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我分享一個識別上證短線變盤時間點的小技巧。我們都知道,A股市場的最大特色,就是以散戶為主。
根據2017年高盛的研究報告,以及上交所發布的《上海證券交易所統計年鑑(2018卷)》,兩個資料的數據顯示,整個2017年滬市中的個人投資者貢獻了相當於機構投資者5倍的交易額,佔到了總交易量的近八成,卻只獲得了不足機構30%的盈利,在總盈利中的佔比還不到一成。相較於歐鎂成熟市場,且不說歐鎂,就以港古為例,在港古上機構投資者佔比達80%多,散戶比例不到20%。
散戶最大的特色就是情緒化,情緒化的直接結果就是容易投機、容易追漲殺跌。因此,如果能抓住市場主要群體也就是散戶的情緒化波動,就有可能先發制人,提高鈔底逃鼎的成功率。
前面我講過,宇宙時鐘裡跑得最快的是月亮,相當於鐘錶上的秒針,我個人也認為月亮是衡量短線市場群體情緒化的比較好的指標。為什麼呢?我也講不出科學的依據,純粹個人理解。
首先,月亮影響地球的潮汐,作為70%的成分都是水的人體,大概率也會受到月亮的影響,女性的生理周期不也跟月亮周期高度相關麼?
其次,在西洋佔星學上,月亮代表一個人的內在情緒;在中國星命學裡,有三個我,分別是命主、命度主以及身主,其中身主指的就是月亮。
前面我也講過,月亮的公轉周期是27.32天,月相周期是29.53天,根據我自己的跟蹤觀察結果來看,用半個公轉周期也就是13.5天的觀察結果會更好一些,注意是自然日不是交易日。
我也截取2019年1月至今的43次13.5天短線周期數據,容許度最大為3個交易日,來跟蹤觀察上證指數的趨勢變動情況。大家有時間也可以自己拿上指
更早的數據來回溯一下。
觀察的結果是,在3個交易日內捕捉到趨勢變動的比例是83.72%,在2個交易日內捕捉到趨勢變動的比例是72.1%,在1個交易日內捕捉到趨勢變動的比例是62.8%,而且對周線、月線級別的趨勢變動點基本全覆蓋。
最後,我也以最近的2020年3月10日至8月7日的12組數據為例。
這幅圖顯示了這12組數據的跟蹤結果,其中黃色箭頭代表有效捕捉到變盤點,藍色箭頭代表效果不是很好,可以看到,在這12組數據裡,有10次有效捕捉到變盤點,是不是很神奇?
下一個13.5天短周期時間窗是8月21日,如果容許度取2個交易日,也就是這周五或下周一,剛好這兩個交易上指下跌了,大家可以試著跟蹤驗證一下明天或下周一上指短線是否會企穩。
如果覺得有用,記得幫我點讚哈!
關注微信公眾號「共明」和唞喑號「GMWH2020」:
聲明:本公眾號所發原創內容,不代表本人所供職單位觀點;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依據;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