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對音響領域不熟悉,也應該對哈曼卡頓(Harman/Kardon)這個品牌略有耳聞,作為專門生產製造家用與車用音響的老牌企業,哈曼卡頓是寶馬、路虎、奔馳與薩博等汽車和東芝筆記本電腦的主要音響供應商,其音響界的地位無人撼動,當然,這與其高品質的產品不無關係,近些年,隨著智能理念的不斷引入,當音響界老牌勁旅的產品和人工智慧相碰撞的時候,我們看到了一款音箱界的琥珀產品-哈曼卡頓ALLURE,外觀方面異於我們傳統印象中的藍牙音箱,功能方面又融入了智能語音功能,今天就讓我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音樂琥珀-哈曼卡頓ALLURE的使用體驗吧。
和我們印象中小巧的藍牙音箱不同,哈曼卡頓ALLURE音箱的包裝盒要大氣很多,整體以黑白色搭配為主色調,包裝盒四個側面均帶有音箱實物照,而且每個照片展示的側重點都不同,例如,盒體正面以白色為背景,配以音箱的正面照,讓用戶第一時間從感官了解產品的整體外觀外貌、而盒體的右側面的實物照著重體現音箱的頂面,從示例的語言指令文字可以看出,哈曼卡頓ALLURE具備智能語音交互功能。
盒體正面頂部印有「音樂琥珀」和「ALLURE」字樣,從其下方的文字信息中可以看出,哈曼卡頓ALLURE是由騰訊雲小微提供技術支持,有著大品牌騰訊的背後支持,哈曼卡頓ALLURE高品質實力略見一斑,從盒體正面底部的QQ和QQ音樂圖標也能發現騰訊的影子,此外,底部還帶有支持WIFI和藍牙的標識,以及重新定義藍牙音箱的「人工智慧音箱」字樣。
盒體背面的實物照採用透視效果圖,除了展示其內部音腔結構外,其左側的文字列舉了其六大特色功能,智能語音助手、免觸語音控制、海量曲庫的QQ音樂、QQ通話和消息、藍牙功能和360°環繞音響,而盒體左側則以音箱的底部特寫展示給用戶,雖然沒有任何文字修飾,但很明顯能看出其擁有大振膜的特點。
包裝盒頂部採用比較常見的提手設計,畢竟哈曼卡頓ALLURE音箱的包裝盒不小,而且有一定的重量,提手設計可便於包裝盒的拿取,而包裝盒底則印有符合相關標準的標識,以及製造商信息和產品條碼。
作為音響設備的哈曼卡頓ALLURE,其包裝盒內部設計了比較周全的防護措施,內置上下兩層放置音箱和相關附件,上層的主機除了帶有一個白色環保塑料保護套外,在包裝盒內上下均有白色泡沫進行保護和固定,避免音箱主機在包裝盒內的晃動以及與盒內壁的磨損,而位於下層的所有相關附件則集中承裝在一個紙盒中,包裝盒內所有物品存放的主次明細、分類合理。
雖然哈曼卡頓ALLURE的所有附件都集中一個方形的包裝盒內,但並沒有簡單地堆放在一起,利用盒體內部的隔斷分成兩個空間,分別放置相關附件,而且每個附件都帶有獨立塑料包裝,集中存放、獨立包裝,避免附件間的相互磨損。
和可攜式藍牙音箱的附件相比,哈曼卡頓ALLURE沒有選擇普通的USB數據線作為充電用線,而是採用分體式電源適配器給音箱供電,通體黑色的適配器重量感十足,支持100-240V~50/60Hz 1.5A電壓電流輸入,以及19V≌3.0A的輸出參數,相比普通手機的充電頭參數要大很多,更接近筆記本電源適配器參數,適配器輸入端採用標準內凹式雙金屬針插孔,輸出端也是標準DC插頭。
ABS材質的電源線一端是與適配器專屬適配的雙孔插頭,另一端則是國標兩相電源插頭,線長約1米,加上適配器輸出電源線長共約2米,足以滿足音箱日常供電的長度需求。
紙質附件方面,哈曼卡頓ALLURE配置了快速上手指南、重要安全說明、哈曼產品保修卡和有毒有害物質或元素的說明書,其中快速上手指南以七折單頁紙質展示產品的相關內容,圖文並茂、言簡意賅,重要安全說明則採用多種語言介紹了產品需要注意的相關聲明,而哈曼產品保修卡和有毒有害物質或元素的說明書均採用單頁形式,和其它數碼電子產品略有不同,由於ALLURE的機身材質的特殊性,以及哈曼卡頓對用戶負責的態度,有毒有害物質或元素的說明書以表格形式列舉了其產品構成部件化學元素符合國標的明細。
開箱過後我們再來看看音箱,第一次看到哈曼卡頓ALLURE,你從它身上看不到一點傳統藍牙音箱的任何痕跡,整體圓錐臺造型,166mm×166mm×193mm的外觀尺寸,經典黑色的下半身和剔透通徹的上半身,沒有傳統藍牙音箱的小巧和便捷,更多流露出的是工藝品的精緻感和智能產品的科技感。
音箱頂部採用圓形和環形的組合面板外觀,面板採用類膚磨砂表面處理,內凹的圓形和外凸的環形表面,完美地與透明腔體過渡,讓上半身延伸至箱體頂部的曲面非常流暢,哈曼卡頓ALLURE並沒有含糊地處理面板過渡細節,巧妙地利用面板邊緣設計成燈帶和拾音環,不難發現,包括觸控面板在內,燈帶和拾音區均布局在機身的頂部,觸控方式、視覺角度和拾音點都處於機身的最佳位置,抬手即可觸控、平視即可看到、拾音域範圍大。
哈曼卡頓ALLURE可觸控式按鈕大致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分布在環形面板上的麥克風靜音鍵和音量±鍵,另一部分則是位於中部面板上的動作鍵,所有按鍵均無回彈效果,但都帶有與黑色面板反差較大的白色圖標,並且在帶電狀態下,燈帶會根據觸按效果隨之變換色彩,按鍵的視覺辨識度較高,音量±鍵之間帶有六顆凸點設計,多少彌補了盲觸的辨識度不高的不足。
機身上半部分並非易碎的玻璃材質,而是採用類似亞克力的透明材質,透光率相當不錯,表面光澤手感順滑,從上手敲擊的實驗來看,哈曼卡頓ALLURE的這個罩體表現出較好的硬度和耐磨性,當然,再好的材質也經不起蓄意的破壞或強力的磨損,所以,即便罩體表現出較好的物理性能也應該注意對哈曼卡頓ALLURE的愛惜。
透過罩體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哈曼卡頓ALLURE內部的結構,腔體內部以圓柱體為造型,與機身下半部分採用內凹式過渡,並在過渡處帶有細紋網,整體形成以圓柱體為中軸線的環形立體空間,這也是哈曼卡頓ALLURE具備工藝品氣息的原因之一。
音箱正面中部,機身上下結合處的銀色環帶上有「harman/kardon」字樣,也是音箱水平放置時唯一可見的品牌標識,沒有過多華麗的設計,但白色的字體在銀色環帶的襯託下,就顯得比較醒目了,與「harman/kardon」字樣對應的機箱背面中部,則帶有支持藍牙4.2適配的圖標,也是為數不多的不在機身頂部的觸控按鍵,同樣不支持回彈,但帶電觸控後有背景燈提示。
如果說哈曼卡頓ALLURE音箱的上半部分主要負責觸控和視覺效果,那麼,其下半部分則重點以揚聲為主,內置3個38mm全頻單元和1個90mm低音單元組成其音響系統,利用斜紋網格狀材料將其圍繞在其內,網格和內部發生單元還有一層白色防塵網,其作用一方面是防塵,另一方面是避免內部元器件的可視性,讓音箱的整體更好些。
在音箱背面靠近底部還設有一個電源接口和重置按鈕,從哈曼卡頓ALLURE的整體外形和和機構布局來看,這兩個功能性插孔布局在音箱底部也算是比較合理了,畢竟,靠近音箱底部,不易被觸及到才是使用頻率不高的重置按鈕最應該所處的位置。
位於機身側面和底部的圓角過渡處設有WIFI信號燈,所處位置不是特別明顯,但白色的點燈在黑色的機身襯託下還是具有一定的辨識度的。
和同樣帶有低音炮的藍牙音箱相比,哈曼卡頓ALLURE獨具匠心地將低音炮設計成下出式,即,將低音炮布局在機箱底部,在我們大部分人的印象裡,低音炮一般都是水平朝向,低音效果只能在某一個方向呈現較好的效果,而下出式低音炮在當下市場中比較鮮見,主要是因為考慮到低音揚聲會受到平面的阻流而影響低音效果,哈曼卡頓ALLURE當然也考慮到了這點,為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在音箱底部設計了三個支撐地腳,將音箱身位抬高,同時,低音炮向機身略微內凹,使得低音受阻距離明顯加大,減少聲流損失,雖然揚聲在某種程度上受到阻礙,但這種下出式帶來的好處是360°環繞低音效果,再加上哈曼卡頓ALLURE90mm大尺寸的低音揚聲器,使得整體聲場範圍更寬廣,帶來力道十足的低音呈現。
作為智能藍牙音箱的哈曼卡頓ALLURE,在試聽不同音樂前需要與手機進行適配連接,哈曼卡頓ALLURE提供了兩種連接適配方式,一種是和大部分藍牙音箱一樣,音箱和手機端均開啟藍牙功能,在手機端可連接藍牙設備列表裡點擊「哈曼卡頓音樂琥珀」條目即可連接成功,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哈曼卡頓ALLURE帶有麥克風功能,但與藍牙耳機和帶有通話功能的藍牙音箱相比,哈曼卡頓ALLURE在這種傳統藍牙連接方式下不支持語音通話功能,從其藍牙適配的詳細條目中可以看出,哈曼卡頓ALLURE僅支持媒體音頻的輸出,當然,也就無法實現語音交互功能。
而另一種適配方式更準確地說是配網方式,通過手機端讓哈曼卡頓ALLURE獨立介入網絡環境,並實現獨立的語音交互功能或遠程控制功能,和傳統藍牙音箱的連接方式略有不同,配網方式除了需要手機端開啟藍牙功能外,還需下載專屬app-騰訊雲小微與哈曼卡頓ALLURE進行適配,騰訊雲小微可通過說明書或各大應用商店進行下載,其安裝過程也類似大部分手機應用的安裝,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作為智能藍牙音箱的哈曼卡頓ALLURE,在試聽不同音樂前需要與手機進行適配連接,和傳統藍牙音箱的連接方式略有不同,除了需要手機端開啟藍牙功能外,還需下載專屬app-騰訊雲小微與哈曼卡頓ALLURE進行適配,騰訊雲小微可通過說明書或各大應用商店進行下載,其安裝過程也類似大部分手機應用的安裝,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打開app後,騰訊雲小微提供QQ和微信兩種登錄方式,雖然這兩款手機應用都是騰訊自家的產品,用哪個登錄都無所謂,但需要注意的是微信登錄後不支持QQ消息電話功能,所以,這裡建議大家最好還是用QQ登錄,避免微信登錄綁定設備後還需解綁才能使用QQ登錄。
登錄後開啟手機藍牙功能,再次掃描說明書中的二維碼,以確定需要綁定的設備型號並進入適配連接過程,按照騰訊雲小微提供的適配過程指引,首先在「連接Wi-Fi」界面輸入當前無線網絡環境下的帳號和密碼,在正式開始配網前檢查哈曼卡頓ALLURE是否處於配網模式,首次使用時,哈曼卡頓ALLURE帶電後自動進入配網模式,如果長時間不適配或適配失敗,可通過長按靜音鍵5秒,讓哈曼卡頓ALLURE進入配網模式。
處於配網模式下的哈曼卡頓ALLURE,燈帶和腔體內柱呈白色燈光,並圓圈狀360°旋轉,燈光由上至下漸變至暗,加上動態燈效,科技感十足。
整體適配過程並不慢,雖然騰訊雲小微預製了100秒的連網等待時間,但在網絡環境較好的情況下,10多秒即可連接成功,按照提示確認綁定即可完成當前帳號和哈曼卡頓ALLURE設備的綁定過程,此時,在騰訊雲小微的「我的」界面裡可以看到當前已連接哈曼卡頓ALLURE的條目信息,整體連接適配過程也就全部完畢,可以盡情的把玩這款智能語音音箱了,這裡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兩種連接方式同時存在的情況下,獨立配網模式的優先級要高於傳統藍牙的連接方式,也就是說,當用戶和哈曼卡頓ALLURE進行語音交互時,傳統藍牙連接播發的內容將被停止,如果想避免這種情況,可點擊麥克風靜音鍵,關閉語音輸入。
正式使用哈曼卡頓ALLURE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其燈光效果所代表的含義以及騰訊雲小微app的使用界面,畢竟,更好地了解產品和手機端app才能把玩的順暢,哈曼卡頓ALLURE
頂部的音量鍵除了支持點擊±好控制音量大小外,還支持滑動凸點調整音量,帶有雲圖標的動作鍵雙擊可喚醒音箱。單擊則可關閉鬧鐘或提醒,麥克風靜音鍵單擊可關閉或打開麥克風,長按則進入聯網適配模式。
藍牙鍵用於手動控制藍牙匹配功能,大部分用於傳統藍牙連接手機的情況,針孔式的系統重置鍵用於回復出廠設置,標準DC電源孔則是用來接入電源。
哈曼卡頓ALLURE的待機狀態燈光呈白色,工作狀態時藍色,而麥克風靜音狀態則是紅色,每種狀態下的燈效閃爍會略有不同。
騰訊雲小微應用界面是比較常見的app風格布局,底部以選項卡形式分類顯示「小微」、「內容」、「技能」、「我的」,每個分類裡對應相應的類別內容,但「小微」界面裡僅顯示當前和歷史語音輸入以及識別播放結果列表,不支持點擊播放,「內容」界面裡圖示化列表顯示各類音樂列表,所有內容均來之QQ音樂資源,點擊某一具體內容即可通過哈曼卡頓ALLURE進行播放,「技能」界面除了顯示哈曼卡頓ALLURE可支持語音識別的應用外,還可手動停止應用的識別,默認可識別應用不可停用,目前可支持應用多達32種,「我的」界面裡主要顯示已登錄用戶信息和哈曼卡頓ALLURE設備信息,並可添加其它哈曼卡頓設備以及可遙控其它智能設備的智慧家庭,此外還可設置鬧鐘提醒和查看QQ音樂設備會員信息。
音樂試聽
作為老牌的專門生產製造家用與車用音響企業,哈曼卡頓在音箱方面有著雄厚的技術實力,所以,哈曼卡頓ALLURE在不同音樂的試聽表現還是令人滿意的,這裡選取了幾種曲風不同的音樂進行試聽,總體來看,低頻的表現要高於中高頻,畢竟有大低音炮的加持,其低頻部分飽滿紮實,量感十足,下潛深厚,最大音量時非常震撼,卻並不失真,任意角度試聽時都沒有音量偏頗的情況,相比出彩的低頻來說,中高頻的表現尚有些欠缺,在中西方純音樂是會略有確實,主要表現為解析力不足,而對人聲的詮釋則相對較好,主要也是得益於其環形的揚聲結構和下出式的低音炮設計,總體來看,哈曼卡頓ALLURE對不同音樂的表現力完全可以滿足用戶對日常音樂暢聽的需求。
試聽視頻: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Y1NjI2NDU5Mg==.html
語音交互
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很多智能設備都加入了語音交互功能,加入了語音指令的哈曼卡頓ALLURE也不僅有別於傳統藍牙音箱,而且在語音交互方面也與當下手機語音功能略有不同,其區別之一就是在音箱識別語音指令前,用戶必須說出「Hi,小微」的語音指令來喚醒哈曼卡頓ALLURE,當音箱呈藍色燈光時,即表示成功喚醒,音箱燈光持續亮起,代表其初一聆聽語音指令狀態,說出任意語音指令後,藍色燈光360°旋轉,表示其針對語音指令進行檢索,並播放相應內容。從體驗過程來看,交互過程中的喚醒比較繁瑣,正因為如此,哈曼卡頓ALLURE無法實現連續語音指令的執行,而且語音輸入會受周邊環境的嘈雜程度影響,但安靜環境下可實現較遠距離的語音交互。
交互視頻: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Y1NjMwNjk0OA==.html
語音輸入識別方面,哈曼卡頓ALLURE可識別如「想聽周杰倫的歌」、「播放/暫停/繼續」等音樂播放指令,「播放未讀消息」、「給爸爸發消息」等通訊類指令。「我要聽直播電臺」、「播放三國演義」等內容點播指令,此外,還支持閒聊、調侃等非音樂類或通訊類的指令,其智能程度不亞於手機上的語音功能,而且對方言等非普通話的識別率也較高,基本可以達到95%以上的準確率。
最後我們再來用其它兩款音箱與哈曼卡頓ALLURE進行簡單的對比,初衷和目的僅是對比之間的差異,讓大家可管理了解藍牙音箱之間的不同之處。這裡選取的音箱有創新出品的MUVO 2c和小米的方盒藍牙音箱,首先,在尺寸方面,創新和小米音箱均屬於可攜式音箱,而非隨身攜帶的哈曼卡頓ALLURE在體積方面要比其它兩款大很多,也正是由於是否便於攜帶的原因,在外形上,創新和小米音箱除了小巧外,邊緣過渡的稜角分明,而哈曼卡頓ALLURE作為放置在桌面的音箱,更注重外觀造型,整體更圓潤。
在這三款產品的揚聲器中,哈曼卡頓ALLURE是靠近音箱下部的布局方式,而創新和小米音箱則屬於傳統的一面作為揚聲源,揚聲效果自然是360°全方位的哈曼卡頓ALLURE最佳,而創新和小米音箱會因為一面揚聲源的原因影響不同位置的收聽效果。
按鍵方面,創新音箱的按鍵較多,而且採用柔軟的橡膠作為鍵帽,小米音箱僅有一個按鍵,鍵帽採用與機身一樣的材質,兩款音箱的按鍵因功能的不同,數量上存在差異,但都帶有回彈功能,觸按感非常明顯,而哈曼卡頓ALLURE所有按鍵均無回彈效果,觸覺上幾乎無是否操作成功的反饋,但利用音箱的燈光效果,從視覺上彌補了辨識度不高的不足,其實,實體按鍵的回彈效果是把雙刃劍,畢竟機械結構的按鍵容易進灰,而且會因長時間使用影響使用壽命,而類似哈曼卡頓ALLURE的這種觸摸式按鍵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這些情況。
插孔方面,三款音箱都帶有針式復位孔和電源輸入孔,其中哈曼卡頓ALLURE不屬於可攜式音箱,所以,不像其它兩款音箱具備獨立電池,電源輸入孔也是通過適配器變壓後的DC電源孔,而小米音箱和創新音箱則是標準Micro USB插口,主要是給音箱充電用,此外,創新音箱支持接入耳機和擴展卡,所以,插孔方面相比哈曼卡頓ALLURE和小米音箱要多,但帶來的隱患則是容易進灰進水,當然,創新音箱因此增加了防塵蓋的設計,而哈曼卡頓ALLURE和小米音箱因裸露在外的插孔較少,所以無防塵蓋設計。
這三款印象中,小米音箱不具備低音炮,而創新音箱則巧妙地利用揚聲面的另一面作為低音炮,讓小巧的音箱同樣可以釋放出不錯的低音效果,但和哈曼卡頓ALLURE的低音炮不同,創新音箱屬於一側面揚聲,另一側面低音炮,聲源向背,不同的角度揚聲效果不同,而哈曼卡頓ALLURE的下出式低音炮會使低音流擴散至四周,加上環形的揚聲設計,讓哈曼卡頓ALLURE在任何角度的收聽效果都是一樣出色的。
在當下的藍牙音箱市場中,很多廠商在產品上不斷改進以博得用戶的眼球,但受多年藍牙音箱的傳統外觀和功能的束縛,很少有廠商改進成功,哈曼卡頓ALLURE顯然是這種突破創新的成功典範(起碼不考慮價格的情況下,我這麼認為),外觀上更像是工藝品,實用方向也由可攜式轉變成家居用,功能方面融入智能語音的交互能力,音質有著多年老牌廠商的保障,音源也靠著騰訊的加持而資源豐富,燈效方面和低音炮都獨具匠心,當然,這款音箱也並非十全十美,具體優點和不足總結如下:
優點:
1、造型美觀,剔透精緻,家居百搭;
2、傳統藍牙連接和專屬app配網兩種方式連接,想怎麼用就怎麼用,用戶使用的自由度比較大;
3、音源豐富,可支持語音控制的應用較多;
4、音質出色,尤其在低音方面的效果,有著大低音炮的加持,以及老牌廠商哈曼卡頓的質量保證;
5、智能語音交互,不僅僅是聽從語音命令,還可以是閒聊、調侃等智能互動。
不足:
1、非可攜式音箱無獨立電源,使用時受線長限制,建議增加獨立可充電電池,此外,建議增加線材收納綁帶,在音箱距離電源較近時可整理多餘線材;
2、按鍵觸控反饋不明顯,依靠燈光效果的反饋雖然彌補了這點,但盲觸的辨識度還是比較低,當然,這也可能是出於更多語音控制的原因吧,建議將按鍵處的面板改成帶有彈性材質,增加觸控按鍵的回彈效果;
3、防塵放水設計的增加,一方面是頂部拾音區的防塵防水,另一方面是DC電源孔的防塵防水,哈曼卡頓ALLURE的頂面面積並不小,長時間不用肯定會積塵,尤其頂部的拾音區,進灰後很難清理,容易影響拾音效果,而電源孔位於機身靠下,積塵情況可能比較小,但如果桌面濺水誤入DC電源孔就比較危險了,所以,建議增加防塵防水設計;
4、騰訊雲小微不支持自定義搜索音樂功能,此外,建議增加搜索功能的同時,增加自定義喚醒語音功能,總含「Hi,小微」也有語言疲勞的時候。
在整個哈曼卡頓ALLURE的體驗過程中,不難發現幾個關鍵詞的潛在體現-音樂琥珀和ALLUER,琥珀在古老傳說蘊含著人們對其的揣測和追尋,現實中也是稀世珍品,帶著音樂琥珀標籤的這款哈曼卡頓音箱自有其道理,一方面是外觀造型,雖說比較像水母,但剔透的罩體更像一顆琥珀,另一方面是音樂資源豐富,像琥珀一樣被人們所追隨,而ALLUER可意譯為誘惑力,魅力,內外兼修的這款音箱,無論是在外觀外形,還是內置音樂資源方面,都散發著其獨特的ALLUER,正如「琥珀拾芥」這句成語所形容,這款音箱正在用其品質來吸引大眾,而這種引力則來自哈曼卡頓ALL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