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詩書畫 東方衛視詩書畫
時光荏苒,四季流轉,這一年我們曾看遍春花、悠閒度夏、靜賞秋月,轉眼就迎來了寒冷的冬天。寒來暑往是自然的規律,秋收冬藏則是古人的智慧。
冬天,農人們有了時間和親友小聚,也提早準備起了過年需要的年貨。文人們紛紛烹茶煮雪,踏雪尋梅,雪霽遊湖,盡享冬日的美景雅趣。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開啟一個全新的系列,帶大家一覽詩詞書畫中的冬日之美。
四時節令,各有特點,而冬季最經典的景致就是雪滿山林。今天,我們就從李白的《行路難》中,來感受一下雪山冰川的寒意。
《行路難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
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
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
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
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雲帆濟滄海。
天寶元年,也就是公元742年,李白奉詔入京,擔任翰林供奉。他高歌著「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躊躇滿志。
但是沒想到,自己不僅沒有得到唐玄宗的重用,還受到了權臣的排擠,兩年後就被「賜金放還」了。
李白要離開長安的時候,朋友們都來為他餞行,眼看仕途無望的李白深感世路艱難,於是滿懷憤慨地寫下了這首詩。
他在詩裡說,宴會上,金杯裡的美酒一鬥價值十千,玉盤裡的菜餚珍貴,能值萬錢。
面對著美酒佳餚,李白卻感到心中鬱悶,於是放下了杯筷,不再吃飯;拔出寶劍環顧四周,心裡一片茫然。
他想要渡過黃河,冰雪卻凍住了河川;想登上太行山,茫茫白雪卻早已封山。這裡的「冰塞川」和「雪滿山」其實是象徵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也反映出他此時的境遇。
在詩人心境茫然的時候,忽然想到了兩位開始時仕途不順,最終卻有大作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九十歲時在磻溪釣魚,得遇周文王。
一位是伊尹,在遇到商湯之前,曾經夢見自己乘舟繞日月而過。他們的經歷,讓詩人又有了信心。
接下來,詩人感嘆道:人生的道路是多麼艱難,歧路紛雜,如今自己又身在何處呢?
李白終究是李白,他自信昂揚、積極用世的態度,使他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寫出了展望未來的雄心:「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他相信,儘管路途艱險,也終有一天要乘長風破萬裡浪,掛起雲帆,橫渡滄海!
李白的詩,讀來盪氣迴腸,他筆下的雪景也令人難忘。不僅有雪滿山林,冰塞長川的美景,還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飄灑的雪花,遇到瀟灑的「詩仙」,更添了幾分恣意灑脫。
寒冬已至,瑞雪霏霏,雪後的景象,總是格外動人。平日裡熟悉的景致,在雪後全都換了個模樣,銀裝素裹,純粹美麗。雪景山水也是歷代畫家偏愛的題材,經典作品數不勝數。
清代畫家任熊曾經繪製了一套《十萬圖》冊,圖冊一共十開,每一開的標題都以「萬」字開頭,取「完善」「完滿」的寓意。
圖冊中有一開叫做《萬峰飛雪》,畫中就描繪了寒冬裡朔風凜凜、白雪滿山的景象。讓我們由遠及近來仔細欣賞一下。
▲《十萬圖》之《萬峰飛雪》清 任熊
泥金箋設色 26.3cm×20.5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遠景處的山峰,畫家用墨色勾皴出層巒疊嶂,越遠處筆墨越淡,群山若隱若現。
畫面中部的最高峰,雄偉峭拔,山體用白粉勾勒渲染,來展現白雪皚皚的山林。群山之間,分布著寒林雜樹,畫家先用墨筆勾描樹身,再沾白粉用筆鋒輕掃,畫出滿樹積雪。
順勢向下,有一條平坦的小路從山間蜿蜒而下,路邊林木眾多。山脊的兩側是凍結的湖水,畫家沒有多作描繪,在水面處留白,露出金箋空底。
近岸的地方雜樹叢生,山石密布,石塊有的堆積在山腳,有的散落湖中。
畫中的山峰、樹梢都落滿了積雪,蒼茫一片,山間瀰漫著冬日的寒氣。
全畫筆法高古,色彩華麗,意境深邃,並且富有裝飾趣味,作者充分運用了金箋紙的底色作用,由於所用的墨、色淡薄,山石底部的金色若隱若現,使整幅作品炫目蒼莽。
雪花是冬日的名片,也是冬日的盛裝。下雪時,洋洋灑灑,似柳絮,似鵝毛,似滿天梨花,片片飄瓊灑玉。雪停後,山如玉簇,林似銀裝,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原標題:《雪滿山林: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