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纖維(聚乳酸纖維、PLA)應用及染色工藝

2020-11-23 中國紡織網

  玉米纖維(聚乳酸纖維、PLA)應用及染色工藝

  作者:杭州美高華頤化工有限公司肖陽

  玉米纖維是以玉米、小麥等澱粉為原料,經發酵轉化成乳酸再經聚合,紡絲而製成的合成纖維,也稱聚乳酸纖維,PLA纖維。

  玉米纖維輕柔滑順,強度大,吸溼透氣,加工的產品有絲綢般的光澤及舒適的肌膚觸感和手感,懸垂性佳,良好的耐熱性及抗紫外線功能,服用性能好。PLA纖維屬於完全自然循環型,具有生物降解性。

  該纖維完全不使用石油等化工原料,其廢棄物在土壤和海水中的微生物作用下,可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會汙染地球環境。由於該纖維的初始原料為澱粉,其再生之循環周期短,大約為一年,其產生的二氧化碳可由植物光合作用減少在大氣中的含量。燃燒PLA纖維,幾乎沒有一氧化氮,其燃燒熱是聚乙烯和聚丙烯的三分之一左右。

  被譽為21世紀新一代纖維之一的玉米纖維最早產生於1948年,產品名為「維卡拉」,為玉米蛋白質纖維。1948年至1957年,玉米維卡拉縴維進行小批量試生產,由美國維古尼亞-卡裡羅來納化學公司生產製造。之後不久美國知名穀物公司研製開發成功「玉米聚乳酸纖維」(PLA纖維),產量增至6000T。

  1989-1998年日本奉島津德製作所與鍾紡公司合作進一步開發玉米乳酸纖維,商品名為LACTRON纖維,並以該纖維製作推出各種服飾產品,在長野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展示。

  2000年,美國CDP公司與鍾紡公司合作,聯合生產聚乳酸樹脂等新品種,並投入生產,生產聚乳酸纖維成本過高的問題得以解決。現在我國玉米纖維紡織品也已面世,產品性能優越,深受消費者喜愛。

  玉米纖維結構特點

  玉米纖維和滌綸同屬聚酯類,但滌綸是芳香族聚酯化合物,而玉米纖維屬於脂肪族聚酯化合物。常見玉米纖維側面及橫截面一般呈非完整的圓形。

  玉米纖維的主要性能

  1.比重:玉米纖維的比重為1.27,在紡織纖維中是較輕的,製成的織物輕盈舒適。

  2.機械性質:玉米纖維的強度、伸長與滌綸和錦綸的差不多,但初始模量較輕,在小負荷作用下容易變形,有很好的手感。玉米纖維的回彈性很好,延伸5%時,彈性恢復率為93%,延伸10%時,彈性回復率為64%,優於滌綸纖維。

  3.吸溼性:玉米纖維的吸溼性優於滌綸纖維,在標準狀態下,回潮率為0.4%~0.6%。

  4.染色性能:玉米纖維可以用分散性染料染色,能染淺、中或深的各種各樣的色澤。

  5.光學性質:玉米纖維具有較低的光折射指數,光澤柔和,其織物具有絲綢般的光澤,比滌綸服裝更華麗美觀。而且耐紫外線,經日曬500h後,仍保持90%的強力。在氙弧光下不褪色,洗滌後基本上不變色。

  6.熱學性質:玉米纖維的熔點為1750C。明顯低於滌綸纖維和錦綸纖維。玻璃化轉變溫度適宜,為57℃,介於滌綸和錦綸之間。沸水收縮率為8%- 15%。

  7.阻燃性:玉米纖維的極限氧指數是常用纖維中最高的。和羊毛的極限氧指數相似,優於滌綸纖維,接近於國家標準對阻燃纖維極限氧指數的要求(28%~30%),燃燒時發熱量低(是滌綸纖維的16%),只有輕微的煙霧釋出(是滌綸纖維的57 %),易自熄,火災危險性小。

  8.環保性:玉米纖維是完全降解型綠色纖維。它在環境中可被微生物分解,纖維中的非晶體部分的溶脹和分解,同時破壞了大分子鏈的規整性,使得大分子更容易被分解。先是在纖維的內部分解產生的空洞,繼之破壞纖維表面,後逐步分解。

  玉米纖維是典型的「二十一世紀的環境循環材料」,一種極具發展潛力的生態型纖維。

  玉米纖維的用途

  玉米纖維具有以上優越的性能,因此有廣泛的應用價值,是目前完美的環保型綠色纖維。

  在紡織工業領域,玉米纖維可以織成各種紡織品。利用玉米纖維製作的服裝類紡織品、棉混紡布、地毯織物、家庭裝飾物、非織造布五大類產品,還可製作成食品業及餐飲業職員的制服,馬球運動員的襯衫。玉米纖維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它可以同天然的纖維如薴麻、棉、毛等混紡生產各種服裝產品、裝飾品。與棉纖維混合紡織品製作內衣,其優點在於這種混紡布有利於水分的轉移,賦予其優良的形態穩定性和抗皺性。對人體皮膚無任何刺激。玉米纖維在紡織製品範圍的使用面正在擴大。

  在醫療器械領域,玉米纖維用於製作手術縫合線,由於自動降解的特性,免去了病人取出縫合線的二次手術,受到極大的歡迎。美國僅此一項應用在2001年就有138億美元的收益。此外,玉米纖維還可以用於製作修復骨缺損的器械:骨板、骨螺釘、缺陷填充材料等,用於工程組織(包括骨、血管、神經等)製作支架材料。藥物緩釋材料是玉米纖維在醫療領域的又一個應用,尤其是在緩釋蛋白質類和多肽類藥物上具有特別的優越性。玉米纖維是第三代生物材料的典型代表。

  玉米纖維在其它一些領域也有廣泛的用途,例如編織品、漁網、包裝材料等諸多領域。Toray公司研發成功了利用玉米纖維生產的ECODEAR汽車內裝部件,如車門、輪圈、車座、天棚等,其中輪胎蓋是玉米纖維與紅麻的混合物經過熱壓成型的製品。

  玉米纖維的染色

  玉米纖維的染色以分散性染料為好,能染淺、中或深的色澤,由於其折射率低。染色品的耐洗牢度良好,色牢度高於3級。

  用分散染料染色溫度100~110℃。在此條件下,纖維強力損失較小,同時可以獲得較理想的染色深度。由於PLA纖維的結構較滌綸鬆弛,染料上染纖維的速率很快,極易造成色花,染色過程中應嚴格控制升溫速度。分散染料染色後,還原清洗和皂洗時會有大量的染料流失,一般應選中高濃度、高上染率的分散染料。

  PLA纖維及其混紡織物適宜做竭染,而不適宜連續軋染,因為在170℃時分散染料還不能發色完全而該纖維已經熔化,一般染後定型溫度為135℃左右。

  (1)染料選擇

  玉米纖維織物染色時,根據玉米纖維的特點,選用分散染料染色,染料選擇是重中之重,染料需具備:

  ①鮮豔的顏色;

  ②重現性優良;

  ③一定的均勻度;

  ④移染性好,使染色布面均勻,染疵易回修;

  ⑤染料配伍性、相容性好,儘量選擇同一染料廠家相同類型的染料匹配;

  ⑥優良的日曬牢度和溼牢度。

  (2)勻染劑選擇

  玉米纖維的結構較滌綸鬆弛,織物吸附染料快,擴散速度慢,勻染性差,需要加入緩染、移染性能優越的勻染劑防止色花、色汙。選用勻染劑:0.5g/L和勻染修色劑:0.3g/L搭配使用,不僅具有良好的分散、緩染作用,還具有極強的移染、透染能力,可以預防各種染色疵,確保生產出滿意的染色產品。

  (3)染色pH值

  在玉米織物染色中,染浴pH值是影響其上染速率和上染率的重要工藝參數,一般pH值控制在4~5。

  (4)染色溫度

  玉米纖維的玻璃化溫度是57℃,介於錦綸和滌綸之間,一般可在40℃始染,溫度高於70℃以後,染料才開始上染,80℃以上上染速率才迅速加快,在此後的升溫階段需要控制升溫速率。染色溫度一般為ll0℃,保溫階段的主要作用在於使染料獲得一定的遷移性,因此染浴保溫的溫度變化對於勻染性的影響比較顯著。

  (5)染色配方

  分散染料 X% (o.w.f)

  勻染劑M-212T 0.5g/L

  勻染修色劑M-217 0.3g/L

  pH值 4.5~5(用HAc調節)

  (6)染色工藝

  玉米纖維紡織品的染色工藝應根據各廠設備條件、品種、具體顏色的深度和敏感程度而合理制定,典型的升溫、控溫工藝曲線。

  (7)深色工藝:

  始染溫度40℃→加入勻染劑/勻染修色劑→加入染料→加入HAc調節pH值→升溫至100~110℃(1.0℃/min)→保溫30-45min→降溫至70℃(1~2℃/min)→取樣對色→排水皂洗(中深色要還原清洗)。

相關焦點

  • PLA玉米纖維的染色工藝
    聚乳酸纖維( polylacticacid fiber ) ,簡稱PLA纖維,又稱玉米纖維。
  • 新型纖維介紹:聚乳酸(玉米)纖維Ingeo
    新型纖維介紹:聚乳酸(玉米)纖維Ingeo 2005-09-30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早在80年代就有設想:將來玉米將不再僅作為糧食而存在
  • 聚乳酸纖維是什麼 聚乳酸纖維應用
    聚乳酸纖維是什麼 聚乳酸纖維應用 2018-07-27 10:51:27 來源:全球紡織網 聚乳酸纖維是什麼?
  • 澄清新型纖維的真相(五)— 聚乳酸纖維
    究其本源可以了解到,這種「玉米纖維」指代的是聚乳酸纖維。往深處探究,這種指代關係或許基於幾種緣由,一是聚乳酸纖維的生產原料乳酸可由玉米澱粉製得,由表及裡,索性就叫了「玉米纖維」;二是出於市場宣傳的考慮,為迎合消費者對生態環保生活的追求,將這種可生物降解並能由可再生原料製造的纖維叫做「玉米纖維」。
  • 面料課堂|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纖維——聚乳酸纖維
    sdfd 聚乳酸纖維簡介 聚乳酸纖維是以玉米、小麥、甜菜等含澱粉的農產品為原料,經發酵生成乳酸後,再經縮聚和熔融紡絲製成。聚乳酸纖維是一種原料可種植、易種植,廢棄物在自然界中可自然降解的合成纖維。
  • 聚乳酸(PLA)纖維研究進展
    01 PLA纖維國內外發展國內的PLA纖維國內主要的聚乳酸(PLA)樹脂生產企業為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及同傑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海正生物現有PLA切片產能5000t/a,同傑良生物的萬噸級PLA項目於2014年通過驗收。
  • 聚乳酸(PLA)纖維研究進展
    PLA纖維國內主要的聚乳酸(PLA)樹脂生產企業為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及同傑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此外,安徽豐原生物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籌建10萬t/a 的聚乳酸生產線。PLA 纖維生產方面,恆天長江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從 2007年開始建設萬噸級PLA熔體直紡項目,目前已基本建成。
  • 年產2萬噸PLA聚乳酸玉米纖維生態型醫用衛生材料項目
    一、項目概況  PLA聚乳酸生態型醫用衛生材料是以玉米澱粉為起始原料,經澱粉酶分解得到葡萄糖,再經乳酸菌發酵成乳酸,乳酸分子中有羥基和羧基,在適當條件下容易合成高純度的聚乳酸。產品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良好的機械性能及物理性能,對人體有高度安全性並可被組織吸收,加之其優良的物理機械性能,可廣泛應用在生物醫藥領域,如一次性輸液工具、免拆型手術縫合線、藥物緩解包裝劑、人造骨折內固定材料、組織修復材料、人造皮膚等。高分子量的聚乳酸有非常高的力學性能。
  • 科普|生物基化學纖維之聚乳酸纖維(一)
    聚乳酸(PLA)是由生物質原料(玉米、甜菜、蔗糖、秸稈纖維素等)經微生物發酵而成的小分子乳酸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其纖維是用聚乳酸原料通過紡絲的方法製備的新型綠色纖維,俗稱「乳絲」。
  • PLA(聚乳酸)材料在電子菸上應用
    一、PLA材料簡介PLA是聚乳酸的英文簡稱,英文全稱是Polylactic Acid 或 Polylactide,是 α-羥基丙酸縮合的產物,屬於熱塑性脂肪族聚酯的一種。直到1987年食品公司Cargill開始投資研發新的聚乳酸製造過程,Cargill 於2001年與陶氏(Dow)合資進行商業化生產名為:Nature-Works的聚乳酸商品,PLA才正式大量進入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 科普|生物基化學纖維之聚乳酸纖維(二)
    但是,為保持聚乳酸纖維良好的力學性能,必須嚴格調控紡絲工藝以及紡絲工藝參數。聚乳酸纖維熱收縮率比聚酯纖維略高,尺寸穩定性稍差。耐熱性差是阻礙聚乳酸纖維應用的主要缺點之一。當處於有一定溫、溼度的自然環境(如沙土、淤泥、海水)下時,聚乳酸會被微生物完全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如果將聚乳酸纖維埋入土中,自然降解時間為2~3年;而若將聚乳酸纖維與有機廢棄物混合掩埋,則幾個月就會分解。
  • 松原市玉米秸稈生產聚乳酸項目
    作為日用品,聚乳酸有良好的可生物降解性,能被酸、鹼、生物酶微生物降解,這些特性使得它在生活用品領域有廣泛的應用。作為纖維,聚乳酸纖維具有很多優異的性能,比如PET親水性好、懸垂性、舒適性和手感好、回彈性好、較好的捲曲性和捲曲持久性、收縮率可以控制;強度高、抗紫外穩定性好、比PET密度小、可以用分散性染料染色、成型加工性好、熱粘結溫度可以控制、結晶熔融溫度可以在120~170℃範圍內變化、可燃性低、發煙量小。
  • 玉米纖維、玉米面料深受紡織服裝公司喜愛
    其中,玉米纖維CornFiber(聚乳酸纖維,PLA纖維),是以玉米、小麥等澱粉為原料,經發酵轉化成乳酸再經聚合,紡絲而製成的合成纖維,已被眾多專家推薦為"21世紀的環境循環材料",是一種極具發展潛質的生態性纖維。玉米纖維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玉米纖維輕柔滑順,強度大,吸溼透氣,加工的產品有絲綢般的光澤及舒適的肌膚觸感和手感,懸垂性佳,良好的耐熱性及抗紫外線功能,服用性能好。
  • 聚乳酸混紡紡織品含量測定將有標準可依
    日前,國家認監委在南昌召開輕紡專業檢驗檢疫行業標準審定會,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承擔制訂的《紡織品聚乳酸產品纖維含量分析方法》標準順利通過專家組審定。聚乳酸纖維是一種來源於玉米、土豆等天然材料的可完全降解的新型環保纖維。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和歐盟委員會(2004/34/EC指令)均明確規定聚乳酸纖維為一種新型纖維。
  • 玉米纖維是什麼面料 玉米纖維是人造纖維嗎
    玉米纖維是什麼面料 玉米纖維是人造纖維嗎 2017-04-10 11:36:08 來源:全球紡織網 玉米纖維是什麼面料 ?米纖維是人造纖維嗎?
  • 玉米除了吃,還能幹什麼?——聚乳酸淺談
    玉米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在人們的印象中,玉米主要用來食用、做飼料和榨油。然而,玉米還有一個重要用途卻鮮為人知,那就是用來製造一種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由食物「變身」為工業用品。
  • 生物質合成纖維環保加工技術及其應用
    生物質纖維品類很多,現階段我們的研究有一定進展也遇到一些瓶頸。比如,對PLA的纖維加工及產品應用比較成熟,規模已經達到3000噸/年,已在服裝、無紡布、環保材料等領域進行應用,但L-乳酸提純、丙交酯合成、纖維的手感和染色是制約其發展的一定因素。
  • pla紙杯是什麼,為什麼pla杯子那麼多國外都在用
    這幾年很多消費者流行喝著咖啡,加上現在的年輕人消費水平不斷的提高,現在國外流行環保意識,加上國內的洋隆紙杯廠家也是早一批做pla紙杯的廠家,這幾年有很多國外的人都在找pla紙杯,加上很多人對pla紙杯是什麼材質做成的都不清楚,因為這幾年很多的咖啡外賣平臺需求很多咖啡紙杯這些快消品,
  • 生物基材料行業迅速崛起 看專家如何分析全球聚乳酸(PLA)發展現狀
    據悉,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歐美國家就著手研製聚乳酸纖維,但受限於生產成本過高等因素,其產業化進程一直步履維艱。  截至目前,全球聚乳酸生產主要集中在美國嘉吉、法國道達爾、比利時格拉特等少數企業。其中,比利時格拉特是豐原聚乳酸的早期技術合作方,其中國工廠由豐原聚乳酸於2002年引進。
  • 為「白色汙染」難題提供解決方案,聚乳酸(PLA)高峰論壇在穗舉行
    廣東省醫養融合平臺組委會、廣東省養老服務產業促進會舉辦的「聚乳酸(PLA)高峰論壇暨百家協會項目交流會」近日在廣州舉辦。近百家社會組織會長、秘書長,企業嘉賓、媒體約 150 人參加本次活動。為了從源頭上改善生態環境,為人們健康生活保駕護航,經過廣東省養老服務產業促進會、廣東省醫養融合平臺組委會專家團隊研究發現,以生物基新材料為代表的聚乳酸(PLA)主要從玉米、木薯、廢棄農作物秸稈等生物材料中提取乳酸,生產聚乳酸,產生聚乳酸纖維,然後紡紗成錠、聚塑成型、製造成品全產業鏈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