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最強本科生」揭曉!網友:我飄了,居然點開看完了

2021-01-18 中國青年網

11月12日下午,2020年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本科生)答辯會在法律圖書館報告廳舉行。15位候選人先後分享各自在清華園的成長經歷。

15位候選人完成答辯後,現場評委投票,選出了前10名。

一起來認識他們:

據了解,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於1989年設立,是學校授予在校學生的最高榮譽。今年是特等獎學金評選辦法修訂後實施的第二年,在以往評選的基礎上,學校一方面強調以德為先,引導和培育優良的學風,另一方面也嚴格評審的流程,充分發揮公示環節的監督作用,希望特等獎學金的獲得者,能夠充分地體現清華人肩負使命、追求卓越的勇氣和擔當。

「中國謝爾頓」火了

能打的不僅僅是顏值

在清華大學公布

特獎候選人消息之後

評論區是這樣一番景象...

「有顏有才,上帝太不公平了...」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網友口中的這位物理系同學,

不僅僅顏值能打,

還被稱為「中國謝爾頓」!

據介紹,初入數理大類的陳逸賢同學廣泛地涉獵不同方向課題,通過SRT中分析費米望遠鏡探測數據,對天文方向產生了興趣。

大一下開始,明確了方向的他,成績迅速進步。在基礎課程之外,陳逸賢還選修了天文系研究生課程,完成了30分鐘的全英文報告,給授課的白雪寧教授留下深刻印象。在進一步確定了行星科學領域的研究方向後,他努力投身科研,師從的林潮教授誇讚他為近十年來自己教過的最優秀的清北學生。

目前,在天體物理這一研究方向上,他已經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3篇論文(小編:估計很多人也看不懂,我就不列了)

不僅物理很強

英語也很強

早在2017年,陳逸賢在杭二中讀高三時,他參加全國中小學生英語演講比賽,拿到高中組總冠軍。讀大二時,他第二次參加21世紀全國英語演講比賽,第二次拿到冠軍。

為什麼英語這麼好?陳逸賢自己說:「我的父母都是大學的英語老師,所以從小有一個學習英語的氛圍。我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老媽給我拿了一本《哈利波特與鳳凰社》串讀,每天給我半英半中地讀一點,一周讀一章。從那時候起我就特別喜歡讀原著,初高中的時候也是一周刷三本這種速度不停地看。」

上初中後,陳逸賢成了英國科幻電視劇《Doctor Who(神秘博士)》的「骨灰粉」,先後翻譯了幾十集,曾經夢想要當這部電視劇的編劇。課餘,還寫了十多萬字的英文科幻小說,他說當時在網絡貼吧裡,自己是大神級人物,有一群粉絲在追隨。

「初三後學習緊起來,我就不玩貼吧了。現在我人已經不在江湖,但江湖仍有我的傳說。」

除此以外,陳逸賢還積極發揮自身學科優勢和語言能力,促進基礎科學的研究和交流。僅在大學的3年期間,他有著7次國際會議的參會/展示經歷。

值得一提的是,陳逸賢課餘積極參與文體活動,3年來跟隨集體參加了10餘場校級演出。而其本人,還是校藝術團合唱隊的一隊隊員。

從來沒有什麼天才學霸

只有厚積薄發!

看完你還打算睡懶覺嗎?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清華最強本科生揭曉!網友:我大概是來湊數的……
    【清華最強本科生揭曉!網友:我大概是來湊數的……】11月12日下午,2020年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本科生)答辯會在法律圖書館報告廳舉行。在清華大學公布特獎候選人消息之後,評論區是這樣一番景象:「有顏有才,太不公平了...」
  • 清華「周杰倫」突然火了,網友:居然點開看完了
    11月12日下午,2020年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本科生)答辯會在法律圖書館報告廳舉行。15位候選人先後分享各自在清華園的成長經歷。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網友口中的這位物理系同學,不僅僅顏值能打,還被稱為「中國謝爾頓」!據介紹,初入數理大類的陳逸賢同學廣泛地涉獵不同方向課題,通過SRT中分析費米望遠鏡探測數據,對天文方向產生了興趣。
  • 杭州男生入選清華最強本科生!網友:這太不公平了...
    日前,一年一度清華園裡的「神仙打架」,投票結果出爐。根據清華大學官方消息,2020年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本科生)答辯會在11月12日下午舉行。15位候選人完成答辯後,現場評委投票,選出了前10名單。一開始看英文繪本,長一點看英文書籍。「我五年級就開始看哈利·波特原版英文書,一開始讓媽媽給我串講,讀一章解釋一章,這讓我對書裡的內容很期待,於是開始自主閱讀。」
  • 最強大腦「清華姚班」趙金昊分享思路,助團隊取勝,獲隊友點讚!
    最強大腦,作為國內大型科學競技真人秀節目,一直備受好評。這句口號「讓科學流行起來」,點燃了大家對科學、對知識的嚮往。你覺得科學流行起來了嗎?其實,小編也希望,多一些這樣類型的節目。最近這一期,也是備受人們關注,誰說搞科學的就不能有高顏值?
  • 你飄了,居然敢點開!
    2020年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本科生)答辯會上周四下午在法律圖書館報告廳舉行15位候選人先後分享各自在清華園的成長經歷答辯現場視頻現場評委根據15位候選人答辯後投票評選辦法修訂後實施的第二年在以往評選的基礎上學校一方面強調以德為先引導和培育優良的學風另一方面也嚴格評審的流程,充分發揮公示環節的監督作用希望特等獎學金的獲得者能夠充分地體現清華人肩負使命、追求卓越的勇氣和擔當在清華大學公布特獎候選人消息之後評論區也是充滿檸檬味而網友口中的這位物理系同學
  • 我膨脹了,竟然試圖破解清華女學霸的男生節情書……
    像每年3月7日的女生節拉橫幅男生節也成為清華女學霸們腦洞大開、才華橫溢送祝福的時候今年的男生節女學霸們早早就為男學霸們拉上了橫幅圖:清華大學圖:清華大學圖:清華大學就算班上沒有女生我們也要堅強的自己給自己過節
  • 清華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會 簡直神仙打架
    今天一段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會視頻火爆網絡,那場面簡直神仙打架凡人受到一萬點暴擊,幾位清華學子歷數自己過往大學生涯的成績給無數的網友上了一節課,為什麼他們可以上清華,他們憑藉什麼申請特等獎學金,當許多大學生高喊及格萬歲的時候,他們不是年級第一就是滿績,要麼就是A+。
  • 清華學霸們的「戰爭」,場面非常的火爆,網友:甘願做「韭菜」
    近日,清華學霸們的戰爭,場面非常的火爆。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這是一場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會現場,個個都是高材生中的高材生,履歷簡直讓人驚嘆。有網友調侃,「甘願做韭菜」,還有的網友調侃說,就算是梁靜茹也不敢有觀看的勇氣。
  • 《最強大腦》今年最強並列第一是兩個女孩,北大清華雙劍合璧了
    很多人都說今年新一季的《最強大腦》真的太「凡」了,怎麼每個人身上都有好幾個頭銜?但是你不得不承認啊,這些人是真的都很強的,他們不是吹噓出來的,而是靠著自己的實力展現出來的,特別是今年最強大腦還出現了並列第一。
  • 我居然被寫進了小說?看完這本學術爽文後我欲罷不能
    比如清北招生辦的人會爭搶狀元對清華老師的教學風格也把握得非常精準時不時透露出對北大人的輕視也讓人看起來心曠神怡作者對清華的洞察絲絲入扣,連我這個老THUer看了都要抱拳說聲到位但接下來的事情就又逐漸離譜了起來。在作者筆下,上了大學的程諾依靠超強的數學能力,做起事來簡直恐怖如斯!
  • 網友炸了...
    近日,最強大腦節目組結合10萬參賽選手的海選測試成績數據,得出全國腦力值最高的38所高校排行榜。看這排名,要不要當真呢?你覺得這個榜單科學不?全國高校腦力排行榜出爐相信不少人看過《最強大腦》的節目,近日,最強大腦節目組發布全國腦力值最高的38所高校排行榜。
  • 清華是美國人才輸送基地?清華校長很委屈:給你們看兩組數據
    2019屆本科生,只有24.6%選擇了出國。而且,雖然清華大學畢業生的出國首選地是美國,但也還廣泛選擇了其他國家。面對清華大學校長喊冤:你怎麼看?清華大學畢業生的出國留學數據,在清華大學每年發布的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中都有體現,數據是真實的,看了相信也足以讓人鬆口氣,原來,清華大學的畢業生並不是都去了美國。
  • 清華大學「鄙視鏈」,本科生看不起研究生?本科非清華不算清華人
    非要說一個區別,那就是通過考研上清華的學生在校內會被本科生筆試,要知道清華有這麼一句話「本科非清華生,就不算清華人。」> 文章開頭我們也說了,在清華校內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非清華本科生不算清華人。」
  • 奧數國家隊隊長走上《最強大腦》舞臺,清華學霸們私語:大神來了
    對於《最強大腦》這個節目我相信各位都不陌生,能夠站在這個舞臺上並享受掌聲,無一例外都是一些「天才般」的少年。但通過這個節目,我們也發現了一件事,清華和北大這兩座名校幾乎承包了大部分席位,由此可見清華北大是名校中的名校這個說法不是空穴來風。
  • 「大國工匠」難覓清華北大,網友們風涼話刷屏,我來說句公道話
    #大國工匠#「長五」系列火箭總設計師李東是北航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1985級本科生。「長五」總指揮王珏是北航2009屆博士畢業生、宇航學院兼職博導。副總設計師楊虎軍是北航1995屆空間飛行器與應用專業畢業生其他不少高校都貢獻了很多力量,不過明眼人看出來,怎麼沒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
  • 北大清華算不算世界一流大學?網友:一個諾獎都沒有!
    北大清華作為中國內地大學金字塔尖的雙子座,是內地大學的標杆和象徵。每年,無數高三學子為了進入燕園和清華園而精心備考、拼搏不休;無數考研學子,為了考上北大清華的研究生而廢寢忘食、殫精竭慮。作為中國內地實力最強且綜合實力相當的北大與清華,它們在國際上地位到底如何?算世界一流大學嗎?針對這個問題,網友歷來眾說紛紜。有人引用比較公認的國際四大權威大學排行榜Usnews、THE、ARWU、QS等排名看,北大清華大致在世界處於四五十名,認為全球排名前一百名的都是一流大學,所以,北大清華應屬於世界一流大學。
  • 95歲清華教授開直播授課上熱搜,網友:我再也不逃網課了
    作為一門研究生專業課程,每年也都會有很多高年級本科生選修這門課。啟動學生視角「監聽」網絡「我面臨的最大挑戰可能是我的年齡,這讓思維沒有年輕時那麼敏捷了但他其實並不看講義,有時看向電腦,有時乾脆望向窗外,那些略顯艱深的超導理論的延展及故事猶如泉水一樣,自然地汩汩流淌出來。
  • ...他是杭二中第一個通過語言競賽進清華的 現在研究方向是天體物理
    初入數理大類時,他確認了天體物理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在未來,我將繼續從事天體物理的研究,為拓展人類的知識邊界作出自己的貢獻」,是他結束答辯前立下的目標。 在大二時,作為唯一的低年級本科生,陳逸賢勇敢地選擇了天文系研究生的專題研討課程。
  • 清華Twins學霸走紅引網友膜拜 成績最低95分
    ,女主角馬冬晗是2011年清華大學本科特等獎學金得主,這是清華授予學生的最高榮譽。她亮出的成績單中最低分是95分,還有一份詳盡到每個小時的計劃表,學習、活動樣樣兼顧,這不僅讓當時在場的清華學子譁然,也讓網友們不住驚嘆,稱她是「清華學霸」。但這些都不夠「霸氣」,她還有個同獲此獎的雙胞胎妹妹馬冬昕,去年底當選北京市海澱區人大代表。
  • 學霸考入清華,仍然堅持在工地搬磚,網友:有失身份!你怎麼看?
    每年高考都有很多學霸考入清華和北大等國內一流的名校。這些人很容易引起眾人的關注。不過,現在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城市的孩子。他們擁有優質的教學環境和資源。相比之下,農村孩子由於缺少優質的資源。考上清華北大的難度已經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