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IEEE802.11a標準的SiGe HBT LNA的設計

2021-01-15 電子產品世界

0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89189.htm

  LNA已廣泛應用於微波通信、GPS接收機、遙感遙控、雷達、電子對抗及各種高精度測量系統等領域中,是現代IC技術發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電路。LNA位於射頻接收的最前端,其主要功能是將從天線接收到的信號無失真地放大到下一級電路,同時保證較小的噪聲。它的增益、噪聲和穩定性等將對整個系統產生重要影響。因此,低噪聲放大器的基本設計要求是:噪聲係數低、足夠的功率增益、工作穩定可靠、足夠的帶寬和較大的動態範圍。

  SiGe材料安全性很好,器件具有功耗小、特徵頻率高的優點,與成熟的Si工藝兼容,其集成度也相當高。SiGe HBT在微波和射頻通信領域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其最佳應用領域之一就是低噪聲放大器。經過20年的發展,SiGe HBT的最高截止頻率fT已達到375 GHz。

  IEEE802.11a無限通信標準是近年來提出的一種新的無線標準,其最大吞吐率為在5 GHz波段上實現54 Mbit/s傳輸速率。該標準採用正交頻分多路復用(OFDM)調製技術,可有效降低多重路徑衰落對接收器性能的影響,將比以往的802.11b和藍牙(2.4 GHz頻帶,最高11 Mbit/s)具有更廣泛的應用。

  近年來,國內外對於低噪聲放大器的報導,用GaAs FET、CMOS來實現的較多,而用矽鍺異質結雙極型電晶體(SiGe HBT)實現的較少。為了更好地探討這方面的問題,本文基於IEEE802.11a標準介紹了一款SiGe HBT低噪聲放大器的設計。

1設計理論及方法

1.1 LNA低噪聲的實現

  對於大多數射頻放大器來說,在低噪聲前提下對信號進行放大是系統的基本要求,因此,LNA低噪聲的實現尤為重要。放大器的噪聲係數F可定義為放大器的輸入信噪比和輸出信噪比的比值,則

 

  式中:Sin、Nin分別為輸入端的信號功率和噪聲功率;Sout、Nout分別為輸出端的信號功率和噪聲功率。


 
  對於單級放大器而言,其噪聲係數的計算為式中:Fmin為電晶體的最小噪聲係數,是由放大器電晶體本身決定的;Γopt、Γ8和Rn分別為獲得Fmin時的最佳反射係數、電晶體輸入端源反射係數以及電晶體的等效噪聲電阻。 

  放大器的噪聲係數與信號源的阻抗有關,而與負載無關。一個電晶體,當它的源端所接的信號源的阻抗等於它所求的最佳源阻抗時,由該電晶體構成的放大器的噪聲係數最小;而第一級噪聲係數起著決定性作用,所以第一級放大器必須實現最佳噪聲源阻抗設計。

1.2放大器增益分析

  為了對放大器的增益進行分析,圖1給出了阻抗匹配示意圖。VG為源電壓,ZG為源阻抗,Zin為輸入阻抗。輸入功率用集總參量可表示為

 

  假定源阻抗是一固定的複數值ZG=RG+jXG,可以找出必須強加於Zin上的條件,在此條件下,可以獲得最大功率傳輸。將Pin處理為兩個獨立變量Rin和Xin的函數,首先求Pin對Rin和Xin的導數,並令其為0,找出最大輸出功率條件,即


 
  同理,對輸出阻抗和負載阻抗的匹配可用同樣方法分析,最大傳輸功率需要的共軛複數匹配為

 

  從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在小信號情況下,當輸入輸出同時達到共軛匹配時,有最大功率增益。

1.3穩定性

  低噪聲放大器在整個工作頻帶內,除了要求有低噪聲係數和足夠的增益外,還必須保證能穩定地工作。放大器的穩定係數為

 

  式中:△=S11S22-S12S21;S11、S22為輸入、輸出反射係數;S21為增益;S12為反向傳輸係數。當K>1且∣△∣<1,則電路對任何信號源和負載阻抗都是絕對穩定的;而如果K<1或∣△∣>1,則電路將是不穩定的,有些信號源或負載阻抗會出現自激現象,需要選擇合適的信號源和負載阻抗。

2 電路設計方法及仿真

2.1 技術指標

工作頻率範圍:5.0~5.4 GHz;
低噪聲係數:<1.6 dB;
高功率增益:>12 dB;
輸入輸出阻抗:50 Ω;
工作電壓:3 V。

2.2仿真設計

  LNA的電路結構主要有共射(CE)、共基(CB)及共射共基(Cascode)三種。通過比較發現CE結構的電路噪聲係數最小,Cascode結構的電路噪聲係數最大。考慮到對增益的要求不是太高,選用單級放大CE結構。根據設計要求,可以選用NEC的矽鍺電晶體NECSG3031M14,其主要特點是低噪聲、高增益。在VCE=2 V,Ic=10 mA,f=5.2 GHz時,該電晶體的噪聲係數F=0.95 dB,資用功率增益Ga=10.0 dB。這些特點為電路設計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條件。

  本文採用的LNA電路結構如圖2所示。其中,L1、C1、C3組成了輸入匹配網絡,其中,C3起到了隔直流的作用。L2、L3、L4組成了輸出匹配網絡,其中,C4起到了隔直流的作用。輸入、輸出網絡都採用了T型結構,便於調節帶寬,使增益和噪聲性能都達到最優。此外,R1、R2、L5和L6構成了偏置網絡,使電晶體工作在3 V、10 mA的直流偏置條件下。

  LNA穩定性的判斷可以通過K和△的表達式或源端和負載端穩定係數圓來判斷,通過穩定係數圓發現此電路在工作頻帶內符合絕對穩定條件。

 

2.3仿真結果

  通過安捷倫ADS軟體對電路進行仿真,得到了S21、S11、S22及輸出埠的噪聲係數和最小噪聲係數。SiGe LNA的增益仿真結果如圖3所示,放大器在5.2 GHz處取得了12.6 dB的增益,大於預期的設計技術指標。

 

  圖4、5示出了低噪聲放大器的S11和S22的仿真結果,通過觀察可發現,整個匹配網絡在特定的工作點幾乎是最低點。在5.0~5.4 GHz頻帶中,S11優於-10 dB,S22優於-15 dB。

 


  圖6是低噪聲放大器的噪聲係數和最小噪聲係數與頻率的關係。該圖表明,在5.2 GHz時,放大器的輸出噪聲係數是1.5 dB。在工作頻帶內,輸出噪聲係數與其最小噪聲係數相差不大,證明匹配很好。

  圖7為表示穩定性的係數K、∣△∣與頻率的關係。由圖可知,在工作頻帶內,K>1,並且∣△∣的值在0.8左右,符合K>1且∣△∣<1的穩定條件,在工作頻帶內絕對穩定。


 
3 結論

  本文採用單級CE結構電路,T型結構輸入、輸出匹配網絡,設計了一款適用於IEEE802.11a標準的SiGe HBT低噪聲放大器,增益和噪聲性能都達到了較好的指標。由仿真結果可以看到,在工作頻帶(5.0~5.4 GHz)內,噪聲係數都滿足小於1.6 dB,增益大於12 dB,輸入、輸出反射係數S11和S22也較好,均小於-10 dB,最小值接近-40 dB,其結果均符合預期的性能指標。

相關焦點

  • 基於IEEE802.1 6e標準的LDPC編碼器設計與實現
    摘要 根據IEEE802.16e標準中對LDPC碼的定義,利用FPGA對編碼器進行了實現。關鍵詞 IEEE 802.16e標準;低密度奇偶校驗碼;編碼器 1962年Gallager在對糾錯編碼的研究中提出了LDPC碼,但是由於當時的硬體條件不足,直到90年代末隨著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推廣才真正為人們所重視。
  • 一文看懂802.11ac和802.11n的區別
    802.11n簡介   802.11n是在802.11g和802.11a之上發展起來的一項技術,最大的特點是速率提升,理論速率最高可達600Mbps(目前業界主流為300Mbps)。802.11n可工作在2.4GHz和5GHz兩個頻段。
  • IEEE 802.3bt 標準和乙太網供電(PoE)詳解
    IEEE 802.3bt標準已於2018年9月27日獲得IEEE-SA標準委員會的批准,主要用於實現通過乙太網鏈路傳輸更多電力。 在這裡,我們討論為何這很重要,以及工程師可以如何利用這一潛力。無線網絡隨時可用,為何我們仍要使用有線連接?
  • 基於SiGe HBT的射頻有源電感設計
    SiGe技術具有與成熟的Si工藝兼容,晶片的成本具有較好的競爭力,已經漸漸成為設計射頻單片集成電路的主流。本文採用兩個電晶體構成迴轉器,利用電晶體內部本徵電容合成電感。設計了採用不同組態的四種有源電感電路結構,並就其中一個性能較好的電路做了詳細的討論。最後採用Jazz 0. 35 μm SiGeBiCMOS工藝,用射頻仿真軟體ADS進行了驗證。
  • 一種基於ARM的IEEE802.11MAC協議IP核設計
    無線區域網802.11系列標準的MAC協議是一樣的,只是在物理層上有差異,因此對802.11MAC協議的開發,不論是在802.11b流行的今天,還是802.11g可能會成為主流的將來,都是很有意義的。當然,ARM以其先進的體系結構已經成為嵌入式市場的RISC標準,因此基於ARM的IEEE802.11MAC協議的開發是很有現實意義的。 我們的開發流程如圖1所示。
  • 兩張圖讓你了解IEEE 802.11ah低頻WiFi的標準
    常規的WiFi設備都是工作在2.4GHz,5GHz頻段,這兩種頻段對應的電磁波波長通常小於障礙物的尺寸,再怎麼高深的算法或是電路設計都無法改變電磁波本身的特性,所以WiFi信號的繞射就成了不可能。但有個好消息是,預計於2016年發布的IEEE 802.11ah標準將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其規定的工作頻率是1GHz以下。
  • 802.11n最大傳輸速率_802.11n支持5g頻段嗎
    現在家用的無線路由器分別支持不同的標準,一般都採用了802.11a\b\g的標準,從54M-300M的傳輸速率,但是在實際使用中達不到這個標準,這是為什麼呢?我們都碰到過這樣的情況:在使用中,屏幕右下角的無線網絡信號圖標忽高忽低,信號不太穩定。首先我們先要找到無線網絡數據傳輸速度變慢的原因,無線電波傳播過程中很容易被各種障礙物或者其他因素所幹擾,這就會造成WLAN傳輸速度變慢。
  • IEEE802.11p和LTE-V2X的比較 誰能更快用於安全應用?
    LTE-V2X的重載設計也會導致更高的開銷(章節2.7和2.8)。 在商用方面,LTE-V2X無法利用汽車中已有的標準LTE數據機。不同的安全要求(章節2.10)和技術需求(章節4.1)強烈建議LTE-V2X的安全關鍵域要與標準LTE數據機的娛樂域分離開來。嚴格的同步要求(章節3.2)也會顯著地增加LTE-V2X硬體的成本。
  • 一文看懂802.11b/g/n/ac的演進歷史
    802.11b的出場正是為了解決802.11a產品價格過高,市場推廣不利的問題。但2.4GHz同時會被家中既有電器幹擾,如微波爐或是無線電話。但當時的時空背景主要以降低價格為考量,幹擾問題於是被擺在較後面的順位。
  • 雙頻帶InGaP HBT功率放大器AWL6950的性能特點及應用分析
    中電網 發表於 2021-01-07 10:12:00 ANADIGICS公司推出的4x4mm 雙頻帶InGaP HBT功率放大器(PA)AWL6950,支持2.4GHz和5GHz頻帶,使無線區域網(WLAN)設備製造商能用單一的PA來滿足802.11b
  • 我是802.11ax,我比哥哥強很多,真的!
    VHT40的帶寬配置下,1條空間流150Mbps,以及最大4條空間流600Mbps的物理連接速率相對原先11a/g的54Mbps來說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而802.11ax則可以認為是802.11ac的繼續演進。其實早在2013年ieee就開始了802.11ax的研究,並且在2014年正式成立了ax工作組(Task Group 11ax),並期望能夠在2018年發布正式的協議標準。
  • 基於FPGA的同步測周期高精度數字頻率計的設計
    摘    要:本文介紹了一種同步測周期計數器的設計,並基於該計數器設計了一個高精度的數字頻率計。文中給出了計數器的VHDL編碼,並對頻率計的FPGA實現進行了仿真驗證,給出了測試結果。
  • 應用於手機中的WLAN三頻帶天線設計解析
    基於IEEE 802.11標準的無線區域網(WLAN)允許在區域網路環境中使用可以不必授權的ISM(IndustrialScientific and Medical)頻段中的2.4 GHz或5 GHz射頻波段進行無線連接。
  • 802.11n VS 802.11ac:哪個適合你?
    【IT168 評論】從802.11n到802.11ac,企業有了更多Wi-Fi選擇,還記得強大Wi-Fi信號是一種奢侈的時候嗎?那個時代早已逝去。
  • 搶佔IEEE 802.3bt PoE++先機,ADI推出PoE++PD和PSE控制器
    現在802.3bt標準已最終定稿,PoE開發人員希望率先推出自己的PoE++設計。目前的挑戰就是要找到正式發布並經過認證的100%符合802.3bt標準的PSE和PD解決方案。ADI公司作為PoE技術先鋒和IEEE 802.3bt工作小組成員,目前已推出PoE++PD和PSE控制器,助PoE開發人員按照802.3bt標準最終版本完成設計。
  • 802.11ac和 802.11ax的關鍵區別是什麼?
    當前的Wi-Fi 標準 802.11ac 在 2013 底全面發布,它在家庭環境中的使用效果非常好。但是,與以前的Wi-Fi 標準一樣,它也將在 2022 年左右達到極限,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 估計,屆時一個家庭可能會有多達 50 個節點。
  • Broadcom推出首批千兆速率802.11ac晶片
    全球有線和無線通信半導體創新解決方案的領導者Broadcom(博通)公司(Nasdaq:BRCM)宣布,推出第一個802.11ac(5G WiFi)晶片系列,該系列晶片為廣泛的產品市場而設計。新的IEEE 802.11ac晶片與對應的802.11n解決方案相比,速率提高3倍,電源效率提高達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