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白僵菌(卵孢白僵菌)

2021-01-09 騰訊網

卵孢白僵菌菌落粉狀,白色,生長期15天,後變為淡黃色。產孢細胞單生,很少簇生,產孢軸纖細,膝狀彎曲,具小齒突。分生孢子透明,光滑,橢圓形,基部有時有小尖突。自然狀態下寄生在蟲體生長並穿出外骨骼,在蟲體表面形成白色被覆物;產孢細胞濃密簇生,但有時輪生或單生,直接著生在氣生菌絲、稍有分化的分生孢子梗或膨大的柄細胞上,瓶狀,下部膨大,上部延長呈頸狀,在頂生的分生孢子下方不遠處再分枝產孢,反覆向頂部合軸式產孢,形成具小齒突的產孢軸。

應用領域:鞘翅目昆蟲生物防治

培養基:

綜合PDA:馬鈴薯煮汁1000mL,磷酸二氫鉀 3g,硫酸鎂 1.5g,葡萄糖 20g,維生素B1 10mg,瓊脂 20g,pH自然。

馬鈴薯煮液:200g馬鈴薯,去皮,切塊,放入蒸餾水中煮沸30min,取濾液定容至1000mL,備用。121℃,15min。

生長條件:25℃,好氧。

抑制試驗

摘 要:為篩選出適合卵孢白僵菌生產中使用的高效殺菌劑。以3種常見的殺菌劑作為試劑,採用抑菌圈法和生長速率法,研究3種殺菌劑對卵孢白僵菌生產中常見雜菌的抑制效果及其對卵孢白僵菌菌絲生長的影響。結果表明:在最高稀釋濃度條件下,脫氫乙酸鈉抑制3種雜菌效果最好的同時,對卵孢白僵菌的抑制率也為最大。二氯異氰尿酸鈉對大腸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優於富馬酸二甲酯,但對枯草芽胞桿菌的抑制效果較差,且對卵孢白僵菌影響較小,可作為卵孢白僵菌殺菌劑。

關鍵詞:卵孢白僵菌;殺菌劑;雜菌;抑制試驗

卵孢白僵菌屬蟲草菌科(Cordycip-itaceae),蟲草屬(Cordyceps),是一類重要的昆蟲致病真菌,被廣泛應用於農林害蟲防治[2]。其菌落初期多呈現為白色,而後變為淡黃色或淡紅色,背面無色、淡黃至粉紅色。在分生孢子梗或菌絲上聚合成在低倍鏡下即可看到的球形、卵形的孢子頭。在卵孢白僵菌生物農藥與傳統化學農藥相比中,白僵菌生物農藥具有不產生抗性、專一性強無化學農藥殘留、和使用安全等無可比擬的優勢。但因生產由於大量細菌及放線菌,如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金葡菌)、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等與卵孢白僵菌的生長條件相近,常導致卵孢白僵菌生產過程中嚴重汙染,影響生產效率。在卵孢白僵菌生產過程中,需要即能有效分離又不抑制卵孢白僵菌生長的分離培養基,並能保證分離和培養過程中卵孢白僵菌的生長不受非目標菌的影響。該研究通過抑菌圈與生長速率法,測試了3種常見殺菌劑對卵孢白僵菌生產中常見雜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桿菌的抑制效果,同時結合3種殺菌劑對卵孢白僵菌菌絲的影響結果,篩選出抑制效果較好的藥物,以期為解決卵孢白僵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提供理論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1.1.1 供試藥劑

脫氫乙酸鈉(DHA-S)、富馬酸二甲酯(DMF)、二氯異氰尿酸鈉(SDIC)。

1.1.2 供試菌株

卵孢白僵菌(鹽城市神微生物菌種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1.3 供試試劑

依據藥劑推薦的最佳濃度範圍進行不同濃度梯度的設置,調整至3種藥劑的稀釋倍數相同。DHA-S、DMF、SDIC配比稀釋濃度均分別為0.2mg/mL、0.4 mg/mL、

0.6 mg/mL、0.8 mg/mL、1.0 mg/mL、1.2 mg/mL。

1.1.4 培養基的配方

PDA培養基瓊脂20.0g/L、馬鈴薯200g/L、葡萄糖20.0g/L;牛肉膏蛋白腖培養基:牛肉膏3.0g/L、蛋白腖5.0g/L、氯化鈉10.0 g/L。

1.2 實驗方法

1.2.1 製備卵孢白僵菌懸液

稱取0.5g卵孢白僵菌粉劑,在無菌工作條件下,放入裝有100mL無菌水的錐形瓶中,封口並震蕩3~5min,使其均勻分散,製成菌懸液。

1.2.2卵孢白僵菌的分離與純化

無菌移液管移取0.1mL制好的卵孢白僵菌菌懸液,取無菌三角玻棒,把上述菌懸液在PDA平板表面塗抹均勻。將製備的帶菌平板倒置於28℃恆溫箱中培養2d。無菌條件下取培養的菌株,用接種環挑取少量菌絲於PDA培養皿,於28℃培養箱內靜置培養2d。在無菌工作條件下,接種於PDA試管斜面培養基,置於28℃培養箱內靜置培養2d。後置於4℃冰箱內保存備用。

1.2.3 抑菌圈法測3種殺菌劑對卵孢白僵菌有害雜菌的抑制效果

取4℃冰箱保存的3種斜面雜菌菌株,在無菌條件下,分別加入20mL無菌水,充分振搖稀釋後分別置於已滅菌的50mL三角瓶內,得到3種菌懸液,塗布培養,用滅菌鑷子夾取直徑為6mm消毒濾紙片投入不同藥液中浸藥3min,對照組將濾紙片放於無菌水中浸泡3min,每組3次重複;然後將帶不同濃度藥的濾紙片分別放置牛肉膏蛋白腖培養皿中央,並做好標記。置於28℃恆溫培養箱內培養,24h後採用十字劃線法測量抑制圈直徑並記錄。

1.2.4 生長速率法測3種殺菌劑對白僵菌的抑制效果

取4℃冰箱保存的斜面白僵菌菌株,在無菌工作條件下,轉接到含有不同濃度梯度的3種殺菌劑的固體培養基上。以不含藥劑的PDA培養皿作為對照,每組3次重複;觀察菌絲生長情況,採用十字交叉法進行各組菌絲直徑的確定。按以下公式計算菌絲生長抑制率:

2 結果分析

2.1 3種殺菌劑對白僵菌有害雜菌大腸桿菌的抑制效果

對白僵菌有害雜菌大腸桿菌的抑制試驗結果表明:對大腸桿菌抑制效果最佳的為DHA-S,在其測試濃度範圍內,6組處理濃度的效果都很明顯,抑菌圈直徑範圍在21.7~42.0mm內;SDIC的效果次之,抑菌圈直徑變化範圍為13.1~34.2mm;而DMF效果最低,抑菌圈直徑在7.57~ 17.8mm範圍內。且不同濃度藥品間差異較大。

2.2 3種殺菌劑對卵孢白僵菌有害雜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

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試驗結果表明:DHA-S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徑範圍為27.2~41.6mm;DMF抑菌圈直徑最小為17.0 mm,1.0 mg/mL濃度的抑菌圈直徑為29.9mm,而在1.2mg/mL濃度的抑菌圈直徑為24.5mm,抑制效果與1.0mg/mL濃度液比抑制效果較差;而SDIC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較差,抑菌圈直徑範圍在8.5~22.7mm內。每種殺菌劑6組處理濃度的抑菌圈直徑形成較大差異。

2.3 3種殺菌劑對卵孢白僵菌有害雜菌枯草芽孢桿菌的抑制效果

對枯草芽孢桿菌的抑制試驗結果表明:3種殺菌劑的6組處理濃度的效果都很明顯,其中對枯草芽孢桿菌抑制效果最佳的為DHA-S,其抑菌圈直徑範圍為21.7~ 42.5mm;SDIC效果次之,抑菌圈直徑範圍在7.9~20.3mm,且0.6mg/ml濃度與0.8mg/mL濃度形成較大差異;而DMF效果最低,抑菌圈直徑範圍為7.6~16.2mm。

2.4 3種殺菌劑對白僵菌菌絲生長的抑制效果

對卵孢白僵菌菌絲生長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3種殺菌劑對卵孢白僵菌菌絲生長有明顯的抑制,就其抑制效果而言,在1.2mg/ml濃度條件下,DHA-S對卵孢白僵菌菌絲生長的抑制效果最強,高到100%,DMF對卵孢白僵菌菌絲生長的抑制效果最弱為53.56%,SDIC可達到62.45%。

3 結論分析

實驗結果表明:DHA-S抑制效果最好,但DHA-S對卵孢白僵菌菌落的生長有較大的影響,不符合在生產中即能抑制雜菌生長又對卵孢白僵菌菌絲生長無抑制效果或抑制效果較弱的要求。SDIC和DMF對有害雜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不會對卵孢白僵菌生長產生不良影響,都可以作為卵孢白僵菌生產中的抑菌劑。同時SDIC和DMF對雜菌的抑制效果不同,因此可以根據生產中雜菌汙染情況選擇性地使用符合要求的藥劑。

文章內容來源網絡,轉載僅為知識分享,如涉及版權及稿費問題,請與我聯繫

相關焦點

  • 這藥針對抗性夜蛾,同時消滅介殼蟲、紅蜘蛛、薊馬,還殺卵
    這個藥消滅抗性夜蛾——殺蟲、殺蟎還殺卵!這個藥消滅抗性夜蛾——殺蟲、殺蟎還殺卵!二、 怎樣高效消滅蔥管等夜蛾?市面上能同時殺蟲、殺卵並殺蟎的產品不多,蔥管夜蛾爆發期,基地用戶愛用這個組合:蟲蟎腈吡丙醚+多殺黴素甲維鹽,正打反死,集成1+1>2的增效作用。有效地阻止夜蛾的繁殖,這個組合極少的濃度便可殺死卵塊。並且,有力阻止幼蟲變態,阻礙蛹的羽化,當成蟲的產卵量大幅減少後,相當於為害蟲們做了「絕育手術」。這個組合對蟎蟲之外絕大多數昆蟲卵都有滅殺作用。
  • 真蘚孢蒴記
    還未紅的發紫時,在下面非微距拍攝的野外圖片裡,可以看見孢蒴中段成熟時,粉紅、淺綠、鵝黃、紫色等等交織漸變的效果下面用時光倒流的敘述,用圖片反映野外真蘚孢蒴從青懵初開到萬紫千紅的一生以下是中段成熟期,綠孢蒴紅暈漸染,蒴嘴變鵝黃,慢慢多種漸變色出現,卵圓肥胖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