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研選專業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會發現,一個大的專業下面會劃分成很多細分專業。其複雜程度遠遠超過本科的專業選擇。
那麼這時候有的研友就會感到疑惑,這些細分專業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不同專業之間有區別嗎?區別大嗎?
這裡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下這些細分專業到底是什麼意思。
中國的學科分類機制
我國學科目錄分為學科門類、一級學科(本科教育中稱為「專業類」,下同)和二級學科(本科專業目錄中為「專業」,下同)三級。
按照國家2011年頒布《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分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和藝術學13大門類,每大門類下設若干一級學科,如理學門類下設數學、物理、化學等12個一級學科。
一級學科再下設若干二級學科,如數學下設基礎數學、計算數學等若干個二級學科。
這裡就要注意了,博士、碩士學位就授至二級學科,一般意義上的博碩士點數指的就是可以授予博士和碩士學位的二級學科的數目。
二級學科下面還有細分嗎
其實是有的,就是我們所謂的「研究方向」。也就是技術專業背景下,比較具體的研究主題。
研究方向往往和導師有關,甚至同一專業下的導師研究方向都能有很大差別。
入學後各個研究方向研究生的課程學習是一樣的,不同方向只是導師不同而已。研究方向的不同主要體現在研究生的畢業論文選題和指導方面。
在報考的時候也要注意,同一個專業往往有不同的研究方向,不同的研究方向初試科目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考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填報。
千萬不要報了自己不擅長的科目。
招生的學科數量
目前全國共有135個一級學科進行招生,413個常設二級學科進行招生。當然每年也都有大量的新開專業,同時也關閉部分專業。具體數量都有變動。
報考專業和研究方向的區別
這一點是很多考生會忽略的,但是卻極其重要的。
研究生報考和錄取主要是看專業,每個專業都有專業代碼。不同專業考試科目也有區別。
研究方向是招生單位預先告知考生有這方面的指導老師,即導師可以指導這些方向的研究。即使選定某個研究方向,入學後也可以根據興趣或變化進行調整。
這裡要注意,在複試後,入學分導師的時候,會要求你確定跟哪個導師,確定你的研究方向,這將對你之後三年的碩士生涯產生很大影響,務必謹慎選擇。
雖然說可以更改,但是會非常麻煩,而且容易得罪原導師,不是很建議這樣做。