動,而帶動振膜振動機械機構。

動圈單元爆炸圖

如上圖所示,我們可以看到在線圈,右邊是它通常貼合的一塊半透明的振膜,左邊則是產生磁場的圓形磁鐵。

我們先來說說動圈耳機的缺點,首先是體積大,因為圓形的設計,這個由導線繞製成的圓圈通常不能做的太小。因為太小難以產生足夠的磁力來推動振膜進行有效率的運動。而這個線圈如果做大了,又需要保證將線圈安裝在一定面積的振膜上,才能得到一個比較理想的頻率響應,所以體積上很難控制。所以動圈耳機經常面臨做小了沒低頻,做大了單元的靈活性和重量都很難控制的問題。

其次是因為動圈式耳機基本上都是軟性振膜,比如 PET,生物纖維膜等,所以在高音量下容易出現比較明顯的不良諧振,它的振動是無規律的,會嚴重影響到振膜的正常振動(術語:分割振動,有興趣的童鞋可以百度一下),從而導致音質的下降。

不過優點就是動圈式耳機結構相對簡單,裝配工藝也非常成熟(熟透了的那種),成本不高的前提下配合合理的外殼音腔設計就能得到一個較好的聲音,聽感上也容易做到三頻也均衡。

動圈耳機構造爆炸圖

總結一下:

動圈結構的耳機,一般來說都體積較大,尤其是入耳式動圈耳機體積不容易控制,而且一般來說只會有一個單元。性能上,同體積下難以和動鐵那麼容易做好。不過好在工藝成熟,生產成本不會太高。一個單元可以作為發聲器件來說,聲音通常也比較順暢自然。

說完動圈,我們再來看看動鐵單元裡藏了什麼玄機。

動鐵耳機和單元爆炸圖

上圖為一張通常意義上的單一單元動鐵驅動耳機的爆炸圖,動鐵單元(Balanced Armature Driver)下方展示了單元構成的爆炸圖。我們可以看到動鐵單元的體積非常之小,這也是動鐵的一大優勢,體積小能讓動鐵將重量和尺寸儘可能的變小,讓舒適度和隔音效果達到最大化。

回頭來說工作原理,那麼動鐵單元是怎麼工作的呢?我們前面說了,任何會發出聲音的東西都在振動,所以動鐵單元也不例外。

動鐵單元的基本原理示意圖

其實動鐵是在一塊 U 形的鐵片上,一端放置磁鐵,一端繞制線圈。U 形鐵片中的一端受到交流往復的磁場推動產生了振動,而這個 U 形鐵片的一頭連接有一根細細的傳導針,這根針又連接到放置在單元上方的振膜上,從而實現了帶動振膜振動發聲的目的。如我們下圖展示的,包括靜電耳機也一樣是通過膜片振動來發出聲音的。

動圈 動鐵 靜電耳機工作原理

毫無疑問,動鐵單元將線圈和振膜通過傳動針分開了一段距離,從而可以得到一塊實用面積較大的振膜,所以這種單元在體積控制上不受音圈的拖累,這是結構的先天的優勢。不過動鐵用於發聲的機械結構,在振動頻率較高時,常會產生明顯的機械共振。這會導致高頻響應逐漸變差,所以早年的動鐵單元,高頻比較刺耳,但因為體積小巧,並且靈敏度高,基本上是助聽器發聲單元的標配,所以早期民用市場的動鐵耳機,經常會給人一種分析力超強,但是高頻不耐聽的聽感,俗稱『鐵皮味』。不過過去幾年加工技術和材料科學的快速發展加上耳機市場的持續升溫,讓很多耳機廠商通過優化結構和提高精度來逐漸克服了這個弱點,而動鐵單元的振膜一般來說都採用鐵/鋁/銅和 PET 材質製成多層複合振膜,金屬高硬度不容易產生分割振動,所以現在優秀的動鐵耳機得益於此,很容易將解析力做的很高。這兩年的高端動鐵,曾經的『鐵皮味』在逐漸消失,而超強的解析力和順滑不刺耳的高頻越來越變成了一種常態。

總結一下:

動鐵耳機的高硬度金屬振膜,是它容易做高解析力的秘密武器,不過如果設計和工藝水平不夠,容易出現」動鐵味「,高頻雖然解析力強,但是容易吵耳。而動鐵的結構決定了它可以將體積控制的非常優秀,所以入耳式耳塞絕大部分都屬於動鐵一類。

不光如此,這種體積優勢還可以讓一些高端型號一次性將兩三個,甚至六七個單元放入單一耳塞腔體內。通過分頻網絡來得到最平直的相應曲線,堪稱發燒指數五顆星。講到這裡,其實大夥心裡基本上也就明白了,動圈和動鐵目前來說基本上沒有分出誰高誰低,各有各的特色和擅長。

那麼可能你想問了,能不能把動圈和動鐵的特點結合起來?還真能,那就是圈鐵耳塞,目前很多廠家都是嘗試將動圈單元和動鐵單元結合在一個耳塞內部,來分別負責各自擅長的頻段。這樣一來,如果設計得當,就既避免了動圈容易素質不易做高,動鐵低頻不易下潛很深等問題,而且還結合了兩者各自的特色,屬於一個異軍突起的種類。有興趣的童鞋可以去試聽一下看看圈鐵耳機是不是你的菜。

(配圖為索尼 XBA-A3 圈鐵耳塞)

好了,今天動圈和動鐵的故事就講到這裡了。音頻通常被我們認為是難以量化的,主觀聽音結論也非常容易因人而異。這裡邊有很多不為人知的道理是我們不容易了解到的,所以才會有音頻發燒=玄學的說法。探究原理永遠比開腦放要來得實用,而多聽多比較也才是玩好音頻燒友的必修課,我們接下來還會有一系列講解音頻哪些不為人知小秘密的選題,敬請期待吧。

ZEALER丨LAB:Technology stays true here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動圈/動鐵/靜電 三種單元工作原理及耳機選購技巧
    動鐵單元拆機圖因為動鐵的佔空間小,因此動鐵單元能夠放入更深部分的耳道。相比於動圈單元,動鐵單元需要更少的空氣參與震動,因此能夠有效的控制隔音問題。震膜:動鐵的靈敏度高於同級動圈,主要原因是震膜小、易驅動,也正是得益於高靈敏度,動鐵耳機具有更好的瞬態表現和聲音密度。動鐵的震膜隨著單元大小而改變,但體積限制了動鐵單元的頻響範圍,當今耳機廠商一般以多動鐵單元分頻的形式來提高耳機的上限。
  • 非絕對優劣之分 動圈動鐵耳機區別解析(全文)_Logitech UE 900...
    在中高端的便攜耳塞領域,就不僅僅擁有動圈耳機了,動鐵式耳塞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對於很多人們來說是有所耳聞的,但總是很想弄明白關於動圈耳機和動鐵耳機哪個更好這個問題,相信存在這樣疑慮的朋友並不在少數。比如按照換能方式來劃分,目前我們能夠經常見到的主要有動圈和動鐵式耳機兩種,或許你沒有太多注意,我們大多數使用的耳機都是動圈結構的。
  • 1分鐘搞定:「動圈/動鐵/靜電」耳機到底啥意思,該怎麼買?
    動鐵單元拆機圖因為動鐵的佔空間小,因此動鐵單元能夠放入更深部分的耳道。相比於動圈單元,動鐵單元需要更少的空氣參與震動,因此能夠有效的控制隔音問題。震膜:動鐵的靈敏度高於同級動圈,主要原因是震膜小、易驅動,也正是得益於高靈敏度,動鐵耳機具有更好的瞬態表現和聲音密度。動鐵的震膜隨著單元大小而改變,但體積限制了動鐵單元的頻響範圍,當今耳機廠商一般以多動鐵單元分頻的形式來提高耳機的上限。
  • 採用動圈+動鐵雙發聲單元,小米又一款爆品配件!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新款小米圈鐵耳機2,採用動圈+動鐵雙發聲單元,顏值和音質都得到了進一步提升,而售價和上一代保持一致,到底它還有哪些特色之處,下面我就帶大家去詳細了解下。小米圈鐵耳機2的包裝設計簡潔,採用了透明的塑料盒,內部為白色的硬紙板,從正面可以看到耳機背殼和線控。
  • 當動鐵遇上監聽,帶你了解鐵三角三單元監聽入耳——ATH-E70
    其中,擁有三個動鐵單元的E70是系列中的旗艦型號,由於以前接觸高端動鐵的機會比較少,通過一系列試聽下來,它的聲音還是讓聽慣動圈和圈鐵的筆者較為印象深刻的,下面會著重描述E70的體驗以及與不同的耳機做一下對比。
  • 就喜歡圈鐵的味道! 盤點三款熱門圈鐵HiFi耳機
    小編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三款擁有高保真音質的入耳式圈鐵HiFi耳機,一起來看看吧。qdc Fusion    Fusion是來自qdc的首款圈鐵耳塞,也是qdc旗下首款搭載了動圈單元的產品,耳塞採用五單元(1動圈+4動鐵三分頻)設計。
  • 雜食報告:UM Mason V3+ 單邊16單元動鐵耳機
    隨身Hi-Fi圈,起家最快,溢價最高的產品莫過於多單元動鐵耳塞了,在動圈耳塞還在五位數的門檻前顫顫巍巍時,多單元動鐵憑藉定製耳機的名頭,已經定價到了5萬了,當然這其中不乏木耳稅和智商稅的產品,圈內找人背書站隊,然後忽悠圈外新人或土豪。
  • HiFi耳機選購必修課:如何選擇動圈單元耳機
    動圈單元拆機圖    動圈單元的造價與音質成正比,劣質與優質的單元有著明顯的聽感差異,這主要取決於耳機單元的震膜、線圈和磁體強度(圖中最上面為磁體,最下面為震膜+線圈)。    很多動圈耳機,比如拜雅的高能特斯拉單元、JVC的木震膜單元,它們單動圈單元耳機能夠賣到上萬的價格,但它們的震膜材質、單元結構、加工工藝是小作坊學不來的,高端的音響設備大都採用動圈單元。
  • 圈鐵好音質,南卡T2有驚喜
    技術成就好音質動圈耳機發聲原理類似於普通揚聲器,處於永磁場中的線圈與振膜相連,線圈在信號電流驅動下帶動振膜發聲。目前絕大多數的耳機耳塞都屬於動圈式耳機。動鐵耳機是通過一個結構精密的連接棒傳導到一個微型振膜的中心點,從而產生振動並發聲的耳機。動鐵式單元是通過一個結構精密的連接棒傳導到一個微型振膜的中心點,從而產生振動並發聲。
  • 4單元納米纖維球頂振膜圈鐵耳機酷比魔方F40曝光
    我們都知道AKG的k3003就採用的是三單元的圈鐵架構,圈鐵的架構能夠補償動鐵的不足,讓聲音更有表現!好的動圈,同樣能把音質提升,振膜質量輕,代表了運動慣性小。畢竟學過物理的都知道,質量越大慣性越大,而且它由於材料的原因,剛性還不錯,靠振動發聲嘛,實際就是振動時彈性呈線性振動,回彈響應及時,動態細節表現都會很不錯!
  • CFA推出太陽神(Solaris)耳機:一圈三鐵 24K鍍金
    技術是CFA的獨門秘方,把傳統動鐵單元的小孔導管移除,加上了自家研發的3D列印共鳴箱,大大減低了高音的擠壓感,令聲音的空氣感透徹自然。  Solaris繼承了和Andromeda一樣的單元技術,以新的調音在新的單元組合中展現出更高層次的聲音。
  • 百元售價卻有六動圈單元 波耳BOT1S體驗
    作為一個運動愛好者,其實藍牙耳機我也用過很多,最近一款藍牙耳機-波耳BOT1S進入了我的藍牙耳機試聽名單,作為一款百元級的產品卻擁有六隻動圈單元,這樣配置的產品實際表現如何引起我的興趣,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這隻波耳BOT1S。
  • 達音科、VGP受賞碳納米管動圈、推出高品質4.4平衡升級線
    本次展會達音科將繼續攜手SpinFit以及TOXIC為大家帶來:一.鈹振膜五單元圈鐵新旗艦「極」「極」是DUNU達音科研發中的五單元圈鐵新旗艦,採用鈹振膜動圈以及四顆高性能動鐵單元二.VGP受賞碳納米管動圈旗艦「隼」新品碳納米管動圈旗艦「隼」,在VGP2018 SUMMER獎項評選中獲評1.5萬-3萬日元入耳式耳機大獎,在近期各展會上「隼」也是屢獲好評。
  • 飛傲旗艦動圈耳機 FD5 亮相:不鏽鋼外殼鈹振膜,預計售價 3000 元以上
    IT之家11月22日消息 近日,HiFi 品牌飛傲官方公開了一組海報,展示了即將發布的旗艦動圈耳機 FD5。在 11 月 14 日於哈爾濱舉辦的線下聚會,以及 11 月 19 日 - 22 日在北京舉辦的 Z·HiFi 體驗會上,飛傲展示了 FD5 耳機可供試聽。
  • 丰韻聲音美在細節 海帝思MS4圈鐵耳機評測
    雖然個頭大,但戴上去很舒服    MS4的單元結構是一圈三鐵的四單元結構,動鐵單元採用美國樓氏33518高頻單元及30017複合單元,動圈單元採用10.2mm的海帝思自家全新研發的高分子複合振膜單元,這配置絕對是越級性質的高品質,從聲學特性來看就具備極佳的實力。
  • Fender Ten 2圈鐵混合單元發燒耳機賞析
    Fender是開發混合式單元耳機的領導者之一,擁有豐富的研發經驗,調音更有獨特的一面,優良設計的混合式單元耳機可以結合動圈單元及動鐵單元的優點,低頻擁有動圈單元的空氣感及緊迫力,中高頻則有動鐵單元的高分析力及靈敏反應。
  • 靜電味兒:TRI StarLight 七單元靜電圈鐵混合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這次我們帶來的是來自TRI的旗艦級別產品:StarLight,一個七單元的靜電+動鐵+動圈混合型耳機。StarLight的售價高達5999元,也是趣聽測評為數不多的高端產品。實話說,很多人對高端產品的聲音抱有一定的期待,這很正常。但實話說,越高端的產品,對素質、品控以及調音風格,都有著極大的要求,所以我們對StarLight的聲音表現,也是很期待。
  • 光譜全解析③|嘿,別躺著啦,和強小花一起動起來!
    時隔一周強小花的光譜全解析回歸啦,這一期的主題就是老少鹹宜的運動啦,雖然上一期的美食地圖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但是生命在於運動,大家一定要記得動次打次動起來!層 免費最近天氣漸熱,看到泳池真的很想進去遊個泳,但是強小花身材一般般啦,所以會在晚上去甲板泳池遊個泳,還能觀賞海上星空,很特別哦~寫完這麼多運動項目,強小花自己都覺得有點腰酸背痛,大家上船之後要合理安排時間,千萬不要第一天玩得累趴之後,接下來幾天就玩不動了哦
  • 快樂雜食塞:TRN BA8十六單元動鐵耳機體驗
    直達連結 > <p> 【引言】</p><p> 多單元動鐵耳機是目前耳機品類當中一支我作為一個只有普通消費能力的發燒友,上萬塊的多單元動鐵耳機肯定不會去選擇,那麼物美價廉的產品有嗎?放眼千元價位的款型選擇會有更多。可也帶來一個問題:盲目選擇很容易翻車,畢竟多單元動鐵耳機有它自己的設計門檻(主要是分頻和調音水平的問題上),這其中濫竽充數的不在少數!今天要與大家聊聊的TRN BA8,可能是我最近幾年來聽到過的為數不多的讓人印象深刻的產品,來跟大家做個簡單的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