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4月,第一次世界大戰在西線進入相持階段,英法聯軍和德軍在比利時的伊伯爾地區對峙著,誰都無法突破對方陣地。一天清晨,涼風習習,守衛在英法聯軍忽進德軍的戰場上升起一道一人多高的黃綠色的煙牆,只見這道煙牆隨著風向緩緩的飄向英法聯軍的陣地。莫名其妙的英法聯軍還沒來得及反應是怎麼回事,便被一股強烈刺激性氣味包圍了。被籠罩在煙霧中的聯軍士兵被嗆的咳嗽不止,淚流滿面。不一會功夫就有兩萬多人倒下,英法聯軍頓時一片大亂,近十公裡長的聯軍防線瞬間崩潰,德軍趁虛而入,一舉佔領了聯軍的陣地。
原來,德軍為了扭轉不利的戰局,使用了一種新式的戰爭——毒氣,這是毒氣在戰爭中的首次運用。在這次毒氣戰中,德軍向英法聯軍的陣地中釋放了近兩百噸的氯氣,致使五千多名聯軍官兵當場中毒身亡。倖免於難的聯軍官兵驚魂未定的向司令官們報告了陣地上所發生的一切,這使聯軍的指揮官們大為震驚。在這次戰役中蒙受了重大損失的英法聯軍,立即敦促本國政府儘快製造出防毒器具。法國政府當即決定,把這項十萬緊急的任務交於巴黎毒氣實驗室。接受了任務的科學家們自然知道這次任務的重要性,他們立即對戰地報送的氣樣進行分析,原來德軍釋放的是一種氯毒氣。
雖然成份是弄清楚了,但是怎樣來對付它們?雖經苦思冥想,科學家們仍然束手無策。於是,他們決定到遭受毒氣襲擊的地方考察一番,隨著那些丟失的陣地又被英法聯軍奪了回來,十數名優秀的科學家出現在那些曾今被毒氣襲擊過的地方,經過科學家們的仔細觀察,他們驚奇的發現,陣地上大量野生動物,包括樹林裡的雀鳥及蟄伏的蛙類與裸露的昆蟲都在氯氣下中毒死亡,但當地體型很大點的野豬卻安然無恙。
這是怎麼回事呢?據動物學專家的肯定答覆,野豬並沒有抵抗氯氣的能力。科學家們決定搞一次科學模擬實驗,他們把野豬和許多動物關在一起,然後釋放氯氣。經過科學家們的發現,原來野豬的嗅覺特別的靈敏,當它們聞到刺激性的氣味後,就把他們那長長的的嘴巴插入鬆軟的泥土中,然後一動不動。而其它的動物相繼在混亂中逐步死去。毒氣散盡後野豬從泥土中拔出它們的長鼻子,把鼻孔中的泥土噴出後就像什麼事也沒有發生。經過進一步的科學分析,發現鬆軟的土壤顆粒有吸附和過濾毒氣的作用,這就使野豬躲過了那場災難。
野豬的表演給了科學家們啟示,由此設計出一種防毒面具。剛開始時,他們給前線士兵發一種特殊的口罩,這種口罩裡有用硫酸鈉和碳酸鈉溶液浸過的棉花,這兩種物質都有除氯的功能,能起到防護作用。可是在戰場中,敵人並不一定只使用氯氣,如果改用了其它毒氣,這種口罩也就無能為力了。事實也是如此,在使用氯氣後不到一年,德國人已經用過許多不同的化學毒氣了。科學家決定製造出一種多功能的防毒面具,他們根據泥土能氯毒的原理,選中了既能吸附有毒物質,又能使空氣暢通的木炭,很快製造出世界上首批仿照野豬嘴形狀的防毒面具。這種過濾式的防毒面具,由面罩和濾毒罐組成,面罩包括罩體、眼窗、通話器、呼氣活門和頭盔等。
用活性炭做清醒面具就這樣誕生了,它的樣子很像中國神話中的豬八戒。協約國的軍隊就用這種面具阻擋著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防毒面具的功能和作用則在與毒氣的鬥爭中不斷的發展優化。當時年輕的英國科學家弗蘭民興奮的說:「好呀,可愛的野豬拯救了我們的士兵!」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