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擔心以後宇宙飛船快了會被宇宙碎片擊碎,怎樣規避?

2020-12-03 時空通訊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這是一位網友提出的原問題:如何保護以99.9%光速行進的星際飛船免受碎片撞擊?

這個問題誰也不知道,因為現在人類與這個速度還相差很遠。

現在人類飛行器最快的就是帕克號太陽探測器,現在它在太陽迄今最近的距離對太陽進行探測,速度為每秒約100千米。到了2024年12月,它將最後一次最近距離接近太陽,屆時距離太陽表面只有約600萬千米,以每秒約200千米的速度掠過太陽日冕層,接受1400℃的高溫炙烤,成為人類最近距離撫摸太陽這隻「老虎」屁股的探測器。

即便是這個速度,也只有光速的萬分之六多點,這與光速99.9%就不止是差十萬八千裡了,而是每秒差約56萬裡。

不要說光速99.9%的速度受到宇宙碎片撞擊,就是帕克號受到一個雞蛋的撞擊,也會粉身碎骨成為齏粉,即便旅行者1號每秒17千米的速度也會被一個雞蛋撞得粉碎。我們可以想像每秒才30米速度的汽車,你撞上一個石頭看看,不要這個石頭有速度,只要用一根線掉在路中間,被汽車撞上也是車毀人亡。

所以我們現在奢談什麼接近光速被物體撞上都是扯淡。誰能夠說出解決辦法那就是大神,這種大神在這個世界上除了坑蒙拐騙,騙你沒商量之外,沒有任何價值。

時空通訊是個具有那麼一點科學思維的人,喜歡用科學的方法思考問題,因此回答不出這種問題,只能告訴想聽完美答案的一些同胞們幾個科學預測:

1、人類未來航天速度瓶頸的突破,很可能不是依靠速度,而是依靠愛因斯坦引力場論,尋找蟲洞走捷徑或者依靠曲率航行的縮地功。這兩種移動方式都不是速度的突破,而是知道了時空的規律後,通過走時空捷徑和扭曲時空的方法前行。

這種前行不受光速極限限制,只需要對規律認識的突破和能源認識的突破。這裡面的道理很深奧,咱吃瓜群眾不是科學家,只知道個大概就行了,沒必要去討論技術細節問題。不過時空通訊過去相關文章對這方面多有討論,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前往查看。

2、人類航天傳統速度肯定是要提升的,比如達到光速的幾分之一或者一半光速等等,現在NASA已經啟動的百年星艦計劃,設計的星艦就是朝著能達到12%光速目標奮鬥的;霍金在生時啟動的突破攝星計劃,設計理念是用雷射催動光帆,帶著微型探測器前往半人馬座a星,目標速度是達到光速的20%。

如果技術真的達到了這種程度,那就會同時考量如何規避撞擊發生的設計。在科幻影視中,一般採用的都是防護盾技術,就是用能量場或者磁場在飛船周圍形成一種防護罩,避免一些撞擊和攻擊。

但這些都還處於科幻階段,沒有真正的技術理論支撐。所以即便有一些防護,也只能防護小的撞擊,根本無法防護較大撞擊。高速太空飛行器最主要的防範措施是預防,如提升航線監測水平和監測距離,讓飛船能夠提前規避。規避撞擊才是最主要的防範手段。

3、宇宙中是十分空曠的,這種空曠出乎你的想像。

我們在網絡上常看到一些太陽系圖片,有一個密集的小行星主帶和柯伊伯帶,密密麻麻充滿了小行星;在遙遠1光年的太陽系邊際,還有密集的奧爾特雲彗星帶,據說這裡的彗星有萬億顆之多。這些圖片的小行星帶和奧爾特雲帶密不透風,把太陽系包裹起來。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我們看到繁星滿天的夜空,都在太陽系外,最近的恆星都有4光年以上,遠的天體有數百萬光年;而望遠鏡還可以看到數億甚至百億光年以外的天體,這些天體並沒有被什麼小行星帶、奧爾特雲帶遮蔽或幹擾,是什麼原因呢?

原因只有一個,宇宙是空曠的,根本不像那些圖片畫的那樣充滿了密集的天體碎片。我們可以計算一下奧爾特雲帶彗星的平均密度。

先按球面積來計算,球面積計算公式為:s=4πr^2。這裡s為球體表面面積,r為球體半徑。

我們把太陽系邊緣假設為一個球體,其面積為:4x3.14x9460000000000km^2≈10^27km^2

也就是說在我們太陽系1光年半徑的外圍球面有1000億億億平方千米的面積,假設那裡有10000億顆彗星,而且都在最邊緣的球面上的話,每顆彗星佔有的面積是:

10^27/10^12=10^15km^2

這就是說每顆彗星佔有的面積達到1000萬億平方千米,再開一個平方,每顆彗星之間平均相隔的距離就是約3162萬千米。事實上,奧爾特雲帶不並不是在最外面一層,而是存在於出了柯伊伯帶就開始的將近1光年的區域,這樣分布在一個立方空間裡,就又稀釋了很多倍了,何況10000億顆彗星也是一個高估數據。

小行星帶和柯伊伯帶大致也是這種情況,因此宇宙的空曠真的是超乎我們的想像。而一旦進入了恆星際空間,除了幾個粒子就什麼也沒有了,你想撞上一塊什麼東西都比中六合彩還要難上億萬倍。所以,人類飛行最遠的使者旅行者1號,早就飛入了柯伊伯帶了,依然暢通無阻,什麼都遇不到,只有孤獨包圍著它。

結論:這種問題就是扯淡,毫無意義。

但時空通訊的回答包含著許多科學道理,希望能給您帶來快樂和收穫。

感謝閱讀,歡迎討論。

時空通訊原創版權,侵權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為,敬請理解支持。

相關焦點

  • 乘光速飛船一年後會怎樣?科學家:等他回來宇宙可能不存在了!
    乘光速飛船一年後會怎樣?科學家:等他回來宇宙可能不存在了!現在對於地球之外的奧秘也是被一一解開,也是隨之來的是更多的問題,宇宙當中也是有很多未解的秘密,我們也是有越來越多的人對宇宙充滿了好奇,其中也是有很多偉大的科學技術專家,幾乎也是一生中都在進行研究,而愛因斯坦提出了一個對我們有用的看法,認為宇中最快的速度就是光速了,對於光速而時間就是他的參照物,也是有網友提出很多的疑問說,如果我們人乘坐光速飛船進行飛行一年會怎樣呢
  • 飛船在宇宙中飛行,會不會撞上「石頭」,看似簡單實際很複雜
    我們平常眾多的科幻題材中,宇宙空間總是一個必不可少的話題,而搭乘宇宙飛船遨遊太空,也一直以來就是人們所期待的那種感覺,尤其是坐在裡面,感受浩瀚無垠的星空,拿感覺是多麼的愜意,就在銀河護衛隊中,這些人所搭乘宇宙飛船遨遊太空的場景,曾經讓許多人在午夜夢回的時候想起,當然事實上宇宙飛船載人上天的技術雖然取得了不錯的突破
  • 浩瀚宇宙如何超越光速,從而抵達另一個宜居星球呢?
    這麼長遠的數字是非常震撼的,飄浮在空中隨著太陽的自轉而牽引著自己的自轉頻率,那麼在這茫茫宇宙之中到底有沒有與地球相似的宜居行星,答案是肯定的,只不過是由於距離太過於遙遠,以目前人類的科技暫時無法抵達這麼遙遠的距離,我們都知道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為光速,那麼想要超越光速,有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呢?
  • 如果人類能夠實現光速飛行,飛船如何躲避宇宙中的障礙物?
    引言: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就是光速了,光速在宇宙中非常快,已經達到了每秒30萬公裡的速度,這個速度對於我們人類來說真的是太快了,我們現在人類的速度連光速的十分之一都沒有達到,也就是我們我們和光速比起來真的是太慢了,不過根據科學家的計算,如果人類沒有辦法達到光速,那麼我們就沒有辦法飛出太陽系,也不可能在太陽系外探索宇宙,銀河系的直徑已經達到了10萬光年
  • 宇宙是真空狀態,為何宇宙飛船的速度不能一直加下去?
    宇宙無邊無際,對人類來說宇宙實在是太大了,大到讓我們絕望。雖說宇宙中有無數的星球,但是你知道嗎?這些星球之間的距離非常遙遠,尤其是恆星之間的距離,更是讓你非常絕望,因為它們的距離都是用光年來計算的。
  • 如果人類能達到光速,並且在宇宙飛行1分鐘,回到地球後會怎樣?
    愛因斯坦認為,其實時間與物體本身的運動速度是有關的,當運動速度越快,時間流逝的將會越慢,而如果速度無線與光速接近,那麼在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無限接近靜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星際穿越》這部電影,在電影中便出現了宇宙中的一小時,等於地球上7年的橋段,這其實就是因為引力太大了,導致時間的流速變慢。
  • 光速10億倍的超級飛船朝宇宙一個方向飛行,會到達宇宙的邊緣嗎?
    所以如果我們想要知道宇宙的邊界是什麼樣子的,那麼我們就必須藉助工具來輔助我們,因為人的力量畢竟是很小的。所以很多人就猜想能不能依靠飛船來到達呢?,所以就假設有一個飛船,它的速度足夠的快,就是已經能夠達到一秒前進一億光年的速度,這個速度是非常快的,目前的技術也是不能實現的。
  • 宇宙滅亡後會怎樣?——什麼是「熵」理論?
    當我們仰望星空,看到滿天的繁星和浩瀚的宇宙,除了感嘆宇宙的廣闊和壯觀外,你會不 會思考一個問題,這個宇宙有沒有盡頭,如果時間走到了最後一刻,宇宙是否也會滅亡呢?今天我們聊宇宙的滅亡。關於宇宙的終極命運問題,已經被很多科學家思考過,並且做了細緻的研究,小小的人類憑什麼對宇宙的生死蓋棺定論?
  • 宇宙滅亡後會怎樣?——什麼是「熵」理論?
    當我們仰望星空,看到滿天的繁星和浩瀚的宇宙,除了感嘆宇宙的廣闊和壯觀外,你會不 會思考一個問題,這個宇宙有沒有盡頭,如果時間走到了最後一刻,宇宙是否也會滅亡呢?這就是人類既渺小又偉大的地方,我們通過研究自然界的規律,找到和宇宙演化的共通性,來以小見大,洞悉宇宙的未來,所以要搞清楚宇宙是否會滅亡,就要提到一個重要的概念,&34;,熵是物理學中的一個概念。
  • 光速10億倍的超級飛船朝宇宙一個方向飛行,會到達宇宙邊界嗎?
    如果有一艘光速10億倍的超級飛船朝宇宙一個方向飛行,會不會到達宇宙邊界?這是一個比較有趣的問題,因為打算跨越宇宙嘛,這速度是不斷上漲啊,但過程與結果可能會比較類似,也許我們可以來做個探討!一、宇宙有邊界嗎?
  • "車里雅賓斯克隕石"從天而降,被神秘物體擊碎,是誰在暗中保護
    而且因為這些小行星相對於地球來說,是比較小的,而且又無法發光,所以人類在地球上面,很難去探測這些小行星的軌道,它們的運動速度也是非常的快,以目前人類的能力來說,如果再遇上6500萬年前那樣大小的小行星,其實也是很難處理,基本上只能聽天由命。
  • 「車里雅賓斯克隕石」從天而降,被神秘物體擊碎,是誰在暗中保護
    而且因為這些小行星相對於地球來說,是比較小的,而且又無法發光,所以人類在地球上面,很難去探測這些小行星的軌道,它們的運動速度也是非常的快,以目前人類的能力來說,如果再遇上6500萬年前那樣大小的小行星,其實也是很難處理,基本上只能聽天由命。
  • 宇宙未來的命運是什麼樣的?科學家認為宇宙會有5個不同的時代
    科學家認為宇宙會有5個不同的時代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現在我們知道了宇宙是無限大的,目前我們能夠觀測到的宇宙直徑大約是900多億光年的距離,這個距離對於人類來說絕對是天文數字,而且科學家認為宇宙還在不斷地膨脹,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停下來,如果宇宙一直膨脹下去,那麼恆星就會離我們越來越遠,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比光速還要快,所以我們觀測不到它們,這種現象被科學家稱為是一種暗能量的物質在背後操作
  • 會不會有人自己發明了宇宙飛船離開了地球,卻沒有人發現?
    當然事實上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畢竟製造飛船絕非兒戲,我們不妨從幾個方面來簡單分析下!當然有,在DIY著稱的德國確實有人完成了V列12缸的微型發動機,但飛向太空卻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我們可以在假設的條件下來看看要涉及哪些層面!一、動力系統首先要如何飛向太空這是一個問題,如果採用常規的火箭動力的話,很抱歉這個紙是包不住火的,首先飛向太空的火箭即使是單級也是一個龐然大物,汽車的後備箱?當然不可能了,這個肯定得PASS了!
  • 在未來我們會遇見怎樣的宇宙
    宇宙那麼大,克卜勒—452b的距離還算近的,但遠非人類有生之年所能企及,但星際旅行的夢想人人都有。這就是IXS Enterprise,當然這是在向經典科幻片《星球大戰》裡的那艘飛船致敬。超光速飛船概念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在進行長途旅行時必然要藉助各式交通工具,而漫長的星際旅行更是如此,於是假想中的各式飛船應運而生,對於科幻片愛好者來說這些都並不陌生。
  • 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嗎?有四種速度比光速還要快
    而隨著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交通工具也越來越先進,速度也越來越快。有了超快的速度,我們才有了探索整個世界的資本,才能夠在速度的優勢下走遍地球,了解整個世界。後來,我們的科技更進一步,速度也再次獲得提升,終於走出了地球開始探索宇宙。而當我們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才知道人類自以為豪的速度在宇宙中連龜速也算不上。
  • 超光速飛船可以飛到宇宙的盡頭嗎?會出現什麼情況?
    超光速飛船可以飛到宇宙的盡頭嗎?會出現什麼情況?如果你能掌握超越光速的技術,你最想去的地方是什麼呢?如果我們能掌握曲速驅動技術會發生什麼呢?沒有什麼比光傳播的更快了,光速似乎是所有在太空中運動物體的速度限制,除非我們能夠建造一艘能夠扭曲時空的宇宙飛船,這艘裝有曲速推動器的宇宙飛船將被一個大環包裹,這個環將壓縮宇宙飛船前面的時空,並將其擴展到飛船後面。這並不是說它超過了宇宙速度限制,而是讓時空在宇宙飛船周圍運動。一旦我們掌握了這種推進方法,我們就可以開始徵服宇宙了,我們能在浩瀚的宇宙中走多遠呢?
  • 空間曲率驅動:用這種方法使宇宙飛船達到光速!橫行宇宙!
    眾所周知,同時也是追光者——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所說過的: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是光速,人類所有交通工具的發展,其速度都在接近光速。 既然光速是宇宙中物體運動最大的速度,那麼人類對於使某物體的速度達到光速的探索是永遠也不會停止的。 大家知道,速度快是無論幹什麼事情都需要的一個優點。追求越來越大的速度可以說是所有智慧文明都在幹的一件事情。
  • 宇宙為疆 飛船為家——科幻電影宇宙飛船大盤點
    宇宙為疆 飛船為家——科幻電影宇宙飛船大盤點 時間:2016.09.0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AilsonAir
  • 這幾隻寶可夢來自宇宙,神奇寶貝世界也要啟動多元宇宙世界觀嗎?
    是為了以後劇情的發展和設計出更多神奇寶貝而挖的大坑。今天我們就來先看一下,哪些是一寶貝是來自宇宙。這幾隻寶可夢來自宇宙,神奇寶貝世界也要啟動多元宇宙世界觀嗎?皮皮這個種族是很久之前就在宇宙到處旅行的種族,有一次他們的飛船發生了故障,墜落在神奇寶貝世界。於是神奇寶貝世界就有了皮皮這個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