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款另類的吃雞遊戲《黑色倖存者》在App Store和Steam同時上架。
之所以說它另類,是因為遊戲本身的表現手法和PUBG極為不同。它不僅沒有即時射擊的玩法,生存機制、地圖、人數也都各不相同,玩家整局20分鐘的過程始終靠文字來判斷戰場局勢,來讓自己生存到最後。但客觀來評價遊戲帶來的刺激體驗,《黑色倖存者》一點也不遜色於大部分吃雞遊戲。
自吃雞遊戲2018年掀起一輪熱潮之後,基於此類型的玩法被廣泛應用到其它遊戲中,用戶被充分地洗禮。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吃雞的表現手法似乎沒有太多的革新。因此當《黑色倖存者》這樣能從形態上有差異化的產品進入國內時,相當多玩家報以了濃厚的興趣。
事實上,該遊戲的準確定位是一款AVG策略競技遊戲,其背後的研發團隊來自韓國。早在2016年9月,Archbears研發的《黑色倖存者》就已上線。在當時,PUBG不被眾人所知。早期,遊戲尚未進入國內,玩家只能跑到國際服進行試玩,但這並不妨礙它有著極高的口碑,TapTap上,《黑色倖存者》曾一口氣摘得了2017 TapTap年度最佳遊戲提名和最佳玩法提名。
此後,遊戲聯合開發商頑皮熊工作室將其帶到國內展開測試,並在今年3月20日正式上線App Store和Steam,至今收穫了TapTap 9.2分的評價。
不過《黑色倖存者》並非一帆風順。上線後,國內玩家普遍反映網絡經常出現波動,遊戲體驗並不流暢。這也造成遊戲的評分出現了一定的下滑。頑皮熊工作室負責人布萊克向葡萄君表示,這一周他們一直在集中修復網絡問題,「比起剛開服已經好了很多,TapTap評分算是穩定住了。」在未來,這款形式截然不同的文字吃雞能獲得多大市場份額?我們試圖從產品入手找到答案。
20分鐘、10人一局的文字吃雞怎麼玩?
《黑色倖存者》的核心玩法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玩家需要在荒廢的小島上保持存活,探索物資讓自己不斷強大之餘還要擊殺其它9名玩家,成為最終的倖存者。
細分下來,玩家在局內總共有三個目標,生存、探索和戰鬥。
首先是生存。10名玩家將集合從地下通道出發,向島上自由行動。值得一提的是,遊戲並未採用傳統的大地圖設計,而是劃分成22個區域,用類似副本的表現手法詮釋出來,玩家只需點擊任一區域即可直接轉移。3分鐘後,遊戲會隨機關閉部分區域限制玩家進入,如果在倒計時前,玩家不能禁區中撤離,將自動被系統處決。這一點和傳統吃雞中的「縮圈減血」有明顯的區別。在前期,城區被關閉後尚有機會再度隨機開啟,但之後,禁區則永久關閉並越擴越大,玩家生存空間被大幅度地壓縮,同時刷新禁區的間隔變短,節奏加快,交戰概率隨之提升。
玩家需要在交戰前儘可能多地探索裝備、補給,並升級自身屬性。大地圖中的22個區域劃分成了寺廟、旅館、學校、森林等地,不同地形對應不同資源,玩家的大部分時間也都會花在尋找食物、武器、材料等資源上面。以燈塔為例,玩家點擊屏幕中央即可發起單次搜索,並觸發隨機事件。
這個過程中,玩家單次搜索將消耗一定量的耐力,如果耐力耗盡,則將消耗雙倍數值的生命,生命減至0意味著被淘汰。當然,遊戲內也提供了自動回復生命、耐力的設計,在保證周圍安全的情況下,玩家可以使用「休息」技能將狀態補滿;如果情況緊急,就得依靠食品、水等道具快速補給了。
熟悉完這幾步,僅僅意味著你學會了基礎操作,而接下來,圍繞遊戲資源所進行的選擇、合成、搭配、拆解則是這款文字吃雞更大篇幅、也是相對較為繁瑣的養成進階部分。
《黑色倖存者》內的資源包括武器、防具、食物、材料及部分特殊道具。玩家大概率能搜索到基礎資源,並用系統提示的搭配方式合成出數值更高的進階資源。遊戲中,所有的資源類型甚至超過了600種。如下圖中的武器一項,就涉及劈砍、穿刺、鈍器、投擲、槍械等,分成白、綠、藍、紫、黃等品質,合成難度逐次提升。
光是搜索合成這些頂級裝備,可能就得耗費近10分鐘
資源體系內的合成公式頗為豐富,也讓遊戲在廣度之餘也凸顯了深度。比如水在打火機的幫助下,可以合成沸水,而沸水又能夠煮熟其他食物,如下圖所示,沸水和15生命的拉麵即可合成40生命的泡麵,隨後還能和大蒜一起合成70生命的蒜香拉麵,治療效果提升了一個檔次。從某種程度上,它和傳統RPG、MOBA中合裝備的過程如出一轍。當然在龐大的養成體系中,這也只是一個很基礎的例子。
與此同時,上限只有6個的背包格子讓收集探索行為變得不是那麼的自由。應了那句話,「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玩家需要清晰地拎出一條發展線,針對性地收集,而為了減輕玩家的負擔,系統則提供了充分的引導,不僅指明各類資源的合成方式,還列出了它們的刷新地點。如果背包已滿,但又想要新搜集到的物品,還可以返回界面上方「廢棄欄」中尋找。在菜鳥玩家面前,該設計顯得更為人性化。
引導欄在左上方,背包、廢棄欄在右上方
也有玩家反映稱,遊戲存在養成套路化的隱患(比如玩家都按某種模板、按照固定的路線去刷),甚至到了後期變成了拼手速的遊戲。該說法不無道理,但另一方面,局內儘可能優化了隨機掉落機制,讓這種探索行為變得非常不可控,運氣好時玩家可以在幾分鐘之內就可合出關鍵道具,搶先打出優勢;有時也會因為運氣太差、禁區關閉等問題遲遲刷不到材料。這種情況下,玩家更換其它打法,主動苟起來發育也不代表沒有吃雞的可能。總的來說,玩家從搜索中得到的反饋更為豐富,大量的隨機設計會提升重複試玩的欲望。
此外,《黑色倖存者》的PVP戰鬥部分也獨具一格。它遠不及PUBG、APEX英雄那樣能給予玩家感官上的衝擊,相反,它用更簡陋的手法依舊錶現出了刺激的意味。
另類的PVP體驗:簡單,但又充實
進入遊戲前,玩家可布置戰前準備工作,選擇一個天賦技能(比如「麵包」技能生成補給)。段位越高,解鎖的天賦技能也就越多。同時,還可以攜帶補給箱中的物品以及加成道具。
安全區縮小後,遭遇戰不可避免。玩家即時搜索觸發戰鬥,單回合後交手後退出戰鬥,如果想進行追殺則需繼續重複這一步驟。其中的變數在於,首先玩家的視野不可見,碰到的概率未知;其次弱勢一方被攻擊後還可以迅速轉移至其他區域補給狀態,行蹤更加捉摸不透。
另一方面,遊戲又增添了許多可視化細節。比如玩家可觀察對方的角色名、等級、武器裝備、以及武器熟練度等,以此判斷戰鬥力。
屏幕下方則還原了戰鬥的細節。值得一提的是,主流吃雞中的「聽聲辨位」在《黑色倖存者》仍以文字的形式呈現出來。如上圖所示,系統主動公示了槍聲的位置,從而向玩家提供清晰的目標,引導其前往戰鬥。
玩家的戰力則受多方面影響。首先是武器熟練度(對應血量右側的字母),隨著戰鬥次數的增多,單武器的熟練度將逐級提升;其次,武器過度使用還會降低耐久度,這也是需要玩家注意的地方。這些細節都讓《黑色倖存者》體現出非常強的硬核屬性。
拋開「轉移-搜集-戰鬥」這樣固定的吃雞模式,遊戲還有意延伸更多的腦洞玩法。比如按照下圖中的思路,玩家需要尋找到筆記本電腦和網絡,進入研究中心入侵系統,一旦成功讓系統關閉代碼,其他玩家將立即死亡。不過,它的風險係數會遠高於常規思路。
但即便如此,仍會有玩家願意選擇去挑戰這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拘泥於常規,給予玩家自由的選擇空間,這也是遊戲想要傳遞給玩家的宗旨。
出師不利的開局後,他們正在慢慢回血
上線國服一周以來,頑皮熊工作室負責人布萊克一直在忙於解決網絡問題。
很大程度上,大量有關網絡問題的反饋確實讓他很意外。上線前,他曾完成多輪PC和iOS的測試,完全無卡頓;還找了烏魯木齊,廣州附近的朋友進行測試,也沒出現網絡不好的情況。
但大量的TapTap評論和QQ群消息證明,網絡影響了部分玩家的體驗,進而影響了留存。「團隊一直都在解決,但是伺服器在韓國,跨國匹配總會有多多少少的難點,」布萊克表示,「中國玩家連的其實都是位於KR的伺服器,我們會檢查問題發生在哪步,但中國運維這邊給出的一些方案,KR那邊無法進行操作。確定可執行方案之後我們很快進行PUSH,目前已經上線了兩套方案。」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部分TapTap玩家「怒噴」的網絡問題得到解決後,他們又對評論進行了修改。
也是因為花了大量精力在集中修復網絡問題,頑皮熊工作室暫時還沒有做更細節的市場計劃。「不過我們已經同蘋果那邊聯繫上了,對方對遊戲的玩法和世界觀劇情很感興趣,」布萊克談到。
以目前的遊戲深度,《黑色倖存者》如果想要拉動新玩家,萌新向的攻略必不可少。布萊克目前正在準備招募一些優質的攻略達人和主播,在解決完現有的網絡問題後,這將是一項不小的工程。
客觀來說,《黑色倖存者》上線一周的表現可以用「高開低走」來形容——它在沒有被推薦的情況下一度位居App Store免費榜第31,但很快跌出前百。「不過TapTap評分算是穩定住了,」布萊克表示,「iOS評分最近漲了0.2分,真是不容易。」緊接著,他再度投入到和玩家、團隊的溝通當中。或許在短暫的調整後,這款另類的文字吃雞會有更好的成績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